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军 《地理教学》2007,(7):41-41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当然要保证学好必修课程,而课外阅读是必修课程的“大后方”,不经常阅读课外书籍,对知识的持久兴趣是不可思议的。我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了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杭州市七堡老街研学活动为例,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从经济地理、文化地理和交通地理等视角对七堡老街进行探索,将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龙雨娇  姚杰 《地理教学》2011,(16):32-33
在地理新课改的实践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将地理课堂和实践操作紧密联系起来。地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知识的获取并不能局限于课堂中的教学,我们应当跳出传统课堂的框架,结合有效的乡土资源,开设“第二课堂”,让学生通过“做中学”,获取直接经验的积累。  相似文献   

4.
“长江”是上海市二期课改七年级地理新教材“河流与湖泊”专题中的一节。教材在介绍长江概况之后,重点介绍了长江上、中、下游各段的特点。本课设计力求将学生活动贯穿始终,让学生自己通过活动掌握本课主要内容,并通过视频和音乐等展示的长江之美油然而生对长江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5.
王磊 《地理教学》2009,(9):41-41
在地理教学中,我尝试着用“口诀教学法”来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减轻学生地理学习的负担。在学习选修教材《旅游地理》时,需要对中国十大风景名胜(桂林山水、秦始皇陵兵马俑、承德避暑山庄、安徽黄山、北京故宫、台湾日月潭、八达岭长城、长江三峡、苏州园林、杭州西湖)进行识记。我给学生编了如下对联型口诀:“桂兵避暑黄宫旁,日月长长照苏杭”。等值线的“高低低高”原则。等值线是表示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重要手段,种类很多,如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地租等值线、  相似文献   

6.
深度学习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习真正发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地理实践活动是培育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如何设计和组织地理实践活动和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是中学地理教学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两次实践活动的典型做法,从明确深度学习目标、创设挑战性学习任务、搭建学习“脚手架”及开展持续性评价等角度,探索基于深度学习设计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王君威 《地理教学》2010,(13):15-16,21
一、地理课外分层辅导的缘起 地理课外分层辅导,主要是利用学生在校的课余时间,如中午、晚自修之前,对少数几位优生、中等生、差生进行个别辅导。优、中、差生的划分主要根据地理成绩,但辅导时结合了学生地理基础、能力、兴趣综合进行。地理课外分层辅导是巩固地理课堂知识、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地理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符合个性化教育的潮流。课外分层辅导能掌握和解决学生深层次的心理、身体、知识、能力等多方面综合的信息和问题,促进学生有个性、全面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永仲 《地理教学》1995,(6):32-32,18
世界地理的国名,城市很多,有的名字很长,学生难以记住。为了使学生能够记住它们,我曾在第二课堂中,进行“连词”活动。  相似文献   

9.
邵俊峰  俞若昊 《地理教学》2010,(8):52-54,12
利用乡土资源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是地理新课程永不过时的话题,是课堂个性化、课堂生活化的保证,符合新课标关于“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和“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等理念。本地有山(丘陵)有水,工农业发达,城市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特色,在教学中带领学生探究有较好的资源保障。另外,发达的网络和交通也为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0.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地理学习的组织、引导与合作。地理学习必须改变重机械记忆而轻理解记忆、重学习结果而轻学习过程、重知识“再现”而轻知识“迁移”的倾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也应很好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从而培养学生的人精神、科学态度、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基于上述认识,本课借鉴电视栏目的某些做法,采取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构建开放式、基于现代教学技术的课堂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1.
研究性学习除了可以通过课程建设,如开设显性的研究型课程来实施,还有一条十分重要也完全可行的途径,就是将其渗透在学科的课堂教学和各类课外拓展性的活动之中。地理学科的知识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即使是在课堂上,我们都可以带着学生“漫游太空”、“周游世界”、“指点江山”、“拯救地球”……,更何况,在生活中、社会中、大干世界中,  相似文献   

12.
地理教学素材是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各种辅助材料,可以以案例、活动、阅读等多种体例形式呈现出来,也可以出现在教材正文中;它们不是地理学习的最终目标,但可以用来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习思路,揭示地理原理和规律。好的教学素材应该具有便教、利学的特点。“便教”指教学素材的内容和形式本身就包含着正确、有效、先进的教学方法,便于教师科学组织课堂教学;“利学”指材料内容和形式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可以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引导学生优化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地理考试是地理学习的延伸,也是目前地理学习评价的一种主要方式。高中新课改一年来,老师在探索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喜欢学习、主动学习、渴望学习地理方面花了不少气力,但却很少有人关注如何让学生喜欢考试、渴望考试。《普通高中新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习应“关注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使学生增强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地理考试“要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地理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歌曲,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我在讲“长江”一节时,上课一开始,我便问学生:“同学们,大家会唱《长江之歌》吗?回答是:“会”。于是由我指挥全班唱了起来:“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相似文献   

15.
刘小唤 《地理教学》2004,(10):30-31
印度是继“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中日本和东南亚之后接触到的南亚最大的国家,进一步使学生产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兴趣,学会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使自己真正成为地理学习的主人,是这一节的主要教学目标。我采用了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收集展示资料,阅读、观察、分析、思考、讨论、对比、归纳总结等思维活动,在主动获取新知的同时,提高了用地理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了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培养了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崇高情感。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二期课改的初中地理教材在“区域地理”的编写上有了重大的变化,安排了不同尺度的区域作为“自主学习”的内容,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研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然而,有些教师仍倾向以“先自然后人”的八股式进行国家地理的教学,这种“八股”式教学的熏复,势必削弱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笔在教学实习过程中对此颇有感触,现将“巴西”一课教学中的反思和改进,与大家探讨磋商。  相似文献   

17.
许令明 《地理教学》2023,(19):30-33
地理核心概念是地理学科知识的中心,构成地理学科知识结构的主干。本文选取“位置和分布”为核心概念,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欧洲西部”一节为例,探讨核心概念在学习进阶的教学中的运用,以期帮助教师整体把握教学内容,明确学生空间思维进阶过程,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的地理教育观认为,接受地理知识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因此,地理学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地理事实、概念、原理等知识外,更重要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观念。把提出地理问题到解决地理问题所必须的地理技能作为地理能力培养的核心。这就要求教师要以人本主义的学习观,转变教学策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学会学习”能使人终身受益,高中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理》课程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融合“开发校本课程”“优化分级教学”“践行混合教学”“深化学科群建设”“丰富课外实践”“建构多元评价”六个教学环节,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解决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的难题;将“研”“学”“赛”“练”等环节深度联结,实现《中国地理》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20.
我在组织“大气的运动”一节的复习时,根据教材中各部分知识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明确地理概念、分析地理原理、整理知识结构、总结地理规律,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