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数字遥测地震台网通用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包(Adapt)是一套通用的数字地震采集和处理系统,能够记录实时地动信号,地震事件发生时能报警,快速检测、识别和定位地震事件,自动产生地震月报等.Adapt采用简体中文Windows NT工作平台,系统最小可以接收4路地震数据,最大可以接收128路.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技术途径以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数字遥测地震台网通用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包(Adapt)是一套通用的数字地震采集和处理系统,能够记录实时地动信号,地震事件发生时能报警,快速检测、识别和定位地震事件,自动产生地震月报等。Adapt采用简体中文Windows NT工作平台,系统最小可以接收4路地震数据,最大可以接收128路。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技术途径以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保障Jopens系统数字地震台站测震数据连续性和完整性,减少记录中断未被及时发现造成的数据丢失,利用VB开发一款监测Jopens数据库数据信息变化软件,能够定时监视地震波形数据库信息变化,针对系统因网络中断、记录软件死机等原因造成的实时数据断记,弹出告警提示,播放报警音乐,并产出断记日志。  相似文献   

4.
引言 在全国数字化系统运行初期,保证整个系统的运行率显得非常重要。为了保证记录的连续及传输正常,除了在硬件上做充分准备外,还要在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报警,提示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维修,将中断率降至最低。 当系统传输中断时,记录处的数据正常,而需要该数据的有关部门却无法得到有效数据(比如国家数字地震台网、省局数字地震台网及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等)。由  相似文献   

5.
实时地震数据处理系统网络通讯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DSP-MCRTS是区域数字地震台网中心实时地震数据处理系统专用软件包。该软件包已在全国20多个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和古巴等国家数字地震台网投入运行。该系统具备以下功能:实时接收多路地震波形数据;实时事件检测;对检测到的地震事件进行自动分析;实时波形数据记录和事件波形数据记录;数据存储管理;系统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单台地震波形监视记录软件地震检测报警准确率不高的原因来改进地震检测算法。以个旧地震台CTS-1E型甚宽频带数字测震仪记录的地震波形为例,先将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波形无延时的实时仿真成短周期地震波形以滤除大周期的背景干扰,进而得到纵波记录特征突出的地震波形;然后运用改进后的STA/LTA算法来检测地震,从而可以显著提高单台地震实时报警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地震台站波形记录的连续性,编制单台测震数据停记监测软件。通过定时监视地震波形数据库信息变化,实现对记录系统连续情况的定时监视。当记录系统由于网络中断、地震记录软件死机等原因停止时,弹出报警界面并播放报警提示音乐,提醒值勤人员及时处理系统故障,同时生成断记日志,便于以后的查询核对。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通过"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建设,中国地震监测系统全面完成了从模拟记录向数字记录的转变,建成了地震前兆观测台300余个,共观测30000多个分量数据,分量采样频率一般为秒、分采样。这种大面积、多分量、高采样率的地震数据采集,使得数字地震观测网络所观测到的每日前兆数据以GB、甚至更高的规模产出,带来数据量的指数膨胀。地震数据的膨胀对于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逐步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既是机遇,又是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盛琰  毕卉娟 《内陆地震》2005,19(2):181-184
为了保证地震监测数字仪实时系统数据记录连续可靠,不出故障,提出了以多线程技术结合数据流式拷贝方法,建立自动备份兼故障报警系统,达到实时保护数据的目的。该系统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的丘陵地区和危险地区记录地震事件对地震学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首先要记录事件,然后再取回数据。然而,现在英国一家公司已经生产出一种综合性的地震数据收集系统,该系统使用数字遥测技术来传输边远地区的数据,并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分析以提醒对重要的地震事件的注意。这家制造厂称,该系统可被推广来装备一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地震仪停记自动检测报警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茂军  徐文海 《四川地震》2004,(2):31-32,45
介绍了一种用软件方法实现数字化地震仪停记自检报警的编程思路、软件功能和操作步骤,以及相应的硬件配套设备,该软件能在数字化地震仪停记后20秒钟之内报警。  相似文献   

