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方地震工作的区域联防是特指在我国内陆跨省(市)、跨地区、按照震害客观分布情况由若干个地方地震部门自愿联合起来的区域地震工作协作组织。“淮海经济区地震联防会”是在我国大陆地震活动进入新的活跃期,为适应减轻地震灾害的需要,由苏、鲁、豫、皖四省十六地(市)自发联合,于1989年成立的。本文通过“联防会”的产生、机构性质、主要任务、活动方式、组织管理工作的回顾与思考,提出了一个区域联防的工作模型,在实践  相似文献   

2.
黄应忠 《高原地震》2007,19(1):65-66
通过多年地震联防区的工作和感受,总结了地震联防区工作的特点和作用,提出了地震联防到地震应急联动救援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对晋陕豫地震联防区34年的工作实践进行了回顾总结,针对地震联防联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工作章程,建立监测网络,健全应急联动机制,促进区域合作与信息共享等对策建议,切实提高区域地震联防和应急联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1984年7月11日至14日,晋陕豫三省四区第九次地震联防暨学术年会在临汾举行。河南的洛阳、陕西的渭南、山西的运城、临汾地区的地震工作者139人参加了会议。陕西省地震局顾问崔玉亭同志和山西省地震局局长孙国学同志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临汾地区行署副专员宋发义同志到会看望了大家,地区科委副主任李英锋到会并讲了话。 会议开始,由运城地震局副局长张秀堂代表联防区作了《83年联防区工作情况报告》。83年联防区在震情监视中落实异常、会商震情、建立地下水网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在基础建设上完成或基本完成了“联防区地震目录”、“联防区构造体系与地震分布图”、“地壳厚度图”等工作。  相似文献   

5.
晋豫陕邻近地区地壳厚度图鉴定评审会于1984年12月25日至27日在洛阳召开.会议由三省地震联防区主持,共有24名代表及全体编图人员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推举了国家地震局物探大队、分析预报中心,地球物理所及三省地震局有关领导、专家和科技人员组成鉴定评审委员会,由孙武成高级工程师任主任委员.对提交鉴定的图件和报告进行了热烈认真的讨论.并一致通过了鉴定评审委员会的评语.本区地壳厚度编图工作,是在晋、豫、陕三省地震联防区领导同志的倡导和关怀下,在国家地震  相似文献   

6.
2022年1月8日1时45分在青海省海北藏族州门源县(37.77°N,101.26°E)发生M6.9地震,震源深度10 km,此次地震波及到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地震发生后,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立即启动国家地震灾害三级应急响应。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连夜派出工作组赴现场协助地方开展灾害调查、地震趋势研判、烈度评定等工作。青海省和甘肃省立即启动联防联控机制,迅速开展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本文就此次地震的应急响应、灾情调查和烈度评定情况进行详细梳理,为今后高效应对此类大震提供经验积累和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1989年10月6—8日,四川省川西地震联防片区第三次会议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有四川省地震局、攀枝花市地震办公室、凉山州地震局、雅安地震办公室、甘孜州地震局、西昌地震中心站、云南省丽江地区行署地震办公室等单位的领导和地震工作者。攀枝花市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秦万祥副市长到会看望代表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8.
由上海、苏州、南通、无锡等地区组成的长江口地震联防区于1981年10月18日至22日在无锡召开了第十三次例会。联防区十六个单位的代表,江苏省、上海市地震局、有关地、市地办的负责同志,以及南京市、常州和镇江等地办的应邀代表共49人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主要内容包括:听取专题讲座、对长江口地区近期震情进行会商和经验交流等三个方面。会议期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和地震地质大队的同志作了关于地震前动物异常行为的机理和非震异常的识别、古地震的范畴及其研究意义、国内外地应力测量的动态、资料的分析处理和土层应力仪在短临预报中的作用等报告;还宣读介绍了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第十研究室“地震社会学”  相似文献   

9.
晋豫陕三省交界地区,是我国历史地震活动较强烈的地区.本文根据晋豫陕地震联防区编制的地壳厚度图,结合地面地质构造特征,对发生在该区的5级以上地震活动与上述构造的关系进行探讨,说明5级以上地震的发生与地面地质构造有一定的关系,且多发生在深部莫霍面隆起构造的斜坡上.  相似文献   

10.
陈荣化 《地震》1998,18(2):134-140
研究了13次7级地震和49次6级地震震前震源区及其附近发生的二个显地震地方平太阴时τ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62次6、7级震是,有47次地震,其显地震地方平原阴时的夹角≤45°,且47次地震中68%的地震,其第二个显地震发生发后,主震在未来2、3个月内发生。因此这一现象可能是一种短期和临震前兆。作用裂隙串通地震孕育模式即IPE模式对这一现象作了解释,并把这一研究结果初步应用于地震预报实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三年晋豫陕地震联防暨学术年会,四月甘五日在运城举行.山西省运城地区、临汾地区,河南省洛阳地区,陕西省渭南地区以及山西省雁北、忻县、晋中、晋东南等地区的地震工作者共146人参加了会议.国家地震局及山西、陕西和河南省地震局的负责同志应邀参加了会议.运城地委常委、副专员李雪同志致开幕词,山西省地震局副局长李琪庭同志讲了话.会议主要内容是:  相似文献   

