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研究区域地质背景,控矿断裂特征和矿床特征的基础上,认为招掖金矿带三大类型金矿床—含金石英脉型、硫化物交代浸染型和破碎带型受控于不同时代、不同构造层次的伸展构造,并提出了金矿床成矿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2.
集数十年至百年金矿研究经验,认识到剪切带构造不仅是控矿因素,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成矿机制。含金剪切带型金矿是一类既包括一些脉型矿床,也包括一些层控浸染型矿床的以剪切作用为成矿机制和控矿因素的金矿床。在构造控矿方面具如下特点:1.金矿床或金矿化带的空间分布明显地受韧性剪切带的控制。尽管金矿化带的成因、物质来源以及形成时间等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成因模式,但其地质事实是金矿化带几乎都产在韧性剪切变质带内部或在其附近的后期(或晚期)构造裂隙中。如印度的科拉尔(Kolar)金矿。2.金矿化带的形成受特定的韧性剪切变质…  相似文献   

3.
姜峰贤 《矿床地质》2010,29(3):529-540
依据构造控矿为成矿主因、矿源层是物质基础,将五台山绿岩带金矿划分为3种主要类型:与次级褶皱有关的条带状铁建造型金矿床、与剪切变形有关的变质中酸性火山沉积岩型金矿床、与剪切变形有关的变质砾岩型金矿床.这些不同类型的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明显.五台山绿岩带的区域性倒转复式向斜构造制约了含矿带呈NEE向展布,大型紧闭褶皱转折端控制了矿床的定位,与紧闭褶皱伴生的剪切变形及次级褶皱控制着矿体的规模、形态和产状,剪切裂隙控制着金矿脉的分布和金矿化的局部富集.紧闭褶皱倒转翼部(近转折端)的剪切变形是五台山绿岩带金矿构造控矿的普遍规律.矿源层是物质基础,而经历了紧闭褶皱及伴生的剪切变形带叠加改造的矿源层才是最佳的成矿和找矿靶区.文章以构造控矿理论为指导,重点剖析了典型矿床的构造控矿特征,深入探讨了控矿构造对矿床定位、规模大小、矿体形态、富集程度的制约,认为褶皱与剪切变形不仅在于控矿,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成矿作用,进而总结了五台山绿岩带金矿构造控矿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4.
萨瓦亚尔顿穆龙套型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穆龙套型金矿床已成为当今最重要的金矿类型之一;新疆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是我国首例穆龙套型金矿床。研究表明,矿床受一套浊积岩系控制外,构造控矿特征明显;矿带(体)严格沿断裂破碎带产出,并且控矿构造基本格局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还相应决定着各矿(化)带的空间展布格局与多阶段矿化组合特征、矿化强度规模等方面的差异性递变规律。  相似文献   

5.
豫西地区是国家重点金多金属成矿区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区内金及多金属矿类型多样。通过对研究区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得出区内金及多金属矿矿床形成受多重因素控制,包括地层、构造以及岩浆岩因素,并且在这些因素中,构造控矿占主导。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区内金矿矿床类型分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构造破碎带型金矿床、斑岩型金矿床以及爆破角砾岩筒型金矿床4种类型,并对每一种类型选取1个典型的矿床进行具体讲述。依据对研究区成矿地质特征以及5种构造控矿类型的叙述,论述了拆离-变质核杂岩构造对金矿成矿的构造控矿作用和构造控矿规律,并根据该区金矿矿床成矿规律,提出选取找矿靶区的8项依据,最后优选出7处找矿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6.
滇中小水井金矿床控矿构造与矿化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云满 《地质与勘探》2009,45(5):588-594
构造控矿是小水井金矿床的主要特点,本文通过对矿床控矿构造空间形态、构造岩分带、活动期次、力学性质、矿床构造类型的研究,认为小水井金矿床受控于区域三级断裂(F3),其内更次级的断层、剪切裂隙破碎带、层间破碎带控制了矿体的空间产出位置;矿床控矿构造类型为脆-韧性剪切断裂构造,构造破碎带起码经历了三期应力作用的改造,早期为压扭性韧性剪切变形,中、晚期为张扭性脆-韧性剪切变形,后期为脆性剪切作用—形成碎裂状岩石;矿床金矿化作用主要与中、晚期的脆-韧性剪切变形作用有关,发生在脆-韧性剪切变形阶段或稍晚。进而总结了金矿化富集规律,指出在断裂产状变化地段、不同方向断层交切附近、破碎带的膨大部位,是厚大透镜状矿体富集的有利空间;破碎带变窄地段,矿体变薄、尖灭,形成脉状矿体。  相似文献   

