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最优预报因子与最优预报方程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冯耀煌  杨旭 《气象学报》1989,47(1):52-60
本文根据预报量与预报因子关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预报因子的四种类型,并且利用最优化方法原理选取最优的预报因子,同时还利用强迫引进重要因子的办法选取最优预报方程。从实例计算证明,最优预报因子基本上是非线性的,所以用逐步回归或逐步判别方法建立的预报方程也是非线性的,并且还证明,非线性预报方程比线性预报方程效果有明显的提高。本文最后还指出,此种非线性预报方法可推广到各个领域有关多元分析的定量和定性预报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2.
RLS-BP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在降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RLS—BP是一种新发展起来、自动设置网络主要参数和具有快速收敛能力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用预报对象动态消空处理加以改进,应用于大连地区短中期降水MOS预报,实施了其预报效果与普通BP网络对比的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新模型既提高了降水的预报精度,又有良好的计算稳定性.并且适合推广应用于气温、能见度等诸多气象要素的预报和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3.
杨宗凯  殷娴  胡颖  周清倩 《气象科技》2018,46(5):1020-1025
应用云南省2014—2017年闪电资料和探空资料,分析了低纬高原地区大气不稳定参数与雷电活动的相关性,从9个参数中选取了相关性较强的5个参数,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各参数可预测雷电发生的阈值,再运用复相关系数法计算各参数权重,建立雷电潜势预报方程。最后通过预报检验法及个例分析法对方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低纬高原地区大气不稳定参数对雷电活动较为敏感,响应阈值普遍低于平原区域。该预报方程对未来12h雷电活动的发生预报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推广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人工智能台风路径预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燕  金龙 《大气科学》2013,37(5):1154-1164
利用主成分分析可以从具有随机噪声干扰的气象场提取主要信号特征,排除随机干扰的能力,论文以1980~2010年共31年6~9月西行进入南海海域的台风样本为基础,综合考虑台风移动路径的气候持续因子和数值预报产品动力预报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的特征提取与逐步回归计算相结合的预报因子信息数据挖掘技术,以进化计算的遗传算法,生成期望输出相同的多个神经网络个体,建立了一种新的非线性人工智能集合预报模型,进行了分月台风路径预报模型的预报建模研究。在预报建模样本、独立预报样本相同的情况下,分别采用人工智能集合预报方法和气候持续法进行了预报试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前者较后者在6、7、8和9月份台风路径预报中,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下降了7.4%、4.8%、12.4%、17.0%。另外,论文进一步在初选预报因子和样本个例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新模型与直接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因子并分别运用逐步回归和遗传—神经网络集合预报模型进行计算的预报精度差异表明,前者具有更高的预报精度,其原因是该方法挖掘利用了全部备选预报因子的有用预报信息,而且遗传—神经网络集合预报模型的是由多个神经网络个体预报结果合成,集合模型的各个神经网络个体的网络结构,是通过遗传算法的优化计算确定的,因此,该集合预报模型的泛化能力显著提高,在实际天气预报中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董焕军 《气象》1988,14(2):55-55
实践证明,MOS预报方法在县站的推广和使用,不但对稳定和提高县站预报质量有一定作用,而且为县站预报业务向客观化、定量化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市自1984年开始向县站推广MOS预报方法,目前大部分县站都有了多套MOS方程,并已成为各站预报业务中的主要预报方法。但在引进、推广过程中也走过一些弯路。为总结经验,以利于改进工作,现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与同行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雷电临近预报方法在输电线路雷击预警中的应用,以2013年湖北省宜昌地区一次电力线路雷击灾害事件为例,基于高分辨实时雷达资料和二维闪电定位资料,建立了一种雷电临近预报模型,从而实现对某一区域未来30 min雷电的临近预报;在此基础上,采用雷电预报区域和输电线路网格化方法,计算输电线路和临近雷电预报区域之间的距离,并实现输电线路雷击临近预警。该方法简单、实用,其预警结果可供电力部门进行输电线路雷击风险评估时参考,特别适合于电力部门使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区域中α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及其预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建立一个区域中α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对其各模块技术方案进行了介绍,并给出1994年1~10月共10个月的预报统计检验分析和不同季节里三个典型天气学个例的试验结果。系统自投入业务运行以来,运行稳定可靠,对天气形势、降水尤其是暴雨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在日常航空气象保障工作中取得明显效果;此外,该业务系统也非常适合广大台站的计算条件,具有一定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该文根据风电功率计算方法,结合数值预报资料和威宁县探空资料计算了赫章县韭菜坪的风电功率预报值.并对韭菜坪风电功率预报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每天的风电功率明显不同,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差异较大.比较威宁观测资料计算的韭菜坪风电功率值与T213及ECMWF预报资料计算的风电功率值时,我们发现威宁观测资料计算的风电功率值明显大得多,这是因为数值预报产品经过平滑过滤处理的,风速值仅仅体现了平均状况,而观测资料包含有中小尺度系统,有时风速很大,因此这种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9.
对预报因子进行分部筛选建立待选因子库,克服了因子数目太多而带来的计算困难;通过对预报因子进行预报能力检验,提高了因子的预报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空气污染数值预报试验中的模式系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介绍了天津市空气污染数值预报实验中城市空气污染数值预报模式系统的构成及各模块的功能。在天津市空气污染预报实验期间, α中尺度气象模式对区域范围内的逐时风、温、湿及其降水预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且模式的计算时间短; β中尺度气象模式在边界层内具有较高的垂直分辨率, 模拟结果合理, 其中计算与观测的风向差小于60o的概率达到643% , 计算与观测的风速比值接近于1; 预报的地面SO2、NOx和TSP浓度与同步监测值相比, 城市空气污染预报模式对SO2和NOx的日平均浓度的预报效果较好, 预报准确率达640% , 而对TSP的预报则较差  相似文献   

