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段旭  丁圣  许美玲 《气象》2010,36(11):120-125
利用计算机技术,将预报因子选取、方程建立和样本拟合融为一体,建立了预报因子选取及方程建立人机交互平台。该平台包括文件信息,因子初选和回归分析三个模块:(1)文件信息模块主要是读取预报对象文件和预报因子文件,显示并检查文件头信息样本长度的一致性;(2)因子初选模块主要是计算各气象要素或物理量场中每个格点因子与预报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构成各相关场,分析这些相关场及其关键区域,从中筛选出组合因子;(3)回归分析模块是对选入的组合因子与预报对象进行逐步回归计算,建立预报方程,并根据回归方程参数和样本拟合率,通过改变因子引入和剔除标准来调整回归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系统利用T106数值预报产品提供的1°×1°的预报场格点值,综合了诊断分析、回归分析、判别分析等多种预报技术,制作了河南省117个县站预报时效为24~120 h的分级降水、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风向、风速的预报方程,并在1999年和2000年投入业务运行.  相似文献   

3.
根据预报内容需求,首先将T639506文件中每日预报时效为0~48小时的各类要素场提取出来,按不同要素逐一建立数据库文件。由降水产生的直接条件选取的物理量要素场有:(1)500hPa涡度、高度(2)700hPa垂直速度(3)850hPa涡度、散度、南北民分量(4)地面气压场预报资料为玉林地区1995年6月逐日20时一20时的降水资料。将降水资料按量级分类:降雨量R≤1mm为第1类;降雨量1mm<R≤10mm为第2类;降雨量10mm<R<50mm为第3类;降雨量R≥50mm为第4类。将提取出来的几资料中各要素场按51×21个格点逐一与分类后的降水资料作相关分析。为了…  相似文献   

4.
利用 T2 1 3数值预报产品制作汉中市汛期降水分级分县预报 ,对 2 0 0 2 -2 0 0 3年 5 -1 0月T2 1 3数值预报格点场进行每个站点相关因子资料插值后 ,与同期的降水实况做了对比统计分析 ,确立每个站点降水量级与选用因子的临界指标值 ,再用多因子概率权重、 3 0 a各降水量级出现的气候概率和 T2 1 3数值预报对汉中市各个站点进行解释预报。应用表明 ,方法对 T2 1 3数值预报有一定的订正效果和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利用1°×1°的HLAFS数值预报产品,分析了我省1997年6月7~9日暴雨过程0h部分物理量的分布特征。通过物理量0h实时场与12~48h预报场的对比分析,指出预报场的误差及对这次暴雨过程预报有较好指示意义的物理量场。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4年夏半年(5~10月)HLAFS、T213、欧洲中心物理量场,计算出开封区域内物理量预报值与实况值的绝对误差和相关系数,结果表明,欧洲500 hPa高度场、风场预报,对短、中、长期环流形势预报有很好的指导作用,T213的假相当位温和相对湿度预报为降水预报提供可靠依据,欧洲850 hPa温度、海平面气压预报对气温升降、大风预报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通过试用,相关系数在0.60以下的仅供预报参考,相关系数在0.60以上的可作预报依据.  相似文献   

7.
梁亮 《浙江气象》2005,26(1):14-19
利用MICAPS系统的实况资料和T213、欧洲中心等数值预报产品,结合雷达回波图,对2004年7月6日浙中地区出现的局地暴雨过程进行环境场和物理量场分析,发现:高低空气流耦合是触发这次暴雨的机制,暴雨就落在低空急流入口区的左侧、高空急流出口区的右侧;热力、动力、水汽条件在降水前都有较好的配合;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的形势预报能力较强;T213预报产品中的垂直速度、涡度、散度等物理量的趋势转折预报与这次暴雨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T639数值产品对吉林地区降水预报的释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长雷  张炜  徐兴波 《吉林气象》2013,(4):12-13,27
通过把T639数值预报产品中有关降水所需水汽、动力条件的物理量,按吉林市各点进行插值,进入数据库,与降水实况资料进行对比检验,找出各物理量在降水预报中的临界值,在此基础上用各物理量集合确率进行集合降水预报,有效提高了T639数值预报产品对吉林地区降水天气的预报水平。由于降水在天气过程中是非连续性因子,而各物理量因子都是连续性因子,本文将对使用连续性好的物理量预报非连续性的降水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24~144小时降水概率回归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欧洲中心10年(1980-1989年)物理量资料,建立了广东省86站1-12月的晴、雨及有无大于25mm降水完全概率回归预报方程,并利用T106逐日要素场预报资料,作24-144小时逐日滚动降水概率回归预报,并逐日上网做指导预报,供广东省各台站调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1~2004年4~10月的降水量和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发生在阿克苏地区中量以上降水的比湿场和水汽通量场的特征;通过分析T213预报产品中的相对湿度、温度露点差和水汽通量预报场演变与阿克苏地区降水的关系,得到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物理量预报场特征。  相似文献   