7.
田作基  张鼐 《西北地质》1995,16(3):13-16
萨尔布拉克金矿床产于早石炭纪弧邱盆地沉积建造的破碎蚀变岩中,通过构造地球化学的研究,认为矿质来自地层围岩,金矿化的构造控制作用甚为明显。萨尔布拉克断裂破碎带是本区集金矿化导矿、配矿、容矿为一体的成矿、控矿构造。  相似文献   

8.
抱板金矿带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带中的金矿床以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为主,金矿化与蚀变作用、燕山期岩脉、NE向戈枕断裂及环形构造关系密切.矿带具有多缀控矿构造,矿床分布具有等距性.  相似文献   

9.
陕西八卦庙金矿床构造特征及其对成矿的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恩  周永章  郭健 《矿床地质》2001,20(3):229-233
文章对八卦庙金矿床的矿区构造特征,矿床地质和矿床成因作了系统的分析,认为在断陷盆地中形成的一套具有浊流沉积特征和热水沉积特征的含金高背景的赋矿岩石为金矿的矿源层。在褶皱造山过程中,金元素发生活化,再分配并在层间破碎带,构造片理化带及剪切带中预富集。在印支期-燕山期的构造及伴随的岩浆热液作用下,金矿最终在构造有利部位富集成矿。该矿床构造控矿明显,因此,研究其构造特征对于搞清该矿床的成因,进行成矿预测,确定找矿标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床位于胶东西北部三山岛成矿带之内,为一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的超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该次找矿预测并获重大突破的预测依据如下:(1)三山岛断裂蚀变矿化带,受NNE和NEE两组方向的区域构造控制,复合叠加呈“N”字形分布。陆上断裂蚀变矿化带接近海域,并没有间断,推测在三山岛北部延伸至海区。(2)焦家和三山岛两断裂蚀变矿化带,具有统一的三维控岩控矿规律。焦家断裂蚀变金矿带向西倾斜,控矿构造和矿化富集程度显示阶梯状分布,其中矿体向南西侧伏,矿体在剖面上呈左行右列式分布;而三山岛断裂蚀变金矿带向东倾斜,其中矿体向NE侧伏,矿体在剖面上呈右行左列式分布。依据陆内构造控岩控矿规律预测海域未知矿体的分布规律,获得了良好的验证。(3)三山岛金矿到焦家金矿的勘探剖面显示,两个控矿构造岩相带倾向相反,但是都在下盘花岗岩区段集中交代蚀变成矿。这一认识为确定深部成矿靶区提供了准确的地质依据。(4)地球物理勘查结果显示,三山岛矿带的重力和磁力异常指出沿“N”字形构造从陆地向海区延伸,这成为预测的重要依据。总之,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床目前业已取得找矿重大突破。矿床为焦家式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属中生代燕山晚期岩浆热液脉型矿床,其深部及外围仍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湘东北万古地区金矿床成矿构造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万古地区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受到区域构造成矿的控制,矿区的断裂构造已经成为燕山中晚期金矿的定位构造.矿区北西西向断裂大部分是控矿、容矿构造,北东向断裂构造对矿脉的破坏作用有一定的影响,属成矿期后断裂构造.勘探线剖面图揭示了万古地区金矿床构造成矿具有金矿体侧伏特征、金矿体等距产出特征、金矿构造成矿作用多期性特征.冷家溪群是金的矿源层,万古金矿区的构造成矿作用是主要成矿作用,金矿化是剪切带长期活动的结果.从万古金矿、鲁源洞金矿、大洞金矿矿脉在走向和倾向的产出形态可以看出,富矿体都产出在构造张性扩容空间内.控矿层间破碎带中不同类型构造重叠部位是最有利的赋矿构造.  相似文献   

12.
查册桥金矿是近年在安徽省东至县发现的具一定规模的金矿床,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有密切的时空和成因联系。我们通过金矿勘查及专题研究,对区内的主要断裂构造进行了划分,对可观测的主要断裂构造基本特征、形成与演化、相互关系及控岩控矿作用进行较系统的研究,初步认为,区内主要断裂构造在印支期前构造基础上经印支期和燕山期强烈的构造活动形成,记录了江南过渡带北缘中生代构造转换的过程;区内断裂构造具重要的控岩控矿作用,其中高坦断裂控制了东西向构造岩浆岩带,兰程畈断层带控制了北东向构造岩浆岩带,区内的矿体多受O/S界面逆冲推(滑)覆断裂、花山洋湖断层带和北东向断层带控制,并主要赋存于其断层破碎带及次级断裂构造破碎带内。同时对区内高坦断裂表现形式、形成机制、与其他构造的关系及本区和区域控岩控矿作用进行了探讨,建立了区内主要断裂的形成模型。  相似文献   

