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厦门市环境管理空间决策支持系统为例,首先构造了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中心的环境空间决策支持系统体系结构新类型,进而在分析现有的模型库生成、组织的不足基础上,提出了从数学模型群组→模型体系→模型库的建模和模型库组织新方法。介绍了集成系统开发中模型库与GIS紧密集成方案,并完成运行系统在厦门市大气污染物扩散模拟与总量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建立国土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的若干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土资源工作是研究和应用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领域。一般说来,国土资源决策包含空 间决策、数量决策和管理决策三种类型。前两者为基础性、技术性决策,后者为最高层 次的战略性、规划性或政策性决策。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一个国土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由 决策者、软件系统和三库(数据库、模型库和工具库)组成。智能化的空间决策支持模 型和地理信息系统是建立国土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的两个重要工具。决策支持模型主要用 于国土资源的知识表达和推理,现代智能化的决策支持模型主要是一些软计算模型和不 确定推理模型,它们大都能化为演绎推理的逻辑形式。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连接决策 支持系统模型的算法及空间数据库。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应该是通用的,但国土资源决策 支持系统则应该是专门的,同一个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在不同的决策对象和目标的驱动下 可形成不同专门领域的决策支持系统。决策者在整个决策支持系统的运行中起着主导的 作用。国土资源领域中的重要决策支持系统有:土地优化利用决策系统、矿产资源评价 与勘查决策系统、矿产资源资源可供性评价与资源战略决策系统、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 决策系统等。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工作顺利开展,结合GIS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集成专家库、知识库、模型库、元数据库和共享信息库,建立集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应用模型分析和可视化空间辅助决策于一体的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辅助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系统实现了对再开发数据的一体化管理、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的适宜性分析与评价、设计与模拟、效果预评估等功能,并将其应用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广佛智城二号地块的再开发工作中,为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中的模型标准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王桥  吴纪桃 《测绘学报》1999,28(2):172-176
模型标准化是空间决策支持系统有效管理和使用模型手基础。在研究空间决策支持系统模型特征及其表达的基础上,围绕着模型标准化问题,分别探讨了空间决策支持系统中模型的分类,编码,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模型字典和模型结构形式,给出了相应的建设性结果。  相似文献   

5.
空间决策支持(SDS)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决策支持(DS)原理向空间域的扩展,但不是简单的范围的扩大,空间域问题的决策支持更加复杂。空间决策支持应该是基于空间信息系统或地理信息系统的决策支持,即GIS与DS的集成。决策支持系统是一个由数据库、模型库和知识库支持的交互式计算机软件系统。模型库管理功能包括:建立模型文件系统下的存取路径以对模型进行存取;对模型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及查询;对模型文件进行编辑和编译等等。知识库管理功能包括:知识的输入、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对知识进行一致性检验,以消除  相似文献   

