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研究云南东川铜矿的硫化物氧化带矿物时,发现了一种含水的铜的砷酸盐新矿物。矿物的成分与铜泡石(tyrolite)相似,晶体化学式为:Cu_9 Ca_2[(As,S)O_4]_4(OH,O)_(10)·10H_2O,单斜晶系,空间群:Pa或P2/a,晶胞参数:a_0=10.513,b_0=5.56,c_0=27.61,β=94°0′,Z=2。但其晶胞参数及光学性质与铜泡石有差异,根据所属晶系命名为单斜铜泡石(clinotyrolite)。同时工作中证实有斜方的铜泡石的存在,两者为同质多象关系。  相似文献   

2.
采用最新的CCD单晶衍射仪,对一维非公度调制结构矿物安康矿进行了单晶和粉晶X射线衍射研究,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和三维超结构分析方法测定晶胞参数a=1.014 08(10)nm,b=1.014 08(10)nm,c=0.295 72(6)nm,α=90,°=β90,°γ=90,°调制向量q=0.444c*,据此对单晶衍射数据进行了四维空间的指标化。并用新近研究开发的利用单晶体来进行粉晶衍射的新方法对粉晶衍射实验及粉晶数据的四维空间进行指标化研究。  相似文献   

3.
钒钡铜矿Cu_3Ba(VO)4)_2(OH)_2的空间群为C_2/m,晶胞参数:a_0=1.0270(2),b_0=0.5911(1),c_0=0.7711(2)nm,β=116.42(3)°。用RIGAKU RASA-IIS四圆单晶衍射仪收集了强度数据,采用帕特逊法及电子密度函数法测定了晶体结构,用614个独立的衍射点(|F_0|>3δ|F_0|)对结构进行修正,R=0.051。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钒钡铜矿具层状结构,构造层平行于(001)。根据晶胞参数对其X-射线粉晶衍射线进行了指标化。  相似文献   

4.
新矿物——铊明矾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铊明矾 (lanmuchangite ,TlAl[SO4]2 ·12H2 O)是在贵州滥木厂铊 (汞 )矿床富铊矿体氧化带中发现的一种铊的硫酸盐新矿物。该矿物为产于氧化带的次生矿物 ,其共生矿物为水绿矾、镁铝矾、钾明矾、黄钾铁矾、石膏、自然硫、砷华及某些未知矿物。其矿物集合体大小一般为 2~ 10mm ,集合体多为致密块状 ,单晶呈他形粒状 ,4 0~ 90 μm ,偶见平行柱状集合体 ,半自形至自形柱状晶体 ,直径 15~ 65 μm。白色至淡黄色 ,玻璃光泽 ,透明 ,易溶于水。偏光显微镜下无色 ,均质体 ,实测折光率为 1.4 95。维氏硬度为 94~ 12 4kg/mm2 ,摩氏硬度为 3 .1~ 3 .4 ,实测密度 2 .2 2 g/cm3。平均化学成分 :Tl2 O =3 3 .2 5 % ,Al2 O3=8.0 7% ,SO3=2 5 .19% ,SiO2=0 .10 % ,K2 O =0 .3 5 % ,CaO =0 .0 8% ,MgO =0 .0 6% ,FeO =0 .0 4 % ,H2 O =3 3 .4 6% ,总和 10 0 .60 % ,除结晶水由热重分析 (TG)求得 ( 3件样品平均 )外 ,其余成分均由电子探针分析 ( 6点平均 )求得。化学式为(Tl1.0 0 K0 .0 5) 1.0 5(Al1.0 1Si0 .0 2 Ca0 .0 1Mg0 .0 1Fe0 .0 1) 1.0 6 [SO4]2 .0 2 ·11.86H2 O ,理论式为TlAl[SO4]2 ·12H2 O。X射线粉末衍射主要强线 [d(I,hkl) ]为 :0 .4 3 14 ( 10 0 ,2 2 0 ) ,0 .2 80 1( 70 ,3 3 1) ,0 .70 3 ( 5 4 ,1  相似文献   

5.
