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构像畸变模型参数对普通数码影像DLT算法精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的构像畸变模型条件下,利用附加条件的DLT算法处理普通数码影像所得到的影像精度是不同的。控制点分布均匀时,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较少控制点情况下,可考虑引入3个畸变系数k1、P1、P2来提高解算精度;而当控制点数达到一定数量时,可考虑引入3个畸变系数k1、p1、p2或5个畸变系数k1、k2、k3、p1、p2以提高解算精度。  相似文献   

2.
无人机(UAV)倾斜摄影技术以其低成本、高效率、高精度等优点成为实景三维模型构建的主流. 实景三维模型的精度受很多因素影响,研究主要从控制点分布均匀性的角度出发,探究其对实景三维模型精度的影响,提出一种较为普适的控制点均匀性衡量指标. 研究中设计了两种不同数目的控制点实验,每种实验各包含3种不同均匀性分布方案. 使用UAV获取实验区航空影像,分别采用6种方案参与模型构建. 通过分析模型精度,结果表明:控制点均匀性较低时实景三维模型精度较差,高程精度比平面精度差;增加控制点的均匀性会提升模型的整体精度;控制点均匀性的提升对均匀性较低时模型精度的改善较高;控制点均匀性可作为一种评价指标应用于外业控制点的布设中去.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无人机成图误差因素的基础上,选择重庆市潼南区柏梓镇郭坡村为研究区,开展丘陵地区1:2 000比例尺DOM和DEM成图精度与控制点分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点分布较为均匀的情况下,控制点的密度大于0.2时,DOM精度能够满足规范要求;控制点的密度大于2.6时,DEM精度能够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采用多项式模型进行遥感影像的几何精校正中,控制点的选取对校正精度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实例计算,分析比较控制点的数量、分布对校正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控制点的数量会提高校正精度,但控制点数量并非越多越好;选择均匀分布的控制点有利于提高几何校正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晋军 《北京测绘》2021,35(6):790-794
利用消费级无人机大疆精灵四搭载KG2000Pro五镜头倾斜相机,对倾斜摄影空中三角测量精度和控制点布设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测区、相同控制点数量以及相同控制点布设方案下,倾斜影像的中误差>下视影像的中误差>多视影像的中误差,控制点越多,测量精度越好,但外业测绘工作量也越大,当控制点达到15个后,测量精度基本趋于稳定;针对影像覆盖度存在的中间区域密集、四周边缘薄弱问题,设计了6种增强测区边角控制的控制点布设方案,通过参与空中三角测量解算,认为当影像覆盖度高、但测区不易进入时,宜选用四角点组布设方案,当影像覆盖度低、但测区比较平坦时,宜选用区域网均匀布设方案.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了A3数字航摄仪在成像方式上的特点以及旁向重叠度对A3影像空三精度的影响,并结合某地的航摄数据对不同重叠度下的空三加密精度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表明,A3航摄影像的空三精度随旁向重叠度的减小而降低;当旁向重叠度为60%或更高时,按照少数控制点的方案空三精度也能满足规范要求;当旁向重叠度低于60%时,可通过增加控制点密度的方式提高空三精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基于RPC模型进行ZY-3影像正射纠正处理时,当使用全局布点控制方案时控制点增加到12个以上后,对整景影像的纠正精度影响不明显,且由于选取多个高精度的控制点非常困难,而有时控制点的增加并不一定能带来精度的提高。本文通过采用几种不同的控制点布设方案对同一景ZY-3影像进行正射纠正,并对几种方案的纠正成果进行了精度比较和分析,从而进一步证实了选择合适的控制点布设方案和控制点数量大大提高ZY-3影像的纠正质量和纠正效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巡视探测器在驶离着陆器后近距离状态下的高精度定位需求,该文提出了基于影像的单摄站定位方法,设计了两组不同的实验分别验证空间后方交会迭代法、直接法和线性变换法的稳定性和定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空间后方交会迭代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精度,适合用于巡视探测器的近距离定位;在控制点量测精度确定的情况下,算法最终定位精度与巡视探测器至着陆器的距离近似成反比;当有观测条件不好的控制点参与定位时,定位精度会随之降低,剔除该控制点可以提高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9.
