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又是一年麦浪滚滚的丰收季。在中原大地洋溢着丰收喜悦的六月,我们迎来了第25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回顾历年主题,我们会发现,这是国土资源部连续第三年将土地日的宣传主题定位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上,第二次聚焦"土地利用方式转变"。2014年,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而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可以看出,虽然今年的主题和2014年同样强调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但今年特别强调了"根本转变"。几个字的差别,显示的是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在实现"四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临颍县针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需求激增,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实际,把节约集约用地、高效利用土地,当做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全局性战略任务来抓,坚持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中心,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到依法管地,节约集约用地,有力地保障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是发展之本,节约集约是可持续发展之基。节约利用土地,高效利用资源,是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也是衡量科学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来,黑龙江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认真落实中央节约优先战略,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管理工作的三次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以转变土地粗放利用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市)创建活动为抓手,采取堵疏结合、多措并举的方式,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正>长葛市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建成区12.6平方公里,已入驻企业296家,连续四年进入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大周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1.62平方公里,建成区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86家,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这一组组数据、一个个荣誉讲述着长葛市以产业集聚助推节约集约用地,推动长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喜人局面。近年来,长葛市积极破解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土地供需矛盾突出这一难题,积极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将土地利用与  相似文献   

5.
<正>编者按: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是促进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建设美丽生态中国的必经之路。2015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这是国土资源部连续第三年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作为主题,意为通过全力打好节约集约用地攻坚战和持久战,以节约集约推动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了更好理解今年  相似文献   

6.
去年下半年,杭州市开展了1999年以来的批而未供土地专项清理消化利用工作。截至今年1月31日。全市消化利用批而未供土地61989.8亩,超额完成市政府确定的消化利用批而未供土地60000亩的任务。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有力地推进了节约集约用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7.
威海市国土资源局围绕“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扎实开展工作,积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一是以编制计划来保证集约。认真做好2011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编制工作,依据《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编制规范》,结合威海市经济发展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市场状况等情况,认真研究制订年度土地供应计划,明确到具体地块,并在门户网站及土地有形市场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了解广西产业园区节约集约用地情况,研究制定促进产业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措施,促进广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广西国土资源厅土地利用处调研组对广西产业园区节约集约用地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9.
正繁华拥挤的上海,建设用地占比45%,几近规划设定的"天花板"。今年上半年,上海连续发布多个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大力促进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质量,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日前,记者专程前往上海采访,不过这次吸引记者的并不是土地政策本身,而是上海系列土地新政背后,地质工作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供的服务与支撑。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人多地少的河南,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近年来,通过将节约集约用地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河南走出了一条节约集约用地、严格保护耕地、服务保障发展的新路子。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各级土地利用管理部门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着力推动节约集约用地和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建设,坚持改革创新,积极主动作为,努力提升土地利用管理水平,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1.
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是贯彻落实土地基本国策的长远要求,也是贯彻中央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战略部署的现实要求.近几年来,辽宁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节约集约作为国土资源改革创新的主线,以资源利用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以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探索构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旨在贯彻落实国家资源节约优先战略,呼吁全社会牢固树立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意识,进一步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近年,开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土地管理和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3.
牟傲风 《国土资源》2011,(12):10-11
节约集约用地是实施节约优先战略、缓解资源约束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中央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战略部署的现实要求。近年来,辽宁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国土资源改革创新的主线,以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探索构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4.
<正>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近年来,我省以强化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为抓手,鼓励引导各类用地集中、集约、集聚使用,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书写着中原大地节约集约用地的美丽篇章。2008年,省委、省政府作出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行"五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按照分工协作的产业体系来培育产业集群,从而推动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产业升级,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融合,提升竞争力,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15.
新昌是“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小县。一个山区小县却拥有七家上市企业,少量土地资源支撑了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经济发展模式被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媒体誉为“新昌范本”“新昌启示”。中国国土资源报等多家媒体对该县利用山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工作进行了报道。今年3月,浙江省人大调研组对该县节约集约用地工作进行调研,充分肯定该县结合山区县资源特点,从工业用地人手,制订相应政策,采取多途径多方式盘活存量土地,促进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转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节约集约用地的做法。新昌县走出了一条充分利用山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6月25日第24个全国"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这一主题的主旨是:在当前形势下,土地管理工作需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切实抓好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一、根本出路:以节约集约用地缓解土地供需矛盾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当前的经济形势是今年土地日主题"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的主要背景。第一,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我国土地资源的基  相似文献   

17.
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是实施节约优先战略、缓解资源紧缺压力、促进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中央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战略部署的根本要求。近年来,鸡东县国土资源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节约集约作为国土资源改革创新的主线,以资源利用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以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探索构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濮阳市国土资源局高度重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努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切实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地闲置浪费。创新弹性出让方式,避免土地闲置。自2013年开始,该局实施有效期土地登记管理制度,对新建项目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期限,颁发附有有效期的土地使用证,项目未按期开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玉环市多措并举,着力在构建三项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上下功夫,以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以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升。2011年以来,玉环市消化批而未供土地近1.2万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近5900亩,闲置土地处置率达100%,拆除违法建筑1000多万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随着用地指标的日益紧缺成为制约项目落地的瓶颈,在城乡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的要求下,走节约集约用地的发展之路将是今后的必然选择。桐乡市在2016年被评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的基础上,继续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投入产出水平为核心,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创新节约集约制度,推出了多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抓出了节约集约用地新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