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饮食文化景观及其区域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从物质饮食文化景观和非物质饮食文化景观两个角度探讨了广东饮食文化特质.物质饮食文化景观中主食以稻为主,副食以水产类为主,但无论哪个民系都重视食品加工泡制,讲究色、香、味,构成异彩纷呈的粤菜体系.非物质饮食文化景观与物质饮食文化景观是一个相互对应的范畴,如粮食作物中的饮食神灵崇拜,水产品中的水神信仰....  相似文献   

2.
基于饮食文化原真性的理论框架,以武汉的恩施土家族餐厅为研究对象,结合网络文本信息和问卷调查,验证了跨地方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原真性感知模型,运用潜在冲突指数分析顾客对跨地方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原真性感知的总体水平及内部差异,并采用单因素非参数检验和最优尺度回归分析探究影响顾客感知差异的具体因素。结果发现:顾客对少数民族餐厅的食物原真性和环境原真性的感知水平较高,内部差异较小,而对服务原真性的感知水平较低,内部差异较大;期望和信息获取渠道是致使顾客感知差异显著的重要因素,但籍贯等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民族主题餐厅的跨地方生产有利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相较于标准化的饮食文化生产方式,基于顾客需求的饮食文化原真性的渐进式改造相对温和,更利于保留食物的真实性,以及满足人们的多元需求。  相似文献   

3.
"食在广州"的文化内涵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食在广州"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总结了"食在广州"的文化表现,认为"食在广州"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开拓性、灵活性、趋时性和享受性等文化特质;并从自然与经济环境、饮食自身的奇特与怪异、"重吃轻穿"的消费心理等方面分析了"食在广州"得以传播和发展的原因.认为要继续巩固"食在广州"的地位,需要政府重视,企业参与,注重与节事活动的结合,注重与岭南文化的结合,注重"食在广州"文化内涵的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4.
内蒙大青山高等真菌垂直分布分为三个垂直带谱:1.浅山带以蘑菇属Agaricus、口蘑属Tricholoma和腹菌类Gasteromycetes为主;2.中山带以卷边桩菇Paxillus involutus、乳菇属Lactarius、蘑菇属和乳牛肝属Suillus等常见;3.深山带以瘤柄牛肝属Leocinum和毒伞属Amanita居多。食、药用及菌根菌150余种,其中蒙古口蘑Tricholoma mangolicum为著名食、药用菌,对牛、羊的分娩有催产作用。  相似文献   

5.
闽东是全国畲族人口最多的聚居地,民族色彩浓郁,但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建设却明显滞后,畲族文化旅游应成为闽东可持续旅游业的基础.为此,本文提出关注畲族旅游"文化圈"的建设意义和重建构想.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与地方性的语境下,潮菜是饮食文化生产中"地方走向全球"的一个典型案例,其因潮汕人向海外移民而形成了本土潮菜、东南亚潮菜和港式潮菜"三足鼎立"的空间分布格局。文章以采集到的本土潮菜企业进货数据为依据,结合地方知识,从饮食地理视角探讨潮菜的人地关系表征。探讨了潮菜原料的时空特征:潮菜原料广博,以海鲜为主,地理集中性强,季节性显著,其特有的调味料最能体现潮汕的地方味。全球化与地方性背景下的潮菜饮食文化生产主要表现为本土潮菜受到全球化的影响与海外潮菜保持潮菜的风味内涵2个方面,即一方面本土潮菜由于全球范围内物流的日益发达而更加易于获得世界各地的食材,全球化影响下的文化交流在潮菜中融合了外来元素;另一方面在海外发展的潮菜则主要依靠烹饪方法和特色调味使其保持潮菜的风味。全球化增加了潮菜原料的多样性,由于善于运用广博的原料,潮菜在跨地方饮食文化生产中有很好的适应性。同时全球化带来的空间压缩突破时间限制,满足了潮菜追求原料时鲜的要求,因此全球化有利于潮菜的传播与发展。地方性则体现在传承潮菜精细的烹调技艺和运用其特有的调味料以保持潮菜风味的特质。虽然全球化为本土潮菜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食材,但是本土潮菜始终以本地食材为主,相比海外潮菜更加注重食材的季节性。因此在全球化与地方性的背景下潮菜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论地理环境对潮汕饮食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潮汕饮食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丰富多样,无所不食而名震南粤,享誉全国。它的形成既有历史文化的影响,也与独特的地理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湿热的气候、濒临大海、水网密布、人多地少和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百越之族与中原文化的碰撞交融等孕育了注重饮食口味“清、淡、甘、和”,汤水讲究原汁原味,小吃多样、原料丰富、佐料齐全以及工夫茶等饮食特色,在中华饮食文化中形成了潮菜流派。  相似文献   

8.
水肥耦合对玉米田间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干旱区绿洲农田玉米水肥耦合试验为基础。利用含有根系吸水项的一维土壤水动力学模型,模拟了不同水肥条件下玉米蒸散、根系吸水、土体贮水量变化以及田间土壤水量平衡。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初期以棵间蒸发为主,其后则是以植株蒸腾为主;玉米在30-40cm土层吸水速率达到最大值;玉米灌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与85%对土壤0~80cm土层贮水量的贡献是相等的,并且高肥力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强根系的吸水能力,高灌水可增强玉米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但对于提高水肥利用率来说,理想的处理为中肥中水。  相似文献   

9.
广州流动人口特征及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广州市典型区流动人口的问卷调查,对流动人口的人口属性、迁移、工作、经济状况特征及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广州市流动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已/未婚比例相当,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为主,户籍来源以广东、湖南、广西、湖北、江西、河南、四川等7省区最多.迁移特征表现为来广州时间1月至1年居多,以赚钱为主要目的;来广州途径以亲戚朋友介绍为主.工作特征以工人居多,大都就业于私营企业,合同率很低,且工作变动频繁.经济状况表现为以中低收入为主,整体消费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10.
文化生存空间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更重要的作用,提出广义文化生存空间的理念,广义文化生存空间是文化遗产的一种生存环境,这一生存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它有许多支化的成分,如文化政策、语言、民俗、宗教信仰、经济水平等,它们是文化遗产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从广义文化生存空间探讨畲族文化生存空间的保护,认为畲族文化遗产生存空间保护的具体措施主要有:加强对畲族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和资助、加强文化生态的保护、加强对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建设“畲族生态博物馆”、开发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发展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