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根据内蒙古自治区60个气象台站常规数据,按照帕斯奎尔和特纳尔提出的稳定度分类级别(A-F),计算了上述各气象台站各种稳定度级别的频率;并考虑气象条件和地理条件,把全区分为3个区,讨论了每个区的各种稳定度类别平均出现频率的分布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孙伟 《陕西气象》2003,(2):12-15
根据突发性暴雨的定义,选择陕西1987-05-31的一次突发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通过对涡度、散度、位势稳定度、水汽通量等的分析,可知:涡度和散度场的形势,有利于降雨的产生,暴雨发生前,位势不稳定度很强,在暴雨即将发生或发生的过程中,各层水汽输送明显增强。涡度、散度、稳定度、水汽输送等几方面的共同作用,促使了这次暴雨过程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曹文俊  杨健 《气象科学》1994,14(1):84-89
本文用由实测的温风梯度资料及脉动量资料所得的稳定度,与利用湍流热通量参数化方案的M-O长度(L)间接计算法所得的稳定度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利用实时资料,分析了2001-08-07登封市卢店镇出现的强对流天气形势、地面要素特征、稳定度参数及地形的影响,提示了此次强对流天气的成因。  相似文献   

5.
大气稳定度对农田蒸散计算准确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运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农田蒸散时,综合考虑了大气稳定度的影响。通过引入适应指数公式,检验稳定度修正前后对农田蒸散计算的精度影响。结果表明,修正后的公式计算公式精度明显下降,平均绝对误差增大一倍多,由此证明在计算农田蒸散时不考虑大气稳定度的订正是完全可靠的。此结论与文献[2]的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
广东各地Pasquill稳定度频率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根据广东多年低空探测资料,统计分析出不同地区Pasquill稳定度的频率分布特征、日变化和季节演变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各地的Pasquill稳定度均以中性频率最大,不稳定类(A-C)频率比稳定类(E-F)大些,沿海、平原、山区这3种区域的中性频率依次减小,而不稳定类和稳定类的频率则依次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7.
热带沿海近地层大气的湍流结构和谱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1990年在海南省海口市天尾村的一次观测的资料,分析了速度分量谱、湍流强度等湍流特征量。这批资料多是有云影响情况下,稳定度参数(L)与热通量(wt)没有日变化规律,但湍能、平均温度仍具有日变化规律;湍谱的基本特征与晴天天气的谱基本相似,在惯性副区接近局地各向同性,速度谱符合相似理论的“-2/3”次方规律;根据M-O相似理论,探讨了各分量湍强δi/U*(i=u,v,w)与稳定度Z/L的关系,表明各分量湍强与稳定度Z/L仍具有“1/3”次方规律,但湍强和湍流能量比一般平坦地形下垫面的大  相似文献   

8.
影响太阳总辐射各主要因子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白建辉  王庚辰 《高原气象》1994,13(4):483-488
本文通过分析北京地区1990年1-12月晴天与实际天气条件下的太阳辐射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得到了描述晴天和实际天气条件下的太阳总辐射的一种关系式,并着重分析了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各因子的主次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T-lnP图(即埃玛图)的制作及一些稳定度指数和不稳定能量的计算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并进行了实际验证,表明用计算机进行温度对数压力图的制作,不仅方便快捷准确,而且能避免人为的误差。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由Businger建议的无量纲廓线通用函数形式的近地面层稳定度参数ζ的相似方程分析解。代替了以往采用数值迭代法求ζ,并应用于沙漠人工植被和裸露流动沙丘上的实例资料分析。采用目前广泛应用的空气动力学方法,分别计算了动量和热量交换系数,感热和潜热通量,并由波文比-能量平衡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Businger无量纲通量廓线关系形式的近地面层稳定度参数ζ的相似方程分析解,代替以往惯用的数值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角洲常熟地区近地层湍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1999年5-9月长江三角洲常熟地区的湍流脉动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感热,潜热和动量通量的日变化以及湍流强度和湍流谱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各能量的日变化与常见情况相同,白天潜热通量的输送占主导地位,感热通量比潜热小得多,且湍流的日变化与天气的关系非常密切,晴天比阴天要大得多。湍流强度和湍流谱的分析结果表明,在近中性条件下,常熟地区各方向湍流强度接近典型平坦下垫面的值。非中性条件下,垂直方向规一化标准差与稳定度的关系都较好地满足1/3次幂定律,水平方向没有垂直方向上的规律好,特别是稳定条件下,数据点分散性大;各风速分量变在高频段满足理论上的-2/3次幂定律,纵向和垂直方向速度谱的峰值频率与典型平坦下垫面上的结果一致,总体输送系数CD,CH与稳定度的关系密切,随稳定度增加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平凉地区对流风暴地闪活动与环境层结因子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1997年和1998年6-8月间在甘肃平凉地区的3站闪电定位系统所取得的地闪资料与当天早晨探空资料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分析。分析结果,对流风暴中地闪活动与环境层结因子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不稳定度、余额不稳定度5℃处的环境温度、温度层结中(中层)平均相对湿度是影响对流风暴中地闪活动的重要因子,对流风暴的地闪活动可通过这些因子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13.
利用山西省神头1988年9-10月间采集的大气野外测试资料,计算了摩擦速度,特征温度,湍流动量通量。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了湍流热通量。并按稳定度进行了分类统计和做了采样各天的热通量日变化分析。  相似文献   

