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地下水位观测多优化设计方法--孔位离散游移式单纯形优化设计法。该方法不仅优化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而且衡量观测网质量的标准全面客观,是一种适合广泛使用的观测网优化设计法。文章还对与观测网优化设计有关的最优观测网使用时限及观测精度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观测网优化设计,包括观测孔空间位置及时域上观测频率的优化设计。本文从地下水动态特征出发,提出了地下水观测频率优化设计的时间克立金方法、谱分析方法以及统计学分析方法。在观测频率优化设计中,各种方法研究的角度各有特点和差异。  相似文献   

3.
谢芸菲  迟世春  周雄雄 《岩土力学》2019,40(Z1):486-493
变刚度优化设计对于复杂环境中的大规模桩筏基础始终是一个重要难题。基于有限元分析提出一种两阶段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传统均匀布桩方案的桩顶应力分布对群桩进行分区,然后依据每个子区域桩顶应力之间的关系确定基桩数量调整系数,最后通过调整桩间距来改变各子区域的基桩数量,从而实现变刚度优化设计。运用该方法对多层土体中承担非均匀上部结构荷载的大规模桩筏基础进行变刚度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筏板的差异沉降、平均整体弯矩和群桩顶部的差异应力均显著降低。该方法计算简单,应用范围广,且不受复杂土层条件、非均匀上部结构荷载以及桩基础规模大小形状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桩筏基础的系统模拟法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毓氚  刘祖德 《岩土力学》2004,25(1):105-108
针对桩筏基础复杂的大系统问题,提出了系统模拟法优化设计思想。首先应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系统输入,其次采用桩筏基础有限元分析程序计算系统输出响应,最后运用多目标决策技术优化系统输出响应并确定桩筏基础优化设计均衡解。该方法实现了人机交互的优化设计,可确保优化结果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用于水资源系统观测网空间布局优化设计的技术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观测网空间优化设计的重要性和我国目前观测网点布设存在的问题,在综合国内外水资源科学研究状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用于观测网优化设计的几种技术方法,包括数据理论方法,克里格技术和信息熵方法,特别推荐基于信息熵与随机数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优化设计方法,这种根据观测数据信息含量大小建立信息关系度量的技术手段,特别适合在基础数据不完整的情况下运用。  相似文献   

6.
高盟  高广运  张远芳 《岩土力学》2007,28(11):2461-2464
考虑土钉-土体的相互作用,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计算土钉支护结构的内力和位移,提出了变形控制和应力控制相结合的优化设计方法。采用遗传算法,以应力和位移为约束条件,以工程造价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土钉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通过算例分析,并基于规范法的优化设计结果相比较,得出本文的设计方法更为合理的参考结论。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用遗传算法求解优化问题的基本原理、参数的确定方法及解题的基本步骤。通过对假设疏干井群优化设计管理模型的计算,讨论了遗传算法在地下水疏干井群优化设计中应用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煤层气田井网布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煤层气开发的成败以及最终采收率的高低。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给出了煤层气井网优化设计的原则以及井网优化设计考虑的因素,如井间干扰、各向异性、井距与排距之比、井网密度、井网方位等,并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鄂尔多斯盆地某区块进行了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为该区的煤层气开发方案设计提供了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9.
深基坑开挖中桩墙体系支护的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吴江滨  王梦恕 《岩土力学》2004,25(3):469-472
针对桩墙加内支撑这种支护型式在常规支护结构设计中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决策变量、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优化算法的确立以及计算机程序的编制,成功实现了桩墙体系支护结构的参数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
长短桩组合型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软土地基上建造建(构)筑物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复合地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地基处理方式。工程上一般对地基浅层土的承载力要求较高,而深层只需满足下卧层强度要求即可。长短桩复合地基可做到浅层置换率高,深部置换率低,这样就合理地满足了软弱地基不同深度对承载力的要求。同时长短桩复合地基浅部置换率高,加固区复合地基模量大,深部置换率低,复合地基模量较低,正好适应浅部附加应力大,深部附加应力小的应力场,这样对减少软弱地基总沉降有利。本文探讨了长短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方法,提出了长短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利用复合形法求解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同时给出了优化设计计算算例,计算结果表明,此优化设计方法不仅可有效地保证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方案技术上可靠,还可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顺层路堑边坡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高速公路顺层路堑边坡的稳定与否, 直接影响着公路的运行安全, 因此对该类边坡特点进行总结, 确定其研究方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首先对高速公路顺层路堑边坡特点进行了总结, 提出了高速公路顺层路堑边坡从野外调查-稳定评价-开挖坡角确定-加固设计的优化设计路线.在此基础上, 以京珠高速公路大悟县境南段为例, 按照高速公路顺层边坡设计思路: 即在分析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 采用剩余推力法和Sarma法计算了其稳定性, 对影响边坡的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并根据计算成果确定了最优设计坡角.在保证边坡总体稳定的前提下, 提出了边坡开挖方案及经济合理的边坡锚喷加固设计方案.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对工程建设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土钉支护结构优化的改进遗传进化-复合形算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梧松  吴玉山 《岩土力学》2002,23(2):228-230
对于土钉支护结构优化这样一个二重优化问题,采用改进遗传进化算法调整土钉设计参数,并利用复合形法搜索支护结构的临界滑面,从而得出保证工程安全可靠且造价最低的最优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Highwayexcavationdesign ,apreconditionoftheslopeimprovement,aimstoproposethesuitableexcavationslopean glewhichcanmeettheneedsoftheslopestabilityandtheeco nomicsecurity .Thehighwaysafetyisstronglyaffectedbytheresultsofexcavationdesignoftheslo…  相似文献   

