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978年5月18日海城6级强震发生在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大震的余震区内。和7.3级大震相比较,在6级地震前,也观测到地壳形变,重力和区域地震活动等中期异常变化。但是,临震异常现象少,没有记录到前震活动。  相似文献   

2.
傅征祥 《地震学报》1981,3(2):118-125
1978年5月18日海城地震(Ms=6.0)发生在1975年2月4日海城破坏性地震(Ms=7.3)余震区的空区内.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强震发生之后,其余震(Ms2.0)的月频度衰减异常缓慢(P=0.73),而6级地震发生之后 P 值明显增大,即6级地震发生在月频度衰减曲线的拐点上.这次6级地震之前不同于7.3级强震前,在震源区没有丰富的前震活动.6级地震是7.3级强震的最大余震,作者认为它是区域应力在未曾充分破裂的空区内再次集中积累而发生的余震.   相似文献   

3.
岫岩—海城5.6级地震地震地质背景及其发震构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1999年11月29日岫岩-海城5.6级地震的地震地质背景,并依据地震震中分布、等震线形态、地震与断裂的关系等分析了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结果表明,官次地震仍然是海城地震区内的地震活动,其发震构造是NW向海城河断裂。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1981年以来,辽宁地区特别是营海地区的地震活动,从中发现了地震的活动特征;(1)辽宁地区地震活动的发震地区是营口-海城地区,并制约了周围地区的地震活动;(2)营口地区自1981年以来。形成了自盖州归州经熊岳西海域,盖州西海域,营口市至大石桥高坎,旗口地区的4级地震活动条带,4级地震有从西南向东北迁移的规律,利用营口-海城地区地震活动规律,曾对1995年4月15日高坎5.0级做了短期预报。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1981年以来,辽宁地区特别是营海地区的地震活动,从中发现了地震的活动特征,(1)辽宁地区地震活动的主要发震地区是营口-海城地区,并制约了周围地区的地震活动;(2)营口地区自1981年以来,形成了自盖州归州经熊岳西海域、盖州西海域、营口市至大石桥高坎、旗口地区的4级地震活动条带、4级地震有从西南向东北迁移的规律.利用营口-海城地区地震活动规律,曾对1995年4月15日高坎5.0级做了短期预报.  相似文献   

6.
高常波  钟以章 《地震地质》2000,22(4):405-412
1999年 11月 2 9日和 2 0 0 0年 1月 12日在辽宁海城 -岫岩交界地区分别发生了5 6级和 5 1级地震 ,两次地震的震中烈度均达到Ⅶ度 ,等震线长轴方向为NWW向。根据地质构造、新构造、深部构造、震源机制和等震线延伸方位等资料 ,分析了区域和震区的地质构造背景以及发震构造 ,认为这两次地震是由 1975年海城 7 3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再次活动而引起的 ,仍与北西向活动断裂有关  相似文献   

7.
自1975年以来,海城附近发生具有一定规模和强度的震群(ML≥4.0;震次≥100次)有: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1999年11月29日岫岩5.4级、2008年11月14日海城Ml4.8和2012年2月2日盖州Ml4.8震群,这4个震群发生前地震活动背景怎样,是否存在着某种共同的特点?对这4个震群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震前1年该区出现小震群活动,ML≥3.0地震条带、地震活动水平明显增强,连续发生多次ML≥4.0地震,ML≥4.0地震震源机制高度一致,且震中最近台站记录P波初动符号出现明显的一致性等变化,可视为地震异常。及时捕捉中强地震前异常,对于地震活动趋势判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海城地震双向构造活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荣安  于军 《地震学报》1985,7(4):385-397
本文利用海城地震的MS>3.5的5个前震和MS>3.0的18个余震资料,根据文献[2]提供的方法,确定了这些地震断层面破裂方向及破裂传播速度。在海城震区平面上展布结果表明,地震断层面破裂方向与北东向和北西向区域断裂构造走向、震后产生的地裂缝分布方位、地震烈度等震线形态相一致。进一步证明海城7.3级地震前后,不仅与大震断层走向一致的北西向断裂有强烈活动,而且北东向构造也有显著活动。说明后者对海城地震的孕育和发生也起了重要作用。因此,海城地震的发生是两组近于共轭构造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引言1966年至1969年,在我国华北的东部,先后发生了邢台6.8、7.2、河间6.3、渤海7.4级地震,依据这些地震活动的某些特征和迁移的趋势,当时我国地震界曾提出辽南地区可能是未来强震发生的一个重要地点的预报意见。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在预料之中发生了。1975年底,有人提出:“海城地震可能是一个转折,东西向的华北块体北界将出现地震活跃”1),并提出几个可能发震地点。相隔仅三个多月,1976年4月6日在阴山-燕山地震带中段的和林格尔发生了6.3级地震;接着7月28日在该带东段的唐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7.8级大地震;9月23日又在该带西段的巴音木仁发生了6.2级地震,这其间还发生了磴口震群,  相似文献   

