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海洋资源化学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仲怀 《海洋科学》1995,19(4):71-73
海洋资源化学是海洋化学中一门新的分支学科。英国J.P.Riley等(1975)[2]对海洋中无机物、海藻及海洋药物等的提取技术和工业有较详细的阐述。此后德国K.Schwochau(1985)[3]发表了海水中无机物提取的专题文章。但是,整理出版成专著的是我国的孙玉善教授(1991)[1],此书总结了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及一些新的论述,是海洋资源化学发展历史的总结,对近代海洋资源化学发展概况作了较完整的阐述。对推动我国海洋资源化学的研究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海洋资源化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基础学…  相似文献   

2.
海水总有机碳(TOC)分析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声化学是声学与化学相互交叉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作为一种新颖的声化学技术正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超声化学主要是利用超声空化效应而进行的.时超声空化效应氧化降解有机物以及反应过程中的多泡声致发光机理进行了研究,就应用多泡声致发光技术来表征海水总有机碳(TOC)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了应用超声空化效应-多泡声致发光技术测量海水总有机碳(TOC)的巨大潜力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海底边界层是溶质和悬浮颗粒物在海床与水体间交换的重要场所,也是沉积物质的主要成岩作用区,对海洋、湖泊有着重要的生物、化学、地质学意义。底栖溶解氧消耗速率是评估早期碳矿化作用的重要指示剂,也是研究元素循环周转的重要指标。溶解氧通量原位监测技术是获取底栖溶解氧消耗速率、了解化学物质输运机制,进而研究底栖生态系统、环境污染影响、生物地球化学进程的重要手段。针对传统溶解氧观测方法在效率和准确度上的局限性,介绍了目前底边界层原位氧通量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对包括底栖培养室、微电极剖面、涡动相关技术和平面光极系统在内的观测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各自的不足与局限,提出了今后需要关注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4.
激光诱导泥鳅受精卵融合技术获得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融合是细胞工程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对遗传性状的表达、细胞分化的研究以及在医疗、培育动植物新品种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60年代发展起来的病毒及化学融合方法,存在着病毒制备的不稳定以及化学药剂的毒性与操作困难等严重缺点。7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电融合方法,提高了融合率,但成活率却很低,有些样品甚至无一成活。  相似文献   

5.
为助推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以及提升我国在海洋碳汇领域的国际话语权,文章以海洋碳汇机制为切入点,系统梳理高分辨率生物和化学检测技术及其扩展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海洋惰性溶解有机碳库对于海洋增汇具有重要意义,这对溶解有机碳汇资源高分辨率检测技术提出新的要求;目前具有“指纹特征”的高分辨率检测技术主要包括流式细胞和功能基因芯片生物检测技术以及光谱和质谱化学检测技术,此外结合稳定碳同位素标记技术实现生物溯源和化学检测的链接,均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太阳能在处理水、大气及土壤中有机污染物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太阳能除作为传统的热源外,还可用于驱动化学过程。本文主要介绍利用光催化氧化技术处理废水、大气及土壤中有机污染物方面的最新进展,正在进行的现场实验、有关的太阳能设施,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及未来的应用前景等。  相似文献   

7.
中德合作南海现代沉积作用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7年起,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与德国汉堡大学生物地球化学与海洋化学研究所利用先进的时间系列沉积捕获器开展了南海现代沉积作用过程研究。本文从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研究成果从展望阐述了本项目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及其在大气颗粒物源解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化学质量平衡模型已成为重要的颗粒物源解析模型之一。简述了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的发展概况和化学质量平衡(CMB)受体模型的基本原理,对该模型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的进展情况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化学耗氧量(COD)监测技术的发展及在海洋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学耗氧量(COD)是水质监测的一个重要参数,文章对化学耗氧量监测方法的现状和发展及在海洋监测中的应用做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近年来广西北海市海岸带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基于GIS技术在空间数据管理和综合分析方面的优势,开发设计了海岸带地质环境监测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实现了北海市海岸带侵蚀淤积数据、海水入侵数据及生态地球化学数据的在线监测、综合管理和动态模拟。该系统在北海市取得了良好的应用,为北海市海岸带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提供了有效决策支持,为其他海岸带地质环境数据管理系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