在高温下用 x 射线单晶和光学方法采用水热合成的单斜变体的晶体检查了鳞石英的热变化。通过加热和冷却确定了五个相。它们是 MC、OP、OS、OC 和 HP 相,其温度范围分别为从室温到110℃,110—150℃,150—190℃,190—380℃和380℃以上,MC,单斜 Cc.α=18.49.b=4.991,c=25.83.β=117.75°;OP.斜方 P2_12_12_1。α=26.65,b=5.02,c=8.15;OS,测量上具有非整数超级结构的斜方晶体,α=从65变到95.b=5.02,c=8.18;OC,斜方 C222_1.α=8.73.b=5.02,c=8.28,HP,六方 P63/mmc.α=5.05.c=8.28.  相似文献   

6.
阿尔金山地区巴什考供以北、阿尔金山北缘断裂以南为一套变质程度达角闪岩相的片岩、大理岩夹少量斜长角闪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这些斜长角闪岩原岩为玄武质成分 ,具有拉班玄武岩的特点。斜长角闪岩全岩Sm -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 1185± 130 (2σ)Ma ,其INd=0 .5 114 0 ,εNd(t) =+5 .8± 0 .6 ,表明原岩形成于中元古代晚期 ,源自亏损地幔。斜长角闪岩中角闪石4 0 Ar - 39Ar同位素分析显示变质作用发生在 6 12± 5 .8Ma之前 ,进一步表明其原岩应该形成于前寒武纪。这些年龄的确定 ,为探讨阿尔金山地区中晚元古代的古构造格局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NWA 12279为2016年发现的一块斜长岩质月球陨石,由86%的斜长岩和14%的冲击熔融角砾岩组成。斜长岩具嵌晶结构,矿物组成主要为斜长石(70. 6%)、橄榄石(11. 3%)、辉石(10. 0%)、镁铝尖晶石(7. 0%),含少量石英、铬铁矿和钛铁矿;冲击熔融角砾岩具角砾状结构,主要由岩屑(斜长岩、辉长-橄长-斜长岩、微斑熔融角砾岩、辉长岩)、晶屑(橄榄石、辉石、斜长石、尖晶石)、玻屑和基质组成。斜长岩和角砾岩的矿物组成基本一致,主要为斜长石(An_(92. 9~98. 4))、紫苏辉石(Fs_(15. 5~32. 2)Wo_(2. 98~4. 22))、易变辉石(Fs_(27. 9~53. 1)Wo_(7. 19~14. 7))、普通辉石(Fs_(8. 42~38. 9)Wo_(17. 0~44. 1))、橄榄石(Fo_(53. 7~89. 4))、尖晶石[(Mg_(4. 97)Fe_(0. 86))_(5. 83)(Al_(11. 4)Cr_(0. 61))_(12. 0)O_(24)]。通过对陨石的矿物组成、碎屑组成、矿物成分、全岩成分和冲击变质特征进行研究,并和已发现的月球斜长岩进行了对比,认为该陨石可能起源于一个新的富含尖晶石的辉长橄长斜长岩高地。该陨石的斜长岩和角砾岩具有不同的冲击特征,斜长岩区域发育橄榄石面状破裂、斜长石熔长石化及含未熔融的辉石和橄榄石晶屑的冲击熔脉;角砾岩区域发育玻璃质熔脉、冲击熔体及岩石角砾化,这些特征限制了斜长岩区和角砾岩区经历的冲击压力峰值分别约为45 GPa和78 GPa,温度峰值分别约为1 100℃和1890℃,冲击变质阶段为S_5~S_6。  相似文献   

8.
