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四川省若尔盖县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2007、2009和2012年的5月和9月共6个时期的遥感影像,基于栅格数据和综合评价模型,对若尔盖县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首先,从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因子出发,选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地表温度、坡度、坡向、土地利用、湿度指数6项生态因子作为评价指标;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综合指数评价模型计算出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同时,依据计算结果的大小把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划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最后,对若尔盖县的生态环境状况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2年若尔盖县生态环境质量良好,不同时相的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的均值均在60左右,同时该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有变好的趋势;不同季节的评价结果稍有差异,但是同一季节不同年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不同等级的区域相间分布,较差区域主要集中在植被覆盖较差的区域,西北部居多,中部零星分布。  相似文献   

2.
对威海近海海域127站位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测试,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超标分类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法等多种评价方法对研究区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认为研究区海底表层沉积物的单因子污染物指数偏低,只有Cu和Cr两种重金属出现一类沉积物质量超标情况;海底表层沉积物环境质量在整体上处于清洁和尚清洁状态,个别站位处于允许状态;污染类型主要以Ⅰ类、Ⅱ类为主,含少量Ⅲ类,Ⅱ类又分为Ⅱ1Cr和Ⅱ2Cu两个污染亚类,Ⅲ类又分为Ⅲ1Cr-Cu和Ⅲ2Cu-Cr两个污染亚类;各种重金属的生态危害程度均低。  相似文献   

3.
黄河上游及源头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黄河上游及源头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评价因子的获取及其分值和权值的确定,评价模型的建立及评价等级的划分。评价结果表明,该区环境质量具有垂直分带规律,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四川省什邡市“十一五”期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析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原因,使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土地利用、水资源量、降水量、土壤侵蚀、污染源排放等作为基础数据,运用遥感解译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对什邡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2005~2010年动态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0年,什邡市生态环境质量年际变化呈“V”字型,受汶川地震影响2007~2008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下降,其余年际间无明显变化;在评价期内,汶川地震是导致什邡市植被覆盖指数和生物丰度指数明显下降的主要因素,占全部变化因素的97%以上;除2008年外,影响什邡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环境质量指数和水网密度指数.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四川省什邡市“十一五”期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析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原因,使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土地利用、水资源量、降水量、土壤侵蚀、污染源排放等作为基础数据,运用遥感解译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对什邡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2005~2010年动态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0年,什邡市生态环境质量年际变化呈“V”字型,受汶川地震影响2007~ 2008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下降,其余年际间无明显变化;在评价期内,汶川地震是导致什邡市植被覆盖指数和生物丰度指数明显下降的主要因素,占全部变化因素的97%以上;除2008年外,影响什邡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环境质量指数和水网密度指数.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关中平原城市群2000~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及发展趋势,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对2000~2020年6月至9月关中平原MODIS遥感影像进行优化重构,并利用绿度、湿度、干度、热度4个指标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分析该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格局,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了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等10个驱动因子对遥感生态指数时空分布的影响,采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构建回归模型,分析驱动因子的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改善,遥感生态指数均值由0.448增至0.565,空间上呈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2)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区域占70.8%,退化区域占22.9%,改善尤为明显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庆阳市、平凉市和天水市,退化区域主要分布在城市群中部西安市及其附近区域。(3)植被类型对关中平原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最大,影响力高达0.46。研究期间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趋于改善,局部恶化,尤其是人类活动密集的城市及其附近区域。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基于TM影像所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评价了哈萨克斯坦2000年和2010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哈萨克斯坦各州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差异较大,整体呈现东部各州生态环境质量较高、中西部各州生态环境质量较低的空间格局,且2000-2010年哈萨克斯坦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现变差的趋势。以基于MODIS数据所提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地表含水量、地表温度等自然要素,以人口、GDP等社会经济要素为自变量,以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回归分析表明哈萨克斯坦生态环境状况主要受自然因素特别是NDVI指数的影响,因而改善哈萨克斯坦生态环境质量可从提高植被覆盖度入手。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一种对多项指标都能普遍适用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利用反馈式突变进化算法对幂函数加和型指数评价公式中参数进行优化,并用优化后的综合评价指数公式对大气环境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武汉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的评价实例研究,表明了综合指数公式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信息融合技术在神府-东胜地区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介绍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神府-东胜地区环境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针对这一地区的环境特点 ,形成了以遥感信息为基础的环境综合评价体系 ,体系包括环境压力负荷、环境问题、环境潜力三个方面的十个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知识 ,实现了全部因子的权重排序。以 GIS为技术支撑 ,对各专题进行了时空变化分析 ,建立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详细客观地评价了该区的环境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10.
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遥感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图像TM、ASTER和“北京一号”等多时相遥感数据,建立了容纳土壤侵蚀、植被指数、土壤亮度指数、高程指数、坡度指数、降雨量指数、湿度指数和积温指数8个二级环境影响因子的指标体系和权系数,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进行运算,首次获取了1989~2003年约15年间三个时期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及变化状况。结果表明:九龙江流域1989、1998、2003年三个时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从1989年到1998年再到2003年两个阶段中,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总体质量出现先下降再改善的特点。其变化主要表现在九龙江口周边地区,人类经济活动是影响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1.
针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在区域似大地水准面拟合过程中存在较大模型误差的问题,构建LSSVM-Shepard GPS高程异常转换组合模型。采用LSSVM拟合高程异常中的中长波项,利用Shepard插值模型来泛化去除中长波项的残余项。结合平原地区和高原山区工程实例,分别采用二次曲面模型、LSSVM、Shepard插值模型、二次曲面-Shepard模型、LSSVM-Shepard模型进行高程转换及精度对比。结果表明,新组合模型高程转换精度高于各单一模型,且在平原地区转换效果与二次曲面-Shepard模型基本一致,在高原山区拟合效果优于二次曲面-Shepard模型。  相似文献   