12.
陈荣华  丁香 《地球物理学报》1996,39(Z1):224-230
研究了12次7级地震和44次6级地震震前震源区及其附近发生的显著地震地方平太阴时τ的分布规律.根据月亮在地球内任一点形成的起潮力是一个主要周期为12h25min左右的周期性函数及月亮在地方平太阴时相隔180°的两个位置上对地球内任一点起潮力基本相同这一现象,计算了大地震前两个显著地震地方平太阴时τ的夹角△τA以及两个显著地震地方平太阴时与主震地方平太阴时夹角的平均值△τB。计算结果表明,对大部分地震,△τA≤45°和△τB≤45°,说明显著地震和主震发生时,月亮差不多都在震源区的同一方位或与这一方位相隔180°的位置附近.用裂隙串通地震孕育模式对这一现象作了解释,认为显著地震和主震的地方平太阴时的分布都与主震断层走向有关.指出△τA≤45°这一现象可作为一种地震前兆用于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13.
云南宁洱6.4级地震应急行动及灾害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云南宁洱6.4级地震是近年来距离城市较近的一次地震事件,造成了较多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震后,地方各级政府和地震部门都迅速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周密安排和部署地震应急处置与救灾行动。本文简要介绍了宁洱6.4级地震的应急行动和灾害情况及特征。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 1 3次 7级地震和 49次 6级地震震前震源区及其附近发生的二个显著地震地方平太阴时τ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在 62次 6、7级地震中 ,有 47次地震 ,其显著地震地方平太阴时的夹角≤ 45°,且 47次地震中有 68%的地震 ,其第二个显著地震发生以后 ,主震在未来2、3个月之内发生。因此这一现象可能是一种短期和临震前兆。作者用裂隙串通地震孕育模式即 IPE模式对这一现象作了解释 ,并把这一研究结果初步应用于地震预报实践中 ,较好地预报了新疆伽师地区 1 997年 4月 6日 6.3、6.4级 ,4月 1 1日 6.6级和 4月 1 6日 6.3级地震。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地方地震工作队伍的基本情况和教育培训的现状,论述了地方地震工作中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分析了地方地震工作队伍教育培训存在的不足和困难,进而提出了加强地方地震工作队伍教育培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美国专家们在一次“地震危险”学术会议上说,地震时最安全的地方可能是地下。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地震台台长博尔特(Bruce Bolt)博士说:“如果呆在地下15英尺深的地方,地震效应将减少一半。如果在地下30英尺深的地方,其效应将只有地面上的四分之一左右。”  相似文献   

17.
侯万凯  于龙伟 《内陆地震》2004,18(2):154-161
运用1999年辽宁岫岩MS5.4地震和1997年新疆伽师强震群两组地震的序列,计算了这两次地震地方平太阴时τ,并计算两相邻地震的地方平太阴时夹角Δτ,研究了这两次地震的地方平太阴时的分布特征,并对后续地震的危险性进行了判定。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针对辽宁省的地方平太阴时的分布,若ML≥4.0并连续3次出现地方平太阴时夹角Δτ≤45°,则可将此作为一项具有短期或临震预报意义的异常项。而新疆伽师强震群显著地震地方平太阴时夹角的分布特征较复杂,若MS≥4.0并连续出现5次地方平太阴时夹角Δτ≤45°时则可视为突出异常,且多数情况下不会虚报。一个震群中的主要地震,连续保持地方平太阴时夹角Δτ≤45°,可判定为前震序列,且处于临震状态,同样可据此判定主震后的强余震。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地方地震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地方地震工作的现状以及面临的困难,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地方地震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引言 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Mw9.0地震是日本观测史上最大的地震.包括我自己在内,大部分人大概都会认为,东北地方不会发生M9的地震,或者至少在自己活着的时候不会发生.但是,实际上,东北地方近海确实发生了特大地震,这已经说明了我们持有的俯冲带的地震发生模式化的观念有问题.这次地震不光是地面和海面的晃动,也许也大大动摇了地震研究人员的一些理念.  相似文献   

20.
1995年1月17日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概况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1月17日,强烈的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袭击了日本近畿地方的广大地区,这次灾难性的地震是半个世纪以来在日本发生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内陆地震,它使日本遭受了一次出乎意料的严重破坏,打破了“日本安全”的神话,将对今后的地震预报和防灾对策研究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这次地震引起了日本和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本文将对这次地震作一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