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SGI工作站为基础,在工作站上进行紫外线指数、舒适度指数、穿衣指数的预报并建立预报系统,预报结果在微机上以图形和表格方式显示.系统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和T106数值预报产品,制作海南省生活指数预报,界面友好,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2.
国家气象中心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CAPPS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多城市污染指数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同时预报47个重点城市的SO2、NO2和PM10的日均污染指数.从2001年6月21日至7月17日的试验预报表明,总体预报准确率和与监测值的相关都在60%以上,与各城市气象局、环境保护局联合发布的综合预报准确率和与监测值的相关比较接近.说明CAPPS用于国家气象中心多城市污染指数数值预报业务系统,能够为城市空气质量业务预报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数值预报产品.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影响飞机增雨飞行安全的积冰、颠簸、对流等不利气象条件的指数计算方法,及其对应的积冰、颠簸、对流发生强度等级标准。利用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输出的温度、相对湿度、风场、过冷水含量等模式预报结果,制作了相关指数预报产品,并在飞机增雨天气保障业务中进行了应用。以2005年5月16—17日飞机增雨作业过程为例,简要分析了积冰指数等预报产品在安全飞行气象保障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城市空气污染数值预报CAPPS,是在ADPIC的概念的基础上经过积分求得的大气平流扩散的多尺度箱格预报模型。它不需要污染源强资料就可预报出城市空气污染潜势指数(PPI)和污染指数(API)。本对CAPPS系统在北京和上海市进行了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就预报值与监测值的线形相关系数来说,CAPPS系统的预报水平与其他发达国家的模式预报水平相当。而从CAPPS系统在西宁市的应用中可以看出,模式的应用与地表地形、区域气候以及大气的稳定度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5.
CAPPS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朱蓉  徐大海  孙明华 《气象》2001,27(6):10-16
针对在应用城市空气污染数值预报系统CAPPS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疑问,对CAPPS模式系统中污染潜势和指数的预报原理,模式中一些参数的意义以及扬尘的预报,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三次梅雨锋大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唐洵昌  张欣 《气象科学》1997,17(3):221-229
我台以SGI工作站为计算平台,建立了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JMNFS)。本文则应用该系统对1996年6月28日,7月3日、7月14日三次梅雨锋上发生波动后发展成江淮气旋,在江淮地区造成大暴雨和区域性暴雨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了产生暴雨的天气系统结构特征物理机制和一些预报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用不确定度指数实时评价模式预报场业务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入不确定度概念,结合“马赛克化”方法,定义不确定度指数和不稳定度指数,开发了实时业务系统,对ECMWF、JMA和T213的数值预报场进行了实时的性能评价;通过一段时间的资料统计,对3个模式的总体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为实时评价数值预报产品的性能提供一种客观依据,为预报员在日常预报工作中对数值预报模式性能的了解和科学选用数值预报产品提供科学定量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环境气象生活指数的概念,指出环境气象生活指数的开发主要是运用气象学、天气学、统计学、经济学等理论和业务技术方法,采用现场观测、实验研究、理论分析等手段,依赖基本气象业务系统,探讨气象条件对人们的生活、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作用和影响机理。建立南宁生活指数预报系统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引用他人已经建立的预报模型、参照中国气象局文件建立预报模型、统计分析建立预报模型、经验预报模型也在文中进行了详细介绍。文章指出南宁生活指数预报系统要求的最低环境为586/133,16M内存,120M硬件空间;建立在W indow s 9X/NT/2K/XP操作系统上,开发工具为V isua l B as ic60;系统主要包括三个模块为数据录入模块、预报结论修改模块、参数设置模块;系统的预报流程和使用步骤也进行了介绍。文章还通过对部分指数的预报准确率分析评估了系统预报效果,评估表明系统预报总体效果良好。最后文章讨论了进一步完善系统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GRAPES紫外线(UV)数值预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GRAPES(Global/Regional Assi milation PrEdiction System)模式中的Goddard短波辐射方案,创建了紫外线数值预报系统(GRAPES-UV)。介绍了Goddard短波辐射方案,给出了GRAPES-UV系统的运行和个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紫外线指数(UVI)除了与纬度、地形和日变化有关外,还与云的分布以及天气形势密切相关,GRAPES模式中云的微物理方案对UV预报有较大的影响,UVI在晴空和对流云降水地区的强烈反差是UVI的重要特征。在个例试验中应用了臭氧总量预报模式,通过T213模式为化学输送模式提供气象背景,利用卫星资料同化技术建立臭氧的初始场,预报大气臭氧总量。应用国际上通常采用的临界成功指数(CSI)对2007年夏季北京和上海UV预报进行统计检验。北京和上海24 h紫外线强度等级为强和很强的CSI分别为0.625和0.780,接近同样方法的美国检验结果0.677。该系统从2006年3月起在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的业务系统中正常运行,并在大气成分中心网站上发布UVI和紫外线强度等级预报,并提醒公众采取合适的方法保护自身免受UV的过度辐射。  相似文献   

