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地震社会学”这个新名词是1977年1月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五次日、美地震预报科学讨论会上首次提出的。它是研究地震和地震预报对社会影响的一门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边缘学科。世界一些国家已在注意研究这方面的问题,其中研究较多的有美、日、苏、新西兰、墨西哥等国。从事这方面研究工作的除地震工作者外,还有建筑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律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科研人员以及政府官员等。1979年4月在巴黎联合国教科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地震是威胁人类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地区,强震的袭击往往造成巨大的劫难,并使人们在心理上留下了恐惧地震的阴影.这就决定着地震预报工作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且与社会、经济关系很密切,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是一项防灾性的社会公益事业.要搞好地震预报预防工作,尽可能减轻地震灾害,首先广大地震工作者必须竭才尽智、奋发进取,努力提高地震预报的科学水平;其次,需要社会各界、广大  相似文献   

3.
地震预报研究的科学问题及其研究途径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回顾了地震预报研究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探索和解决地震预报研究中的几个科学问题,即地震动力学成因问题;地震的地体环境问题;地球物理场的时空演化与地震的物理力学关系问题;地震预报的理论和方法问题等。同时,探讨了研究这些科学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顾功叙在发言中谈到了中国地震预报的科学战略思想问题.顾功叙说,当前地震工作者至少对下面三个基本问题存在不同看法:1.基本研究与地震预报实践 一部分人认为,要实现准确的地震预报,必须首先待科学研究突破以后,才能进行预报.其理由是,一次错误的预报与一次破坏性地震同样受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地震科学工作人员正在进一步讨论一个问题:地震预报实践和基础理论研究怎样更好地结合起来? 我们作为新闻工作者,对地震科学是门外汉。但是出于多年的工作关系和记者的责任感,也想在这里反映一下地震科学工作者和群众的意见,以期有助于正确解  相似文献   

6.
当前,学科的高度综合、交叉、渗透已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从分析地震预报工作和地震队伍的一些现状出发,提出了在继续工程教育中,必须加强学科交叉、渗透方面的培训,以使我们的地震工作者在探索地震预报这个难度很大的科学问题中,能够不断开阔视野,博采众长,取得新的发现和新的突破。并且提出了加强这项工作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地震科学水平和地震预报的社会实践,形成研究人员不同的“良心”心理活动。积极的“良心”心理活动,有促进地震预报研究发展,相对提高预报成功率的作用,消极的心理活动则干扰地震预报决策,或涣散军心,增加预防失误,为此,在震情严峻的情况下,应减轻预报人员的心理负担,在基层地震部门,更要疏导地震工作者的消极心理,以提高地震预报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引言”中指出:地震社会学是主要研究地震和地震预报社会经济影响及其对策的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边缘学科。在“由来及发展”一节中说明,地震社会学是随着破坏性地震的不断发生和地震预测、预报等地震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这一名词是1977年1月第五次日美地震预报科学讨论会上提出的;中国从1979年国际地震预报讨论会后,开始较系统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如同其他国家那样,当前也是主要集中在地震和地震预报社会经济影响及其对策这个中心问题上。在“主要研究任务”一节中阐明,地震社会学主要是探讨组织体制的作用和减轻地震灾害的对策;探索发挥地震预报的积极作用;调研地震虚报、误传和谣言的对策;研讨地震的综合及各项对策;开展震害调查和预测;拟定与地震和地震预报有关的各项法令条例等。最后两节概述了我国开展地震社会学的研究工作概况及其展望。  相似文献   

9.
地震预测,尤其是短临地震预测是当代自然科学的一个世界性科学难题。文章总结归纳了当前地震预报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提出了突破地震预报难关的科学思路和技术途径,以及今后开展地震预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地震预报和警报的经济后果;地震预报和反应的利弊分析;经济规划;不公正的结果。1.地震预报的利弊分析2.在目前和未来可能的条件下对地震预报的经济评价3.地震预报的决策及其经济含义 .4.地震对居民和经济的危险5.减轻房产的危险6。地震预报的某些主要的经济含义7.根据1970年达吉斯坦地震效应的分析结果提出的地震预报经济问题8.科学上可靠的地震预报对金融机构的威胁9.地震预报对保险业的影响10.论苏联格鲁吉亚农业区地震预报造成经济损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当前地震预报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难点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地震预报和防震减灾工作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基于IE(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的西藏羊八井中子监测器数据发布系统, 具体描述了系统结构和工作界面、 网络服务器的工作原理、 快视图输出界面和数据输出界面运行的流程, 以及这两种输出界面在网络服务器中所涉及到的参数设置和数据库访问, 相关shell文件及快视图生成软件的编制。  相似文献   

