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藏铁路对西藏旅游景观影响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赖文宏 《冰川冻土》2003,25(Z1):186-189
简要介绍青藏铁路沿线旅游资源特点, 并根据青藏铁路沿线的自然景观多样性和独特性, 对其科学研究价值、美学价值、文化价值进行总结. 分析了青藏铁路对沿线景观产生影响主要工程类别: 路基工程、取弃土场、砂石料点、施工便道、施工营地、施工场地等, 提出青藏铁路修建对西藏旅游景观产生的影响及为减小和缓解铁路工程对沿线景观的影响, 需采取预防措施和恢复措施, 所提各项措施符合青藏线的特点, 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青藏铁路沿线构造裂缝的地质特征及工程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l:2000活动断裂勘测与地质灾害调查,在青藏铁路沿线鉴别出24条不同规模、不同宽度的构造裂缝带。青藏铁路沿线构造裂缝主要沿活动断层分布,呈线性排列,产状稳定,延伸较长,成群产出,与现今构造变形、断层运动及断层破碎带不均匀冻胀存在成因联系,常形成密集的构造裂缝带。构造裂缝带宽20-2400m。构造裂缝对青藏铁路、青藏公路及沿线工程安全具有不良影响,能够产生显著的灾害效应,如切割错断路基,产生路面塌陷,诱发不均匀冻胀变形,影响工程质量和行车速度,对车站、房屋、管道也将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3.
多年冻土是气候条件控制的特殊地质体,气温升高和降水条件变化将对青藏铁路沿线的多年冻土产生深刻影响.从全球气温变化背景和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和论述了气候变化对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地温特征及冻土区工程建筑物的可靠性产生缓慢而持续影响的气温变化指标.通过对冻土区工程设计原则和工程结构、工程措施可靠性产生重大影响的气温变化特征的分析,提出对目前冻土工程可靠性的看法,并提出应对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4.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工程复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青藏铁路穿越550km多年冻土区,多年冻土地温、冻土类型以及沿线生态环境等存在较大的差异,使多年冻土区工程较为复杂。因此本文提出了冻土工程复杂性概念,建立冻土工程复杂性评价模型,并利用GIS平台对青藏铁路沿线唐古拉山越岭地段工程复杂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铁路穿越的唐古拉山越岭地段工程复杂性相对较小,而青藏公路的工程复杂性相对较大。这表明了青藏公路沿线冻土工程比青藏铁路沿线更为复杂,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青藏公路路基稳定性变化比青藏铁路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5.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桩基础施工中的混凝土温度控制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辉  廖小平  赖远明 《冰川冻土》2005,27(2):176-181
简要介绍了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的工程特性和分布情况及其与桩基础工程间的相互影响,论述了在青藏铁路高原多年冻土区施工环境下, 被广泛应用的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温度控制问题. 讨论了影响桩基回冻时间的各种因素以及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其中所占的地位, 提出了对青藏铁路相关施工规范中桩基混凝土部份温度指标进行适当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原冻土区桩基施工温度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贾晓云  朱永全  李文江 《岩土力学》2004,25(7):1139-1142
结合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的主要特点,利用Ansys5.6大型有限元计算程序,对青藏铁路冻土区桥梁混凝土灌注桩基施工过程的地温场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高原冻土区桥梁桩基在施工过程中地温场的变化规律,并据此对冻土桩基施工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所得成果可供相应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7.
孙士云 《冰川冻土》2003,25(8):181-185
对青藏铁路沿线独特的生态环境特点进行了论述,以提高设计、施工人员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并在设计、施工中采取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青藏铁路沿线发育6个典型移动冰丘,冰丘冻胀对线路工程具有严重破坏作用,导致桥墩扭裂、涵洞破裂与输油管道弯曲变形,产生显著的灾害效应。83道班移动冰丘发育于二道沟盆地南侧两组断层的交叉复合部位,属断层破碎带桥基施工诱发移动冰丘;夏季表现为上涌泉水,形成泉坑;冬季形成厚度达0.5m的冰幔和高达2.5m的冰丘,产生了比较严重的灾害隐患。在泉水富集部位,通过修筑堤坝、泉水池和排水通道,改变了泉水的运移路线,消除了移动冰丘及灾害隐患,确保了83道班铁路大桥的工程安全,为青藏铁路沿线移动冰丘的工程防治积累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河南地质》2009,(10):46-46
日前,青藏铁路沿线冻土带地温监测系统建设项目基本完工。 该项目是国家气象局为了加强对青藏铁路沿线冻土带温度变化的监测,以进一步提高青藏铁路沿线运输保障的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从而预报、预警青藏铁路冻土带地温变化对铁路路基的影响,并及时将有关信息提供给青藏铁路有关单位和交通部。  相似文献   