14.
徐敏  蒋维楣 《气象科学》1997,17(3):230-236
本文运用随机游动模拟方法改进建立一种粒子--烟团模式,成功地模拟了对流边界层条件下污染物扩散,粒子--烟团模式的模拟结果与水槽试验的结果吻合较好。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粒子--烟团模式能在旋放粒子数较少,从而运行时间很短的情况下,得到优于一般随机游动模式的模拟性能。用KNRC的资料对模拟性能作一验证,表明模式也能很好地模拟实际大气中不同稳定度情况下的扩散。  相似文献   

15.
北京城郊近地端流实验观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苏红兵  洪钟祥 《大气科学》1994,18(6):739-750
本文两台FA-11超声风速温度仪于1992年3月到4月间在北京325m气象观测塔47m和120m两个高度观测的风速三个正交分量以声虚温的湍流脉动资料,计算和分析了北京城郊粗糙下垫面近地层湍流特征量及其日变化,无量钢垂直速度和声虚温的方差随稳定度的变化,风速分量和温度的归一化湍流能谱以及动量和热通量的互谱及其随稳定度的变化。并且与平坦均一下势面近地层湍流观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次阿格湍流垂直扩散过程的参数化问题。以Bougeault和Lacarrere(1989)的参数化方案为基础,改进了处理湍流混合长的方法,使湍流混合长和热力混合长分别依赖于基本气流的静力稳定度和风场切变。新方案的基本思路是把VonKarman(1930)提出的动力(风场切变)湍流扰动假设与BL-89方案提出的热力(静力稳定度)湍流扰动假设结合在一起,强调了大气的热力结构、动力结构和湍流动能对湍流混合过程的共同影响。新方案和BL-89方案的二维对比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在大气处于静力较稳定而风场切变明显条件下的湍流扰动表现能力方面,新方案比原方案有明显的改进。  相似文献   

17.
对发生在驻马店地区的1997-07-17特大暴雨的天气形势、流场、能量场、稳定度、水汽条件及单站要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此类特大暴雨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北屯垦区1965-1992年的月降水和1976-2000年每日平均气温的变化与太阳活动峰值年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其关系是明显的,受其影响的百分率分别在77.8%和79.3%。  相似文献   

19.
冷流低云降雪成因的分析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李洪业  徐旭然 《气象》1995,21(12):21-24
冷流低云降雪是冬季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地区独特的天气现象,为了研究冷流低云降雪的成因,通过对烟台1981-1990年11月-次年3月的50个月农日农时的降雪资料、气温资料及海面温度资料分析和探讨,认为适宜的环流形势、海-气相互作用、低层稳定度、低层风切变及地形的抬升作用是冷流低云形成并产生降雪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宋学锋  佟小林  宋美霞 《气象》2007,33(S1):107-110
利用呼和浩特市近5年(2001—2005年)的地面常规气象资料和部分环境影响评价低空探测资料,使用修订的Pasquill-Turner稳定度分类法(又称P-T-C法),对呼和浩特地区的大气稳定度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得出呼和浩特地区的大气稳定度年、季、日频率变化特征,并分析了不同高度层稳定度频率分布的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大气扩散、污染物浓度分布计算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