10.
引入表达人体热感受程度不适指数,分区域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菏泽地区造成人体严重不适的天气集中在7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强不适指数分布南多北少,不适指数的分布与大气环流和地理位置有关。利用日本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得出不适指数预报方程,实用效果效好。  相似文献   

11.
“04.12.21”飞机积冰天气过程数值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刘开宇  申红喜  李秀连  梁爱民 《气象》2005,31(12):23-27
通过对2004年12月21日发生在民航太原机场附近的飞机积冰过程分析认为:华北地面高压和河套地区高空槽形成的“回流+倒槽”形势是此次积冰的天气背景,在具备暖湿环境的条件下,在冷暖空气交汇区域靠近冷空气一侧易发生积冰;除去飞机动力增温影响后,强积冰所需环境温度大致在-6~-10℃之间;弱上升气流和冷平流已经侵入的区域内有利于积冰的形成;WAFS数值预报产品可较有效地描述天气系统发展的动力结构和机制,具有较好的积冰形势预报能力,而在国际民航组织向成员国推荐的积冰指数基础上重新构造的积冰指数可以更好地预报积冰天气的发生区域.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个综合评估多元判据的大—暴雨客观相似预报方案。方案应用细网格资料和数值天气预报产品,构造预报时刻前后的不同尺度天气系统和多层次各种要素的动态变化的客观相似判据。通过定义非线性的相似指数综合评估历史样本在多元判据下的相似程度,从而找到相似样本。应用相似样本对应的天气过程预报大—暴雨的发生与否,并通过相似指数的权重综合,进行大—暴雨的定量预测。预报试验表明该方案对大—暴雨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利用人机交互方式定义气象指数计算公式,设计了西藏地区常用气象指数计算系统。该系统在统一的操作界面上定义和读取输入气象数据,包括数值预报、实况数据、预报产品等数据及站号、经度、纬度和时间信息,将相应的数据以浮点数代入公式,并支持加、减、乘、除、乘方等数学运算符,三角对数、绝对值等数学函数,且、或、否等逻辑函数,≥、>、≤、<、=等判断运算符及自定义的分段函数,能够完成多项气象指数的计算,数据均以通用的MICPAS格式交互存储,在统一的平台上管理气象指数及产品制作,无需预报和服务人员编程即可实现新的气象指数。  相似文献   

14.
为讨论CMA-GFS模式与ECMWF模式对不同要素预报性能的差异,选用2019—2021年500 hPa位势高度、地面气压、地面2 m气温、12 h降水量的4种要素为对象,采用跳跃指数为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了不同区域CMA-GFS、ECMWF模式预报的不一致性特征。结果表明:1)在形势产品(500 hPa位势高度、地面气压)预报方面,两种模式多日平均预报跳跃指数和频率(即预报不一致性)随预报时效的延长而逐渐增大,总体而言CMA-GFS模式预报不一致性比ECMWF模式略显著。2)在要素产品(地面2 m气温、12 h降水量)预报方面,ECMWF模式预报的跳跃指数、频率都随预报时效的延长而逐渐增大;CMA-GFS模式预报的跳跃指数、频率随预报时效的延长出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变化;CMA-GFS模式预报不一致性比ECMWF模式显著,尤其短预报时效差异更明显。3)除CMA-GFS模式12 h降水预报外,同一模式相同要素预报区域范围越大预报跳跃指数越小,两者呈反比关系。4)两种模式的500 hPa位势高度、地面气压、地面2 m气温预报的跳跃指数分布均呈自南向北逐渐增大趋势,而12 h降水量预报的跳...  相似文献   