骑田岭矿——新发现的一种超结构复杂氧化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骑田岭矿是在我国湖南省南部骑田岭花岗岩中发现的新矿物。它产于钾长石化铁锂云母伟晶岩中,共生矿物有石英、钾长石、钠长石、铁锂云母、白云母、锡石、黑钨矿、铌黑钨矿等。矿物呈黑色,半金属至金属光泽;薄板状,粒度0.2×0.1×0.01mm。D=6.42(g/cm~3)。在光片中矿物呈黄白色,双反射弱,Rp≈Rg=12—14%,弱非均质性;Hv(50)=520—580kg/mm~2。电子探针定量分析(以相应氧化物为标样)结果:MnO6.01,Nb_2O_534.06,Ta_2O_511.73,FeO14.64,WO_332.30,TiO_21.23,SnO_20.36,总和100.33。以氧为10计算的化学式为:(Fe_(1.345)Mn_(0.559))_(1.904)(Nb_(1.691)Ta_(0.350)Ti_(0.102)Sn_(0.016))_(2.159)W_(0.919)O_(10),理想化学式为(Fe,Mn)_2(Nb,Ta)_2WO_(10),Fe>Mn,Nb>Ta。矿物在稀盐酸中不溶解。经华森堡单晶照相法和四圆单晶衍射证明:该矿物属斜方晶系,空间群为Pbcn,a=23.706(7),b=5.723(2),c=5.045(3)。矿物依发现地而命名,样品保存于中国北京地质博物馆。  相似文献   

9.
草莓红“绿柱石”的晶体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廖尚宜  彭明生 《矿物学报》2003,23(4):319-322
利用扫描电镜 能谱仪(SEM EDS)、电子探针(EPMA)、高分辨等离子质谱仪(HR ICP MS)和X 射线单晶衍射仪等方法,对一种新的含高铯矿物进行了分析,发现其成分、结构和光学特征等均异于常见的含Cs绿柱石(Morganite)。它是一种含高铯属三方晶系的、新发现的宝石矿物,称此宝石矿物为草莓红"绿柱石"(Rasp berry"Beryl")。晶体化学式为:(Cs0 627Na0 095K0 041Rb0 031Ca0 028)0 822(Be2 099Li0 869)2 968(Al1 964Fe0 010)1 974Si6 040O18。晶胞参数a=1 59735nm,c=2 78444nm,α=β=90°,γ=120°,V=6 15274nm3。折射率No=1 615~1 616,Ne=1 607±,双折射率为0 008~0 009,S G 为3 00~3 10。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徐淮地区早白垩世埃达克质岩中首次发现的含橄榄石单斜辉石岩捕虏体的岩相学与矿物化学资料, 该类捕虏体显示堆积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由单斜辉石(~80%)、斜方辉石(~5%)、橄榄石(~5%)和普通角闪石(~10%)组成.橄榄石外侧发育有斜方辉石反应边, 角闪石沿辉石粒间分布, 呈嵌晶结构.矿物化学分析结果表明: 橄榄石的镁橄榄石分子值(Fo)=77.7~79.3, Ni=623×10-6~773×10-6; 斜方辉石的Mg#=75.6~80.2, Cr=161×10-6~684×10-6, Ni=79×10-6~708×10-6; 单斜辉石的Mg#=84.5~86.4, CaO=21.59%~23.13%, Al2O3=1.72%~2.44%.上述矿物与中、新生代玄武岩中橄榄石、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斑晶以及堆积成因辉石岩中的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成分类似.此外, 单斜辉石的稀土配分型式以相对富含中稀土元素的上凸型为特征, 稀土元素含量较低(∑REE=10.14×10-6~12.71×10-6), 无明显的铕异常(δEu=0.90~1.16), 类似于新生代玄武岩中单斜辉石斑晶.捕虏体中的普通角闪石的Mg#=74.0~80.4、SiO2=43.2%~44.5%、Na2O=2.04%~2.29%, 稀土元素分馏不明显, 显示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 如Nb、Ta、Zr、Hf), 富集Sr、Rb、Ba的特征, 与新生代玄武岩中角闪石捕虏晶成分不同.结合其嵌晶结构, 普通角闪石应是寄主岩浆贯入结晶的产物.综合上述特征, 可以看出含橄榄石单斜辉石捕虏体为镁铁质岩浆高压堆晶成因.