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从区域地质背景、铀矿床类型以及铀成矿条件等论述了康滇地轴南段不同类型的铀矿化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规则。康滇地轴上的铀矿化主要出现在砂岩建造、碳硅泥岩建造、花岗岩体和火山岩及其内外接触带中,而且与每次大的构造活动旋回有关。铀成矿主要发生在前晋宁期、晋宁期、澄江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构造活动后出现的高能氧化环境所产生的红层,往往成为富铀地质体和铀源体,铀经活化迁移而富集成矿。构造活动形成的地层不连续面是铀成矿的重要位置。丰富的铀源、良好的热源和有利的构造是区内铀成矿的条件,三者一致配合才有成铀矿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邵世才  汪东坡 《地质论评》1994,40(6):520-525
本文通过太华群,熊耳群和燕山期花岗岩等地质体的含金性评价,认为熊耳山蚀变断层岩型金矿床的的金等成矿元素大多来自太华群,且太华群是主要的矿源层,对矿床的硫,铅,氢,氧和碳同位素的研究表明,硫,铅及碳等成矿物质源于太华群,而成矿流体则主要为大气降水,可能有少量岩浆水的加入。结合晚太古代至元古宙的区域变质作用,燕山期的构造-岩浆热事件和成矿时代,作者认为该类金矿床是一种复杂的改造型矿床,燕山期的构造-岩  相似文献   

3.
四川金台子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根据四川省石棉县金台子金矿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对矿床成因进行了讨论,认为:1.成矿早期元素组合显示出与晋宁—澄江期岩浆活动相关的元素特征。主成矿期元素组合反映出与中生代花岗岩相关的元素特征,矿质元素可能主要来源于围岩—花岗岩;2.区域性断裂构造系统渗透的大气降水和地下水在地层、岩石的循环过程中,活化了其中的成矿物质变成含矿热液,在构造扩容带中沉淀成矿;3.成矿时间为233.01±19.41Ma,相当于印支运动晚期。  相似文献   

4.
祁连山带及邻区前寒武纪深变质基底的时代和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变泥砂质岩石和壳源花岗质岩石的地质、年代学、地球化学和Nd同位素组成研究,主要结论为:①祁连造山带深变质基底主要由变泥砂质岩石和花岗岩组成,其主体形成于0.8-0.6Ga(晋宁期);②大多数变砂质岩石和花岗岩具有较强的负铕和负钡异常,tDM和εNd(1.0Ga)分别为1.87-2.26Ga和8.54-4.06,显示出较高的成熟度;③花岗质岩石为典型的陆-陆碰撞的产物,可能与全球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形成事件有关。本文还对祁连造山带及邻区深变质基底的构造归属进行了研究,认为祁连-柴北缘地体和阿拉善-敦煌地体在晋宁期以前相互分离,分属华北克拉通和扬子地台不同的板块体系。祁连造山带和秦岭造山带至少在晋宁期就有相同或相似的地质深化历史。  相似文献   

