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格网的多比例尺海量数据空间渲染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海量农业数据的空间可视化和快速渲染是理解农业数据、探究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空间分布规律的前提。本文针对如何在Web上实现海量农业数据的高效渲染,通过对比3种流行的海量数据空间渲染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格网的多比例尺海量数据空间渲染方法,较完整地实现了农业大数据可视化分析中数据点快速显示、多尺度动态渲染,以及无数据压盖显示等需求。通过对该方法的空间渲染效率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为农业大数据的空间可视化分析提供高效的渲染手段。  相似文献   

2.
针对超大城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土地利用不合理、资源短缺、竞争剧烈等问题,本文以深圳市为例,基于深圳市2009—2018年土地利用调查变更数据,从土地利用结构、程度和空间差异3个层面揭示超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土地利用趋势,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研究表明,深圳市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仍处于发展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向耕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转移,土地利用多样性程度下降,土地利用变化的热点地区为光明区和大鹏新区。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变,并且驱动力在逐年增强。该研究为政府合理规划和利用超大城市的土地资源、促进土地的可持续性发展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何充分应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具有重要意义。而海量数据、复杂细节和尺度依赖的特点决定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处理的技术难点。本文在总结高分辨率影像信息提取技术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多尺度分割技术。  相似文献   

4.
极地地理数据具有多尺度、多类型、多时相、海量存储等特点,为满足对极地数据的高效存储管理,采用基于ArcSDE结合Oracle10g的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建设极地空间数据库。本文阐述了极地空间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数据库结构、主要技术路线和时空数据一体化概念,提出利用分层和要素编码的方案来管理地理数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探讨了数字城市公共数据集的数据类型和建库技术,实现了对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涉及的多源、多尺度、多类型海量公共平台数据集的一体化存储、组织、管理和维护。  相似文献   

6.
空间聚类分析是空间数据挖掘的主要方法之一,旨在发现海量数据中潜在的空间分布模式和异常特征。此处采用空间聚类分析和多尺度分析相结合的策略对海温进行多尺度气候分区。首先,针对气候时间序列特征和异常区域特征,提出一种顾及异常区域的多尺度分区方法;进而,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和新方法对海温进行多尺度气候分区,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新方法更优越;最后,利用气候指数对分区结果进行验证,说明新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社会感知数据的多样性,为人口估算方法的研究引入了新数据和视角。本文利用腾讯位置大数据进行多尺度人口空间化估算研究,以建设用地和住宅小区体积数据作为相关因子,将5 km格网精细化到1 km及住宅小区级尺度,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3个不同尺度分析腾讯位置大数据与人口统计数据的相关关系,利用多项式回归模型分析得到3种尺度的人口空间化模型,并对模型的正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省级尺度的人口估算模型验证精度R2达0.984 5,市级尺度的模型验证精度R2达0.977 0;小区精细尺度的模型验证精度R2达0.979 9,估算结果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在大城市路网环境下快速确定海量浮动车数据匹配路段的方法。首先构建路网道路缓冲区,再对道路缓冲区地图进行栅格化处理,并构建空间位置与道路ID的索引,然后基于每个浮动车数据中的地理位置信息依据索引找出浮动车数据可能的匹配道路,最后对这些道路进行匹配度计算,确定浮动车数据的匹配道路。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显著减少每个浮动车数据需要计算匹配度道路的数量,成倍地提高海量浮动车数据道路匹配算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城镇地籍管理信息技术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建立了从地籍数据采集,到数据检查、编辑、入库、更新、维护等一套标准化、制度化、自动化的信息数据管理体系;采用关系型图属一体化空间数据库来储存、管理大城市的地籍空间和非空间数据;采用分片空间索引技术,解决了海量数据与速度之间的矛盾;办公自动化中应用WEBGIS技术直接查询相应的空间图形和属性,在数据量大的情况下,保持了较高的检索效率;开发建成了网络化、完整、不断维护更新的自动化地籍管理运行体系。  相似文献   

10.
人口统计数据的空间化能真实地反映人口空间分布情况,对研究人口分布的区域差异及其发展过程起指导作用,在此过程中,空间化格网尺度效应影响着模型的精度。为探究人口空间化的尺度适宜性问题,本文以四川省为研究区域,基于全球地表覆盖数据(Globle Land 30,GL30)及其派生的网格数据,对四川省2010年人口普查统计数据进行了人口空间化模型的尺度效应探究。通过基于人口密度、地表覆盖类型实现了研究区域的二次分区,实现了模型精度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县级尺度上在30 m、240 m、450 m、660 m、870 m、1 080 m 6个网格尺度上人口空间化的精度,得出县级尺度上在450 m网格尺度下,人口空间化精度最优。  相似文献   

