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对贫困山区的认识问题,即我国贫困山区究竟是经济建设中的包袱,还是一个潜在的巨大生产基地?二是发展战略问题,即先抓单项开发以尽快脱贫然后再解决致富,还是一开始就有计划地进行综合开发和建设,把发展生产与建设环境结合起来,把脱贫致富与建设商品生产基地,持久地提供商品和财富结合起来?全文对这两个问题都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并给出了明确的回答。  相似文献   

2.
专家笔谈:市场经济与农业综合开发刘胤汉(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农业综合开发是当前发展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业综合开发的广度不断拓宽,深度也向纵深发展。由于农业生产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点,所以,农业综合开发必须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3.
“十五”期间 ,农业部将组织力量 ,研究、引进和推广一批适合西部地区特点的农业优良新品种和先进实用生产技术 ,示范推广 5 0项农业综合技术和 5项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 ,并计划用 5年时间 ,面向西部地区示范推广 10套农业综合配套新技术 ,帮助建设 10个发展区域化、规模化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和 10个科技综合示范县。这是农业部今天发布的加快西部农业发展十大措施提出的目标。十大措施还包括 :力争 5年内在西部地区治理和建设 146 6 .6 7万hm2 草地、2 0个牧草原种基地和 10 0多个良种扩繁基地 ,建设 30个机械化草场改良示范基地 ,新…  相似文献   

4.
河西走廊生态重建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情势分析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河西地区是甘肃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全国十二大商品粮基地之一,在大西北开发和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区由于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历来是生态脆弱的地区之一。分析了河西地区在重建生态环境和发展社会经济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该区新世纪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并重是本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珠江流域经济带源头山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创琳  高群 《山地学报》2002,20(3):296-301
珠江流域经济带是我国南方地区唯一一条正在隆起的东西向经济长带,其源头山区是我国三大流域经济带中唯一能达到的源头,也是唯一适合发展的源头。本文从保护珠江源山区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通过实地详尽调查,系统分析了源头山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优势与机遇,把珠江源头山区总体定位为珠江流域经济带新的经济增长点,云南省优质资源产业化基地,云南省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和烤烟生产基地,滇东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最具吸引力的生态旅游休闲胜地之一,突出发挥珠江流域经济带东西部工业合作发展示范基地的功能、绿色农业产业化示范生产加工基地的功能、珠江源生态旅游休闲胜地功能、交通枢纽服务功能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的综合示范功能。提示了农业富区-推进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工业强区-加速实现城乡生态工业化、旅游活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生态保区-建设国家级生态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徐州市农业发展情况,具体提出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建设各级农林牧渔商品基地,实行农牧轮作,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强水利建设与保护耕地等7项措施,以促进农业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专家笔谈:市场经济与农业综合开发李光正(天津教育学院地理系教授)市场经济对我国农业生产将会产生巨大影响。首先,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刺激经济、引导生产与消费的功能,可以使各地农业按市场价格规律和供求规律安排生产。农业将会按市场需求和变化调整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广西岩溶地区农业生产概况和农业自然资源特点,系统分析了岩溶地区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实行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9.
长江流域农业资源、生产基础的优势明显,在我国国民经济和长江流域经济发展中具重要地位。根据现阶段农业的主要问题和入世(WTO)后农业环境的变化,21世纪长江流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对策是:建设面向国际市场的专业化生产基地;推进名、特、优农产品的产业化开发;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加强农业生态及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持续生产能力等。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吴越先后五主,对两浙地区的开发和建设所做出的历史贡献。重点对吴越国的税收,水利建设,农业生产、海上通商与国际贸易及杭州地区的城市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地形面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形面与经济建设关系密切,它是农业生产的基地,是交通,水利等工程选线和厂矿,居民点选址的基础,也是重要的文化旅游地。  相似文献   

12.
论河西绿洲灌区节水型集约持续农业之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河西绿洲农业区光能、土地、水、矿藏资源优势,对该区的粮食生产力、种植业结构调整、畜牧业、农畜产品加工业生产力进行了估算,指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河西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建设高标准永久性农田、开发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建设节粮型商品化牧业基地、兴工致富、兴办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促进农业由劳动集约向资本和技术集约转变。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农业生态经济学原理,结合山西省雁北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提出了农业综合开发的生态经济学原则,明确了农业综合开发的系统目标体系,并从调整结构、合理布局、建设高效农田、延长食物链和发展加工业等方面阐述了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农业综合开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农业综合开发的内容和实质入手,对甘肃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原则,基础和潜力,途径和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并从甘肃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甘肃农业综合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地形面与经济建设关系密切。它是农业生产的基地,是交通、水利等工程选线和厂矿、居民点选址的基础,也是重要的文化旅游地。  相似文献   

16.
开发旅游农业大有可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旅游农业大有可为江华(华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广州,510642)农业是提供食品和初级工业原料的基础产业,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强烈依赖。这就决定了各农业生产项目在不同地域的差异性和产品的独特性。因此在进行农业综合开发的过程中人们往往...  相似文献   

17.
从农业综合开发的内容和实质入手,对甘肃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原则、基础和潜力、途径和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并从甘肃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促进甘肃农业综合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关系到全国四个现代化的实现,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制定了《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综合规划》。本文分析了80年代山西省经济建设的成就与问题。提出了“整体创新,综合开发”,把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成内陆经济开放区的战略大思路,为此,90年代应完成11项大型经济战略工程,同时展望了经济发展改革前景。  相似文献   

19.
农业升温,再上新台阶的有效选择就是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鉴于目前我国农业资源利用中存在的强烈反差这一“基本国策”,在农业综合开发中必须充分认识强烈反差对农业发展的制约和价值,正确处理好内涵开发与外延开发,分散开发与规模开发,示范开发与区域开发之间的关系,并实现由粗放开发向集约开发,单一开发向多元开发,单向开发向双向开发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农业的出路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函数法,从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发展、资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环境安全5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南省2007年两型农业生产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湖南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最大障碍在于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可持续性不强,化肥、农药、水等农业生产资料与资源使用过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