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赵云龙  汪苓 《铀矿地质》1996,12(5):307-312
本提出了不采用同位素示踪剂测定铀,钍同位素比活度的方法。用标准方法准确的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铀,钍含量及^234U/^238U,^230Th/^232Th的活度比值,再应用铀,钍系的衰变特性,推导出计算样品中^234U,^238U,^230Th和^232Th经活度的方法,本方法计算所得之结果与^232U示踪法对比。均在1σ范围内,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2.
《国外铀金地质》1999,16(4):380-382,384
开发了一种用^238U和^232Th作为内标的α能谱测定铀和钍放射性同位新方法。应用中子活化分析技术精确地测定样品中的^238U和232Th。将其他部分样品全部溶解,采用阴离子交换法分离铀和钍,制备为α能谱测定的电镀薄(低强度)源。人已知的^238U和^232Th质量浓度,求得它们的活度浓度,之后据α能谱,从U(^23U、^235U、^238U)和Th(^228Th、^230Th、232Th)放射  相似文献   

3.
对采自全澳大利亚445个土壤样品中铀和镭的测量表明,土壤中铀的平均含量为2.0*10(-6),U/226Ra的活度比为1.09。虽然单个样品值的变化范围很宽,但总体上富铀土壤多于富镭土壤。Cross-Kambalda地区(WA)南部,Eyre半岛(SA)东南部和Cobar(NSW)北部地区的样品,显示了区域(放射性)不平衡,偏226Ra。以昆士兰东北部的两片石炭纪火山岩发育地带发现土壤富铀。活度比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不采用同位素示踪剂测定铀、钍同位素比活度的方法。用标准方法准确的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铀、钍含量~[1]及~(234)U/~(238)U,~(230)Th/~(232)Th的活度比值~[2],再应用铀、钍系的衰变特性,推导出计算样品中~(234)U,~(238)U,~(230)Th和~(232)Th比活度的方法。本方法计算所得之结果与~(232)U示踪法对比,均在1σ范围内,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5.
郭福生  辜骏如 《铀矿地质》1997,13(6):356-358
本提出并论述了区域性钍铀比计算古铀量时所采用的正确表达式是Th/u,而不是目前人们常用的Th/U^-,并据此将古铀量计算公式GU=Th(Th/U)修正为GU=Th(Th^-/U^-)。  相似文献   

6.
水-岩反应的铀系不平衡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兴章  闵茂中 《地球科学》1998,23(5):537-541
天然体系中水-岩反应的铀系不平衡判别,是基于水-岩反应使岩石中天然铀衰变系子体核素^234U,^226Rb和六价铀的选择性溶失,造成原始放射性平衡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因而可利用现今测得的岩石中3组核素放射性活度比值A(^234U)/A(^238U),A(^230Th)/A(^234U)和A(^226Ra)/A(^230Th)反演判别该岩石曾经历了近代水-岩反应的大致强度和出现,持续时间,这是近十余年  相似文献   

7.
利用美国能源部阿尔贡国家实验室和美国环保局的25个监测站上获得的结果,对70年代末至今的美国本土地表空气中的铀在历史上的变化趋势和区域上的变化进行了评估。这些基础数据表明,历史上的总铀活度水平与在欧洲调查的含量水平范围相一致。位于美国北部和中部的环境辐射背景监测系统监测站的工作表明,监测站工作期内,总铀水平约下降40%。没有观测到其他长期变化趋势。测得美国本土地表空气中铀的平均^234U/238U  相似文献   

8.
在大同口泉沟南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地下水资源勘探研究中,应用了铀放射系不平衡方法.由地下水中234U与238U放射性活度比的不平衡对相邻泉域作出区别,划分出岩溶地下水的3种类型,相应于强、中、弱径流条件和不同的含水层环境.利用234U盈亏指标识别了本区各岩溶地下水子系统、相互关系、补给源和混合比及其与侧向补给和侧向排泄的关系.地下水中铀含量和活度比有较大变幅,神头泉有罕见的小于久期平衡的铀放射性活度比.  相似文献   

9.
汪苓  田桂英 《铀矿地质》1997,13(1):49-54
本文介绍了用(232U)作示踪同位素,测定岩石、土壤、水体中铀同位素及岩石中钍同位素比活度的方法。详细介绍了用两种标准方法[1.2]对样品进行化学富集、纯化、分离以及用电沉积法制备铀、钍α源的方法。对α射线多道能谱测量系统的配置,工作条件的选择,本底测定,实验样品的测定,推导出的计算公式、测量结果等均做了详实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了Triton-X-100存在的情况下5-(4-二乙氨基苯偶氮)-8-羟基喹啉(DEPAQ)与铀(Ⅵ)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7.5~8.5范围内显色剂与铀(Ⅵ)具有较灵敏的反应,配合物撮大吸收波长为526nm,用平衡移动法和斜率比法测得配合物的组成为1:2,表现摩尔吸光系统ε为6.26×10^4L.mol^-1.cm^-1,铀的含量在0~5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在适量的  相似文献   

