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对工程建设场地及可能危及工程建设安全的邻近地区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和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做出评估,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对凌源市翅冀矿业有限公司项目生产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确定了评估范围、评估级别、预测可能引发和遭受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危害程度,并提出了工程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青藏铁路无人值守地应力综合监测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安装在青藏铁路沿线一种新型的无人值守综合地应力监测站。该监测站采用无线GPRS通信技术,通过Internet连接到安装在北京的地质力学研究所地应力监测局域网中心端服务器,实现数据交换和监测站的远程控制,该项技术克服了传统地应力测量需要人工现场信息采集的弱点,使用数据终端来实现地应力监测的自动化。该监测站能够进行青藏铁路沿线的昆仑山、安多、羊八井深孔应力监测和昆仑山西大滩昆中断裂位移监测,可以对青藏铁路沿线地球物理数据、地质灾害数据、地质环境数据及地球动力学过程实现不间断的监测,为青藏铁路沿线的地质灾害、青藏高原构造变形动力学过程的研究和地震预报、高原环境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增强了对青藏高原地质灾害、地震的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对研究区地质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和野外实际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构造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及工程地质学,对该公路沿线地质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总结了沿线地质灾害类型,对存在的地质灾害现状进行了评估,并对评估区进行了分区。研究结果对线路的施工及地质灾害防治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灾防灾、降低经济损失,对拟建在黄河南岸附近的小区建设场地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讨论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和遭受的各种地质灾害,重点分析了黄河岸边崩塌灾害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预测评估是指对工程建设场地可能危及工程建设安全,对邻近地区可能引发和加剧工程设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做出评估。依据工程项目类型、规模,预测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和建设后,对地质环境的改变及影响,评价是否会引发或加剧对本工程建设有危害的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6.
张新江  王广辉 《地下水》2012,(2):171-173
通过分析评估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确定评估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由评估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结合建设项目本身重要性确定该地质灾害评估级别。在分析评估区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及评估区地质环境的条件下,依据工程项目的类型、规模,分析工程使用过程中可能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工程建设本身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进行现状、预测评估,在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的基础上对评估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分区,并提出了合理性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曾土荣 《广东地质》2003,18(1):57-65
根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结合拟建工程特征,预测了工程建设过程中及峻工后可能诱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类型并评估其危险性;对评估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划分危险性等级分区。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8.
秦华中 《山东地质》2011,(10):35-38,42
为减少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和地质灾害之间的相互影响,工程建设之前必须对工程建设用地存在的地质灾害进行评估。结合国道317线汶川至马尔康段公路改建工程的特点,对工程遭受或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的滑坡和崩塌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作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为拟改建的公路建设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20,(3)
瓮马铁路南北延伸线是促进贵州经济发展的又一重大工程,在查明区内地质环境条件、道路沿线及周边影响范围内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分布特征、形成因素及其危害程度的基础上,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结果显示,研究区可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和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两种级区,其中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总长145 588. 8 m,对工程建设的危害程度大;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总长299. 45 m,对工程建设的危害性较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红眼川乡移民小区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危害的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技术依据,以减少因不合理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同时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进行用地审批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杨光  廖坤炎 《第四纪研究》2019,(5):1246-125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工程活动日趋强烈,中山市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呈加剧趋势。