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南县气象局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和”围绕服务搞创建”,以气象服务为重点,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明创建活动,取得了显成效。1996年被青海省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称号;1999年被河南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县级明单位”;2001年被黄南州委、州政府命名为“州级明单位”;1999年被县政府评为“综合评议优秀单位”;2000-2002年连续3年被县政府评为“综合评议第二名”;2001年被青海省气象局评为“全省气象服务先进集体”称号;2004年被黄南州气象局评为全州目标任务完成“先进集体”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2.
一、引雷在人工影响天气方面,我们需要作些什么?这个问题是人工影响天气方面的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和使用者必须经常自问的一个问题。近几年来,许多重大事件使得这个问题在目前显得更为人们关切,其中较重要的事件有: 1.美国出现大范围的干旱,它促使许多州极大地关心人工影响天气,并支持本地的人工影响天气计划。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反应,从对人工影响天气的有效性缺乏信心,直到无知地理解目标区由播撒引起的任何降水不可避免地将以降落在“下风区”的降水为代价等等。  相似文献   

3.
选取黄南州2004—2008年的高影响气象灾害天气事例作为对象,统计此类天气事件发生的次数、对应的短期、临近天气预报和预警信号,同时统计中到大雨以上的大降水实况资料和对应的预报,分别进行质量评定检验,并对结果加以分析。提出气象部门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及应急启动程序和各部门联动与社会应急响应措施,为今后高影响天气的预报服务及防御灾害能力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3 收获与体会3.1 多种形式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管理有利于科研和增加效益3.1.1 建立以州级为主的管理体制。美国人影工作由政府领导,分部门负责。具体工作由水利、农垦、电业部门协助实施。美国联邦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设在商务部下的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机构内,  相似文献   

5.
安全是顺利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基本保证,但随着人影事业的不断发展,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增多,本文就阿克苏地区关于人影安全管理的一些经验进行了介绍,对其他地州促进人影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青海省气象局共同承担的国家计委“西北地区人工增雨工程建设”项目于2001年8月在黄河上游全面启动。依据西北地区人工增雨工程建设的条件及有关方面专家实地考查结果,选择青海省黄南州河南县一带的10000km2作为西北地区人工增雨试验作业基地,该地  相似文献   

7.
傅巍 《吉林气象》2008,(1):31-33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作为气象防灾减灾的重要科技手段,在开发空中水资源,防御冰雹灾害,保护农业生产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等诸方面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多地被社会认知、认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建立科学规范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流程,为进一步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建设,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总体水平和能力奠定一个良好的工作基础。本文从人工影响天气轨道建设出发.结合多年来吉林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实际,着眼于在新的业务技术体制下,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市级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流程,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规则,为市级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提供一个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8.
利用常规观测、NCEP分析场及卫星、自动站等资料,分析了2010年9月20日黄南州同仁县出现的罕见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过程前期低层增温增湿有利于不稳定层结形成与能量积累,强冷空气和中低层短波槽、低涡触发了此次强对流暴雨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9.
《气象知识》2012,(2):70-71
贵族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贵州全省9个市州、84个县(市、区)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从业人员2400余人。年均投入作业高炮450门左右,租用人工增雨飞机1~2架,现有火箭发射系统145套,地面磺化银发生器4套,多普勒天气雷达6部,局地预菟指挥雷达33部,激光雨滴谱仪6套,  相似文献   

10.
杨增梓  李照荣  庞朝云 《干旱气象》2002,20(3):24-25,30
甘肃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 ,在防灾减灾 ,夺取农业丰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何将甘肃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中的各种信息、资料直观、准确、高效地提供给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及用户 ,实现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现代化 ,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水平 ,我们利用VFP5 .0和VB6.0初步设计、完成了甘肃省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管理系统 ,对人工影响天气的有关业务工作进行科学管理 ,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系统的运行环境和结构图 1 甘肃省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该系统的运行环境为Win…  相似文献   

11.
利用黄南地区4个气象观测站1979—2008年共30年的雷暴观测资料,对黄南地区雷暴的时空分布和变化及初终日分布等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黄南地区雷暴天气在时间分布特征为:黄南地区雷暴日的年际变化大;季节性明显,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雷暴易发生在12—20时;雷暴初日最早出现在3月份,雷暴终日最晚出现在11月初。空间分布特征为:雷暴日数依纬度自北向南呈明显的增加趋势,此分布特征也界定了州域内自北向南分为多雷区和高雷区两大板块。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晋城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现状,通过与先进地(市)比较,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以下对策: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领导和科学体系的建设;适应社会发展,拓宽服务领域;加强沟通协调,彻底解决空域申请难的问题;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加强人工影响天气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3.
1黄南州气象公众的现状 黄南州气象局始建于1974年,属国家事业单位,实行部门和地方双重领导,所辖4个气象台站,现均为基本站,现有职工79人。从1992年开始黄南州气象局开展公众气象服务(当时称气象科技服务),多年来,在上级部门相关政策的引导和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公众气象服务有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人工增雨防雹社会化认识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阐述了人工影响天气的基本原理及其作用,列举了人工增雨和人工防雹的实例,从科学角度出发,宣传人工影响天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使全社会都能正确认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从而支持和推动人工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5.
利津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利津县十多年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组织管理方面的经验与体会,认为:农民认可、社会支持是开展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基础;政府支持、领导得力、资金到位是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正常运行的关键;作业、指挥人员稳定是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顺利实施的保障,并指出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以后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6.
徐开宇  纳得秀  侯琳 《青海气象》2009,(2):25-28,36
本文利用黄南地区四个县站1997--2006年降水资料和2004--2006年人工增雨资料,分析了黄南地区降水分布特征和适宜黄南地区人工增雨的天气形势及气象要素,总结出黄南地区人工增雨的最佳气象条件,对不同云系如何进行实时监测、识别和把握有利的作业时机、部位以及对人工增雨体系建设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和思路,对作业点的布设提出了新办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江西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部署,通过现场座谈、信函采访、电话咨询、问卷调查等方式,围绕人工影响天气组织体系、法规体系、业务体系、服务体系、科研体系、安全体系、经费保障机制等方面,对贵州、重庆、宁夏、甘肃、云南、福建6个省(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调研,总结了外省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中许多值得学习的经验,同时对比分析了江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的短板和优势,提出推进江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加强人影应急机制建设、完善各项应急工作流程,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工影响天气的作用,是新形势下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对6次人影应急演练和服务情况的总结分析,提出了提高人影应急服务能力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在辽宁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按照“三个转变、四个延伸”的人工增雨(雪)工作新思路,经过全省广大人影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了人工影响天气的工作体系,制定了目标考核体系,加大了此项工作的科普宣传,有力地推进了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有效地加强了工作协作,依法加强了管理。组织领导得到进一步加强,圆满地完成了2004年增雨(雪)30亿立方米的工作目标。我代表省政府向工作在人工增雨(雪)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相似文献   

20.
《气象》1993,19(12):3-8
干旱和冰雹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两个主要气象灾害,在每年农业受灾面积——4.9亿亩中,干旱占62%、雹灾占8%。因此,自1958年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以来,这项工作一直受到政府和公众的重视。近些年来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减灾的要求日益增长,人工影响天气作为一项减灾手段又有了迅速的发展;但是科学研究的发展与作业规模极不相称。根据这一情况,中国气象学会综合评述了我国人工影响天气的业务与科学技术现状,分析了面临的科学技术问题,并对人工影响天气的进一步发展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