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国水库诱发地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运连  王洪涛  袁丽文 《地震》2008,28(4):39-51
通过对我国已发生诱发地震的29座水库资料整理, 分析其库容、 坝高对诱发地震的影响以及蓄水时间长短对诱发地震的发生概率和震级的影响关系, 提出水库地震应分为二类或二个阶段。 对福建及邻近地区的18座大中型水库进行统计, 并对福建水口、 棉花滩、 街面水库及珊溪水库的多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和综合类比分析, 提出了水口水库和浙江珊溪水库发生诱发地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1999年1月25日哥伦比亚西部地区发生里氏6.0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5个省的20个城镇受到地震的破坏和影响,1000多人死亡,3400多人受伤,数十万人无家可归,本文给出了这次地震的地震参数,发展背景,地质构造和历史地震记录资料,简述了3个重灾区(亚美尼亚,卡拉尔卡和佩雷拉)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及抗震救灾和国际援助情况等。  相似文献   

3.
昌黎井数字化水位水温对汶川地震同震响应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5.12”汶川8.0级地震震前、震时、震后均引起了昌黎井水位、水温资料显著的变化,对昌黎井数字化水位、水温地震前后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同时详细分析多个地震前后昌黎井流体的异常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地震对该井水位、水温的影响并没有固定变化模式。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滑坡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结合对汶川地震Ⅶ~Ⅺ烈度区内30 000多平方公里的研究区内中大型滑坡遥感解译,利用地震烈度分区、发震断裂展布等影响因素构建了多个GIS图层,分析了地震滑坡的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基于GIS手段的最临近程度方法地震滑坡危险性分析模型。研究表明:⑴整体和每一类型的滑坡频度都随着地震烈度而指数增加,而且面积在10 000~100 000 m2的地震滑坡在各个烈度区都是发生频度最大的;⑵地震滑坡在距离发震断裂较近的地方更为集中,但是在垂直和平行于发震断裂的两个方向上地震滑坡频度的衰减是不相同的,垂直方向较平行方向衰减更快;⑶地震滑坡主要发生在25°~40°坡度范围;⑷地震滑坡主要发生在1.0~1.5 km高程内,约占研究区内滑坡总数量的42%;⑸地震滑坡主要集中在东、东南和南三个方向,约占地震滑坡总数的一半。通过最临近程度方法进行建模对研究区地震滑坡进行危险性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5.
根据蒙古国及其周边地区的背景地震目录(M≤6.0),采用空间光滑地震活动性的方法研究了蒙古国地区背景地震危险性水平,给出了蒙古国50年超越概率10 %的峰值加速度分布图。结果表明蒙古国大部分地区背景地震危险性水平为0.05 g,部分地区高达0.1~0.15 g,意味着蒙古国地区背景地震危险性高,在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区划时应充分考虑背景地震活动,采用不同起始震级的地震活动性模型计算得到的地震危险性水平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因此在采用空间光滑地震活动性模型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时应采用多个模型加权平均的方法,平衡地震频度和地震震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地震预警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新手段,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已建立了各自的地震预警系统。其中,有的地震预警系统已经正式投入使用并取得了明显的减灾效果,有的还正在进行在线测试。本文即主要针对地震预警系统建设中的几个关键技术展开研究。重点对地震预警连续定位、地震震级连续测定、预警信息可靠度、预警信息发布方案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以四川汶川地震、台湾集集地震及东日本大  相似文献   

7.
对2006年2月~2010年4月浙江数字地震台网所有记录到的浙江及邻区范围内437个地震事件重新进行震相识别及定位,筛选出震相清晰且有4个台站记录的291个地震事件后,用双差地震定位法进行精确定位,得到多个事件内部相关事件之间的距离.结果表明,重新定位后地震震源的相对位置比常规地震定位方法得到的结果更加精确.此外本文得到了该区域内多个地震序列的精确活动图像,并根据新的定位结果讨论了地震分布、发震与断裂构造的关系,结果显示出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强震前地电阻率异常的模糊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熙铭  冯德益 《地震研究》1991,14(2):104-111
本文用模糊集从属函数方法,对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和宁河河6.9级地震前华北地区20多个台站的地电阻率观测数据和1988年澜沧——耿马7.6级地震前腾冲台地电阻率观测数据以及1989年巴塘6.7级地震前甘孜台地电阻率观测数据进行了计算,共计处理5500多个数据,从中提取了中期趋势与短临异常,并对唐山地震前地电阻率异常进行了概略分析。  相似文献   

