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赣北尖峰坡锡矿床位于江西省德安县境内,是彭山矿集区典型的锡矿床之一。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勘查的新地质成果以及前人测试数据上,分析探讨了尖峰坡锡矿的成因类型和成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燕山期岩浆热液为本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成矿物质来源,指出了尖峰坡矿区下一步找矿方向,为彭山地区的锡多金属矿集区锡铅锌多金属矿化的形成机制提供重要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徐斌  蒋少涌  罗兰 《岩石学报》2015,31(3):701-708
江西彭山锡多金属矿集区位于江西省德安县,处于钦杭成矿带东段靠扬子板块一侧,是扬子板块东南缘地区一个重要的锡多金属矿集区。目前该地区尚缺乏精确可靠的成矿年代学资料。本文应用LA-MC-ICP-MS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技术,对矿集区内尖峰坡矿床中锡石样品进行了研究,获得尖峰坡锡矿的206Pb/207Pb-238U/207Pb等时线年龄129.7±2.5Ma(N=31,MSWD=5.5),207Pb/206Pb-238U/206Pb谐和年龄为128.3±2.5Ma(N=31,MSWD=7.6),表明尖峰坡矿区锡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与已报道的彭山地区燕山期花岗岩的成岩年龄相一致。紧密的时间以及空间关系显示燕山晚期岩浆-热液活动对形成彭山锡多金属矿集区的大规模成矿作用至关重要。对华南地区锡钨区域成矿年代学对比表明,扬子板块东南缘的锡钨成矿带均形成于早白垩世(146~124Ma),这与其北侧的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九瑞-鄂东南铜多金属矿集区的成岩成矿时代相同,而明显不同于南岭地区晚侏罗世(160~150Ma)以及滇东南-桂西北地区晚白垩世(98~76Ma)的锡钨成矿作用,说明扬子板块东南缘具有与南岭以及滇东南-桂西北地区不同的锡钨成矿背景,而应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构造岩浆作用事件统一来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尖峰坡锡矿位于江西省德安县境内,现经过方圆(德安)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历年开采,矿区已知范围内资源保有储量不足,如何解决资源接替、矿山资源枯竭问题已成为首要任务。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概括了尖峰坡锡矿成矿地质特征,分析了控矿因素并探讨其成矿模式,指出该矿床的形成是属层控的岩浆期后气化热液后期改造迭加的充填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4.
滇西来利山锡矿是我国三江锡矿带的西带,系东南亚巨型锡矿带的北延部分。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前缘的腾冲—梁河弧形构造的转折部位。西接印度板块,东临扬子板块。区内以晚古生代地层最为发育,主要为石炭系励洪群碎屑岩分布区。区内构造复杂,以北东、南  相似文献   

5.
云南锡矿的分布与地质简述(图1、图2) 云南为著名的环太平洋锡矿带、马来亚一地中海锡矿带和川滇锡矿带交汇延伸的地区.环太平洋与马来亚-地中海两锡矿带齐眉,绵延万里,处于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接壤地带的北侧,是世界上最大的锡成矿区. 本省的锡矿床和矿点共计44处,其中特大型矿床(>20万吨)3处,大型6处,中型5处,矿点21处,锡异常81处.它们成带集中产出,分布于矿带中的矿床、矿点和异  相似文献   

