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73年12月3日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开始,到1982年12月6日~12日在牙买加蒙得哥湾举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开放签署的签字仪式,前后跨了10个年头;从1982年12月10日太平洋岛国斐济率先批准“公约”,到1993年11月16日南美洲的圭亚那作为第60个批准“公约”的国家,达到法定的“公约”生效的批准国家数量,又经历了10年多的时间。可见海洋法律制度的建立、国际海洋秩序的维护是何等不易,真应上中国的一句俗话,叫做好事多磨。  相似文献   

2.
今年11月16日,是世界上第60个国家圭亚那政府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称《公约》)周年之日,根据《公约》第308条条款规定《公约》批准所要求的国家数量一旦达到60个(据统计,世界沿海国现共有145个),《公约》即可生效,它将成为一个正式的国际法律。 尽管《公约》内容尚不够完善,然而它一旦生效,各沿海国均享有领海及毗连区、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等主权权利。海洋区域国际争端的解决、世界海洋资源仲裁和经济开发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自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已1年多了。至今批准《公约》的国家已达67个,尚有118个国家未有批准。《公约》的生效为进行有规划的世界海洋开发和保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综合性框架。自1982年12月10日《公约》签署以来,世界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有170个国  相似文献   

4.
今年11月16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生效,它标志着世界海洋新秩序的开始。“公约”是联合国为适应60年代以来拉美一些国家带头兴起反对海洋霸权、维护200海里海洋权斗争的历史潮流,于1970年第2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以通过一项公约来处理所有有关海洋法的事项和问题而产生的。从1973年开始,先后召开11期共15次会议,终于在1982年4月完成并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按“公约”规定,“公约”应经  相似文献   

5.
数字海洋     
一、至1995年9月,已有67个国家的国会、议会或其他立法机构通过国内立法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尚未通过批准的国家有118个。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从1982年12月10日开放签字至1994年11月16日生效共经历了11年11个月零25天。1958年《大陆架公约》从1958年4月27日开放签字至1964年6月10日生效共经历了6年1个月零13天。  相似文献   

6.
1 海洋法中的渔业规则 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于1973年底召开,经过近10年的谈判和磋商,终于在1982年4月23日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约于1982年12月10日开放签字,有119个国家立即签了字。到1985年11月为止,共有159个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签了字。没有参加缔约的少数成员中有美国、英国和前西德。到1992年3月31日为止,已有51个国家批准了公约,但根据规定,公约应在第60份批准书或加入书交存之日后12个月才能生效,在缺少9份的情况下,该公约至今尚未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截至1996年5月15日,已有86个国家批准了该《公约》,其中包括我国的周边国家菲律宾(1984年5月8日批准)、印度尼西亚(1986年2月3日批准)和越南(1994年7月25日批准)。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周边国家很早就建立了有关法律制度,近年来,又相继对本国海洋权利主张作出调整,进一步完善海洋法律制度。朝鲜领海宽度为12宽里;1977年6月21日,朝鲜通过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1982年4月30日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通过的。截至目前为止已有159个国家和实体签署了《公约》,并有31个国家和实体批准《公约》。我国是1982年12月10日签署《公约》的。《公约》是第一次在国际范围内通过的海洋及其资源利用的综合性法律,包括320条和9个附件,是广大与会国尤其是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与海洋大国经过长达九年的曲折复杂斗争而取得的胜利成果,被称为一部“综合性海洋宪章”。虽然《公约》迄今尚未最后生效(按规定60个国家批准或加入后12个月生效),但其中很多规定已为国际公认,《公约》的生效和实施势在必行。在当前全国开展普法教育中,普及海洋法知识也是普法教育内容的一部分。为此,本刊特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讲座”专栏,并聘请了有关专家学者为讲座撰稿。讲座将分为13个专题。希望本讲座能对广大读者,特别是从事海洋工作的同志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13 国家、地区的协作 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94年11月16日生效,现在尚未批准的国家和批准而尚未实施的国家较多。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以下问题的各个方面,各国家、地区都有协作义务。 ②在国际海峡间进行航行和安全的援助设施以及防止、减轻污染的规则(第43条)。 ③生物资源的保护(包括高级回游性鱼种、海产哺乳动物、溯河性鱼种)(第61、64、65和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1982年4月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通过,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我国于1996 年5月15日经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 次会议正式批准公约,这是我国海洋事业中的一件大事, 标志着我国的海洋渔业开始全面与国际接轨, 按照公约的规定享受合法权益和承担相应的义务。  相似文献   