9.
多震源地震数据偏移成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震源地震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地震数据采集方法技术,得到的地震记录是来自多个震源的混合地震数据.本文在多震源波场传播理论和地震波场满足线性叠加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多震源地震数据的偏移成像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首先对多震源地震数据进行分离,得到各个单震源的地震数据,然后再利用常规的偏移成像方法进行处理;第二种方法是多震源地震数据的直接偏移成像.把本文提出的多震源偏移成像方法应用于数值模拟的多震源地震数据,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直接偏移成像方法较分离后再偏移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0.
建设地震数据库系统是为适应和推动地震工作发展所提出的新任务。建国后,特别是一九六六年邢台地震以来,以探索攻克地震预报难题为目标,我国地震科学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为世界瞩目。地震科学的基础是观测。多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众多的定点、流动观测、大规模考察以及许多实验研究。例如,局属地震台已达四百六十余个,在这些台上数千套仪器每天进行近千(台)项观测;建成了十七个区域或地方地震遥测台网,还有十一个正在兴建;近年来每年在四千多个测点上进行二万多公里的流动观测,迄今累积了约三十五万公里的数据资料;利用人工地震、工业爆破及天然地震转换波测深近三万公里;对不下百多次地震序列组织了现场综合观测考察,以及许多专题的地球物理、地质考察和实验;利用多途径的国内外科技合作和多渠道的交换得到了很多宝贵的地球—空间科学和地震工程数据资料。凡此种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查阅公元前1767年河南偃师地震相关的历史记载,讨论了资料的可信性,并确定了该地震确实存在。同时通过对资料的分析,确定了该震的发震时间为夏桀末年(公元前1767年);震中位于河南偃师南(夏代国都斟鄩);地震震级为6级;给出的震中定位精度为Ⅲ。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相对重力与绝对重力的观测情况,系统分析了该区域2010以来的区域重力场变化及其与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7.0级地震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1)芦山7.0级地震前青藏高原东缘重力变化剧烈,芦山地震发生在沿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重力变化高梯度带的转弯部位;(2)芦山地震距2008年汶川地震不到100km,芦山震中及汶川地震震中均处于重力变化四象限中心,表明汶川地震震后恢复调整变化对芦山地震具有促进作用;(3)基于流动重力异常变化在芦山7.0级地震前做过一定程度的中期预测,尤其是地点预测。  相似文献   

13.
1999年辽宁省岫岩5.4级地震的临震预报及其地震活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11月29日12日10分(北京时间),中国辽宁省岫岩地区发生一次5.4级地震。这次地震前,在震区记录到丰富的中小地震活动,组成了完整的地震系列。该系列具有小震频度随时间增多,震级上升,b值较低,地震位置集中和地震P波被动一致,将其判断为震前系列,并抓住了前震活动从密集突然变为相对平静这一大震即将发生的特征,作出了临震预报,于11月28日晚入震意见通报给辽宁省地震局有关部门。这次地震的预报  相似文献   

14.
以2011年8月11日在伽师—阿图什交界处发生的5.8级地震为例,利用MODIS的LST产品数据,采用STL分解法有效地去除地表温度时空数据中的年变趋势及季节因素周期性的影响,对其余的残余项进行GESD异常检测,并分析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的LST异常及其他地震的关系数据,研究结果表明:(1)地表温度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趋势;利用STL分解法可以看出震前存在明显的热红外异常,增温现象经历了"出现-扩大-分散增温-增温幅度达到极值-消失-发震"等几个阶段。(2)发震前四个月研究区周围存在明显的热红外异常,2月10日发震断层周围出现大面积异常,异常特征持续2个月后的4个月发震,峰值距发震时刻时间间隔较长。(3)余震分布与断裂带和热红外异常分布特征相关,震后大部分余震主要分布在主震发生的震前出现热红外异常的断裂带附近。(4)通过对比同地区相似震例发现,本次地震与2018年9月4日伽师县MS5.5地震的热异常特征有许多共同点,其中相同的峰值距发震时刻的时间间隔具有一致性,为震前热红外异常特征的归纳提供典型的参考信息。该次地震热红外异常显著,进一步验证了...  相似文献   