6.
一、锡矿床遥感地质背景云南锡矿床位于环太平洋成矿带西段与特堤斯—马来亚成矿带交汇部位,产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接壤带,形成构造-花岗岩-锡矿“三位一体”的组合单元。云南境内沿三江褶皱系有南北向的滇西构造-花岗岩-锡矿带,沿康滇地轴有南北向的滇中锡矿带(川滇锡矿带南段),沿红河断裂北侧有北西西向的滇东南锡矿带(图1)。锡矿于构造-岩浆-锡矿化带的特定部位成群成带集中、成块产出,有明显的方向性和间隔性。锡矿化集中域分布于莫霍面变化梯度带,有局部重力低(负)异常、环状磁异常、放射性异常等地球物理异常域,有以Sn为主的Sn、W、Cu、Pb、Zn、Bi,Mo、As、Sb、Hg元素组合的地球化学异常域。锡矿床在时空分布上与花岗岩相伴,常产于隆起构造单元中,特别是产于褶皱隆起构造和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斑岩型铜矿是研究和勘查的热点。在20世纪70~90年代,对与花岗岩有关锡矿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近几年,锡被列为一种关键金属,锡矿的研究和勘查又成为新的热点之一。锡矿和铜矿是环太平洋地区乃至全球最重要的两种矿床,但两者的成矿物质和成矿过程相差迥异。环太平洋地区的锡矿和铜矿主要形成于晚中生代至新生代,通常认为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包括古太平洋板块、伊泽奈岐板块、法拉龙板块以及现今太平洋板块。本文主要综述了环太平洋成矿域的斑岩-矽卡岩铜矿和与花岗岩有关锡矿的时空分布特点、成矿岩体、矿床成因以及成矿环境的研究现状。尽管,目前已经取得了诸多重要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亟待解决,例如,1)中国东部平行同时代成对出现的三条锡(钨)成矿带与斑岩铜矿成矿带的形成机制? 2)沿欧亚大陆边缘发育长达一万多公里的巨型铜金锡成矿带,而且绝大多数矿产发育于一系列伸展盆地中,其成矿背景是什么?此外,我们认为开展玻利维亚和大兴安岭南段Sn-Ag成矿系统的对比研究,是推动大兴安岭南段及邻区锡矿找矿取得突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斑岩型铜矿是研究和勘查的热点。在20世纪70~90年代,对与花岗岩有关锡矿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近几年,锡被列为一种关键金属,锡矿的研究和勘查又成为新的热点之一。锡矿和铜矿是环太平洋地区乃至全球最重要的两种矿床,但两者的成矿物质和成矿过程相差迥异。环太平洋地区的锡矿和铜矿主要形成于晚中生代至新生代,通常认为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包括古太平洋板块、伊泽奈岐板块、法拉龙板块以及现今太平洋板块。本文主要综述了环太平洋成矿域的斑岩-矽卡岩铜矿和与花岗岩有关锡矿的时空分布特点、成矿岩体、矿床成因以及成矿环境的研究现状。尽管,目前已经取得了诸多重要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亟待解决,例如,1)中国东部平行同时代成对出现的三条锡(钨)成矿带与斑岩铜矿成矿带的形成机制? 2)沿欧亚大陆边缘发育长达一万多公里的巨型铜金锡成矿带,而且绝大多数矿产发育于一系列伸展盆地中,其成矿背景是什么?此外,我们认为开展玻利维亚和大兴安岭南段Sn-Ag成矿系统的对比研究,是推动大兴安岭南段及邻区锡矿找矿取得突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九瑞矿集区属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组成部分。彭山多金属矿田位于九瑞矿集区的南部,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其构造样式还存在争议。通过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等综合分析,提出彭山矿田受控于岩浆核杂岩构造,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构造的核心由燕山中期隐伏的隆起即椭圆状花岗岩类侵入岩体构成,并在燕山晚期定型。外围沉积岩呈穹窿状、带状围绕彭山岩浆核杂岩展布。周围的断裂带倾向背离该岩浆核杂岩,呈铲状分布,反映出拆离构造的特征。彭山矿田以花岗杂岩体为中心,向四周出现高温矿种向低温矿种变化的砷矿(毒砂)-锡矿-铅锌矿-萤石矿-重晶石矿等“晕圈型”的矿带类型,亦均是沿着多层次滑脱拆离断层矿物富集的结果,矿化作用在岩浆核杂岩的内外接触带产生,最终在构造应力的松弛阶段形成矽卡岩型、斑岩型、热液脉状等锡-铅锌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0.
干梁子锡矿田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北缘,构造上处于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的交汇部位,是贝勒库都克锡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干梁子锡矿田的形成与碰撞造山期花岗岩体的侵位有关,属岩浆热液型锡矿,成矿时代为中石炭世。  相似文献   

11.
梁河锡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河锡矿床是滇西锡矿带西亚带的主要的矿床类型之一。该矿床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前缘的腾冲一梁河弧形构造的转折部位,东邻三江构造带。通过对矿床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等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与喜山期的花岗岩岩浆活动有着密切的时空关系和成因联系,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喜山期深部花岗岩浆,矿床属于与花岗岩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2.
腾冲-梁河锡矿带砂锡矿床的形成,与燕山-喜山期含锡花岗岩及原生锡矿有关。其分布和产出受原生矿规模、第四纪地理环境、新构造运动及当时气候条件所制约。据成矿地质条件及砂锡矿床特征,划分出变花岗岩风化壳型、残-坡积型、冲一洪积型、湖积型等四种成因类型,指出成矿远景区,预测了远景规模;对山寨火山堰塞湖盆第四系,建立了地层层序,划分了沉积相。对区内砂锡矿成矿机理和成矿模式作了论述,并对砂锡矿的普查勘探方法进行了总结。指出重砂测量是有效的找矿方法,浅井探和SZ-130-A型砂钻是勘探砂矿的适用手段。对确定砂锡矿品位的不同测试方法作了对比,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一、培家垄矿点地质简况矿点位于德安彭山短轴背斜北部西翼外缘,距曾家垄锡矿区约4公里。区内植被发育,浮土大片覆盖,浮土厚一般0.3~0.5米,地形为浅切割的小丘陵。区内出露地层为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页岩、粉砂岩、中厚层石英细砂岩和奥陶系上统汤山组生物碎屑瘤状灰岩等。矿点构造简单,为一倾向北西之单斜构造。断裂构造  相似文献   