根据中山市1:50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数据,结合中山市环境地质特征,对中山市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进行了分析。统计分析表明,4~9月是汛期雨季,是中山市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高发季节。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多发生在坡高10~30m的斜坡带上,均分布于山体坡脚,临近居民区及建筑物,与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本地区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强、规模小、危害性大等特征,为中山市今后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内昆铁路为国家I级单线铁路,北起成渝铁路的内江站、南至昆明,其中云南水富至贵州梅花山段为新建段,全长357.643 km。新建河谷段不良地质极其发育,主要分布于水富至大关段,影响和控制着线路方案选择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滑坡、岩堆、危岩落石、泥石流、“顺层”等。内昆线在勘察设计中,对河谷(大型)不良地质体及集中发育分布地段线路方案进行了由浅入深、由宏观至局部的方案研究和比选,采取了“裁弯取直”、“内移作隧”、“外移设桥”等不同工程类型的方案比选,方案多采取绕避。对一些难以绕避的,采取对通过该处具体线位的比选,选择有利于稳定的方案,并采取桩、锚索、挡墙等工程防治措施;比选累计长度逾50 km,在线路方案选择中充分考虑地质因素,仅因地质问题提出的改线地段达20余处,充分体现了地质选线的重要性。内昆线施工开挖揭示及结合竣工工程现状,表明河谷地段线路方案的工程地质比选是合理的,工程措施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穆冬林 《陕西地质》2010,28(1):86-91
分析了包西铁路大保当至延安段增建二线在自然条件下,地质灾害的现状分布与特征,进一步探讨了地质灾害的成因与地质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提出对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气候自然变化及其异常、对盐湖、黑海沿岸、里海西岸和贝阿铁路的工程地质条件,带来的盐溶、斜坡作用活化,海侵和路基热融变形等工程地质灾害的现实性和严重性。指出今后进行铁路工程地质勘测设计时,必须考虑未来气候自然变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伟  张兵 《云南地质》2007,26(3):328-334
昆河新线玉蒙段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地震及活动断裂、膨胀土、软土、砂土液化、岩溶、不良斜坡及特殊岩土等,对铁路工程影响很大。文章论述沿线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提出相应的工程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铁路工程地质信息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主要对构建铁路工程地质信息系统的必要性,GIS在铁路系统中的应用现状,铁路工程地质信息系统涉及的基本内容,以及如何构建基于GIS的铁路工程地质信息系统等作了详细的论述,并给出了一些对铁路工程地质信息系统构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造山带内动力作用的工程效应是地学与工程领域基础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结合GIS技术和相关地学理论,对喜马拉雅造山带由构造划分的高喜马拉雅、低喜马拉雅和特提斯喜马拉雅3个地块进行研究,揭示不同地块工程地质特性和灾害效应受内动力制约的普适性规律。提出:在挤压碰撞造山机制作用下快速隆升的高、低喜马拉雅,地震以逆冲型为主,地震强度大、频率高,水平应力相对较大,主应力方向近NE-WS方向,地形向大高差发展、河流下切强烈,山地灾害严重;而属于拆离地系,处于相对沉陷状态的特提斯喜马拉雅,地震以正断型为主,地震活动性相对较弱,水平应力相对较小,主应力方向近E-W方向,地形演化向着减弱地势的趋向发展,雪崩灾害严重;此外,高喜马拉雅特有的海洋性冰川地貌、冰湖和冰川泥石流,可能是控制跨喜马拉雅山铁路线路方案的重要问题。基于上述各地块工程效应存在显著差异的认识,提出以构造划分作为铁路工程地质分区的建议,并以拟建中尼铁路交通廊道为例,绘制了工程地质分区图。研究有助于将造山带理论推进到工程应用层面,为铁路大范围方案比选阶段,广域、高效、低成本地获取信息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危险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地区地质构造条件复杂,新构造活动频繁,人为活动剧烈,故地质灾害较为发育。主要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有泥石流、采空塌陷、崩塌以及地裂缝等。本文在北京市各区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的基础上,对北京地区的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育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采用袭扰系数法,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影响地质灾害演变趋势的降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地震活动以及区域岩组结构等因素进行了综合评判。并在此基础上.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危险度进行了评价和预测,将北京地区划分出了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地质灾害中风险区及地质灾害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19.
应丽君 《江西地质》1997,11(4):71-74
本文结合赣南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对京九铁路赣南段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典型地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20.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工程地质特征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是地质历史时期高海拔寒冷气候条件下的产物,也是青藏铁路建设的三大难题之一;而多年冻土工程地质特征及其评价工作是作出合理、可靠的工程设计的基础。结合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区的15个地形地貌分区,在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选择了70个典型断面进行了地质勘查,采用地质钻探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各区的工程地质特征并对其工程地质类型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冻土类型多样,高含冰量冻土、厚层地下冰广泛分布,不同区段地温差异性较大,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良好、一般、不良和极差的工程地质区段交错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