12.
随着各种网格服务的积累和版本升级,知识网格平台中知识发现算法和辅助决策模拟模型日益增多,如何快速发现和定位满足用户需求的网格服务,是制约平台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对网格服务模型进行有效描述,并最终形成统一的网格服务模型元数据标准,是推进网格服务模型广泛共享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对建立网格服务模型元数据标准的必要性进行简要分析之后,文章给出了网格环境中服务模型元数据的基本框架和内容,采用二级元数据模型对包括标识信息、权限信息、运行条件、参数信息、分类信息、内容信息、参考信息等7个方面的模型元数据进行定义与说明;随后采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作为描述语法对网格服务模型元数据进行组织和管理,并对基于B/S结构的网格服务模型元数据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进行介绍。最后,将网格服务模型元数据管理模块紧密集成到研究小组现有的地理知识网格服务平台GeoKS-G rid中,实现网格服务模型的规范化管理,并对网格服务模型元数据的网格工作流制定、执行和调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平差系统模型误差补偿的配置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大地测量数据分析地壳形变所建立的平差系统,不可避免地存在模型误差。给出了估计模型偏差的带权均方误差公式,提出了模型误差的识别、先验协方差的确定以及用最小二乘配置法对平差系统模型误差的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三种地理几何数据模型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地理几何数据是GIS软件的基础与核心。介绍了OGIS、Oracle Spatial和ArcGIS的地理几何数据模型,通过对比分析了3种数据模型的优缺点。OGIS的地理几何数据模型结构简单、清晰,易于理解,有一定可扩展性,但模型对部分聚合关系描述得不够抽象,影响了模型的稳定性,而且模型对Polygon和MuhiPolygon的表达能力十分有限: Oracle Spatial的地理几何数据模型层次简单,有较强的可扩展能力和很强的表达能力,但它更象是数学几何的数据模型,而非地理几何的数据模型;ArcGIS地理几何数据模型的表达能力最强、最为完善,但模型的结构比较凌乱, 而且与OGIS的模型标准相差较远。最后,笔者呼吁业界应当积极参与到OGC互操作规范的制定和完善中.以早日实现OGC的互操作计划。  相似文献   