14.
以往勘探工作及东坡矿田的范围限在千里山岩体周围。据王仙岭岩体成岩成矿的相似性,归为一个矿田更有利于研究。矿田内岩浆活动有四期:主体期花岗岩、补充期细粒花岗岩、花岗斑岩和石英斑岩、基性岩脉。主体期形成大而贫的矽卡岩型钨锡矿;斑岩期形成的斑岩型、硫化物型锡矿是重要类型,因此主要应沿北东方向脉岩分布区部署找锡工作;以往虽对农田中的冲积砂锡矿勘探过,但未作全面评价,应对残坡积、洪积、冲积等各种类型的砂锡矿引起注意,这样既可扩大砂矿远景,弄清总的规模,也有利于发现和评价原生锡矿。  相似文献   

15.
戴福盛 《云南地质》1989,8(2):140-146
个旧矿区以南北向的个旧大断裂为界,分为东、西两个成矿区(以下分别简称东区、西区)。东区和西区在矿种、成矿特点、矿化类型、矿床规模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已勘探的大型锡矿床绝大多数分布于东区,如老厂、马拉格、松树脚及卡房等锡多金属矿田(图1);而西区仅在靠近个旧大断裂的牛屎坡发现大型残坡积砂锡矿床,其它虽有众多的矿点分布,但始终没有找到大、中型锡矿床。西区的成矿远景一直是争议较大、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  相似文献   

16.
以地质构造特征和锡矿的富集规律为依据,对湘南地区内生锡矿的构造-地球化学类型进行了研究和划分.认为湘南内生锡矿主要形成于燕山期,属于造山带型中酸性-酸性岩浆成矿建造,其成矿构造-地球化学类型为陆内板块拼贴带亲氧型、亲铁-亲硫型和走滑断裂带亲硫-亲氧型.  相似文献   

17.
滇东南锡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带,滇西锡成矿带向南与东南亚锡矿带相连,两成矿带锡矿资源潜力大,对比滇东南、滇西区域地质背景和锡成矿作用特征,有助于进一步明确两成矿带锡矿的找矿方向。对比分析表明,两成矿带在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作用特征方面具有共同的成矿有利条件:如大地构造同属板块边缘、地体锡的初始富集、花岗岩浆高分异演化、长时间跨度的岩浆热液活动等,使得两成矿带大量富集锡。但是两成矿带的差异性:如幔源成分的加入、多金属元素的富集矿化、多期次地质作用的叠加、围岩性质的差异、构造发育程度等因素,又使得两成矿带具鲜明的矿化差异特征。据此指出,在滇东南应寻找晚白垩世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的矽卡岩型锡矿及其他多金属矿;在滇西地区除注重云英岩型锡矿床的勘探外,也要重视对中小矽卡岩型锡矿床深部矿体的寻找。  相似文献   

18.
广东西岭锡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岭锡矿床位于广州市东面290公里处,在环太平洋锡矿带上,处于浙闽粤中生代火山弧的南端。火山弧的西部以宁静溢出为主,东部以强烈喷发为主。矿床赋存在典型喷发区——尖峰(山东)火山盆地的东南缘。该火山盆地处于肇庆——惠东纬向构造带与潮安陂沟北东向断裂和古寨北西向断裂的交接处(图1)。  相似文献   

19.
腾冲—梁河地区砂锡矿形成条件及富集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华慧  何科昭 《云南地质》1991,10(4):337-361
在充分研究区域的地貌、第四纪地层及新构造的基础上,分析了腾冲-梁河地区砂锡矿的形成条件和富集规律。本区形成砂锡矿的有利条件为:砂锡矿的物质来源——含锡母岩;有利于砂锡矿堆积的控盆构造;有利于含矿母岩不断破坏的控风化剥蚀构造;配套的剥蚀地貌、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有利于含矿母岩风化的湿热气候;有利于砂锡矿富集的水流动力条件。砂锡矿的富集规律为:云英岩发育的地区很可能富集砂锡矿;靠近原生锡矿的活动断裂带附近有利于富集砂锡矿;风化壳砂锡矿底部及粘土细粒层的表层,砂锡品位相对较高;坡积砂锡矿在接近含矿母岩处品位最高;冲积砂锡矿在区内最为发育,在接近含矿母岩处品位最高。以山寨盆地为代表,洪积及冲-洪积砂锡矿在盆地西缘极其发育,湖滨砂锡在近岸粗碎屑物中较为富集。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台山沿海一带的地质构造环境,并对比东南亚滨海砂锡矿的成矿条件。提出了台山滨海砂锡矿工业矿物的主要来源:①来自含矿母岩;②来源于矿化地质体;③来源于陆上残坡积、洪积、冲积砂矿。同时分析了矿化富集条件,主要是气候、河流冲刷、海浪和潮汐作用、沿岸流、地貌和第四纪沉积等。最后指出成矿远景区及今后找矿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