15.
利用双差定位法对江苏地区2009-2015年地震记录进行重新定位。结果显示,重新定位后的结果比原有定位精度有了较好的改进,地震序列在空间分布上更加集中;从平面分布上看,重新定位后的地震更加集中于断裂带附近,较多地震呈丛集状出现;从震源深度分布看,研究区内重新定位后地震震源深度有明显收敛,大多集中在5~20km,表明研究区孕震层基本位于地壳的中上部。同时通过对江苏省不同时期发生的几个震群地震构造活动进行分析(分析各个地震序列的走向、是否产生新的断裂带、与原有断裂带走向是否一致等问题),认为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首先利用 RISP系统对2022年6月10日0—12时四川马尔康地震序列的实时自动检测结果,并结合人工定位结果,对该时段系统自动检测结果进行详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自动检测的地震数量是人工正式目录的1.98倍,匹配率为93.2%,其中发震时刻偏差小于±1.0s的地震占比95.64%;震中位置偏差小于10km 的地震占比97.09%;震级偏差小于±0.3级的地震占比 96.36%.然后对系统多检测、漏检测和与人工目录地震参数偏差较大的地震进行详细分析,对系统检测密集地震序列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并给出优化系统的建议.综合来看,RISP系统可快速产出高精度的震相到时数据和完备性较高的地震目录,可用于震后趋势判定、震源机制解节面判定、 余震快速精定位等地震应急工作.  相似文献   

17.
Rou Jie 《中国地震研究》2004,18(4):357-364
At 19:33 p. m on September 27, 2003, an earthquake with M7.9 occurred in the RussiaMongolia-China boundary Region. It was strongly felt in the Altay region of Xinjiang. The losses caused by the earthquake was 76 million yuan (RMB).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earthquake was outlined, including basic parameters, focal mechanism, evaluation of earthquake disaster losses and so on. The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worked initial analysis for deformation of ground and failure phenomenon.  相似文献   

18.
1937年菏泽7级地震是中国近代地震史上具有特殊历史价值的地震:(1)菏泽地震的原始资料有4类载体:文字记载、震区"地震调查表"、地震波记录以及现场老照片,说明这次地震既有历史地震学属性,也有近代地震学属性,体现了中国历史地震学向近代地震学进展转化的时代特色。(2)由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等多方面原因,菏泽地震后政府基本没有实施有效的救灾行动,灾区陷于困难境地,只有上海华洋义赈会于震后一个月到灾区进行了有限的救助活动。菏泽地震是战争时期发生的灾难性地震,由此提示,在战时发生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的应对问题应引起事先重视。  相似文献   

19.
大同5.5级地震前的电磁前兆信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76年唐山地震皮后,上地震引起的电磁信号异常现象开始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我国相继建立了200多个地震电磁波观测台,并且积累了许多震例资料。同时在国外也发表了一些相关的文章,但大多数文章仅涉及到震前一个台的异常信号或某个频段上的异常信号。  相似文献   

20.
Groundwater responses at 15 monitoring wells on Jeju Island were observed in relation to the magnitude 9.0 Tohoku Earthquake off the Pacific coast of Honshu, Japan, on 11 March 2011, at 14:46:23 h local time (05:46:24 h UTC time). In coastal areas, the groundwater level responses to the earthquake were oscillatory at 12 wells, and the range of the maximum groundwater level changes was 3–192.4 cm. The response durations were approximately 1–62 m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ximum groundwater level changes and the response durations displayed a hig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 = 0.81). Groundwater temperature changes were also observed at 7 of 12 wells 3–10 min after the seismic wave arrived, and the range was from 0.01 °C to 1.20 °C. In mid‐elevation areas, the groundwater level changes appeared in three different forms: oscillatory, spiky and persistent. The groundwater temperature changes were also observed at two wells. One indicated decreasing and recovering temperatures, and the other exhibited rising and persistent temperatures. The primary temperature changes occurred 5–6 min after the earthquake and 2–3 min after the seismic wave arrived. In addition,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ies at the depth of the transition zone were monitored, and the responses to the earthquake appeared at all three wells. Although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temperature changes were not well understood, groundwater inflow and mixing were likely caused by the earthquake, and the responses were various and site specific. The responses to the earthquake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ydro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t each monitoring well, and a more detailed hydroge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is needed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related to earthquakes in general.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