11.
以国家T106产品的物理量预报场为基础,选取能反映降水的动力、热力特征的单因子场和组合因子场,对桂林市13个站的降水逐站进行分级并建立相应模型,再用当日数值产品用相似离度法确定最短相似距离,作出当天的逐站降水分级预报,并以Windows98为工作平台,以图形和文本2种方式直观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12.
利用实况24小时降水、形势场资料及T213、T639、Japan模式降水、形势场的预报资料,对2009年汛期(5-9月,下同)中国降水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并对T213、T639、Japan三个常用模式对2009年汛期的天气形势、降水及其影响系统的预报做主客观检验,以期得出2009年汛期降水分布特点及三个模式的降水预报效果对比.结果表明:(1) 2009年汛期华南地区降水量为全国之最,长江中下游和西南东部地区其次,东北和华北地区再次.(2)从TS评分看,Japan模式的小雨~大雨量级评分较高,T639模式暴雨~大暴雨量级评分较高;T213模式对华北地区暴雨、大暴雨量级降水预报评分高于Japan和T639模式.(3)从降水预报偏差看,T213模式对华北预报明显偏强,T639模式对华北预报强度较为适中,两模式对其他区域中等以下强度降水预报偏强,对强降水预报偏弱;T639对中等以下强度降水预报偏强程度明显小于T213,而对强降水除华南和东北区域外,预报偏弱程度明显大于T213;Japan模式预报偏差随降水量级增大而减小,对大雨以上各量级预报均明显偏弱,且偏弱程度明显大于T213、 T639.(4)由代表性形势场预报检验结果可知,除T213对500hPa高度场、850hPa温度场预报效果好于其他两模式外,各模式预报效果相差不大.(5)三个模式对500 hPa副高总体预报偏东、偏北、偏强,但Japan预报效果明显好于T213、T639.(6) T639模式对台风和低涡的预报相对较好,T213较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数据库技术的 T213 产品场相似释用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根据新业务预报流程的要求,在 MICAPS 平台中用 T213/T106 产品作场相似解释应用,制作实现了分县站点降水预报的方法.T213/T106产品要素选定了 26 个场.使用了数据库技术将 1994-2000 年共 7 a 的历史常规观测资料分析场进行存储.数据库技术可以快速地进行场相似系数的计算、排序比较和过程查找.运用相似预报原理将数值产品场到历史分析库中去查找相似的办法确定相似过程.在预报制作时设计了两种相似预报方案的输出.从全年 11 个月的评分检验来看,各站点均有 10 个月的 SS1>0,而且多数月份的 SS1 具有较高的值.可以看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客观性、稳定性及预报效果.该方法已经投入贵州省黔东南州气象台的业务运行.  相似文献   