6.
通过介绍基于GIS的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结合实际给出了它的框架模型说明环境信息系统功能的强弱体现在它对环境管理、规划的决策支持上,而应用模型则是决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剖析了GIS中的模型分类问题,提出三模型分类的观点,并提出利用面向对象思想建立空间数据处理模型库系统,用于快速开发模型库,为各方面用户提供一个模型维护、创建、支持空间分析和模拟功能的通用工具,以缓解GIS发展中空间分析能力差、决策支持能力弱的现状。本文详细分析了GIS模型库系统中模型的表示方法、模型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系统与外界GIS集成的典型问题,为面向对象的G0IS模型库系统建立提供了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8.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在商业智能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和商业智能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对商业决策有影响的空间因素,并借鉴Huff模型对网点吸引力进行了表达。描述了商业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9.
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系统的应用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空间辅助决策系统已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分析服务于政府领导的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应具备的信息特征和服务模式,提出了解决方案及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系统的应用框架。并简要介绍了基于该框架的几个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0.
苏德国  李青元  董春 《测绘科学》2007,32(Z1):63-65
本文分析了统计分析模型在空间辅助决策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统计学知识为基础,借鉴软件发展的新技术,提出了统计分析模型管理工具实现策略,着重论述了如何实现统计分析模型管理工具、模型的存储方法以及应用接口,并给出了该工具的应用实例。该工具能够动态管理各种统计分析模型、管理统计数据以及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表达等功能,在应用方面提供了工具型与服务型的两类应用接口,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层次的用户需求,使统计分析模型可以更加方便的应用到空间辅助决策系统中。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镇江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实现过程、基本功能和应用,给出了数据库管理的具体方法。该系统为城市规划及其他部门提供辅助决策支持的基础信息,拓宽测绘服务范围;为实现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评价和城市可视化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平台。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数据汇总工作完成后,重庆市将建立全市统一的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同时也要进行数据发布以便于工作成果的各类应用.本文介绍了该市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建设及数据发布的工作流程,重点阐述了该项工作中的基础地理空间框架的选取、批量空间数据的坐标转换、DEM数据问题的处理及建模、数据发布等环节的技术处理,可为其...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地下综合管线数据库是管线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准确、权威的综合管线数据成果是管线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应用、确保城市运行安全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芜湖市城市建设地下管线管理探索为例,参考美国811管线管理与服务模式,结合城市地下管线探测与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从机制体制和信息技术角度阐述如何利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电子报批竣工验收归档的管线相关数据成果.通过管线数据质量检查、数据融合处理与建库、二三维一体化建模,达到及时同步更新综合管线数据库、对历史数据进行有效管理、支持管线成果服务应用、提高行业管理水平、保障城市运行安全的目的,为各类基础和综合管线系统更好地发挥其应用价值提供良好的数据服务支撑.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及发展阶段,分析了电子政务信息平台所包含的地理信息的内容,提出数据集成所需要的三种综合数据库——索引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和空间元数据库,介绍了技术支撑体系的组成形式——基础网络层、数据层、软件层、数据库管理层。  相似文献   

15.
地理信息系统在商业上的应用是近年来GIS应用研究的新热点。分析了GIS在城市商业网点中的应用,构建梅州城区商业网点空间数据库。从网点编码、数据库详细设计、数据库发布及优化等方面进行探讨,目的是实现商业网点数据的规范入库、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无间隙管理和维护,改变传统落后低效的管理模式,实现高效可视化的商业网点数据管理,为商业网点空间管理规划系统的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国内报业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了当前软件开发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引入GIS可以方便地对报社的日常业务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徐州市报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采用了组件式软件开发技术,选择MapX和ADO控件,在VisualBasic集成环境下进行开发,系统结构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本文详细介绍了徐州市报业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建立、专题应用模型的设计等。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数据库模式在建立庞大、多维、关系复杂的地理数据库模型的过程中存在语义表达不清等问题,本文研究了空间数据库模型在传统建模软件中的构建规律,设计了空间数据库模型在UML图中的表达方式及模板库和在XML文件中的存储规则,实现了将XML文件导入GIS数据库后自动生成控件数据库模型。通过在原型系统中的应用,表明了本文建模方法具有可扩展、方便修改、建模可视化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大型遥感图像处理系统中集成数据库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型遥感图像处理应用系统中,往往需要实时获取各种背景或专题数据,该过程即是数据动态集成过程。集成数据库是建立在各种专题数据基础上的数据集成使用框架体系,该文描述了集成数据库的结构及各类子库的组成,根据项目的特殊需求提出了虚拟数据库概念,并结合实例说明了集成数据库以元数据为链条的使用机制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3维GIS技术日益完善,使我们能够构建近于现实的房地产3维模型,它不仅能反映房地产的位置和空间信息,还能进行3维空间的查询和分析,可用于房地产规划决策、建设和交易管理。本文将以Google Earth的GIS平台和数字城区的虚拟漫游系统为基础结合3维建模基本理论对房产信息系统进行全新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 level models of urban processes has partially been facilitated by increased availability of detailed activity/travel survey data. Managing and exploring these data can be resource intensive and time consuming. Researchers and municipal planning organizations increasingly fac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hallenges. This paper reviews an experiment i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object-relational geographic database using the principles of object-orientation. A data model is specified using the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notation and a visual modeling tool, and then implemented as an object-relational spatial database. The resulting database acts as an information foundation capable of supporting empir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The experience suggests that a formal approach to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an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complex activity/travel data contributing to informed application of these data to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questions.The authors would like to thank Metro for the provision of data and supporting documentation. They are also thankful to three anonymous reviewers for their constructive comments. The second author, holder of the Canada Research Chair in Spatial Analysis, is grateful for the support of the SSHRC Canada Research Chairs progr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