5.
太古宙太华群绿岩带金的丰度低于克拉克值。本文论证了中生代成矿以前金的大规模活化迁移是造成现有低金丰度的根本原因,并依据世界超深钻探及其它大量实际资料,提出了变质期后金的迁移方向主要是向下并在太华群深部形成衍生矿源源层--“下迁预富”的新理论,较合理地解释了“低金丰度”与“矿质来源”问题,阐述了金的下迁条件和机制,同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出岔一乱石沟金矿床为中高温热液矿床,矿床在弱还原、弱酸性成矿流体中形成,成矿流体兼有变质水和岩浆水的特点。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揭示,矿质来源于下地壳太华群火山碎屑岩系的深熔作用,但其活化、迁移、富集成矿则与晚燕山期酸性岩浆热事件有关。出岔一乱石沟金矿床的成矿作用是中高温开放体系水-岩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7.
河南祁雨沟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床成因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祁寸沟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矿床成因,通过含矿角砾岩体特征,矿物学、硫、铅、氢、氧同位素地质学和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确定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下伏太古宇太华群;气液爆破角砾岩体为容矿构造,成矿作用是在中生代岩浆活动期后气液爆破-沸腾作用下完成的,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混入部分大气水;矿床成因属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8.
沙沟银铅锌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熊耳地体,属于受断裂带控制的中温脉状矿床.本文对沙沟含矿石英脉流体包裹体进行了锶同位素分析,并利用前人获得的成矿年龄(145Ma)进行了返算,获得其Isr-145变化于0.72019 ~0.73096之间,平均为0.72726.通过与熊耳地体及邻区相关地质体锶同位素组成对比,认为沙沟银铅锌矿的成矿流体不可能单独来自太华群,也不可能来自太华群与熊耳群或燕山期岩浆岩的混合,而可能是官道口群+栾川群经变质脱水产生的成矿流体与太华群水岩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小秦岭金矿田地质特征、成矿模式析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秦岭金矿田处于秦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与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交接部位。成矿地质背景主要是多种地质因素的复合,赋矿地层为多期变质变形的上太古宙太华群深变质岩系;控矿构造为东西向构造叠加北东向构造形成的斜网格状断裂系统,多期的构造—热事件使Au元素多次活化迁移富集成矿,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0.
鄂西北竹山银洞沟银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世和  张子才 《现代地质》1998,12(3):374-379
银洞沟银金矿床位于扬子地台北缘武当推覆体西部,产于武当群变火山岩组与变沉积岩组间的顺层型韧性剪切带中,与构造变形密切相关。晋宁期的伸展作用产生了顺层型韧性剪切带,韧性变形变质作用促使原岩中银金等贵金属、多金属元素活化迁移,随剪切变形变质热液在强应变带中沉淀,形成初始矿源层。印支期的陆陆碰撞作用,促成不同层次面型剪切带岩石褶皱、韧脆性推覆,成矿元素从初始矿源层中再次活化、运移,随着沿褶皱轴面劈理发育的烟灰色糜棱岩化石英脉的形成,沉淀富集于石英脉中,形成银金矿床。脆性变形的叠加,使含矿石英脉产生扭动,促使成矿元素的局部富集,形成透镜状或板状矿体。成矿元素的垂直分带是由构造环境的变化导致成矿元素的叠生作用而形成的。多硅白云母及白云母年龄的测定表明该矿床的成矿期为印支期。  相似文献   

11.
小秦岭金矿产于新太古界太华群变质岩中,其中的次级拆离断裂为赋矿构造。为了探究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床成因,从矿区主要地质体采集了100件来自太华群地层、文峪岩浆岩和矿石的样品进行测试,其稀土元素的主要特征为:太华岩群的ΣREE值为30.81×10-6~188.66×10-6;δEu值为0.62~1.24;花岗岩和脉岩类ΣREE值为58.22×10-6~365.98×10-6;δEu为0.90~1.10;矿石的ΣREE值多集中于76.74×10-6~358.22×10-6,δEu值多集中于0.74~1.14。结果表明:各地质体稀土总量接近,没有Eu异常或有微弱的正、负铕异常;矿石的稀土元素含量特征与太华群接近,而与文峪等花岗岩相差较远。分析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太华群地层而不是花岗岩。  相似文献   

12.
姜能 《地质与资源》1995,4(4):269-274
研究表明,太华群是小秦岭地区金矿床的矿源层。通过对比混合岩化、花岗岩化、围岩蚀变和成矿作用过程中的微量元素的分布情况,发现Au和Pb、Cu、Ag、Zn等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始终表现出变化的一致性,说明Au等成矿物质来源于太华群变质岩,同位素证据也表明Au等成矿物质来源于太华群。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证实了金堆城钼矿区存存两种不同类型花岗岩,上地壳太华群和熊耳群的重熔形成老牛山、水仙台等改造型花岗岩体.而下地壳及上地幔分熔形成金堆城等与钼矿有关的同熔型花岗斑岩,两类花岗岩在成因上直接联系.此外还探讨了东秦岭A型俯冲与本区花岗岩成因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百里坪银、多金属矿化集中区白垩纪岩浆岩主要有花岗质与闪长质两个岩石系列。前者为富钾质钙碱性岩石,后者为富钠质碱钙性岩石,二者具有不同的变异曲线特征;花岗质岩石Co/N i值平均为2.644,闪长质岩石平均为0.498;花岗质岩石R b/S r值平均为0.223,闪长质岩石平均为0.020;在R b、S r、B a演化趋势上,花岗质岩石趋向富集R b,闪长质岩石趋向富集S r、B a,二者明显不同;两个岩系代表性岩石在稀土含量、稀土比值以及稀土模式上都不相同。两者的成矿专属性为:花岗质岩石对A g、Cu、P b、Zn矿化有利,闪长质岩石对A g、A u矿化有利。  相似文献   