10.
1974年12月22日辽宁参窝水库区发生5.2级(M_L)地震,本文通过分析5.2级地震在海城7.3级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中的地位、测定地震序列在各台的P、S波振幅此以及P波初动半周期等地震学参量,认为该地震序列中最大地震发生前后,参窝地区构造应力作用形式及应力集中程度基本上没有变化,只在海城大震后才发生显著改变。作者认为,在监视大范围地震活动时空变化的同时,如果一次中等地震序列中的最大地震发生前后,某些诸如振幅比(反映构造应力作用形式)和P波初动半周期(反映地震应力降及应力集中程度)等地震学参量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则可能表明,不久将在附近地区发生更大地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1951-1980年期间中国气温资料研究了1966-1976年间华北断块区地震幕活动与1960年2月-1977年1月气温异常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华北断块及其邻近地区1960年2月天气异常增温到1977年1月天气异常降温过程与地震幕活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相关联;1967年5月、1973年1月、1975年9月和1976年2月的气温异常与该地震幕中1969年7月18日渤海7.4、1975年2月4日海城7.3和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三次地震密切相关。2.气温异常时问和异常范围之间以及它们与地震能量之间都有较高的可信度,表明气温异常与地震幕之间有成因上的联系。3.从1960年2月气温异常开始到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发生时的16.5年可按0.618~N划分为18个时段,4次7.0级以上地震和5次气温异常发生的时间恰好位于某几个时间段上。  相似文献   

12.
海城-岫岩地区是辽宁省小震、震群多发地区。本文选用1975年以来具有一定发震规模,且仪器记录相对较完整的3个显著震群(1975年海城7.3级,1999年岫岩5.4级和2008年海城ML4.8级地震),将其较大地震前ML≥4.0级地震震源机制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海城7.3级和岫岩5.4级地震前ML≥4.0级地震震源机制解与主震有较好的一致性,而2008年11月海城4.8级地震前ML≥4.0级地震震源机制一致性较差。我们对能否借鉴前震震源机制一致性的差异快速判断中强震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关于1999年岫岩偏岭5.6级地震前震群序列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利用经验类比的方法,对1999年11月29日岫岩偏岭5.6级地震前群序列及以往在辽宁地区发生的典型具有预报意义的1988年2月25日彰武4.8级地震前岫岩偏岭兆震群和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前序列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显示,1999年11月29日岫岩偏岭5.6级地震前震群序列与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前震序列的统计特征及性质相同,因此,认为该序列属于前震序列。同时, 将序列的表象  相似文献   

14.
辽东半岛地区是东北南部地震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举世瞩目的1975年海城7.3级地震就发生在这里。自1972年以来,我队在该区陆续开展了多种地震监测研究工作,十几年来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并在海城、唐山地震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10年前的7月28日,一场7.8级强烈地震,突然在唐山发生了.顷刻之间,将这座拥有百余万人口、具有百年历史的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灾情之重,为世界地震史上所罕见.在唐山地震10周年之际,人们不禁会忆起那劫难的日子,思考那些与自己今后命运相关的问题;当初为什么能在1975年2月4日成功地预报了海城7.3级地震,而与海城相距仅350公里、发震时间仅相隔18个月的唐山地震却没能在临震前打个招呼?当今我国的地震预报水平究竟如何?从海城、唐山等大地震中得到哪些启迪?今后将采取什么样的方针来推动地震预报工作和整个地震事业的迅速发展?下面,我想就这些人们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的震源区内,又于1978年5月18日发生了一次6.0级地震。本文对这次地震的性质做了分析,认为这次地震是7.3级地震断层面的一次新破裂,根据6.0级地震后余震的发展,粗略估计了这次地震的破裂面积。依照断裂力学的某些公式,估算了这次地震的总能量为6.1×10~(21)尔格;地震矩为2.8×10~(25)达因厘米;应力降为113巴。同时对预报这类地震提出了一些看法。此外,根据7.3级地震后余震的分布和地震产生的水平应变量的空间变化,对7.3级大震的发震情况做了推测。  相似文献   

17.
1978年海城6.0级地震的构造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震源区、发震构造和破裂方式等的相似性,认为1978年5月18日海城6.0级地震是1975年7.3级地震的晚期强余震活动。结合震区地质构造的分析,提出晚期强余震的发生是与残余闭锁区的崩解相联系。因而,主震后,震源区残余的闭锁结构处正是尔后晚期强余震的所在位置。文中还对这种残余闭锁区的形式及其与粘滑机制的关系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对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后的异常了逐项分析与讨论,发现有些震后异常与后续营口6.0级地震,唐山7.8级地震有比较可信的内在联系,在归纳海城地震震后异常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6条在同类条件下对预报后续地震可能具有普遍意义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渤海地震序列及其特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69年7月18日渤海海域(北纬38°20′,东经119°27′)发生7.4级地震,属主震-余震型。 区域地震活动分析表明,主震前出现小震条带、b值低等异常现象。研究重新校订的余震目录资料,发现余震空间分布具有随时间由横向集中、垂向扩散到横向扩散、垂向集中的过程,及b值高、P值大等特点。另外,对于渤海地震与1975年海城7.3级地震的同异点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1983年3月20日发生在辽宁熊岳西海域的4.8级地震的基本概况,研究了地震活动性参数和某些力学特征,并对这次地震发生的意义做了讨论,认为这次地震证实了该部位为地壳水平扩张的构造活动形式,应把这次地震作为产生海城大震的地壳构造活动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