13.
叙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以及新形势下发展防震减灾事业的要求,指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发展山西防震减灾事业的具体措施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Radiative characteristics in a forested drainage basin during the snowmelt season were examined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predict snowmelt runoff in the basin. A method for estimating net radiation in a forest (Rnf) was presented using the total sky view factor (P) and the sun path sky view factor (Q). Solar radiation, albedo, atmospheric radiation and air temperature observed at an open site were also required. The total and the sun path sky view factors were determined from all‐sky photographs. Q was expressed as a linear function of P for 0·15<P<0·86 regardless of forest type. For P<0·15, Q was set to zero, and for P>0·86, Q was equal to unity. The short‐wave radiation budget at the forest floor (Snf) increased with P, whereas the long‐wave radiation budget (Lnf) decreased with P. Rnf increased with P for 0·15<P<0·86, and changed little with P for P<0·15 and P>0·86, as the increase in Snf was offset by the decrease in Lnf . The forest effect on Rnf was diminished under cloudy or high albedo conditions, because Snf was easily offset by Lnf . This estimation method was extended to the whole basin, and Rnf was obtained over a watershed covered by tree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nowmelt season when the albedo remained high, the forest effect became null because the decrease in Snf was balanced by the increase in Lnf . As the albedo gradually lowered with the advance of the snowmelt season, the decrease in Snf owing to forest covers exceeded the increase in Lnf , and the forest effect to decrease Rnf became evident. Copyright © 199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
X射线安全检查技术综述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近年来,X射线安全检查技术受到航空安全等需要的驱使,得到迅速发展.本文对国内外现有的用X射线探测行李中的爆炸物和其他违禁品的几个主要方法做了一个回顾,阐述了用单能法、双能法、双视角、散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法和立体匹配分层成像法进行物质识别的基本原理,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作了比较和讨论,最后对X射线安全检查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以“整体观”视野探讨了2001年1月至2007年10月世界地震活动的频度涨落带来的震兆信息与强震活动之间有无“时序对应”或场源结合的“对称填补”现象。精细地类比探讨后,发现采用过去的方法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究其根源可能在于以往讨论的“整体观”范畴要小于全球性范畴,而属区域性的概念使然。  相似文献   

17.
The 2008 Gaize MW6.4 earthquake,occurring on the tensional active fault zone located between Lhasa terrane and Qiangtang terrane in the interior of Tibet is a typical normal-faulting event.In this paper,we resolve the three-dimensional coseismic displacement fields of the earthquakes using a least-square iterative approximation solution with a priori knowledge,according to the theoretical basis that InSAR measurements are extremely insensitive to N-S component.Results show that the boundary dividing the two sides of the main-shock fault is very clear in the vertical movement,and two remarkable subsidence centers can be observed on the hanging wall,while amplitude of the west one (-48.9cm) is larger than the east (-41.4cm),but the maximum uplift on the footwall is only 5cm.In addition to some northward movement with amplitude less than 5cm around the aftershock fault,the north-south deformation field suggests an overall southward movement.The three-dimension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duced surface movement is predominantly vertical and mostly occurred on the upper side,while there are obvious east-west separation and eastward rotation in the horizontal plane.The full vectors are consistent with simulated deformation field with the RMSE less than 6cm,so the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to recover precise three-dimensional deformation field.On the whole,the three-dimensional deformation field coincides with the tensile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Gaize earthquakes,and the tectonic stress background of coeval east-west extension and north-south shortening.  相似文献   

18.
冯韬 《四川地震》2019,(2):45-47
受众参与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要基础。从传播学仪式观的理论视角,以云南防震减灾科普民歌为案例,提出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有效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对策建议:①细分受众,有针对性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②强调受众参与,强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实效;③创新形式,依托少数民族地区喜闻乐见的文艺体现形式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相似文献   

19.
千伏级锥束CT在放射治疗、外科手术、口腔疾病诊断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然而,频繁地使用千伏级锥束CT,也会给患者甚至医生带来额外的射线辐射损伤。相关统计结果表明,X射线辐射能够诱发癌症,特别是儿童和女性对射线辐射异常敏感。因此,合理使用锥束CT,同时降低锥束CT辐射剂量,对于降低射线辐射并发症风险显得非常重要。本文总结了降低锥束CT辐射剂量的常用措施,包括降低管电流、局部扫描、脉冲扫描、短扫描以及少投影扫描。辐射剂量的降低有可能会在重建图像中引入噪声、伪影。针对特定的问题,本文也提出了对应的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地震预报作为最典型的复杂系统,需要转变科学思维模式,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思维,结合现代科技,全方位寻找地震信息。指出一些中国科学家在中西两种文化的结合方面,已得到众多的临震预测手段,并在预测实践中取得不同程度的成效。但他们在临震三要素上各有优势和劣势,任一手段均不可包打天下。需要取其各自的优势,它将们集中起来,进行攻关。同时加强其机理研究,开发新的临震预测手段。最后建议围绕2008年奥运会地震安全保障,实施一个首都圈临震预报攻关的科学实验计划,争取首都圈的临震预报首先获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