14.
赵凯  孙燕  张备  尹东屏  姜麟 《气象科学》2008,28(2):217-220
利用最新的准2 a国内T213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和实时地面降水观测资料, 筛选出物理量因子,运用动力相似预报方法,经过统计分析,建立了江苏省未来12 h~3 d(12~72 h)降水的预报系统,对预报员制作天气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方法的应用软件实现了降水的自动、客观、定时、定点、定量预报,目前已经投入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15.
将T106数值预报产品24~48h的几个主要物理量预告场格点数据,用距离权重法分别插值到全区所属10个测站上,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选取与降水关联度大的物理量作为预报因子,运用灰色预测GM(0,h)模型制作铜仁地区短期24h逐日降水县预报。经对1995年6~8月进行模拟试验和对2000年8月进行试报,可作为我区短期降水分县预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利用云南省普洱市2015—2017年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探空资料和气象观测站5 min雨量观测资料,分析了普洱地区研究期间41次短时强降水的环境场和雷达回波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尺度辐合线、中气旋、逆风区是强降水触发和维持的重要成因。短时强降水发生前,整层大气水汽充沛,静力不稳定层结,大气可降水量(PW)≥35 mm、SI≤-0. 23、K> 35,可作为环境场对流潜势的判定因子;短时强降水发生时,雷达回波最强反射率因子≥40 d Bz,35 d Bz回波顶高> 5 km,径向速度的辐合切变量> 5 m·s-1。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选取4个相关性显著的影响因子,建立普洱市短时强降水预报模型。所选预报因子包括:35 d Bz回波顶高、30 d Bz垂直剖面中心高度、30 d Bz以上雷达回波面积和SI。预报模型的回报检验表明,普洱短时强降水平均雨强相对均方根误差为17. 0%,局地降水持续时间相对均方根误差为33. 9%,局地过程降水相对均方根误差为25. 6%,回报效果较好。4次短时强降水预报检验中,平均雨强的预报误差每5 min小于1. 2 mm,局地强降水持续时间的预报误差小于10 min,局地过程降水的预报误差小于4 mm,模型均预报出局地连续性降水超过50 mm。预报模型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可应用于普洱短时强降水的临近预报预警。  相似文献   

17.
以T 213数值预报产品资料为基础,根据影响来宾市降水系统的天气动力学特征及日常预报经验,从产生降水的水汽条件、上升运动条件和不稳定条件三要素入手,选取或构造与降水密切相关且反映大气动力过程的众多物理量,如反映中低层水汽输送的R h850×W p850+R h700×W p700,反映中低层动力结构的V or700-D iv850,反映桂中地区是否存在850hPa风切变线的26oN与23oN东西风分量差值等数十个因子,采取以周围九点均值作为预报点资料,对预报时效场进行叠加处理,以及计算机自动和人工划分相结合方法进行预报因子和预报对象0、1化等方法进行技术处理,挑选3~5个最佳预报因子,以国外应用较多的天气事件概率回归法(R eep法)来建立来宾市逐站、逐月的客观降水自动化预报系统。系统完成后,于2004年4月投入业务试运行,在为期两月的预报试运行中,无论是晴雨预报还是大雨降水预报,系统客观预报水平均比预报员主观预报水平要高出7个点以上。因此,系统对预报员有较明显的指导意义,具有良好的预报前景。  相似文献   

18.
连云港市冬季降水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连云港市近5 a冬季45个不同形态降水样本统计分析基础之上,利用常规天气图、物理量场以及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发生在2007年冬季的三次不同形态(纯雨、雨夹雪、纯雪)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归纳了冬季降水在物理量场及多普勒天气雷达图上的基本特征,总结了对降水形态预报具有指示意义的关键因子,同时探讨了连云港市冬季降水形态的预报着眼点,结果表明:降水区上空温度700 hPa是否低于-3 ℃、850 hPa是否低于0 ℃和地面温度是否小于3 ℃,以及雷达回波强度图上是否出现零度层亮带等,都可作为判断降水形态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4年夏半年(5~10月)HLAFS、T213、欧洲中心物理量场,计算出开封区域内物理量预报值与实况值的绝对误差和相关系数,结果表明,欧洲500 hPa高度场、风场预报,对短、中、长期环流形势预报有很好的指导作用,T213的假相当位温和相对湿度预报为降水预报提供可靠依据,欧洲850 hPa温度、海平面气压预报对气温升降、大风预报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通过试用,相关系数在0.60以下的仅供预报参考,相关系数在0.60以上的可作预报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T106数值预报产品性能及其对暴雨预报的能力进行了检验,找出了T106物理量预报场与我区大--暴雨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基于灰色预测的逐日降水滚动预报模型,该模型对我区降水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