15.
依据地质、地球物理、矿体特征 ,对花山花岗岩北东侧金矿成矿进行了剖析 ,认为成矿物质来源于太古代闪长岩与太古代片麻岩和燕山期花岗岩 ,成矿在半封闭和开放两类构造条件下进行。封闭构造很少有燕山期花岗岩成矿物质的加入 ,但可形成较富的小矿体 ,开放构造有大量的燕山期花岗岩成矿物质的加入 ,可形成规模较大、品位稍低的金矿体。成矿过程表现出持续性、多阶段性和继承性  相似文献   

16.
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萤石稀土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萤石是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最重要的脉石矿物之一,本身已具有工业价值。根据稀土元素含量、有关参数及分布模式,将矿区萤石分为LREE富集型、LREE平坦型和LREE亏损型三种。不同REE类型中的萤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具有连续变化的规律。萤石与围岩REE、同位素分析对比结果表明,LREE富集型、LREE平坦型和LREE亏损型萤石为同源不同阶段形成的产物;萤石成矿流体具有地幔特征,与矿区正长岩-碳酸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萤石是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主要的脉石矿物之一,其形成贯穿了整个稀土成矿过程,因此同位素的研究对探讨萤石和稀土成矿流体的来源具有重要的价值。矿区6件萤石样品的Sr、Nd同位素组成没有明显差异,结合围岩(碳酸岩-正长岩,花岗岩)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表明,不同颜色、来自不同矿石类型、具有不同REE类型的萤石为同源产物,稀土成矿流体来源于富集地幔,与区内碳酸岩-正长岩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云南会泽铅锌矿床脉石矿物方解石REE地球化学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方解石是云南会泽铅锌矿床最重要的脉石矿物,原生矿石中三种产状(即团块状状、团斑状和脉状)方解石的REE含量、有关参数和配分模式都有一定的差异,但不同产状方解石之间以及同种产状方解石的REE地球化学特征具有连续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矿区原生矿石中三种产状方解石为同源不同阶段形成的产物;矿床成矿流体具有多来源特征,地幔流体在成矿流体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成矿流体在演化过程REE含量逐渐降低;成矿环境由相对还原向相对氧化变化。  相似文献   

19.
西藏勒青拉铅锌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科 《地质与勘探》2006,42(6):26-31
文章通过对西藏勒青拉铅锌矿床稀土元素的研究,判定矿石与地层(灰岩)有着相同的稀土元素特征,同时矿石与岩浆岩也有着密切的关联.夕卡岩全岩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表现出承袭了围岩的分布模式,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夕卡岩矿床相比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岩体距碳酸盐岩地层(围岩)较远,热液需经过构造等通道的远距离运移后才能流经围岩并与其发生接触交代作用,而在接触交代作用过程中,热液又萃取了大量地层中的成矿物质所造成.稀土元素相关的特征值变化表明在成矿过程中,成矿温度逐渐降低,成矿环境从相对还原条件向相对氧化条件改变.  相似文献   

20.
胶莱盆地层控型金矿含矿岩系的成岩及成矿作用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胶莱盆地蓬家夼与宋家沟两金矿的矿区地质特征,含矿岩系的岩石学,成矿元素,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以及碳、氧,硫稳定同位素等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矿床中金矿体的形成和分布受莱阳群及其中的断裂控制,莱阳群既是含矿层,又是矿源层,含矿岩系主要为陆源碎屑岩类,其沉积环境为河、湖相,讨论了含矿岩系的成岩及成矿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