结合华北克拉通东部早白垩世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的出现, 推断含橄榄石单斜辉石岩捕虏体可能是早白垩世基性岩浆底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徐淮地区早白垩世埃达克质岩中首次发现的含橄榄石单斜辉石岩捕虏体的岩相学与矿物化学资料,该类捕虏体显示堆积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单斜辉石(~80%)、斜方辉石(~5%)、橄榄石(~5%)和普通角闪石(~10%)组成.橄榄石外侧发育有斜方辉石反应边,角闪石沿辉石粒间分布,呈嵌晶结构.矿物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橄榄石的镁橄榄石分子值(Fo)=77.7~79.3,Ni=623×10-6~773×10-6;斜方辉石的Mg#=75.6~80.2,Cr=161×10-6~684×10-6,Ni=79×10-6~708×10-6;单斜辉石的Mg#=84.5~86.4,CaO=21.59%~23.13%,Al2O3=1.72%~2.44%.上述矿物与中、新生代玄武岩中橄榄石、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斑晶以及堆积成因辉石岩中的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成分类似.此外,单斜辉石的稀土配分型式以相对富含中稀土元素的上凸型为特征,稀土元素含量较低(∑REE=10.14×10-6~12.71×10-6),无明显的铕异常(δEu=0.90~1.16),类似于新生代玄武岩中单斜辉石斑晶.捕虏体中的普通角闪石的Mg#=74.0~80.4、SiO2=43.2%~44.5%、Na2O=2.04%~2.29%,稀土元素分馏不明显,显示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如Nb、Ta、Zr、Hf),富集Sr、Rb、Ba的特征,与新生代玄武岩中角闪石捕虏晶成分不同.结合其嵌晶结构,普通角闪石应是寄主岩浆贯入结晶的产物.综合上述特征,可以看出含橄榄石单斜辉石捕虏体为镁铁质岩浆高压堆晶成因.结合华北克拉通东部早白垩世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的出现,推断含橄榄石单斜辉石岩捕虏体可能是早白垩世基性岩浆底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北缘发育的少量以浅变质基性杂岩为代表的非超高压变质岩片,为深入探讨造山带的大陆深俯冲作用及板块缝合线位置提供了重要的制约。1∶5万区域填图表明,浅变质基性杂岩分布于从家屯、胡家和海眼口等地,它们以石门-薛家庄韧性剪切带与超高压变质带分界。同位素测年结果指示,胡家斜长角闪岩时代为古元古代末(1790±27Ma、1853±15Ma),而从家屯斜长角闪岩时代为新元古代(797±11Ma、782±16Ma)。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从家屯和胡家斜长角闪岩的SiO_2、TiO_2、Fe_2OT_3和MgO含量分别为47. 20%~52. 60%、0. 98%~3. 30%、9. 31%~16. 78%和3. 76%~7. 13%,为拉斑玄武岩成分。岩石的稀土总量介于45. 8×10~(-6)~289. 0×10~(-6)之间,LREE/HREE=1. 29~11. 6,(La/Yb)_N=0. 45~17. 3,稀土配分曲线较平坦,无铕异常(δEu=0. 75~1. 37)。微量元素相对富集Ba、Rb和Sr,亏损Zr、Hf、Th和Nb。从家屯斜长角闪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E型洋中脊玄武岩相似,而胡家斜长角闪岩则具有洋岛玄武岩特点。综合分析认为,从家屯和胡家斜长角闪岩分别与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具有构造亲缘性,在三叠纪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碰撞过程中,这些不同大地构造位置和性质的基性岩被刮削叠置于板块缝合线附近,构成了大陆板块俯冲的加积杂岩。同时认为,分布在超高压变质带与非超高压变质岩片之间的石门-薛家庄韧性剪切带为一条重要的板块缝合线。  相似文献   

13.