10.
青藏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特点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士云 《冰川冻土》2003,25(Z1):181-185
对青藏铁路沿线独特的生态环境特点进行了论述, 以提高设计、施工人员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 并在设计、施工中采取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工程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9,自引:11,他引:18  
孙永福 《冰川冻土》2005,27(2):153-162
青藏铁路建设需穿越高原多年冻土区, 在探明沿线多年冻土分布特征的基础上, 合理确定了青藏铁路线路的走向方案.在多年的冻土研究和工程实践的指导下, 有针对性地开展了 5 个不同类型冻土工程试验研究, 取得重要科研成果, 指导设计和施工.全面总结4 a来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工程的研究与实践, 提出了“主动降温, 冷却地基, 保护冻土”的设计思想, 制定了路基、桥涵、隧道成套工程技术措施和先进施工工艺, 对确保多年冻土工程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地表路线地质观测、不同比例尺的活动构造填图及不同深度的地球物理探测,证实青藏铁路沿线发育近南北向活动构造带,表现为活动断层、地壳形变、第四纪断陷盆地、建造、地震活动、温泉线性分布及比较显著的地球物理异常。青藏铁路沿线近南北构造带现今活动性比较强烈,未来尚有增强趋势,能够诱发多种类型的地质灾害,对铁路路基、公路路基和永久建筑产生不同程度的工程危害。   相似文献   

13.
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分布特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气候条件,按照地形、地貌把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分为15个区段,并分别介绍了各个区段多年冻土特征. 结果表明:在外界环境变化,包括全球气候变暖及工程活动的双重效应下,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及其存在状态发生了极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包括年平均气温升高、多年冻土退化、热融灾害增加、寒区工程病害不断加剧等. 多年冻土及其存在状态发生变化不但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而且对青藏铁路沿寒区工程的安全运营、维护及发展提出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工程地质综合分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影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工程特性的地温分区和冻土类型,提出了冻土工程地质综合分类方法,结合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工程设计和施工情况的实践,对铁路建设中如何应对全球气温变暖下冻土区工程安全提出了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5.
部瑞梅 《陕西地质》2009,27(2):89-96
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增建第二线工程作为青藏铁路的一部分,线路全长约763.2km,沿线地质构造复杂和地层岩性岩相变化大,线路穿越多个构造单元,地质灾害发育;本文对沿线区域内地质环境条件进行了详细论述,对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进行了阐述,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和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了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了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青藏铁路沿线断裂活动的灾害效应   总被引:26,自引:10,他引:16  
青藏铁路沿线发育大量不同方向、不同性质、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活动断裂。这些活动断裂对地震分布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形成了12条区域性地震构造带。一些重要的活动断裂的平均运动速度达4~15mm/a,能够孕育6~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导致严重的地震灾害。在青藏高原北部常年冻土区,断裂活动不仅导致路基变形、路面破裂和工程破坏,还诱发不均匀冻胀、构造裂缝和移动冰丘等地质灾害,对青藏铁路、青藏公路和输油管道等线路的工程安全产生不良影响。断裂蠕滑运动与地下水活动、不均匀冻胀的耦合效应使青藏公路安多段路基松动和路面强烈变形,对青藏铁路的工程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7.
青藏铁路沿线构造活动性评价和工程稳定性区划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构造活动强度α(≤1)和地壳稳定程度β(≤1)是构造活动性评价和工程稳定性区划的重要参数,α=1-β。对青藏铁路沿线任一单元i,以断层运动速率(vi)、地震震级(Mi)、温泉温度(Ti)和构造应变(εi)综合刻画构造活动强度(αi),αi=(vi/vmax Mi/Mmax Ti/Tmax εi/εmax)/αmax。根据各单元构造活动强度值(αi),应用克里格等值线绘制软件,编制构造活动强度等值线图,为青藏铁路沿线构造活动性评价和工程稳定性区划提供定量判据。α≥0.40的构造活动区可能孕育Ms≥6-7级地震,对应于不稳定区:α≥0.70的强烈构造活动区可能孕育8级左右强烈地震,对应于极不稳定区。区划结果表明,青藏铁路沿线发育昆仑山南、可可西里、通天河、唐古拉山、错那湖、当雄、羊八井7个不稳定区,其中包括西大滩、谷露盆西、羊八井3个极不稳定区。  相似文献   

18.
人类和自然因素对风景旅游洞穴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风景旅游洞穴的环境变化和洞穴碳酸钙景观的风化、破坏和稳定性问题已经相当严重,许多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很高的风景旅游洞穴景观因洞穴景观和环境的严重破坏而不得不关闭。因此,风景旅游洞穴的安全已引起了国内外洞穴学家、洞穴旅游管理部门以及游客的广泛关注。对洞穴环境和碳酸钙景观的安全性威胁,普遍认为旅游活动和旅游设施运行是主要的影响。综上述,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都会强烈影响风景旅游洞穴的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19.
郑少洛高速公路是河南省的重点交通基础设施,也是河南省黄金旅游的高速通道。郑少洛高速公路(新密段)沿线矿山众多,以露天开采石灰岩、建筑用砂为主。矿山开采造成植被严重破坏,地貌景观改变,存在易引发地质灾害、损毁资源、污染环境等问题,不仅威胁高速公路的安全通行,而且影响沿线景观和新密市对外形象。  相似文献   

20.
青藏铁路基础桩孔施工用旋挖钻具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青藏铁路采用旋挖钻进施工的特点,研制出适应青藏铁路各种地层条件的旋挖钻具,并制定出一套科学的旋挖钻进工艺,从而解决了青藏铁路桥桩基础施工这一世界难题,也为实现旋挖设备和钻具国产化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