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原理: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是地球唯一的伴侣。夜空中的明月是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最大的星球。月球是一颗布满环形山的岩石球,大小相当于地球的1/4。它绕地球转动,同时又随地球一起绕太阳转动。月球本身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由于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我们能看到月相的盈亏变化。月相的变化周期:从新月再到新月的时间被称为“朔望月”,约为29.5天。研究月相的变化规律对认识地球和月球在太阳系中的运动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宇宙信息     
气球观测证明  宇宙是平直的    最近 ,一只飞越南极的气球所做的观测证明 ,空间就像希腊几何学家曾预言的那样是平直的 ,而不是弯曲的。BOOMERANG (河外毫米辐射和地球物理气球观测 )的计划是1 998年底实施的。在 1 998年 1 2月到 1 999年 1月的 1 0天里 ,气球一直在南极上空飘浮。气球上载有一架 1 2米射电望远镜 ,用以测量来自空间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宇宙学家认为宇宙是 1 2 0~ 1 50亿年前大爆炸产生的 ,微波背景辐射是大爆炸的余烬。1 992年一个称为COBE(宇宙微波背景探测器 )的地球轨道卫星测出了微波背景辐射…  相似文献   

3.
法轮功组织者利用广大群众对宇宙的好奇和求知心理,东拼西凑,到处抄袭和编造出所谓的“法轮宇宙”来蒙骗广大群众和他的信徒们。李洪志等人编造的“法轮宇宙”有以下内容:1.地球是宇宙的中心。2.宇宙是有外壳、有边缘的。3.在一定范围内有3000个这样的宇宙。4.宇宙是有层次的(只有法轮功才能分出层次)。5.将会发生地球爆炸。6.用现代科学永远探测不到这个宇宙的奥秘等。  相似文献   

4.
晴朗的夏夜,在远离城市灯光与污染的地方,仰望星空,你总能看到一条乳白色的模糊光带自东北向西南穿过夜空,这就是银河。用一架小型望远镜就可以发现,这条光带实际上是由成千上万颗暗弱的恒星组成的,它们,包括我们的地球和太阳,共同组成了我们所在的星系——银河系。宇宙中,像我们银河系这样的天体数以亿计,它们大小不同,形态各异,是大尺度结构下宇宙的基本构成单元。  相似文献   

5.
太阳系不再孤独早在公元前4世纪,两个古希腊大哲学家厄庇克拉斯和亚里士多德就在热烈地争论我们的地球之外是否还有别的世界?厄庇克拉斯坚持宇宙是无穷无尽的,也一定包含着无穷的世界,亚里士多德则坚持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且是唯一的世界。亚里士多德的声望使得厄庇克拉斯...  相似文献   

6.
地球的灾变(下)张国栋三、潜伏着的地球灾变及其灾变防止的可能措施在本文开头,我们曾经说过,地球是在渐变与灾变两种完全不同形式的变化中演化过来的。今后它仍将这样演化下去。渐变是地球自身演化的基本规律,是宇宙间任何星体所共有的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而造成地...  相似文献   

7.
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一直想弄清楚,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生命。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在月球、火星和金星上登陆。希望能找到一些原始的生命形式。但至今仍然一无所获。天文学家用巨大的射电望远镜监听宇宙中智慧生命发出的信号。但是宇宙里一片寂静。  相似文献   

8.
行星运行三定律的发现李良在上一期本栏文章中,我们介绍到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日心说的问世。日心说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它表明了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与其他行星都在围绕太阳旋转。历史事实告诉人们,任何一种科学理论的成功并非是一蹦而就的,作为天文学上第一次革...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天文学家们已逐渐认识到现在宇宙的年龄约为 1 0 0亿至 1 50亿年之间 ,这段时间若与人类历史或者地质年代相比简直太长了。但从某种意义上说 ,宇宙仍然是个新生儿 ,人生历程才刚刚开始 ,宇宙自身许许多多的神奇故事还没有上演呢 !在天文学家们的日常工作中 ,经常讨论一些也许多少亿年也不会发生的事情。比如 ,根据恒星演化的理论 ,在大约 1 1亿年以后 ,我们的太阳将变得非常热 ,被煎熬的地球由于不再适于生命的存在而变得一片荒凉。 70亿年以后 ,它将成为一个庞大的红巨星。接着在随后的几亿年的时间里 ,它将耗尽自己的核…  相似文献   

10.
漫谈地球受撞及影响韩忠林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碰撞是一种自然现象目睹苏梅克一利维9号彗星分21块与木星相撞,我们不得不想到地球和人类的安危。人们已经知道,水星、金星、火星及月球、火卫、木卫上星罗棋布的环形山是受撞形成的,地球处在与它们相似的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1.
人类对于地外文明的探索始于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我们在宇宙中是孤独的吗!”千百年来人们一直相信在地球之外有和我们相同的世界,并渴求有朝一日通过星际旅行来拜访远在他乡的智慧生物。  相似文献   