《地质论评》2012,58(3)
本文报道了华北克拉通南缘豫西鲁山下汤地区古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和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的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SHRIMP 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岩石呈包体形式存在于中元古代花岗岩中.片麻状花岗岩具深熔特征,岩浆锆石年龄为2.30 Ga;岩石高SiO2和K2O,低∑FeO、MgO和CaO,具稀土总量较高(∑REE=165.8×10-6)、轻重稀土分离较强[(La/Yb)n=37.8]及弱负铕异常(Eu/Eu(*)=0.76)的稀土模式;εNd(t)(t=2.30 Ga)=-0.75; tDM(Nd) =2.66 Ga.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变质原岩为辉长闪长岩,捕获锆石年龄为2.25 Ga;岩石低SiO2 和MgO,高Al2O3和P2O5,具稀土总量高(∑REE=373.4×10-6)、轻重稀土分离不强[ (La/Yb)n=9.4]及较强负铕异常( Eu/Eu*=0.44)的稀土模式;εNd(t)(t=2.25 Ga)=-1.21;tDM(Nd) =2.75 Ga.片麻状花岗岩和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都记录了1.94 Ga变质锆石年龄.片麻状花岗岩的岩浆锆石组成域的εHf(t)(t=2.30 Ga)=-6.71~0.38,tDMI(Hf) =2627 ~2910 Ma,tDM2(CC)(Hf)=2823 ~ 3255 Ma.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的捕获锆石组成域的εHf(t)(t=2.25 Ga)=-19.58~ -1.73,tDM1 (Hf) =2664~3360 Ma,tDM2(CC)(Hf)=2968 ~4011 Ma.结合前人资料,得出如下结论:华北克拉通南缘豫陕晋结合部地区存在—规模较大的约2.3 Ga地质体分布区;华北克拉通南缘很可能存在规模巨大的>2.7 Ga基底;中部造山带与孔兹岩带具有类似的古元古代晚期构造热事件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4.
迄今为止,上地幔流变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橄榄石单晶与多晶集合体的实验和野外观察,但对辉石的流变学特征知之甚少,虽然辉石亦是上地幔岩石的主要组成矿物.因此,查清斜方辉石的流变学行为、塑性变形机制、重结晶作用以及与其共生的橄榄石之间的流变强度差等,现已成为国际地学界研究的新的热点课题.新疆中天山南缘库米什地区的榆树沟高压变质地体中出现地幔超糜棱岩,其中带状拉伸的斜方辉石(En90)碎斑晶发生了强烈地弯滑褶皱,周围橄榄石(Fo90)重结晶成细粒(~10 μm)多晶基质.显微构造研究表明,单晶斜方辉石的褶皱主要通过单一的(100)[001]滑移进行的,而细粒重结晶橄榄石基质的变形机制则最可能以超塑性(颗粒边界滑移与扩散)为主.单晶斜方辉石发生弯滑褶皱,而不形成常见的膝折(Kinks),说明所处物理化学条件下斜方辉石晶体位错攀移与原子扩散并不足够活跃.此外,即使其晶格发生高达140.的旋转,斜方辉石依然没有发生光学显微镜下足以识别的重结晶结构,说明启动重结晶作用的临界剪切应变应不少于5.5.根据现有的层状材料的褶皱理论,推测榆树沟高压变质地体中地幔岩发生塑性变形时位错蠕变的斜方辉石的流动强度至少比相同条件下超塑性变形的细粒橄榄石多晶基质高近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5.
1980年在河北曲阳县某碱性伟晶岩中发现一种含Y、Ce、Ca、Al为主的硼硅酸盐矿物。经光性及其它物性的测定、化学分析、X射线单晶及粉晶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确定是在我国首次发现的硼硅钇钙石(hellandite)、空间群为P2/a,晶胞参数a=18.827×10~(-10)m;b=4.694;c=10.257;β=111.7°;单位晶胞分子式:(Ca,Y,RE)_(12)(Al,Fe~(3+))_2(OH)_4[Si_8(B,Be)_8O_(40)(OH)_4]。  相似文献   

16.
金塔南山岩带形成环境的地质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地球化学证据表明金塔南山岩带是通过转换挤压作用把性质各异、形成于不同构造环境的岩石会聚而成的变质地质体 ,其中主要组分斜长角闪岩的Sm -Nd等时年龄为 74 5±59Ma ,原岩为玄武岩 ,分属钙碱性系列和拉斑系列。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为平坦型 (拉斑系列 )到富集型 (钙碱性系列 ) ;相对N—MORB ,低Ti,富集LILE ,相对亏损HFSE ,Nb、Ta、Ti表现为明显的负异常 (钙碱性系列 )到无异常 (拉斑系列 ) ;INd(t) =0 51193,14 3 Nd/14 4 Nd =0 512 878,εNd(t)=+4 9± 0 2 ,推测斜长角闪岩应为不同程度部分熔融的岛弧岩浆作用的产物。提示本岩带是在新元古代中期华北克拉通与塔里木克拉通之间的古大洋俯冲消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氟碳铈钡矿是1964年首次在我国内蒙白云鄂博铌钽稀土铁矿床中发现的一种钡—稀土氟碳酸盐矿物,其理想的化学式为Ce_2Ba_3(CO_3)_5F_2。由于组成中轻重原子十分悬殊,Ba和Ce对X射线的散射能力又十分接近,因此,它的真实结构一直未能用实验的方法准确测定。这次我们使用RASA—5RP高功率四圆单晶衍射仪对作者于1986年从白云鄂博西矿区采集的标本成功地进行了单晶结构分析,精确测定了它的晶胞参数:a_0=21.338(3),b_0=5.0666(8),c_0=13.276(9)(?),β=94.76(4)~0,V=1430(?)~3,空间群P_2。用F>5σ(F)的  相似文献   

18.
