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鄂霍次克海东南部科学院隆起区OS03-1岩心碎屑重矿物及火山灰层进行了详细分析。岩心重矿物以紫苏辉石、绿帘石和普通角闪石为主,特征矿物为钛磁铁矿和普通辉石,矿物特征表明本岩心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冰筏搬运(陆源)和火山喷发。陆源物质大部分来源于鄂霍次克海西部和北部地区,少量来自堪察加半岛冰川携带沉积物;火山物质则来源于堪察加半岛和千岛群岛的火山喷发产物。在岩心中识别出3个火山灰层,各种证据表明火山灰层1与已知的K2火山灰层相同,形成年代为26ka BP;火山灰层3具有明显火山物质与陆源物质混合特征,而火山灰层2则只能通过碎屑矿物的含量特征来判定,外在颜色不明显,已经明显的被陆源物质所稀释。研究表明,碎屑矿物组分参数可以有效地指示物质来源,也是识别火山灰层存在(特别是被陆源物质稀释)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
在马里亚纳海槽(18°N)附近的沉积岩芯中,火山碎屑物质丰富,且夹有数目不等的火山灰层。火山碎屑的组合特征反映了本区主要以基性火山喷发产物为主。原生火山灰层基本上代表着相邻区域的火山喷发次数。同时,在一定的构造部位,浊流沉积对火山灰层的分布有一定影响作用。本文对位于不同构造背景两沉积岩芯的岩屑,玻屑和晶屑进行了鉴定,并对火山灰层的垂向分布规律与火山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3.
位于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巽他海峡中的克腊加太火山还在1883年就停止了喷发 ,那时其爆发性的喷发和其后高达40m的强大海啸造成死亡的人数超过36000人。全世界都能观察到它的大气影响。在相当长时间的停息之后 ,克腊加太火山于1952年复活了 ,然后在1966年又有活动。新鲜的熔岩流 ,火山岩渣和火山灰逐渐形成了新的火山锥 ,被称之为阿纳克·克腊加太。但所有这些事件进行得比较慢。1999年2月5日从现今高度达海平面以上813m的火山顶部传出了轰隆声 ,向1000m高空升起了火山灰柱。在以后的5天中 ,整个岛上…  相似文献   

4.
74ka左右最年轻的多巴火山喷发被认为是晚更新世最大的喷发 ,已多次讨论过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直到现在 ,印度洋东北部的马来西亚、印度次大陆以及阿拉伯海 ,即苏门答腊岛上多巴火山口以西的地区都报道过多巴火山喷发的硅质火山灰层和分散的玻屑。这里我们报道了在中国南海南部的17961 -2和17962 -4沉积物岩心中新发现的火山灰层 ,运用地层学和地球化学分析得出这些火山灰层是最年轻的多巴火山灰。这些新的多巴火山灰雨出现在喷发火山口以东1800多公里的地方 ,这可能表示了该喷发时期的对比风向。研究用的沉积物样品来…  相似文献   

5.
2013年采集的单道地震剖面揭示了西沙海域的火山结构,有助于理解该区域火山的形成机制和活动性特征。地震剖面显示:西沙南部存在大约10个火山构造,具有不连续强振幅反射特征的熔岩流侵入火山周围上新世和更新世地层。此外,在西沙西部边缘和中部分别发现有单个火山构造,岩浆侵入火山体周围的第四纪地层。根据岩浆侵入体和周围地层的接触关系,推测区内火山活动集中在上新世和第四纪两个时期。上涌的深源地幔岩浆弱化了地幔岩石圈并继续沿着先存断裂向上涌至古海底,可能是该区域火山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6.
南海深海晚第四纪火山沉积物及其起源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通过对5个岩心和30个层样品的分析,发现在沉积物中存在着大量的火山物质,有的呈层状,有的则以分散状态存在。电子探针对火山玻璃的测试结果表明,本区的火山物质有两种成分,一种为碱性玄武岩,另一种为岛弧安山岩。从火山灰的形态特征来看,基性火山物质来自海底火山喷发,中性的火山物质来源于陆上的火山喷发。由同位素、碳酸盐含量、孢粉的分析结果推断,317-82-29②岩心是在晚第四纪沉积形成的。此外,^87Sr/^86Sr的比值表明,南海深海的火山物质起源于上地幔。  相似文献   

7.
《海洋世界》2008,(2):5-5
英国南极考察处1月20日发文,称他们在南极洲西部的冰层里发现了一层冻结的火山碎屑和火山灰,因此,他们推测南极冰川不断变薄可能还有另外的原因,那就是火山活动。  相似文献   

8.
南极西部马里伯德地的3个大的碱性复合火山的晚第四纪火山活动以火山喷发为主 ,许多沉积火山灰层作为南极西部冰盖和南大洋海洋沉积物的区域时代 -地层层位。在Berlin山、Takahe山和Siple山的熔岩和熔合火山碎屑坠积物以及非熔合火山碎屑坠积物共记录了20次喷发 ,在组成上大多数为过碱性粗面岩。运用40Ar/39Ar激光熔融和反应堆逐步加热方法测得的喷发年龄范围为571~8.2ka。40Ar/ 39Ar测年的这些马里伯德地喷发中的火山灰可用1968年伯德站冰心的地球化学资料来鉴定。74ka的冰心记录…  相似文献   

9.
48万年来南海及周边地区火山喷发作用的沉积学记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南海西部越南岸外MD05-2901孔的研究,建立了48万年来高分辨率的氧同位素年代地层。针对磁化率结果显示的13层厚度超过4 cm的磁化率峰值层,将其年代和菲律宾巴拉望岛岸外的MD972142孔的火山灰层进行对比,发现其中10层完全对应,证明磁化率峰值层是由火山喷发作用造成的,说明48万年来菲律宾火山带喷发的粉尘可以沉积到南海西部。磁化率峰值层样品的粒度特征明显不同,呈双峰态分布,粗颗粒组分较多,空隙率高,密度和颜色反射率较小。由此证明,磁化率和粒度分析可用于寻找肉眼不可见的火山喷发作用的沉积学记录。研究发现的受火山喷发作用影响的特殊层位,可作为地层对比的参比标志,并为追溯48万年来大气和洋流的变迁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冰岛及夏威夷群岛上的喷发裂隙、火山口、熔岩流的位置和分布及其它火山特征,为了解岩浆如何输送到浅层地壳和后来在地表喷出提供了关键性资料。虽然洋中脊地段(有时表现为单一的火山状态)比陆地火山长且狭窄,但我们知之甚少,主要原因是它们位于水深2500m或更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