付勇  邹松柏  刘会安 《遥感学报》2012,16(S1):94-97
利用多个测区的样本数据和大量的野外实测GPS控制点, 进行“天绘一号”01星立体影像无控制点、不同控制条件下的定位精度检测, 结果表明在无控制点定位时平面精度优于10 m, 高程精度优于6 m, 控制点定向时的检查点平面精度优于9 m, 高程精度优于3 m, 完全满足1:50000比例尺成图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
GPS网平差中起算控制点的质量与分布直接影响测量成果精度,解算未知控制点的坐标时,需要至少3个已知点,但并不是控制点越多越好。因此,合理地选择GPS网平差的控制点,对保证GPS控制网的精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工程案例,通过相似变换模型寻找质量最优的控制点,结合控制点数量与分布要求,选择出了该案例中最有效的控制点,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直接线性变换 (DL T)的基本原理出发 ,分析了 DL T一般解法中存在的缺陷 ,提出了附加两个条件的 DLT解算方法的数学模型 ,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DLT程序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裴亮  蔡锋  李国庆 《测绘工程》2003,12(4):50-54
在近景摄影测量直接线性变换原理的基础上,加入附加条件建立附加有平行条件的直接线性变换函数模型,探讨了在解算过程中用数据探测法剔除粗差,用验后补偿的方法补偿系统误差的实现。鉴于非量测像机在近景摄影洲量中应用导致直接线性变换解法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及数据量大、解算过程过于复杂的情况。用VC 编制了直接线性变换的解算程序,对其关键的方法和用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3.
对非量测用摄影机所摄影像的解析处理 ,控制点起着不可缺少的桥梁作用 ,控制点的数量和分布形式将直接影响平差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度。文中利用手持式 1 2 0普通相机 ,从可靠性和精度上 ,就基于直接线性变换算法中 ,对控制点的优化设计问题进行了实验分析 ,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自主导航的轨道确定及时间同步观测方程。以北斗仿真全星座为对象,通过采用仿真星间及卫星与地面锚固站间观测值,进行了60 d自主导航解算,分别探讨了锚固站数量及锚固站观测连续性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3类卫星自主导航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锚固站数量及观测连续性对RERR及CERR无影响;加入1个锚固站即可显著改进URE结果精度,继续增加锚固站数量虽然可进一步提高URE精度但其改进效果有限;锚固站观测中断时间越长,其对应自主导航精度越低。因此,在BDS自主导航运行模式下应保持较高的锚固站观测频次以保证自主导航精度;另外,锚固站数量及观测连续性对北斗系统3类卫星自主导航精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张菊清 《测绘工程》2006,15(6):20-23
在对GIS扫描数字化过程中,所采集的数据里经常含有系统误差和异常误差。在纠正这些误差的过程中,应同时考虑控制点坐标和数字化坐标的先验协因数。文中以数字化的系统误差拟合模型为例,提出双因子抗差贝叶斯估计误差拟合方法,并分别就控制点含有粗差、数字化点含有粗差和两者均含有粗差3种情况建立相应的模型,实例验证了其抗差效果。  相似文献   

16.
径向点质量模型反演方法本质上是空间扰动重力的向下延拓,属于病态问题,通常采用正则化方法求解。针对该问题,对径向点质量模型方法进行改进,提出附加空间约束的径向点质量模型方法,引入符合实际的空间约束条件,建立空间约束条件的虚拟观测方程,并采用赫尔默特方差分量估计确定原始观测方程和虚拟观测方程的合理权比,使反演结果更加稳定。以南美大陆区域为研究区域进行陆地水储量变化反演,试验结果表明:增加空间约束后,法方程组条件数明显减小、病态程度降低,反演结果与球谐系数法反演结果、GLDAS模型结果整体相一致,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说明该方法可有效应用于区域地表质量变化反演,为利用卫星重力监测地表质量变化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参数椭球的密度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继“参数椭球”概念提出以及“参数椭球”的地球重力学性质和数学性质得到初步研究之后 ,本文研究了参数椭球的密度分布问题。结果表明 ,当参数椭球内的密度界面无限趋向表面时 ,两种“准等位条件”是完全等价的。在参数椭球的“准等位条件”下 ,匀质分层的密度分布并不符合地球的实际密度分布。因此 ,地球的密度分布与纬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会使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 SAR)信号产生相位延迟,进而影响生成DEM的精度,特别是对L和P等长波段信号的影响不可忽略。因此,针对不同TEC分布模式的电离层开展研究,构建了电离层对星载In SAR测高精度的影响模型,提出了相应的校正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表明对于特定波长的In SAR信号,不同TEC分布模式对In SAR测高精度的影响不同:TEC均匀分布的电离层模型对In SAR测高精度的影响较小,并可通过相位解缠、基线估计等环节进行很好的补偿;而TEC不均匀分布的电离层模型对In SAR精度的影响较大,仅靠相位解缠等过程不能较好地消除,必须通过向干涉图中加入电离层影响模型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9.
在现阶段航测外业控制测量实际生产中,仍有部分环节采用手工作业,使得整个航测外业控制测量各个工序之间衔接性差,整体性弱.比如,控制点布设和控制点信息检查阶段,这些传统的作业方法已经不适应数字化生产的要求,它必将制约生产的速度和质量.本文旨在通过构建数字化生产平台,辅助解决航测外业控制测量中控制点布设和控制点信息检查生产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