12.
CSJ延时触发数字记录地震仪是一种便携式三路数字记录地震仪.它具有触发和定时控制两种工作方式,适合于记录区域性地震和人工地震.与之配套使用的回放仪,有串行和并行两种接口,便于联机处理.经野外实地观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2月26日印尼8.7级强震新疆地区的同震效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北部发生了8·7级特大地震,震后发现新疆地区的部分应变、地倾斜、水温和水位等,都记录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现象,且在清理中发现,不同的仪器记录能力相差很大,如数字化形变观测仪器的记录能力得到提高,克服了模拟记录在中强震发生时出现的限幅和断点等丢失信息现象;但数字化水位仪器的记录能力却有所下降。本文将上述现象简述并予以分析,以期对进一步深入研究这次地震对我国未来地震趋势的影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企业地震预警系统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充分调研国外地震预警系统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地震预警系统的研究,研制了相应的数据分析软件。采用数字化观测技术、GIS技术等高新技术,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建立了地震预警试验系统,并将该地震预警系统与地震应急系统相连,为今后开展类似工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5.
李旭  范军 《四川地震》1997,(2):28-33
本文利用标定信号的数字记录和模拟记录,参考已有的模拟记录的幅频特性,计算求得了成都遥测台网(CTSN)数字记录系统的仪器响应,其幅频特性曲线的形态与模拟记录的大致相同,而高于10Hz时,随机干扰成分较大,因此处理这套系统的数据时,应尽量选取低于10Hz的信号。  相似文献   

16.
对六十年代生产的烟熏记录地震仪进行技术改造:保留烟熏记录,保留65摆(或DD—1摆)以ARA积分放大器代替线性放大器,以线性笔头代替积分记录笔,增配电子报警器及交直流自动切换电源,组成新的地震观测仪器系统。技术改造方案在广东地震台网实施、两年来仪器运行正常、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7.
In the past slow-speed frequency-modulated analogue tape recording techniques have provided the most convenient method for recording ground-based Pc1 pulsation data on a continuous basis. With events occurring often only a few hours in a week, and a Nyquist frequency of 4–5 Hz, direct digital recording is not practical because of the bulk of data accumulated. However, with the recent availability of reasonably priced microcomputers and advanced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it is now possible to preprocess digital data in the field and store only events of interest. A two-component induction coil magnetometer incorporating a Z80 based 64K RAM microcomputer-floppy disk preprocessing system is described. It is capable of recording Pc1 signals in the 0.2–4 Hz band at middle-to-low latitudes with a minimum detectable signal level of 3 pT. The reliability and limitations of the preprocessing techniques utilizing FFT autospectral analysis to recognize Pc1 signal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潮汐数字记录应用软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又陵  蔚晓利 《内陆地震》1993,7(4):379-385
文中较详细地介绍了重力潮汐数字记录系统应用软件,主要包括数字采集的控制部分、观测资料的日常处理、重力仪记录格值的标定等一系列与台站观测有关的处理功能。它实现了潮汐信息从采集到成果处理的自动化,首次将48小时的Nakai潮汐数据预处理方法引入PC-1500计算机。它能有效地剔除、修正数字采集器本身无法识别的错误数据或干扰信号,使观测人员能根据拟合参量的变化,及时了解仪器的工作状况及记录系统灵敏度的变化。实践表明:此软件配合数字采集系统使用后大大提高了重力固体潮观测的整体水平。对这一软件作部分的改进后,可用于固体潮其它分量的观测。  相似文献   

19.
蓄电池过充电和过放电是导致其损坏的主要原因。质子磁力仪电源系统向用户提供了防止过充电和欠充电的铅蓄电池浮充电源、避免过放电的终止放电报警器和恒流输出式地磁分量补偿电源。介绍了该电源系统的性能和特点,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调试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认为,使用该电源系统,不但可降低蓄电池的容量配制,延长其使用寿命,而且避免了充电和分量补偿电流调节的繁琐操作。  相似文献   

20.
数字地震仪的发展历史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地震仪经历了光点,模拟和数字的变化,数字地震仪本身由16位发展到24位,其附属设备(电缆,检波器)也是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近年来,I/O等公司利用MEMS技术研制了新型地震检波器,这一新的发展对于地震采集尤其是多分量采集带来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