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及中东部西山窑组砂岩物质组成特征和形成构造背景条件,分析吐哈盆地整体铀矿成矿条件。通过地球化学方法对比吐哈盆地东西部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砂岩主量元素特征,发现吐哈盆地东西部西山窑组砂岩主量元素组成上具较高的相似性,与PASS相比表现出高SiO2,其余组分较低特征。吐哈盆地东西部砂岩源岩风化程度具很高的一致性,西山窑组砂岩源岩均来自中酸性岩石,西山窑组砂岩形成于稳定的构造背景环境。对比发现,吐哈盆地东西部砂岩主量元素成分及形成构造背景具很高的一致性,结合前人对十红滩铀矿床的研究,认为吐哈盆地大面积铀成矿具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初步探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伊犁盆地南缘、吐哈盆地西南缘、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地区等可地浸砂岩型铀矿重点成矿区的成矿环境和主要控制因素, 探讨了我国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模式, 认为伊犁盆地南缘、吐哈盆地西南缘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床主要受有利的构造、沉积建造和层间氧化带控制, 具有含矿建造铀预富集、表生后成改造成矿及矿后构造活动进一步叠加富集的特征, 而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地区的铀矿化主要受古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化控制, 并遭受二次还原的改造作用, 其矿化规模显得较前者更大。  相似文献   

3.
鉴于吐哈盆地地表植被覆盖稀少,故利用遥感技术提取亮度、绿度、湿度指数并加以合成,以反映盆地及其周边的反射蒸腾强度、植被覆盖程度和土壤湿度的信息,显示出盆地排泄构造的空间展布特征,进而分析成矿期间研究区的水动力环境,并划分出主要补给区(觉罗塔格山、天山山脉)和排泄区(鲁克沁附近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径流区)。利用吐哈盆地现代三维地形图,结合盆地常规地质研究成果,反演成矿期间研究区及其周围地形高差特点,揭示出了墩隆起和西缘艾丁湖斜坡带的长期存在,以及它们影响了盆地的水动力系统,提供了南高北低长径流范围的成矿地形优势。  相似文献   

4.
天山造山带内分布着众多的中新生代盆地,其中伊犁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吐哈盆地)是重要的产铀盆地,已成为我国地浸砂岩型铀矿的重要基地.本文详细研究了伊犁盆地、吐哈盆地的构造演化、动力学机制及其与砂岩型铀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新疆吐哈盆地铀成矿远景区构造式样与铀成矿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鲁番-哈密盆地(吐哈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盆地.经过对吐哈盆地的综合地质调查、钻探评价和资料分析研究,划分西南缘艾丁湖斜坡带、大南湖、沙尔湖、三道岭地区和塔克泉构造带为地浸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区.铀成矿远景区由于构造作用的相对特殊性和差异性,可划分出断-超褶曲式、断-隆式、断-阶式、斜一断式(单斜式)4种构...  相似文献   

6.
吐哈盆地西南缘地浸砂岩型铀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7,自引:1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巧生  李占游 《中国地质》2003,30(2):186-191
通过对近几年来十红滩地区铀矿勘查资料及找矿成果的综合研究,系统阐述了吐哈盆地西南缘十红滩矿床的地质构造、含矿岩系沉积环境、砂体分布、层问氧化带发育特征等铀成矿条件,对矿区南、北矿带控矿层间氧化带分带性、矿体形态、规模、空间展布、铀存在形式、成矿年龄及铀成矿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进一步总结了区域砂岩型铀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指出吐哈盆地西南缘随着找矿工作进展可望成为大型地浸砂岩型铀资源基地,并对指导天山造山带及类似地区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曹雷  王刚  尚高峰 《新疆地质》2023,(4):547-554
苏巴什铀矿点位于吐哈盆地艾丁湖斜坡带最西端,是近年在吐哈盆地新发现的铀矿点。通过岩心观察、化学分析、薄片、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对铀矿地质特征、物源、铀源、铀矿物赋存状态、氧化蚀变、粘土矿物等进行研究,结合前人成果,系统总结苏巴什铀成矿规律。研究表明,铀矿化产于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主要呈板状,矿石矿物以铀的钛氧化物为主,铀石次之。铀矿化与层间氧化蚀变、有机质、粘土矿物密切相关,主要赋存于层间氧化蚀变带翼部灰色砂岩中。矿石中粘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富含有机质,侏罗纪晚期到渐新世末期,构造活动引发富氧含铀流体渗入,形成完整的“补-径-排”流体成矿系统,最终导致铀成矿作用发生。分析苏巴什铀成矿规律,建立成矿模式,可为吐哈盆地及同类地区铀矿勘查和研究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吐哈盆地周缘晚古生代火山岩地质地化特征及构造意义倪志耀,卫管一,周济元(成都理工学院,成都610059)(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南京210016)关键词吐哈盆地、晚古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构造意义1地质特征吐哈盆地周缘晚古生代火山岩分布北至乌鲁木...  相似文献   