15.
??????????????????????????????3????????й????????????????????????????????н??????????????????????????????????????????3????????????????????????????????????????????????????????????????????????????????????????????????????????????  相似文献   

16.
An advanced ocean observatory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Lunenburg Bay of Nova Scotia, Canada as part of a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project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a high-resolution coastal circulation model is one of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he observatory. The model horizontal resolution is 60m and the vertical resolution is about 1 m. The coastal circulation 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semi-diurnal tidal circulation and associated nonlinear dynamics with the M2 forcing specified at the model open boundaries. The model is also used to simulate the storm-induced circulation in the bay during Hurricane Juan in September 2003, with the model forcing to be the combination of tides and remotely generated waves specified at the model open boundaries and wind stress applied at the sea surface. The model results demonstrate strong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local wind stress, tidal forcing, and remotely generated waves during this period. Comparison of model results with the surface elevation and current observations demonstrates that the coastal circulation model has reasonable skills in simulating the tidal and storm-induced circulation in the bay.  相似文献   

17.
??IGRF????????????й???????????????????????й?????????????????????????????????????????????????????????????????????????????????????????????????Χ??????????2.5???????????????????????????????λ??????????IGRF????????????????????????????£???????????????????????????????????????  相似文献   

18.
基于COM组件式定量遥感模型库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使遥感模型库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重用性和互用性 ,本文提出了组件式模型库的设计思路和总体框架 ,并通过实例验证了遥感波谱模拟的可行性和采用 COM组件开发定量遥感模型库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无线电探空数据,对格网对流层模型GPT2w、IGGtrop及GTPs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GPT2w和IGGtrop在地表附近精度相当,RMS为4.0~4.2 cm,西部地区精度优于东部,东南沿海精度最差,夏季精度明显低于冬季,在中西部地区分辨率低的模型可能会产生异常偏差;GPT2w模型明显存在系统性偏差,中西部为正,东南部为负;3 km高度以上,IGGtrop模型精度明显优于GPT2w模型,且随高度增加精度保持稳定。在飞行器定位导航中,建议采用IGGtrop模型修正ZTD误差。GTPs模型时间分辨率高,精度明显优于传统的经验模型,尤其在东南沿海ZTD变化剧烈的区域,但由于其依赖于外部数据源,部分区域无法使用。  相似文献   

20.
借助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技术能够得到高时空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可以为高精度农业遥感动态监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诸多融合算法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评估每种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性,有助于找到最适宜的融合方法,进而应用于农田生产力监测的实践之中。本研究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评估对高时空分辨率生产力信息的需求,以宁夏灵武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为实验区,采用线性拟合法、时序拟合法、时空融合法3种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方法,融合空间分辨率30 m的Landsat遥感数据的空间精度信息与空间分辨率500 m、时间步长8 d的MODIS遥感数据的高时相信息并对比不同方法对于农田生产力的空间格局精细化描述能力、对于农田生产力变化监测的能力以及运算速度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① 3种融合方法融合的30 mNPP数据均能显示出道路、田埂等线状裸地与田间NPP的差异,但是时序拟合法、时空融合法比线性拟合法更加清晰;在NPP相对均匀的田块内部,时空融合法比时序拟合法更能体现出农田内部均匀度的差异。② 线性拟合法仅适用于农田生产力年季变化的评估,不能用于作物生产力的实时动态监测;时序拟合法和时空融合法适用于农田生产力变化动态监测且时序拟合法适宜于大范围监测。③ 3种方法的计算速度差异显著,线性拟合法计算速率最快,时空融合法计算速率最慢;线性拟合法计算速率分别是时序拟合法和时空融合法的1.5倍和2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