12.
地球、月亮、行星、太阳、恒星无不在旋转,庞大的星系也在旋转。但是,我们的宇宙在旋转吗?如果是,怎样才能察觉到呢?大多数物理学家认为考虑宇宙是否在旋转毫无意(?)。1983年,奥地利物理学泰斗恩斯特·马赫(ErnstMach)曾提问:“宇宙相对于什么在旋转?”接下来,爱因  相似文献   

13.
我们所处的宇宙非常巨大,大得超出人们的想象能力。宇宙的基本构成单元是星系,星系的大小不同,形态各异,亮暗不一,颜色迥然。它们共同组成这个多姿多彩的宇宙。天文学家经过长期的观测和归纳,按形状将星系分为以下几类。其中一类星系看起来是一个椭圆形的弥漫天体,被称为椭圆星系(图1左上);而有些星系是盘状结构,它们有一个明亮的核心,并从核心向外伸展出两条或多条弯曲的旋臂,看起来象一个旋涡一样,所以叫旋涡星系(图1右上);有些旋涡星系的中心是一个明亮的棒状物,旋臂从棒的两端向外弯曲伸展出动,这类星系中棒旋星系(图1左下)。  相似文献   

14.
寻找宇宙当中其他的生命智慧,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深远的梦想之一。随着天文学和空间科技的突飞猛进,很多曾经难以想象的宇宙奥秘正在被逐渐揭示出来。这些科学成就让我们准确地测定了地球在银河系中的位置,比较全面地认识了130亿年的宇宙历史,星系,恒星和行星的诞生和演化。  相似文献   

15.
几十年来,天文学家一直感到困惑的是,宇宙中不知道什么地方,突然像闪光灯一样亮了一下,又恢复了平静。当然,天文学家绝不会认为这是外星人在偷偷地向地球拍照,这是一次高能量的伽玛射线爆炸(见图1)。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所处的宇宙中,物质分布的最惊人特征之一就是其纤维状的结构,由星系组成明亮而细长的丝线编织出了一张巨大的宇宙网。英仙-双鱼超星系团就是一个绝佳的范例。这个巨大的星系链横贯北天,跨度超过50°。它由一系列较小的纤维结构组成,就像地球上的支流汇聚成大河一样。蕴藏在这些纤维结构中的是高密度的星系群和星系团,位于纤维结构之间的则是硕大的巨洞。  相似文献   

17.
自人类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以来,日月星辰就一直忠实的守卫着我们的家园,带给我们光明与温暖。它们东升西落、昼夜轮替,仿佛从来如是,而且亘古不变。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宇宙的历史中,曾有过一段漫长的"黑暗年代",那个时候没有星光、没有明月,有的只是无边的黑暗。今天,当我们把视野扩展到宇宙最深处,不可避免地要碰上这段黑暗的壁垒。面对"黑暗年代",即便是当今最具威力的望远镜也无能为力,甚至连最优秀的科学家也几乎束手无策。这段神秘时期的来龙去脉究竟是什么?且听秦波研究员为我们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18.
李冰 《天文爱好者》2009,(12):35-37
在2009年1至5月期间,夏威夷岛中小学生参加了由莫纳克亚天文台推广委员会和KTA超市共同资助的宇宙海报设计竞赛。竞赛题目为“探索我们的宇宙”,与国际天文年的主题相同。要求既反映天文内容,例如夜空、望远镜,还要有夏威夷的地域特点。  相似文献   

19.
人择原理(theanthropicprinciple)是美国宇宙物理学家迪克(RH.Dicke)在70年代初期提出来的。1973年,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纪念哥白尼诞生500周年的专题讨论会上,法国默东天文台的卡特(BrandonCarter)首次引用了"人择原理"这一术语[1]。人择原理的基本思想,是用人类(或其它有能力认识宇宙的智慧生物)的存在,来说明宇宙的初始条件以及基本物理参数之间的关系[2]。首先,让我们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这个问题。为了生命的存在,就必需有一颗恒星(太阳),并有一个行星(地球)在适当距离的轨道上绕着恒星运行。行星上要具有适当比例的…  相似文献   

20.
一、太空美术的历史回顾太空美术 (SpaceArt)就是天文学的美术 ,也是宇宙航行的美术。它是宇宙和太空的美术 ,而且反映了天文学的成就和发现 ,也反映了宇宙航行与太空技术。最早的太空美术作品 ,据我所知是意大利美术家多纳托·克连特 (DontoCret)在 1 71 1年所画。他有关太阳、月亮、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以及彗星的 8幅油画 ,都保存在凡蒂岗纪念馆中 ,而且已经在第十一届世界《月球和行星科学会议公报》第一卷 ( 1 980 )上发表。太空美术的另一些早期作品是在 1 865年出版的儒勒·凡尔纳的著名的作品《从地球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