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在分析研究小型地质车载钻机的形式、功能与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钻机车载化的新思路。根据地质调查工作现状,结合国内现有小型地质取样钻机,研制了CQK-50型全液压多功能车载取样钻机,并在野外物化探遥感异常验证钻探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深部找矿、科学钻探以及新能源勘探等对深孔取心钻探装备的需求,开展了4000 m地质岩心成套技术装备研究。4000 m地质岩心钻机回转系统采用顶驱系统,实现高转速下取心钻进;在井架底部设计有转盘回转系统,可进行大扭矩低转速钻进以应对不同的工况需求;钻机塔架和升降系统能进行长立根提下钻,可缩短提下钻作业时间;钻机的电传电控系统采用了目前国际先进的全数字交流变频技术及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现场总线通讯和程序控制技术等,实现回转系统的无级调速和司钻的智能化控制。研制的4000 m交流变频电驱岩心钻机在天津东丽湖地热调查井(CGSD—01井)中应用,初步验证了其技术性能,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与可靠性高、使用成本低等优点。本文介绍了4000 m交流变频电驱岩心钻机的项目来源、国内外研究现状、总体技术方案、主要结构及特点、主要技术参数、野外生产试验应用等情况。  相似文献   

3.
国家探矿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 3个专业性试验台 :泥浆泵试验台用于测试 75kW以下地质钻探用泥浆泵整机性能 ;地质岩心钻机试验台用于测试10~ 75kW地质岩心钻机整机性能 ;水文水井工程钻机试验台用于测试 10~ 75kW水文水井钻机、工程钻机等多种类型钻机的整机性能。该中心经过国家技术监督局审查认可和计量认证 ,严格按照产品标准进行检验 ,测试数据准确、可靠 ,提交的检验报告具有权威性。转矩测量在钻探设备性能检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判定被检产品质量水平的重要参数。为了保  相似文献   

4.
为应对深地探测工程对特深孔地质钻探装备提出的新要求,“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开展5000 m地质岩心钻机的研发。作为钻机核心部件的主绞车,需要满足自动化、智能化钻探需求。在调研了主绞车的研究发展现状基础上,借鉴石油钻机绞车的结构,确定了本主绞车运行参数及方案,并对关键零部件进行了设计与选型,完成了主绞车的设计。经过验算,主绞车运行参数能满足特深孔岩心钻探工艺的要求,并可以在地热、浅层油气探采等领域进行应用拓展。  相似文献   

5.
日本地质调查所以及“矿研”钻探工业公司等单位于1975年研制成功能在水深300米的海底钻进1米的小型海底钻机MD300PT之后,又于1977年9月—78年3月研制成了MD500H大型海底钻机。日本地质调查所根据工业技术院的特别研究项目于1978年6~7月在山阴近海的隐歧诸岛周围进行海底地质调查。在水深81米~490米的海底使用MD500H成功地从4个取样点获得了岩芯,这是从原达数米的表层沉积物下面采取的数米长的岩心,充分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由于电源是使用蓄电池组装于钻机体内,所以能从船上用声波发出钻进指令或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深部钻探地质岩心钻机国内外现状分析,提出了FYD-2200型分体塔式全液压动力头钻机的研制指导思想、设计方案路线,介绍了研制钻机的结构特点、主要技术参数及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深部地质岩心钻孔施工特点、国内地质岩心钻机的现状,借鉴石油钻井的前沿装备技术,研制适用于地质岩心钻探的深孔顶驱钻机,符合当今钻探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创新理念,是今后深孔岩心钻机更新换代的发展方向,也将成为推动钻探技术发展的历史性新跨跃。  相似文献   

8.
在对我国地质找矿钻探技术装备发展经济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调研和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地质找矿钻探技术和装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包括岩心钻机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情况,煤层气钻机的现状,施工单位对新技术、新装备的需求等。提出了我国地质找矿钻探技术及装备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探矿工程》2010,(3):77-77
本刊讯 2010年3月15日,应用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研制的全液压地质岩心钻机及NQ口径绳索取心钻具施工的山东省乳山金青顶金矿区ZK43—1钻孔深度顺利超过2000m。这一钻进深度成为了目前国内全液压地质岩心钻机最大应用深度纪录,标志着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2000m地质岩心钻探关键技术与装备”钻探试验示范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地质岩心钻探钻机培训的现状,综合分析国内外虚拟现实可视化现状,结合虚拟现实技术、Unity3D游戏引擎以及利用实物教具开发了一套区别于现有钻机仅限于钻机基本功能培训操作的模拟实训平台。平台由实物模型、可编程控制器、虚拟场景组成,本模拟实训平台一方面模拟操作钻机的相关动作;另一方面显示钻进过程中的相关数据,使学员熟练掌握钻进规程参数、孔内复杂事故的判断、预防和处理方法。经过多个虚拟场景的控制和实验测试,平台可稳定运行,学员可直观感受被控对象的运行,增强现场体验感,加深对地质岩心钻探的认识,降低了同程度下的培训成本。  相似文献   

