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海水中锌与三种形式的水合氧化铁相互作用之pH曲线和等温线两方面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实验发现了一类有一个“拐点”或两个“平台”的海洋化学上的新型等温线;(2)用分级离子交换理论解释了这类等温线;(3)基于上述理论导出了与实验结果吻合的等温线方程式;(4)用作图法求出了相应的平衡常数H_1和H_2;(5)由离子交换率(%)-PH曲线知,镉以CdCl~ 的形式在水合氧化铁上进行阳离子交换。并详细研究了实验条件的变化对曲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海水中铜、锌、镉在粘土矿物上液-固分配的离子交换作用等温线,发现了分级离子交换-沉淀型等温线。实验结果是:对高岭石,分级离子交换-沉淀等温线有两个“台阶”,蒙脱石和伊利石则有三个“台阶”。铜、锌、镉与粘土的反应机理可用公式RA+ML(?)RML+A表达。放射性~(24)Na的示踪研究表明,对伊利石和蒙脱石,水中CuL,ZnL和CdL首先置换H~+,随后置换Ha~+。对三种粘土,Na~+都始终参与各级的离子交换。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主要作了铜-水合氧化锰作用的pH曲线和等温线,其主要实验结果是(1)得到了一种有两个“拐点”或三个“平台”的新型等温线,这类等温线文献上未见报道;(2)据分级离子交换理论导出了与新型等温线相应的等温式,应用作图法求出了平衡常数K1、K2、K3;(3)由离子交换率-pH曲线得知,铜以CuOH+形式在水合氧化锰上进行阳离子交换.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主要做了海水中镉与水合氧化铁(三种形式)相互作用的pH曲线和等温线,实验结果主要为:(1)发现一类有一个“拐点”或两个“平台”的海水中的新型等温线;(2)用分级离子交换理论解释了这类等温线;(3)并进而导出了相应的等温方程式;(4)提出用作图法求得了相应的平衡常数K1和K2;(5)由离子交换率(%)-pH曲线得知,镉以CdCl+形式在水合氧化铁上进行阳离子交换,并详细研究了实验条件的变化对曲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海水中镉与δ-MnO_2,γ-MnOOH和水锰矿的相互作用,反应机理为:主要成果是发现了一类文献上尚未报道过的新型等温线,目前尚无等温式可表达它们。为在理论上解释这种新型等温线,本文提出应用界面分级离子交换理论,并进而导出了等温方程式:θ=sum from i=1 to N (iH_ia_M~i)/1 sum from i=1 to N (H_ia_M~i)由此式计算出的理论曲线与实验数据相吻合。为求式中的H_i(i=1,2,3),本文提出通过“θ/(1-θ)~aM-(2-θ)~aM/(1-θ)图”和““θ-H_1(1-θ)~aM/(2-θ)a~2M-(3-θ)~aM/(2-θ)图”,用作图法求之。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珠江口-陆架-陆坡共12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铜、铅和镉的6种地球化学形态的分配特征。各种金属的总形态含量沿珠江口-陆架-陆坡方向的分布依次呈马鞍型。金属形态的分散性随金属化学活性增强而增加。然而,三种金属的6种地球化学形态在这三个区域中的分配又具有各自的规律性。此外,还对各金属之间及某些形态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海水中钼(Ⅵ)与粘土矿物(高岭石、蒙脱石)、水合氧化铁(赤铁矿、无定形氧化铁)和水合氧化锰(水锰矿、δ-MnO2)相互作用等温线,钼(Ⅵ)-粘土矿物体系所得是一种具有极大值的N-型等温线,钼(Ⅵ)-水合氧化物体系所得是具有一个拐点和两个台阶的“台阶型”等温线.这两类等温线在负离子交换吸附文献上均尚未见报道.N-型等温线的产生是因溶液中钼(Ⅵ)的复杂存在形式和负离子交换机理复合作用的结果.“台阶型”等温线的形成则是氧化物表面存在着几类能量不同的羟基分级交换吸附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负载镧的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交联壳聚糖微球对含氟水进行吸附处理.该吸附剂的适宜工作条件为:温度30~50℃,pH值7.0,吸附时间30 min.用吸附等温线描述了F-在吸附剂上的吸附平衡,并用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其吸附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吸附剂对F-的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饱和吸附容量为25.7mg·g-1;该吸附剂对F-的吸附既包含化学吸附又包含物理吸附过程,以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为主;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受化学吸附机理的控制,颗粒内扩散和液膜形成的边界层是其限速步骤.  相似文献   

9.