11.
何明友 《矿床地质》1997,16(2):181-188
利用热力学方法计算了西秦岭铀矿床含矿热液中铀的迁移形式。结果表明,从含矿热液早阶段到主成矿作用发生之前,热液中的铀主要以「UO2(CO3)^0」形式迁移;在晚阶段残余热液中,铀的迁移形式改变为「UO2(SO4)^0」为主。铀迁移形式改变的原因与大气降水中SO^2-4离子的大量带入有关,表明含矿热液来自深部而非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Devladovo前地浸采铀场的环境研究成果,评价了对地浸采铀场进行农业再耕作15年之后土壤剩余污染的变化。研究表明1975年所作的关于该区土壤自净作用的预测是不实际的。上部土壤层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地下水分析表明在地浸采铀场的地下水下游1.7km处都有含硫酸盐和硝酸盐很高的残余溶液晕。因此,地下水的自净作用强度是十分微弱的。  相似文献   

1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直接测定地质试样中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先国  方金东 《岩矿测试》1997,16(4):296-298302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对地质试样中高低含量的铀的直接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选择了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考察了共存元素对测定的干扰情况。选定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在λU385.958nm和409.014nm分别0.6μg/g和0.7μg/g,检测范围可以在ω(U)10^-6-10^-2水平。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天然水体中铀含量的区域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采自青藏高原部分河水及个别地下水样品中溶解态铀的含量进行了初步研究。采样地点主要包括青海的纳赤台地区及长江源头、藏北地区、雅鲁藏布江流域、西藏中西部内流域、西藏西部狮泉河流域和藏南喜马拉雅流域,共采集水体样品41个。用0.45μm的针式过滤器对样品进行了处理,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了过滤水中铀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流域河水中铀的含量范围为0.17—6.53μg/L,均值l.20μg/L,并且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变化。西藏中西部内流域河水中铀的平均含量最低(0.51μg/L),藏南的外流域地区最高(2.48μg/L),但数据点较少,其次是藏北地区(1.51μg/L)。并对各流域水体中铀含量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太原地区地下水中铀含量及铀同位素比值的测定结果表明,同一含水层有相近的铀含量及^235U/^238U比值。氧化为主的含水屡,地下水的^235U/^238U比值随径流方向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6.
赵树森  吴爱民 《岩石学报》1994,10(2):202-210
用天然水溶液中234U与238U之间的放射性不平衡研究的方法,对鲁南两城地区30组水样地表水和地下水铀同位素组分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本区地下水有三个来源:深部喀斯特岩溶水、浅部孔隙水和地表水。水的铀同位素组分稳定,并应用混合比例计算了地下水资源量,其结果与常规方法计算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7.
512矿床可地浸砂岩铀成矿环境模拟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正义  戚大能 《铀矿地质》2000,16(6):362-374
本文要野外观察取样的基础上建立实验型并完成6组铀、钼、硒的深解和还原实验,取得了179个分析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形成层间氧化带强氧化的溶液为酸性含氢溶液。铀沉淀的主要因素是溶液pH值的改变、CH4等气体还原及深液中SO^2-4与HCO^-3浓度比值的变化。硒与铀、钼不同,可在氧化亚带中沉淀。实验还证明,512矿床初始含铀溶液为富钠的酸性溶液,它在强氧化亚带内“驱赶钙”(及铀、钼、硒),保留硅、铁“  相似文献   

18.
华南花岗岩中铀活化转移的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章邦桐 《地球化学》1994,23(2):161-167
采用诱发裂变径迹法研究,发现华南产铀花岗岩副矿物中的铀沿微裂隙活化转移和交代蚀变矿物的自洁作用迫使载体矿物中的铀活化再分配的地球化学现象。与经过0.05mHC1溶液浸泡的花岗样品进行第二次诱发裂变径迹照射结果对比,确认为活化铀的存在,并具有易转移的特点。蚀变轩上岩取订及铅同位素组成研究提供了铀在热液蚀变过程中活化转移的佐证。γ能谱测量结果证实,花岗岩中的部分铀在风化作用过程中已活化转移而钍则基本存  相似文献   

19.
在川南古宋煤田富安井田上二叠统龙潭煤系勘探过程中,发现其底板阳新灰岩内源部岩溶发育。文章根据电网络模拟及水化学资料,建立了阳新灰岩的岩溶水系及其结构,并通过岩溶水系铀含量及同位素(^234U及^238U)组成的研究,进一步为分析分支水系补给区,径流区及排泄,混合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环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核废物处置场地地下水中核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地下水中天然放生核素的活度比值、阻系数、分配系数以及核素浓度的研究,阐明了含水系统的氧化还原环境,岩石对水中放射性核素的阻滞作用等地下水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