9.
刘汉彬  夏毓亮  林锦荣  范光 《地球学报》2005,26(Z1):134-139
在讨论砂岩型铀矿化铀系核素主要分离机制的基础上,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吐哈盆地和西胡里吐盆地不同类型砂岩型铀矿化不同分带的铀系核素不平衡特征,结果表明,含矿砂岩中234U/238U, 230Th/238U的活度比在不同分带具有不同分布规律。鄂尔多斯盆地古潜水氧化转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化前锋处于慢速成矿作用体系,成矿环境及矿体的演化皇现相对稳定的状态;吐哈盆地层间氧化还原带型铀矿化前锋处于相对不稳定状态,在上新世以后成矿物质U仍具有迁移活动发生;西胡里吐盆地U系核素在空间上分布说明不同部位的砂体中U具有迁移和富集现象,为判断潜水氧化型铀矿化有利成矿地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吐哈盆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分析及远景预测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王保群 《铀矿地质》2000,16(6):322-326
本文运用水成铀矿的地质预测和评价标准,对控制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形成的构造背景、岩性岩相、水文地质特征、古气候、铀源等基本条件及层间氧化带发育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预测了铀成矿远景,认为苏巴什-底哈尔、三道岭以及布尔加凸起西南部是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地段,今后有必要做进一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瓦房店金伯利岩热液蚀变强烈,原岩矿物组分几乎蚀变殆尽,显微镜下对蚀变矿物鉴定相当困难.利用X射线粉晶衍射技术对蚀变金伯利岩物相进行系统检测,结果显示:42号岩管金伯利岩主要矿物为蛇纹石、金云母和滑石,有少量方解石、锐钛矿、磷灰石、石英、钛铁矿、钙钛矿、榍石、磁铁矿和绿泥石;石灰窑1号无矿金伯利岩岩管主要矿物为蛇纹石、金云母和白云石,有少量方解石、锐钛矿、磷灰石、滑石、磁铁矿和绿泥石;9号无矿金伯利岩岩脉主要矿物为方解石和石英,有少量绿泥石和重晶石;51号贫矿金伯利岩岩管主要矿物为蛇纹石和金云母,方解石化作用不均匀,白云石化作用普遍,有少量锐钛矿、滑石、磁铁矿、绿泥石、磷灰石、钛铁矿、石英;30号贫矿岩管样品风化严重,主要矿物为蒙脱石,有少量方解石、滑石、蛇纹石、榍石、磷灰石.实践证明,采用X射线粉晶衍射仪鉴定金伯利岩蚀变矿物组合是一种非常可行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朱明善 《沉积学报》1988,6(3):78-88
本文据东海五口探井的559个碎屑矿物样资料,用主要重矿物的含量及其组合特征编绘了含量变化图,试图进行分层比较。位于西湖凹陷的平湖一井和玉泉1井重矿组合特征可比性较好;龙井2井三潭组以下与上两井缺少可比特点;灵峰1井除东海群外,其余地层与上列3井相比,差异是大的。  相似文献   