实验得到海水中Cu,Zo,Cd与)r-AJ_2O_3体系的一种具有两个台阶的新型等温线。根据分级离子/配位子交换理论导出了相应的等温式。应用作图法求出了液-固界面络合物的稳定常数H_1和H_2。由交换的pH范围曲线知:Cu,Zn,Cd分别以CuCl~+或CuOH~+ZnCl~+,CdCl~+化学存在形式在r-Al_2O_3表面上进行阳离子/配位子交换。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氯化钠溶液中磷酸盐在4种固体粒子上的交换等温线及钙对上述交换等温线的影响,发现磷酸盐液-固界面作用的台阶型等温线,可用分级离子/配位子交换等温式定量描述,钙能够促进磷酸盐在针铁矿和δ-氧化锰上的交换作用,其机理是交换在固体粒子上的钙再结合溶液中的磷酸盐,形成表面无机三元络合物。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氯化钠溶液中磷酸盐在4种固体粒子(针铁矿、δ-氧化锰、伊利石和高岭石)上的交换等温线及钙对上述交换等温线的影响,发现磷酸盐液-固界面作用的台阶型等温线(2个台阶),可用分级离子/配位子交换等温式定量描述。钙能够促进磷酸盐在针铁矿和δ-氧化锰上的交换作用,其机理是交换在固体粒子上的钙再结合溶液中的磷酸盐,形成表面无机三元络合物。  相似文献   

12.
波-流场中孤立桩柱上作用力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佐皋 《海洋学报》1985,7(4):503-512
本文基于波-流场中的线性波理论和模型试验,探讨了在同向波-流场中的孤立桩柱及按莫里逊(Morison)公式计算波-流力时的作用力系数,提出了以波-流场特征系数为参数的相对速度力系数的计算公式,并根据试验中实测的最大波-流力值,用二元线性回归的数理统计方法,求得了拟合最佳的速度力系数和惯性力系数。  相似文献   

13.
本文第1部分中,我们用一种比较简捷的方法,导出了海洋化学中直线自由能关系。通过海洋化学中若干重要体系的实验数据,验证了海洋化学中直线自由能关系的客观存在。它们是海水元素溶存形式(海水化学模型)中A-Cl,A-OH,A-SO_3,A-CO,A-F等离子对稳定常数之间的直线自由能关系,海水中金属和有机物质(hum)相互作用的稳定常数与海水化学模型的稳定常数之间的直线自由能关系。本文中我们进一步研究海水  相似文献   

14.
对南海某海域深度100~400 m的海底浅层(约2 m埋深范围)沉积物柱状样在接近海底水压力下进行三轴应变-声学同步测量,结果表明沉积物纵波声速有两个特征:(1)从应变过程开始到结束,沉积物纵波声速不断变化;(2)平均声速随着平均静弹性模量的增加,由大变小又由小变大,存在声速最小值。这些结果与海底浅表层沉积物的物理力学性质、围压、颗粒的结合状态改变有关。此外,沉积物动弹性模量和孔隙度呈良好的负相关性,这与孔隙度增大含水量增大有关;动弹性模量是静弹性模量的10~100倍,这主要与三轴应变试验的应变数量级与声波振动产生的应变数量级的差异大有关。采用本论文实验测量的数据分别建立了双复合参数-声速和孔隙度-声速经验公式,分析结果表明双复合参数-声速公式声速预报误差约是孔隙度-声速公式的1/4,表明双复合参数-声速公式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5.