11.
基于GeoDatabase海量地理信息数据的组织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目前已逐步发展为多类型、多尺度、多时态的"4D"产品,安徽省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总量初步估计超过lTB.基于先进的空间数据库模型GeoDataBase,探讨了如何组织与管理海量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从而保证了整个省级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塔里木河流域遥感影像数据库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当前流行的数据仓库管理技术,按照空间数据-属性数据一体化、多源数据无缝集成及基于C/S结构和关系数据库3层体系结构的设计思想,将塔里木河流域遥感信息、空间地理信息、多专题信息、社会经济信息,以及多媒体和元数据等各类信息进行集成建库.实现多类型、多尺度的海量遥感影像、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的无缝集成和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3.
空间分辨率不足是限制遥感参量数据精细应用的主要瓶颈问题之一,而空间降尺度是提升遥感参量数据空间分辨率与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学者针对不同遥感参量已发展了类型多样的降尺度方法,但还未形成统一、通用的分类体系。在深入分析当前各类参量降尺度共性问题的基础上,从降尺度所需的互补信息出发,以数据融合的视角对空间降尺度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归纳出多参量融合、时-空融合、遥感-模型融合和超分辨率重建隐式融合4类降尺度方法,剖析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探讨了空间降尺度方法研究的发展趋势,为提升遥感数据精细化应用能力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陈静  许嘉  李墨  谢秉雄 《测绘科学》2011,36(6):182-183,154
本文针对网络环境下海量三维模型数据的传输与可视化要求,探讨了三维模型数据多尺度组织方法.设计了基于点索引的三维模型几何数据结构,结合多尺度纹理表达,构建三维模型多尺度数据结构.在此基础上,基于四叉树结构构建分层分块的三维模型数据多尺度存储结构,从而适应三维模型数据的多尺度分块调度与传输,并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能根据三维场...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级实景三维建设中,对多来源、多尺度实景三维数据进行场景融合,能够进一步完善实景三维场景细节表达,提高城市级实景三维场景的完整性,满足实景三维场景局部更新机制要求。本文针对海量、异构、多尺度实景三维融合技术方法开展了相关研究,探索并改进了多源实景三维数据的空间精度匹配与数据接边的方法,结合实景三维数据成果的标准化、轻量化处理方法,提升了实景三维场景调度显示效率,进一步扩大了实景三维融合成果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6.
实现对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公共服务类的多尺度、非结构化、多源化、海量数据共享与应用是智慧城市建设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以白银市公共服务实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并设计了白银市公共服务共享平台。分析了公共服务数据内容,按照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类进行采集、处理以及数据建库。最后设计了共享平台总体结构框架和公共服务数据显示、编辑、检索和空间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浅论WebGIS的结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各大城市相继建设WebGIS,欲将GIS应用到社会相关各领域,但GIS的矢量图形操作与海量数据处理对网络交换、实现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实际,提出WebGIS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夜间灯光数据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口空间化领域的研究中.珞珈一号夜间灯光数据是最新一代的夜间灯光数据,为探究其在人口空间化方向的应用价值和潜力,以珞珈一号夜间灯光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为源数据,在乡镇(街道)尺度上分区建立了渐进回归模型,进而得到北京市人口空间化结果,并与NPP/VIIR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珞珈一号夜间灯光数据回归结果的拟合程度和精度均优于NPP/VIIRS回归结果,且这种优势在人口密度小的区域更明显;基于珞珈一号夜间灯光数据的人口空间化结果能清晰展示城市内部人口空间分布的差异,对城市资源、环境管理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期刊博览     
正基于出租车轨迹数据的人口活动分析(《测绘工程》2016年第10期)根据轨迹数据识别出人们感兴趣的区域,并且挖掘出人们的日常出行特性,作为数据挖掘的一个热点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绝大多数大城市的出租车上都安装有GPS,其记录的轨迹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包含丰富的信息,分析出租车的轨迹数据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人口的出行情况,挖掘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构想,以丝绸之路沿线重要节点城市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为研究对象,采用1990-2015年6期TM/ETM影像数据,运用RS/GIS空间分析方法,综合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强度、扩张类型、扩张弹性等指标,系统分析了近25年来三大城市扩张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三大城市均呈快速扩张趋势,空间上扩张强度表现为西安>乌鲁木齐>兰州。2)三大城市扩张类型均以边缘式扩张为主,其次为内填式,飞地式扩张面积最少。3)西安市土地扩张速度快于人口增长速度,兰州市土地扩张和人口增长速度呈均衡发展趋势,而乌鲁木齐城市扩张弹性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