11.
典型相关系数及其在短期气候 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借助典型相关系数,对场与场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由短期气候预测理论与实践以及线性方程组理论,提出了多因子场预测未来要素场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A probabilistic precipitation forecasting model using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 (GAMs) and Bayesian model averaging (BMA) was proposed in this paper.GAMs were used to fit the spatial-temporal precipi...  相似文献   

13.
为发挥不同模式数值预报产品的各自优势,提高数值预报产品的综合应用效果,通过引入广义熵权的概念,将数值产品的预报场与分析场或实况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动态分步跟踪评估不同模式数值预报产品的中期预报效果。利用该方法对大连地区历史天气个例进行中期天气预报模拟试验,并将其用于某次导弹发射任务气象保障。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客观、定量地比较不同模式数值预报产品之间的异同,较好地挖掘各类数值预报产品的阶段性优势以便预报员决策时选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期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非均匀饱和广义湿位涡在暴雨分析与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虑实际大气非均匀饱和特性, 通过引入广义位温及广义湿位涡方程, 对华北暴雨和江淮梅雨锋暴雨的发生及落区进行了广义湿位涡异常的诊断分析, 表明暴雨形成时大气低层有广义湿位涡的异常出现。对广义湿位涡倾向的计算表明:它对暴雨的发生有一定指示作用, 因而可利用广义湿位涡的异常来识别暴雨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卞双双  何宏让  安豪  潘晓滨  张云 《气象》2019,45(10):1352-1362
以人工增雨作业获取的飞机积冰实例资料为基础,利用WRF模式对51次飞机积冰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常用七种积冰预报算法对积冰潜势区和强度的预报效果,进而采用评分权重集成法建立了飞机积冰强度集成预报模型,并检验了其预报效果。结果表明:(1)假霜点温度经验法对2002年4月4日积冰个例的预报效果与实况一致,而其他积冰算法预报效果均与实况相差较大;(2)对51次飞机积冰预报效果进行统计检验发现,假霜点温度经验法的预报效果最好,积冰强度预报准确率为72.55%,其次是RAOB法,IC指数法和I积冰指数法次之,改进的IC指数法预报准确率最差,只有19.61%;(3)对比不同积冰算法建立的集成预报模型的预报效果发现,选用IC指数法、假霜点温度经验法、RAOB法进行集成预报时,预报准确率最高,且漏报率、偏弱率及偏强率均能控制在10%以内,比单一预报算法中的最高预报准确率提高了8%,且漏报率降低了4%,偏强率降低了8%。  相似文献   

16.
大风是台风引发的三大灾害之一,考虑到现有的台风大风研究相对较少、预报经验也比较不足,因此对其预报方法进行回顾总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经验预报、统计预报、数值模式预报及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等4个方向梳理了台风大风预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天气图、卫星云图和雷达图是经验预报中非常重要的工具;统计预报根据方法的不同可细分为回归预报、客观相似预报和气候持续性预报;数值模式预报方面,国内外多家机构都研发了相应的台风大风预报产品;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目前则包含了动力释用、统计释用和人工智能释用。同时总结了上述4类预报方法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最后,讨论了未来研究与实际业务中进一步提高台风大风预报能力的可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我国近年雾研究方法及研究热点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关于雾的各项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近年来该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概括,包括气候统计方法对雾特征的研究、数值模拟方法对雾的机制研究、雾微物理结构研究、雾的监测识别与预报技术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雾研究领域的热点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包括高速公路大雾天气的研究、霾研究、雾与城市化相互作用以及沿海和复杂地形地区雾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统计预报方法是农业气象预报业务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新一代农业气象预报系统”中,系统设计了一种通用统计预报模型构建方法,可用于作物产量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等农气预报业务。本文主要介绍了通用预报模型的设计原理、实现方法及应用试验结果等。  相似文献   

19.
徐双柱  吴涛  张萍萍  王继竹  董良鹏 《气象》2015,41(9):1159-1165
根据2010—2014年风云2号(FY 2)和风云3号(FY 3)气象卫星资料,结合雷达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等,利用多阈值法、面积重叠法进行了湖北省暴雨云团的识别跟踪方法研究;利用配料法进行了湖北省6 h暴雨短时预报方法研究。建立了以网页形式的风云系列卫星资料的暴雨监测预报业务系统,定量监测和预预暴雨的发生、发展。2014年应用检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于湖北省暴雨的监测和预报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荣  程正泉  黄健聪 《气象》2012,38(5):623-628
利用广州地区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的湿球温度、干球温度、黑球温度,以及附近自动气象站相同时刻的温度、风速、湿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在对广州地区湿球黑球温度(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WBGT)统计、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昼夜两段模式和分时模式构建出WBGT预报方程。利用WBGT的实测资料,对上述两种预报方程和直接引用的香港天文台WBGT预报方程一同分析预报误差,对比发现:直接引用的香港天文台的预报方程预报效果最差,分时段WBGT预报模式总体偏差最小;三种预报方法在夜间比白天预报偏差小,昼夜预报法和分时预报法预报偏差不超过1℃,两者对夜间的WBGT预报能力相当,但在白天时段分时预报法明显比昼夜预报法的预报偏差小。据此,文章选取预报效果最好的分时模式建立预报方程,文中最后针对预报方程中温度、相对湿度因子由于预报误差而导致的WBGT预报误差进行了讨论。基于此研究成果,气象部门为第16届亚洲运动会的马术比赛提供了准确、周到的气象服务,为马术比赛的赛事安排及比赛的成功举办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