皱纹盘鲍对河流弧菌-Ⅱ苗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于1993-1995年,用免疫法防治皱纹盘鲍脓疱病。河流弧菌-Ⅱ分离自大连水产养殖公司、太平洋海珍品养殖公司的患脓疱病的皱纹盘鲍;健康皱纹盘鲍,由大连水产养殖公司石庙苗种厂提供。鲍血淋巴细胞的体外吞噬实验:取健康皱纹盘鲍的血淋巴与肝素和菌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置湿盒内37℃培养30min,取一滴涂片,吕氏液染色后观察。用该病原菌制做菌苗,大量扩增病原菌,用0.1%-1.0%的甲醛洗下菌苔,处理24-120h,用生理盐水反复清洗,除掉甲醛;再用生理盐水稀释到所需浓度。通过反复传代降低毒性,制成活菌苗。用两种菌苗在稚鲍、一龄鲍(2-3cm)和成鲍(6-8cm)上实验。结果表明,鲍的血淋巴细胞约有三种,三种细胞都有吞噬细菌的能力,有的细胞象变形虫样变形,在细胞膜上吸附着很多细菌,有的细菌已被吞到细胞内;该病原菌可同鲍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菌苗的效果明显,可提高成活率约50%以上。由上述结果可见,皱纹盘鲍的血淋巴细胞具有吞噬细菌的能力,在菌苗的作用下,血淋巴细胞增殖并活跃地吞噬异源致病菌,同时鲍血液中的免疫因子也被激活,参与免疫的过程,使皱纹盘鲍成活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氨基酸在粘土高岭石上吸附等温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4种氨基酸(甘氨酸,赖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在粘土高岭石上的吸附等温线以及金属铜离子对其等温线的影响。研究表明,氨基酸在高岭石上的吸附等温线以及金属铜离子存在时的吸附等温线均属Langmuir型等温线;铜离子浓度增加时,其等温线斜率也增加,并认为体系可形成Ⅰ型三元表面络合物,铜离子对氨基酸在高岭石上等温线影响的规律和在相同体系中它对氨基酸在高岭石上交换吸附百分率E(%)-pH曲线的影响规律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目前的拍岸浪统计计算模型主要针对缓坡地形,对于陡坡-礁盘地形拍岸浪计算模型的研究还非常少。本文中整理了国际上多种拍岸浪统计计算模型,利用波浪水槽实验数据检验了这些模型在陡坡-礁盘地形上的适用性,推荐Komar模型用于陡坡拍岸浪计算。基于波浪水槽实验对比分析了缓坡地形和陡坡-礁盘地形上的拍岸浪演变特征,初步提出了礁盘地形上一种新型拍岸浪统计计算模型,它和Komar模型组合,对陡坡-礁盘地形的拍岸浪具有较强的模拟能力。计算得到陡坡段和礁盘段破碎波高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45%和5.04%。本文研究成果可以为岛礁地形上拍岸浪的预报及相关数值模拟研究等提供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0.2M NaCl水溶液中亚甲兰,亮绿,中性红,品红和孔雀石绿在甲基(苯乙基)键合硅胶上的吸附速率曲线和等温线,结果表明,5种有机染料分子在键合硅胶上的平衡时间小于1h,其吸附等温线符合改进BET方程,而且推测其吸附过程是一个开始在键合硅胶表面发生单分子层吸附,然后在微孔“凝聚”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海水中天然溶解有机物在针铁矿上的吸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1996年3月在青岛小麦岛采得天然海水样品,在实验室合成针铁矿样品。用振荡平衡实验和紫外/过硫酸钾法测定了海水中溶解有机物在针铁矿上吸附的等温线和交换率--pH曲线,并讨论了天然溶解有机物的吸附对海水中溶解有机碳分布的可能影响。测定结果表明,溶解有机物在针铁矿上的吸附等温线为Langmuir型,当吸附达到最大值时,在针铁矿表面能够形成有机物单覆盖层。pH能影响溶解有机碳(DOC)在针铁矿上的吸附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1984年9月8日互12日《实验3》号调查船在南海北部考察所获海洋水文气象资料计算的三种热交换量,结果表明;海-气热输送与天气形势和海洋水文条件关系密切。在副高控制下南海北部的大气从海洋得到热量,海洋主要以潜热的方式把热量输送给大气,在500hPa层以下各等压面高度和热输送日总量之间的变化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