驾鹿金矿钾长石的结构态与平衡温度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对小秦岭驾鹿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钾长石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晶衍射法测定其结构态与平衡温度 ,结果如下 :钾长石为微斜长石 -最大微斜长石 ,Al的占位率t1(o) =0 .73~ 1.0 0 ,t1(m) =0 .2 6~ 0 ;t2 (o) =t2 (m) =0 .0 3~ 0 ;晶胞参数a0 =0 .8388~ 0 .86 11nm ,b0 =1.2 837~ 1.2 96 8nm ,c0 =0 .7156~ 0 .72 4 8nm ,α =89.90 6~ 91.0 93° ,β =115.6 50~ 116 .2 30° ,γ=87.50 0~ 89.994° ;三斜度Δ =0 .6 86~ 1.115;平衡温度t =50 3.51~ 578.35℃。因此 ,认为驾鹿钾长石是热液蚀变的产物 ,它调整结构所释放的热量对早期高温阶段的含金热液有影响 ,起着一种活化金络合物的作用 ,不利于金沉淀就位。随着钾长石平衡温度的降低和三斜度的升高 ,这种作用相对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桐柏矿的晶体结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桐柏矿(Cr3C2)是我国1983年发现的新矿物,因当时实验条件所限仅进行了晶体学参数测定而未进行晶体结构测定。最近在西藏罗布莎蛇绿岩块铬铁矿矿床中又一次发现该矿物,并获得了适宜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的单晶颗粒。采用SMARTAPEX单晶衍射仪电子耦合探测器技术,对该矿物进行了晶体结构的精确测定。测得该矿物属斜方晶系,空间群为Pnam,晶胞参数为a=0.5525(2)nm,b=1.1468(4)nm,c=0.2827(1)nm,晶胞体积V=0.1791(1)nm3,得到了精确的Cr和C原子坐标及其它晶体学参数,单位晶胞内分子个数Z=4{Cr3C2},计算密度D=6.677g/cm3,结构测定精度R(I>2σ(I))=0.0361。测定表明,该矿物属过渡金属碳化物结构,金属原子Cr与C原子呈非等大球的密堆积,C原子与最近邻的6个Cr原子配位,呈三方柱配位多面体,三方柱之间以共棱和共面方式连接。两种[CCr6]三方柱中,Cr—C平均键长分别为0.2047nm及0.2083nm。本文对该矿物与其它类似的过渡金属元素碳化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新近在我国河南太平镇破碎带蚀变岩型轻稀土矿中发现的一个稀土氟化物矿物的矿物学特征。该矿物以集合体形式与氟铈矿、氟碳铈矿、氟碳钙铈矿、羟硅铈矿等紧密共生,手标本上为乳白至浅黄色,半透明,玻璃光泽,贝壳-不规则断口,不完全解理,白色条痕,性脆,摩氏硬度约为4~5,计算密度6. 07 g/cm3;偏光显微镜下呈无色透明,粒状-板状,一轴晶,负光性,ω=1. 611,ε=1. 605。电子探针分析得出矿物的经验化学式为(La0. 48Ce0. 42Nd0. 07Pr0. 03) F2. 97; 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该矿物属于六方晶系,晶胞参数:a=0. 71400(4) nm,c=0. 72980(5) nm,Z=6,空间群P63cm(No.185);激光拉曼光谱特征峰主要包括228、308、370 cm-1,应为La-F振动引起。上述特征与氟镧矿特征一致,从而确定该矿物为氟镧矿。这是该矿物在我国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