11.
1 海底问题磋商的背景 1.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缺乏普遍性,第11部分和附件3阻碍一些工业化国家加入 依照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308条,“本公约应自第60份批准书或加入书交存之日后12个月生效”。尽管根据这项规定。《公约》已于1994年11  相似文献   

12.
1994年11月16日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最近获我国批准,这是一件关系到我国海洋权益、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大事。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从酝酿、签署到生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从1973年起经过10年的谈判,在1982年12月10日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公约》获得通过,并开放签署,我国是第一批签署国之一。从1982年开始,又经过12年磋商,《公约》终  相似文献   

13.
三、21世纪中国海洋战略构想1世纪之交的海洋形势随着前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宰世界海洋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海洋事务中的作用大大增强。1994年11月16fi,酝酿已久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正式生效,标志着世界海洋新时代的到来。《公约》关于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规定,引发了全球范围的’“蓝色圈地运动”。据估计,各国依照《公约》而合法扩大的海域,占去了原属公海的I3亿千米’的面积,使地球表面约36%的海面变成了沿海国的管辖海域。可以说《公约》使人类在历史上第一次通过…  相似文献   

14.
近一段时期以来,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生效而诱发的一系列国家间争吵和摩擦,引起新闻媒体的重视和国际社会的关注。其实,在国际政治学家看来,它们不过像广为世人谈论的“民族主义、种族分裂和‘文明冲突’”或“跨国公司、经济一体化和集团化”等现象一样,从特定的侧面透射出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性质和特点。我们知道,1994年11月16日生效的《公约》,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系统的国际海洋法典。这项《公约》的内容涉及海洋开发与海洋国际关系的各个方面,包括领海和毗邻区、岛  相似文献   

15.
1994年11月16日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岛屿是划定领海基点的重要依托,直接影响国家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范围和面积;一个海岛主权的归属,可以确定1550平方千米的领海海域,以及43万平方千米的专属经济区。自《公约》生效以来,各主要沿海国家都把开发利用海洋列入国家的发展战略,将海岛开发与保护、海岛权益维护作为推动国家持续发展的重心。为加强对海岛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维护国家海洋权益,2009年12月26日,  相似文献   

16.
1958年《公海公约》规定,“公海”是指“不属于任何一国领海及内水的海洋的所有部分”。随着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生效,公海的内容已发生变化。“公海”为“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内的全部海域”。这样一来,就把专属经济区和群岛水域排除在公海之外,使公海的范围进一步缩小,目前大约占全部海洋面积的60%。  相似文献   

17.
1994年11月16日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岛屿是划定领海基点的重要依托,直接影响国家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范围和面积;一个海岛主权的归属,可以确定1550平方千米的领海海域,以及43万平方千米的专属经济区。自《公约》生效以来,各主要沿海国家都把开发利用海洋列入国家的发展战略,将海岛开发与保护、海岛权益维护作为推动国家持续发展的重心。为加强对海岛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维护国家海洋权益,2009年12月26日,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并于1996年得到我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依据《公约》规定,我国充分享受领海主权的海域由原来的38.8万千米’扩展到300万千米2,纵深距离亦由原来的12海里延伸到更远的外海域.同时,按照松约》的规定,我国还对广阔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行使主权和管辖权。如:维护海洋和平使用和海洋资源公平利用的权利;公海中的航行、飞越、捕鱼、科学研究、建造人工岛屿和铺设海底电缆等六项自由;船舶在各海区分别享有不同的航行权,军舰享有豁免等特殊权利;享有国际海底“区域”…  相似文献   

19.
《海洋世界》2006,(12):4-5
第25届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会议10月23日-11月3日在澳大利亚霍巴特召开。包括中国在内的24个公约成员国和组织、6个观察员国和10余个国际组织与会。我国于今午10月19日批准该公约,本次会议是我国第一次以缔约国的身份与会,代表团成员来自外交部、农业部和国家海洋局。  相似文献   

20.
《海洋世界》2001,(7):7-8
青岛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的重点综合大学。1999年11月,经国家批准,成为“九五”期间“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数年来,青岛海大致力于“211工程”建设,在物理海洋学、水产养殖学、海洋药物学和海洋化学学科4个重点学科建设中取得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