11.
煤矿用螺杆钻具性能测试及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国内外螺杆钻具发展现状,并通过比较国内外螺杆钻具的特征差异,针对不同的螺杆钻具进行性能测试试验,进一步掌握了螺杆钻具性能特点,为促进国内煤矿用螺杆钻具的再发展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国情,分析国内外岩心钻机的情况,研制了YDX-2型全液压岩心钻机。介绍了该钻机的主要技术路线、技术参数和结构特点,以及该钻机的野外生产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3.
HQY-500型全液压钻机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目前国内外钻机存在的不足,以及我国地质钻探的发展方向,研制了HQY-500型全液压钻机。介绍了该钻机的结构形式、技术参数、特点,以及该钻机的野外生产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4.
天津滨海地区G2孔磁性地层年代及其构造指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建立可靠的地层年代标尺对于研究滨海地区晚新生代沉积物记录的沉积环境变化、新构造运动及古气候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位于天津滨海地区迄今所获得的最长的全取心钻孔G2(深1226m)进行了详细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孔年代地层划分及其区域构造意义。结果表明,G2孔的底界年龄约为8.5Ma。其中,1226~658m为晚中新世,属馆陶组上部,658~303m属上新世明化镇组,303m以上属第四纪马棚口组、佟楼组、塘沽组和天津组,全新统天津组底界深度为19.4m。G2孔包含2个沉积速率较高(大于200m/Ma)的时期,分别为8.5~6.43Ma和3.58~3.03Ma。这2个时期与晚中新世以来青藏高原的扩展隆升在时间上有很好的可比性,指示高原隆升可能对华北地区的沉积和构造演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南京长江四桥附近长江古河谷沉积层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南京长江四桥附近地质钻孔资料,绘制长江古河谷地质剖面示意图。在3个钻孔采集了年代样品,10个钻孔采集了粒度样品。01号孔在-59.4m深度上河床相圆砾石层中沉积物样品有机质的14C年代为14682±110年,邻近钻孔在-33.1~-33.3m深度上粉细砂中有机质的14C年代为10822±240年。通过对典型钻孔沉积层序及沉积物颗粒级配的分析,得知古河谷充填了3期从粗到细的沉积旋回,约-65m以下深槽中的沉积旋回应是末次盛冰期沉积,约-65m~-35m的应是晚冰期沉积,约-35m以上是全新世以来的沉积。  相似文献   

16.
侯晓宇  赵元艺  刘春花 《地质通报》2017,36(8):1493-1499
麻利索克(Maniitsoq)位于格陵兰首府努克以北约160km处,是近年新发现的超大型高品位镍铜矿床。北美镍业公司对该矿床进行了一系列的勘查活动,累计施工钻探29840m,其中MQ-16-117钻孔268.70~342.75m段长74.05m的岩心中,Ni含量1.08%,Cu含量0.54%。由于中国科技界和企业对走出去参与格陵兰地区的矿产勘查开发甚感兴趣,因此系统研究该矿床的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很有必要。全面收集、分析了该矿床的有关资料,并和中国的金川镍矿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麻利索克镍铜矿为"小岩体成大矿"的典型代表,属于深部"熔离-贯入成矿"成矿机制;根据以往的勘查资料,评价其镍的金属量为195×104t,为世界级规模,建议中国企业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现状,通过对国内外现有岩心钻机的对比分析,研制了YDX-1型轻便岩心钻机,其特点为高效、轻便、易搬运、模块化、全液压顶驱式。通过机电液测控技术、虚拟仪器技术、Internet网络技术,对钻机运行及钻进过程中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处理,完成钻机故障诊断和故障处理、孔内工况识别和典型工况自动处理、钻进规程参数优化、远程数据传输及监控等任务目标,实现钻进过程自动化控制。钻机于2013年在山东省威海市进行了野外生产试验,展示出优良性能、高效率和高可靠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技术效果。实践证明:YDX-1型轻便岩心钻机设计布局合理,性能优良,用途广泛,可靠性高,机械化程度高,制造质量总体水平高,对钻探工艺适应性强,是高山交通不便矿区勘探较为理想的新一代钻探设备。  相似文献   

18.
The timing of high lake-level stands during the Late Pleistocene in western China remains controversial. Here we report new results from Megalake Tengger based on a study of palaeo-shorelines and a drill core from Baijian Lake in the northwestern Tengger Desert. Multiple dating methods, based on luminescence signals (quartz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K-feldspar post infrared-infrared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and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signals of quartz, were used to date beach sands from palaeo-shoreline profiles at altitudes of ~1310 m (+20 m above lake level), ~1320 m (+30 m) and ~1350 m (+60 m), and from the top 20 m of sandy sediments from the drill core obtained from the modern beach of Baijian Lake. The dating results show that high lake-level stands associated with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Megalake Tengger (~1310–1320 m) occurred during the late Early to Middle Pleistocene, which is much earlier than previously reported. In addition, no geomorphological evidence of shorelines and sedimentary evidence from the drill core profile were found to support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Late Pleistocene lake level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xact age of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high lake level event’ in a large part of northwestern China during the Late Pleistocene needs to be re-evaluated.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全球核电开发情况,介绍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国际态势及发展动向,对我国有关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