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山西前兆台站水位模拟与数字观测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西省前兆水位观测点介休、孝义、祁县、静乐与朔州并行的模拟与数字水位观测资料,从数据完整性进行对比,运用相关性分析对数据的一致性进行检验,与气压进行相关性分析,记录地震的能力进行对比。发现,数字观测优于模拟观测,可以替代模拟观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保山滇十四井水位观测点模拟与数字化并行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说明该井的模拟与数字观测数据内在质量接近,数据相关性好,数据的变化形态及地震同震响应特征相似。数字化观测有干扰小、信息及时、仪器易维护的优点,认为该井数字化观测可以取代模拟观测。  相似文献   

3.
平凉C11井地下流体数字化观测资料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昱  钟美娇  杨晓鹏  杨斐  史继平 《地震》2008,28(4):128-135
C11井是甘肃唯一一口数字和模拟观测同时并行的地下流体观测井, 2001年9月开始数字观测正式产出资料, 与模拟观测相比, 数字化观测数据信息量大, 传输速度快, 人为误差小。 该文分析了平凉C11井数字化水位、 气压、 水温等测项观测资料。 结果表明, 数字水位动态与模拟水位动态一致性较好、 数字水位与数字气压动态之间相关性较好, 数字水温与模拟水温的动态一致性不如水位好; 数字水位的潮汐效应非常明显, M2波潮汐因子相当稳定(平均值1.1538), 相对误差较小(平均值0.0215)。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中国地震局实施的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区系统工程中, 河北地区安装了21台套水位数字记录仪, 并于2001年10月1日开始与模拟观测并行运转。与模拟观测相比, 数字化观测具有数据信息量大, 传输速度快, 人为误差小的优点, 从而增加了水位高频、短周期的信息量, 为捕捉地震短临异常信息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对河北地区数字化观测与模拟观测进行对比分析认为, 静水位井的数字化观测与模拟观测资料变化特征一致。并着重讨论以往用于模拟观测时值资料分析处理方法在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投入式水位仪存在稳定性差、零漂大等缺点,研制浮子式JS-1数字水位仪,基于观测原理和仪器结构,在苏18井开展动水位观测实验,结果发现:JS-1数字水位仪在动水位观测中可行,产出数据质量优良,并且在对零漂控制、观测数据质量、观测精度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位数字与模拟观测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地下水位数字记录仪与模拟记录仪产出的水位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日均值相关系数在0.3956-0.9997之间,整时值相关系数在0.0526-0.9997之间;自流井水位资料的同步性较差;总体分析数字化水位仪观测精度优于模拟水位仪。  相似文献   

7.
山东数字化水位观测开展了近3年时间,与模拟观测相比,具有数据传输快、数据量级大、人为误差少的优点,从而使地下水位的高频、短周期信息大量增加,为捕捉地震短临异常信息提供了有利条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与模拟观测资料的变化特征一致,因而可以代替现有的模拟观测;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保存在SQLserver数据库,可通过地震前兆信息处理与软件系统(EIS2000)方便地联接,随时采用相关的数学处理方法分析,跟踪动态的发展变化;日常分析应用表明,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仍可延用以往模拟观测资料的分析处理方法,同时许多新方法(如潮汐分析、加卸载响应比法)也可在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分析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杨玲英  毛先进 《地震研究》2011,34(3):291-295
通过对云南4个水位观测点模拟与数字化并行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认为同一个观测点的模拟与数字化观测数据内在质量接近、数据相关性好、数据的变化形态及地震同震响应特征相似,在这些并行观测的观测点上数字化观测可以取代模拟观测.  相似文献   

9.
李柳英  史水平 《华南地震》2008,28(4):104-112
选取广西“十五”地震前兆网络项目地下水位数字化观测与模拟观测资料,利用固体潮形态、水震波、相关性、内在质量等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观测的动态变化基本一致;在仪器正常运行、无故障情况下,两者数据的相关性良好。综合分析认为数字化观测的信息量大,灵敏度高,跟踪速度等明显优于模拟观测。随着仪器稳定性能的提高,用数字化水位观测仪器取代模拟水位观测仪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兰陵  李新勇  夏爱国 《内陆地震》2004,18(4):382-384
在以往30多年曲地震地下流体水位观测中,我国地震地下流体分析预报人员积累了大量水位震例数据和不少宝贵经验,但这些震例和经验都是基于以往的模拟水位观测资料基础上的。如果观测方式进行了数字化改造,那么以往的震例经验还能否继续适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昌黎地磁台数字仪与模拟仪数据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模拟仪和GM3磁通门磁力仪、FHD-1核旋仪对2002年、2003年的数据进行了日值差值比较、基线值及其精度分析、极大极小值相关分析,探讨模拟仪与数字仪存在的差异及原因,得出数字仪产出资料的内在质量高低和影响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得出数字仪改造是成功的,在观测技术不断完善的将来,数字仪是完全能代替模拟仪的.  相似文献   

12.
水氡与气氡动态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首先介绍了模拟和数字化方法观测地下水氡浓度所使用的仪器及其工作原理,然后对昌黎井、怀来4号井和矾山井的模拟(水氡)和数字(气氡)资料动态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认为仪器工作原理和观测步骤基本相同,但采样(集气)环节有所不同。模拟方法是取一定量的水样,人工采集水样中的气体,然后观测;数字化方法是自流井(泉)的水流经脱气装置自动采集气体,气体样品自动进入观测装置。取样方法的不同,对观测资料的短周期变化特征有影响,但两者的趋势变化特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河北新泽5井石油探测井的概况,分析了2002年12月中旬该井数字化观测和模拟观测失真的原因。提出了对数字化观测仪器改进的方案。采取把数字探头安装到主井管中,将探头置于一个特制的套管内,对主副井管内的原油进行了清理等办法,使新泽5井水位数字化和模拟观测恢复正常。得出此法对河北新泽5井而言是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易县地震台的基本现状及形变数字化仪器改造情况,并从长期趋势、短期趋势和固体潮形态变化等方面对易县地震台形变模拟观测和数字化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对数模两种观测资料的连续性、稳定性、一致性和固体潮观测精度进行了分析,得出数字化资料总体评价,并对数字化资料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西宁地震台FHD数字化核旋仪从2006年10月安装以来,一直与模拟仪器并行工作。二者采样率不同,所测的量也不相同。在对西宁地震台磁变仪的记录图纸进行数字化转换、生成分钟值的基础上,对FHD仪和磁变仪的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字FHD仪比三分量磁变仪更加准确地记录了当地地磁场的变化,数字仪器的观测资料明显优于模拟仪器。  相似文献   

16.
利用延边地震台两套数字地震仪,分别对100个地震的震级与标准震级作了比较,可以看出,JCZ-1地震仪具有明显的优势。以往研究主要比较模拟和数字地震仪的震级偏差,本文针对不同的数字地震仪,讨论了两者差别,得出了延边地震台的远震震级校正参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和稳定,我国的地震前兆观测技术也逐步实现由模拟观测向数字观测转变,地震前兆数字化观测技术日趋成热、稳定,地震前兆数字化观测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产出的数字化观测资料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过介绍新疆数字地震前兆台网中心模拟资料和数字化资料的管理,分析了历史模拟数据转入数字化平台的实现方法,阐述了地震前兆资料进入数字化统一平台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