13.
新疆西天山吐拉苏火山盆地金矿的构造控矿规律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新疆西天山吐拉苏火山盆地金矿在不同尺度上受不同级别的构造控制。在大地构造尺度上,Ⅰ级控矿构造为与博罗科努丰生代岛弧带平行的NWW向基底断裂带,该断裂带控制与石炭纪火山岩有关的金矿带的展布,在区域尺度上,Ⅱ级控矿构造为NW向走滑断裂和NE向张笥断裂,控制金矿床的分布。在矿床尺度上,Ⅲ级控矿构造为陡倾的近SN向张性断裂和与破火山口有关的环状断裂,控制金矿体的定位和产状。  相似文献   

14.
河南嵩县萑香洼金矿床断裂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段存基 《华北地质》2004,27(4):261-267
萑香洼金矿床产于华北陆块南缘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系中.矿床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本文根据区域和矿区断裂构造特征,分析了萑香洼金矿床不同构造层次对金矿的控矿作用,总结了断裂构造的控矿特征,认为区域性深大断裂(Fm、Fs、F1)为导矿构造,控制金矿带、矿床的分布;次级的NW向(F985等)和近E-W向(F14等)断裂构造为主要容矿构造,控制矿体的产出;NNE向(F201等)断裂为成矿后构造,起破矿作用。容矿断裂在主成矿期经历了“挤压-拉张”的脉动式活动.具“韧脆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黔东南地区金矿控矿构造的空间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黔东南地区金矿的构造控矿特征明显,所有金矿几乎都分布在背斜构造上,控制金矿产出的构造主要有受顺层滑动和切层破裂构造控制的石英脉、断层破碎带和剪切带等三种类型,以剪切带和顺层破裂构造控制的石英脉对成矿最为有利。这些控矿构造与褶皱作用关系密切,有的控制了褶皱的演化,有的为褶皱过程中形成的的次级构造。笔者在系统研究区内金矿控矿构造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类控矿构造与褶皱的空间关系,建立了金矿控矿构造的空间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16.
谢群  唐元 《甘肃地质》2013,(4):67-72
黑刺沟金矿位于秦祁昆地槽褶皱系南祁连地向斜构造带的西段。矿床赋存于断裂破碎带中,属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受NW向断裂构造控制。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是构造,地层为成矿提供了主要物源,岩浆活动提供了部分流体及热动力,构造破碎带为成矿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17.
类型为总结我省金矿成矿规律和找矿工作,根据矿床生成的地质条件和矿质来源,结合含矿岩石的特点,将辽宁的金矿床综合分类于表1.主要控制因素(一)构造对金矿化的控制省内不同类型、不同时期形成的金矿,具有共同的区域控制因素,即构造带控制金矿成矿带.控矿构造带控制或切过基底,晚元古代起就有明显活动,属于多期、多动的区域性构  相似文献   

18.
谢群 《甘肃地质》2003,12(2):67-72
黑刺沟金矿位于秦祁昆地槽褶皱系南祁连地向斜构造带的西段。矿床赋存于断裂破碎带中,属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受NW向断裂构造控制。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是构造,地层为成矿提供了主要物源,岩浆活动提供了部分流体及热动力,构造破碎带为成矿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19.
新疆多拉纳萨依金矿区构造特征与成矿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多拉纳萨依金矿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近年研究确认该矿与韧性剪切带关系密切,但对于韧性剪切带如何控制金矿床的形成并未进行深入研究.笔者从地质背景、矿床地质,以及控矿构造分析了多拉纳萨依金矿矿床特征及其成矿机理;明确了矿床产于泥盆系托克萨雷组第三岩性段的灰岩-浅变质-硅质岩系,受控于多拉纳萨依韧性剪切带;控矿构造具有二次韧性剪切变形、矿化和多期次脉体矿化的特征,显示出构造活动的多期次性与复杂性,阐明了构造期次与矿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河北金厂峪金矿控矿构造特征与成矿物质来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金厂峪金矿是我国华北板块北缘大型金矿床之一,矿床产在晚太古宙褶皱绿岩带中,矿石类型主要包括含金钠长石脉和含金石英脉两种.控矿构造研究表明,在两期区域性褶皱作用下,形成的金厂峪复背斜及与之相关的北北东向挤压片理化带是金厂峪金矿的主要控矿构造.在片理化和蚀变过程中围岩斜长角闪岩的Fe2O3、CaO、MgO等成分被明显带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