13.
华北地台晚古生代海侵模式雏议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对华北地台的山西太原西山上石炭统太原组的7、8和11号煤层及其顶板灰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煤核和生物化石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煤层形成过程中有海水的影响,煤层上覆石灰岩形成过程中亦有淡水参与,说明煤层及其顶板灰岩在相序上是连续的,其海侵模式并不是突发型海便。而为渐进型海侵。本还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论述了海平面变化与聚煤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构造地球化学测量在找金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马庄山地区构造地球化学测量找金试验和在特克斯县15号水系沉积物异常区开展构造地球化学测量的推广应用证明:构造地球化学测量工作,以遥感地质构造解译为先导,民裂裂构造裂隙充填物及蚀变岩石为采样介质,较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更具有矿直接性。  相似文献   

15.
周启  喻万松 《地质与资源》2016,25(4):351-355
瓦厂坪铝土矿位于黔北“务正道”铝土矿成矿带中,属强烈切割的中山山岳地貌.矿区浅部矿体位于鹿池向斜东翼7#~17#勘探线之间,走向长度1000 m,倾向延伸110~187 m.矿体产于中二叠统梁山组,主要覆盖于碳酸盐岩山体下,矿体呈层状产出,产状与围岩一致.平均铅厚2.55 m,埋深0~187 m,倾角11~26°.F1、F2两个断层进入浅部矿体后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6.
高精度航磁调查在新疆西天山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高精度航磁调查在西天山地区的应用效果,在高精度航磁图上,磁异常信息极为丰富,不仅已知铁矿在图上反映明显,而且还新发现了50余处铁矿异常,在已经进行了查证的5处异常中,有4处见矿,分别为14号、20号、169号和374号。这4处异常的成功发现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今后利用高精度航磁调查进行找矿提供了典型的实例。根据该区高精度航磁调查实际效果,笔者认为在新疆西天山地区,乃至整个中国西部勘查程度较低的地区,进行高精度航磁测量,并进行快速的地面查证工作,是寻找铁磁性矿产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滁县铜矿床为安徽东部的一个伴生金的中型铜矿床,矿体严格受燕山期岩体与寒武系奥陶系灰岩接触带控制。在研究铜矿体分布规律、铜矿石类型及磁异常特征的基础上,预测南部接触带15线至18线磁异常及铜矿化集中地段,其下部有大的热源体存在。在其“漏管”下部两侧“肩部”的有利构造部位,为矽卡岩铜矿体的产出地段,铜矿储量规律远景可扩大到大型金铜矿床。  相似文献   

18.
何月英 《沉积学报》1988,6(1):118-127
以花海盆地花深一井下新民堡群11块岩心样品,用苯-甲醇抽提物的沥青质,经元素、红外光谱、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分析,并参照核磁共振资料,研究了沥青质的性质、结构、有机质类型、烃类的形成和演化的关系。 探讨该盆地原始有机质属以腐殖型为主的混合型,初步证实沥青质的结构是稠核芳烃为主、在其侧链上连有短的烷基。该井样品随深度的演化明显分阶段性,1800米为其生油门限的深度。  相似文献   

19.
460矿床富矿形成中的叠加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60矿床不但具有相当的规模,而且有一定储量的富矿石。矿床内部铀品位变化大,有中深部和浅部两个高品位矿石聚集区。决定460矿床富矿形成和定位的主要地质因素是:经过两次预富集作用构成的高铀区城地质背景;由多组断裂构造和火山构造交切及矿前水云母化提供的成矿通道和储矿条件;具有燕山晚期和喜山期发生的热液蚀变成矿作用的相互叠加;矿后只遭到浅度剥蚀,具有良好的保矿条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朔县矿区4号煤层全层系统采样,采用煤岩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对4号煤层的煤岩特征、煤相进行分析,认为4号煤层属于淡水陆相沉积,以开放沼泽相为主,次含森林沼泽相和芦苇沼泽相,其成煤植物为高等植物的木本、草本混生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