14.
The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solu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optimum shape of a retaining wall modelled by the co-ordinates of a set of points which belongs to a certain permissible space. An optimum design method is formulated as a non-linear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 The following two objective functions, which are mutually conflicting and non-commensurable with each other, are considered: (a) to minimize the total weight of the wall, (b) to maximize the structure stability. A set of Pareto optimum solutions is derived numerically by adopting a logical algorithm, and a Pereto optimum solution is obtained by investigating the trade-off relationships among design objectives.  相似文献   

15.
Earthquake disaster is still the number one among all natural disasters, particularly, in terms of destructive power in causing deaths. Can earthquake engineers control seismic casualties through the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For this purpose, a conception of casualty control based seismic design is presented and a “two-step decision-making” method is proposed for determining the optimum seismic design intensity (or ground-motion) for controlling both seismic death and economic losses. The key problems in establishing the model are to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socially acceptable level of earthquake mortality and establish the corresponding objective function and /or constraint conditions in determining the optimum seismic design intensity. Ten different grades of socially acceptable mortality are suggested and the final socially acceptable mortality level was proposed for seismic design based on a questionnaire that was distributed nationwide in China. Finally, the method was applied to eight cities with different seismic hazard in China and the effects of various grades of acceptable earthquake mortality on seismic design intensity are analyzed.  相似文献   

16.
抗滑桩截面经济优化设计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三峡库区兴山县二里半滑坡为例,分析了抗滑桩截面尺寸与抗滑桩各内力之间的关系,论述了截面尺寸与混凝土及锁口护壁费用、钢筋费用及单抗滑桩工程总费用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最优截面尺寸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考虑抗滑桩的结构要求,提出了确定合理的截面尺寸的方法:若最优截面宽度满足构造要求,则选取该截面作为设计截面;否则选取构造宽度下使工程造价最小的高度作为设计截面高度.  相似文献   

17.
桩锚支护设计中单支点位置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庆  殷琨  郑毅 《世界地质》2006,25(3):312-316,322
针对桩锚支护结构设计中支点位置的优选问题,以一个具体工程为实例,分别采用等值梁和极限平衡两种方法与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相结合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最佳的支点位置与上述两种桩锚支护结构计算方法的选择无关。结合该工程实例,利用等值梁和极限平衡两种方法计算出的最佳支点位置的确定值为4.65m和4.57m。  相似文献   

18.
深部软岩巷道锚网索耦合支护非线性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孙晓明  何满潮  杨晓杰 《岩土力学》2006,27(7):1061-1065
由于深部软岩巷道工程岩体介质已进入到塑性大变形阶段,其破坏主要是由于支护体与围岩之间的不耦合造成的,因此提出了锚网索耦合支护非线性设计方法。与传统的线性参数设计不同,该方法在变形设计的基础上,针对最佳耦合过程进行强度设计,提出锚网索耦合支护参数,并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反馈设计进行修正。与新奥法不同,采用该设计方法进行锚网索耦合支护既能充分发挥锚网主动支护浅部围岩的能力,又能通过锚索调动深部围岩强度的支护能力,从而可以实现软岩巷道支护体与围岩在强度上、刚度上和结构上的耦合,保证软岩巷道围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掺气减蚀设施体型优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计算掺气设施水力特性的数学模型和挑坎掺气槽坎高的优化目标函数,对原型掺气槽的体型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掺气设施的优化坎高主要与来流Fr数有关,来流Fr数愈大,所需坎高愈小;来流Fr数愈小,所需坎高愈大.  相似文献   

20.
根据笔者参与设计的南京地区复合桩基工程实例,对复合桩基的设计方法和适用情况等作了进一步的探讨,重点分析了复合桩基单桩承载力的确定、桩的布置及施工、桩基优化设计、沉降预测和安全系数等方面的内容,对推广复合桩基更为广泛的工程应用,具有积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