15.
城市空气污染数值预报系统CAPPS及其应用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空气污染数值预报系统CAPPS, 是在ADPIC的概念的基础上经过积分求得的大气平流扩散的多尺度箱格预报模型。它不需要污染源的源强资料就可预报出城市空气污染潜势指数 (PPI) 和污染指数 (API), 克服了由污染源调查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给城市空气污染的数值预报所带来的困难。该文对CAPPS系统在北京市和上海市进行数值预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检验, 并与国际上几种光化学污染预报模式的预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就预报值与监测值的线性相关系数来说, CAPPS系统的预报水平与其他发达国家的模式预报水平相当。此外, CAPPS系统的污染指数等级预报准确率 (北京市和上海市) 平均达到61.5%。  相似文献   

16.
利用数值预报、常规天气图、各种物理量场、卫星云图、E(Energy)指数等对2007年9月18-20日一场历史罕见的区域性秋季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该过程是在西风槽、副热带高压边缘的暖湿气流和13号台风韦怕减弱后的低气压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欧洲中心数值预报在预报西太平洋副高位置上明显优于T213数值预报;T213、日本和德国三家预报的降水中心位置均有一定的偏差,中心量级偏大,但对强降水出现的时间和落区预报都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E指数作为一个反映降水强弱和落区的辅助工具,对本次降水过程做出了准确预报。  相似文献   

17.
基于TIGGE资料的东亚地面气温预报的不一致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TIGGE资料中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和中国气象局(CMA)3个集合预报系统的地面气温集合预报资料,运用跳跃指数研究了3个集合预报系统中东亚地面气温的控制预报及集合平均预报的不一致性。结果表明,各个集合预报系统地面气温预报的时间平均不一致性指数差异较大。ECM WF时间不一致性指数最小,NCEP次之,CM A最大。另外NCEP的控制预报、ECM WF的控制预报和集合平均预报,这三者的时间平均不一致性指数随预报时效延长而增加,且集合平均预报一致性优于控制预报。而对于CMA预报的不一致性,无论是控制预报还是集合平均预报总体上都稳定地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此外,ECMWF的地面气温冬(夏)季预报的不一致性相对较强(弱),且单点跳跃随预报时效延长变化不明显,而控制预报和集合平均预报的异号两点跳跃以及三点跳跃出现的频率总体上随预报时效延长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8.
利用集合预报成员初值误差在大气相空间中增长方向不同的特点,结合模式检验方法,构建持续性强降水可预报性评估指数(Index of Composite Predictability,ICP),为持续性强降水可预报性及数值预报误差增长机理研究提供科学方法。ICP综合评估指数包括三个数学模型:集合预报成员单一评估指数定义、集合预报成员综合评估指数定义和集合预报成员预报能力定义。利用中国国家气象中心T213全球集合预报资料,选取江淮流域2010年6月17—25日和2011年6月4—12日2次持续性强降水过程,进行ICP综合评估指数应用试验,其中,单一评估指数选取中雨公平成功指数ETS、500 hPa高度场均方根误差分别代表模式降水预报能力和环流形势预报能力。结果显示:可预报性评估指数ICP可有效挑选出预报最好和最差的集合预报成员,两者对持续性强降水过程的大尺度环流系统、中尺度影响系统、降水过程预报差异显著,预报最好成员对影响持续性强降水的大尺度环流形势(阻塞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东亚大槽)的位置和强度及演变过程、低层中尺度影响系统(如切变线和西南低涡)发生发展过程预报,以及降水发生时间和落区预报与实况更接近,预报更成功,持续性强降水可预报性综合评估指数ICP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9.
根据江西省的气候特点与经济发展水平,结合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十五"建设工作指导方案,对全省环境气象指数预报的工作流程、指数分级、预报用语和运行方式进行了规范与调整,设计了省、市、县3级配套的环境气象指数预报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与我省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各种环境气象指数,研究其预报公式或预报模型,初步建立了我省城市环境气象指数预报系统。该系统自动调用全省各项常规天气要素预报,计算出各县市气象指数的等级,提出生活提示和建议,输出到影视制作系统、短信制作系统,实现了预报自动化,丰富了专业气象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