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配合小口径钻进,从1973年起我队使用了高频淬火钻杆,取得了较好效果.一使用条件1.高频淬火钻杆规格φ50钻杆1000米,蹾粗车内扣,接头用我队小电弧炉炼的铸钢材料,结构粗糙,质量较差;φ43钻杆3000米,壁厚6.35毫米,不蹾粗车内扣,接箍用40铬钢制,未经调质处理.2.钻进地层大理岩、长英大理岩、角闪石英大理岩、辉绿辉长岩、角闪熔岩磁铁  相似文献   

2.
我队原来使用的沉砂管接头上、下端均车有丝扣,沉砂管下端也车有丝扣,加工麻烦,消耗量大,平均每月最少消耗一个沉砂管接头和一根沉砂管.特别是修配加工力量弱的单位,常因供应不上而影响生产.为此,我队三分队修配组,从1965年开始加工了卡簧式沉砂管接头和无丝扣沉砂  相似文献   

3.
新钻杆和未到使用寿命的钻杆折断,是一种非正常现象,这种现象在我队生产中不断出现。据初步统计,79年1—10月份,全队共发生断杆事故231次,约占孔内事故总次数的53.08%,处理钻杆折断损失1681个台时,相当一台钻机2.3个月未钻进,极其严重的影响了生产。为了解决钻杆折断问题,我队曾下较大力量进行调查研究并取得一定效果。现将我队钻杆折断情况、折断原因及其预防措施介绍如下。一、钻杆折断情况1.从现场收集的钻杆断头样品看,约有98%的断头发生在丝扣的端部,而且绝大多数是沿着丝扣牙底断开,少数断头尚保留部分螺  相似文献   

4.
我队是从事水文井钻探,孔深一般300米左右,孔径230毫米至530毫米,使用(?)114钻杆优点很多,但没有专门打捞工具,井内一旦发生严重坍塌,挤夹等事故时,过去的处理办法是:(1)用炸药将井内钻杆炸断。(2)在没有反丝钻杆的情况下,用正丝钻杆本身来反回正丝钻杆,其方法是将钻杆接头连结处,用拉板焊死下到井内,反完后提升时再  相似文献   

5.
我队在某矿区钻探施工时,采用φ76双管单动金刚石钻具、φ50mm钻杆钻进,钻杆折断严重,钻具外管上丝扣部位也发生折断,使用时间越长,折断越频繁.  相似文献   

6.
1978年我队在集安高台沟石膏矿区钻探施工过程中,孔深320米时,由于下钻时钻杆丝扣没上紧,造成中途回扣跑管,加上孔内不清洁,致使粗径钻具被埋。处理这一事故时采用拉、打、顶都没起效果,最后决定反出钻杆后扩孔。反钻杆过程中,由于孔深,钻孔弯曲,反劲很大,以致先后出了两起严重的人身事故。在这种情  相似文献   

7.
长年公司研制成功的预扭矩液压拧管机,在结构上具有其独特性:①它可用于无切口钻杆的拧卸.②在卸开钻杆丝扣时,被卸开的上一节钻杆随着丝扣的卸开,也跟随升高,避免了丝扣的磨损.③在上紧钻杆丝扣时,以一定扭矩施加于被拧紧的钻杆,避免过去以人力上扣时拧得过松,预紧力不足而形成的丝扣疲劳破坏,延长了钻杆丝扣寿命.大尺寸钻杆的预紧扭矩,如在Q/CQ  相似文献   

8.
在管材供应紧张的情况下,我队修配厂同志们积极开动脑筋,把废钻杆加工复用,继续使用。在59年从未调入一米新钻杆的情况下,保证了生产正常进行。钻焊修复工序如下:  相似文献   

9.
钻杆墩粗一般采用焦碳加热方法,这样对无煤地区造成很大困难,且由于加热不匀,易产生氧化皮,还会造成焦碳堵内孔等缺点。为改善钻杆加热条件,我队做了一个简易油炉雾化器(见附图),一次能烧8根钻杆,烧到墩的火候需8分钟左右,每班墩钻杆  相似文献   

10.
《探矿工程》1977,(4):34-36
我队在准备开动φ56口径的金刚石钻机时,考虑到队上的具体材料和加工条件,设计了一种φ50×6.5和φ50×5.5毫米内圆锥螺纹的连接钻杆,经25个孔5,004米生产使用证明,这种钻杆可以用于生产,基本解决了小口径推广钻杆来源问题。目前这种钻杆,已在我局其他队小口径钻机上扩大使用,但尚需在生产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一)钻杆的连接方案一九七三年三、四季度,我队曾进行过φ50×6.5加厚钻杆两端不蹾粗直接车制维度1:16的外丝,用于常规口径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是能用于生产的;另方面考虑到小口径转速高,在同等马力  相似文献   

11.
钻杆丝扣的传统加工方法是,先由锻工镦厚,再由车工车扣。这种加工方法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难于满足生产需要。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制造了一种液压镦管和液压滚丝机,实现了钻杆无切削加工。经三年多的使用,效果很好。加工过程是这样:在炭炉中将钻杆头加热到金属再结晶温度以下的适当温度,用镦管机进行挤压成型。冷却后,在滚丝机上加工丝扣。现将有关设备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12.
反钻杆一例     
我们在某山区打水井,所钻岩石除地表两米多的冲积层外,其余都是坚硬的花岗岩.钻孔下好孔口管后用直径225毫米钢粒钻头钻进.由于岩石坚硬,钻头直径大,所以孔内阻力很大.使用3ИФ650型钻机,50毫米钻杆,每次提钻扭卸钻杆锁接头丝扣时,用1米多长的扳叉,3~4人才能卸开,可见钻杆受的扭力是很大的.有一钻孔钻进至64米处,因孔内岩粉多,在取心时发生了埋钻事故,曾用吊锤打了1个多小时,但毫无效果.后用千斤顶处理,又把钻杆从上部顶断.不得不决定将钻杆反回,可是扭坏了三个丝锥费了很大的力气一根钻杆都没有反上来.最后利用钻孔口径大的有利条件,又下了一套钻杆,在它的下端锁接头上焊了直径20毫米、长140毫米的三根圆钢,互成120°(如图),下  相似文献   

13.
在钻探施工中处理井内事故,往往需要取出井内全部钻杆.过去常用的方法是,配备一整套左扣(反丝)钻杆,以反出井内钻杆.这样,耗费的人力物力既多,又可能产生重复事故,因而旧有方法亟待改革.近年来,我队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单位协助、配合下,研究实验了一种反管装置,用以代替一整套反丝钻杆.目前这一实验已初获成效,现简介于后,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野外地质队钻机上用的钻杆通常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丝扣部份的损坏、管壁的磨薄等原因经常要重新车扣,车扣前必须将钻杆头加热墩厚。过去加热钻杆通常采用焦炭炉进行。在缺乏焦炭的情况下,广东省地质局七二三地质队修配车间的职工,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自力更生”和“要节约闹革命”的教导,学习外单位先进经验后,采用了废柴油加热钻杆墩管。这种加热钻杆的方法有许多优点,受到使用者的好评,很有现实意义,特此推荐。  相似文献   

15.
华北有色地质517队水井钻机配用φ114钻杆.一旦发生井内严重坍塌和挤夹钻事故,处理井内钻杆往往需花费许多时间. 后来,我队钻探技师孙殿友同志设计了反事故安全接头(见图).这种接头安在粗径钻具上头.它的传动顺序是:钻杆接头→上接头7→花键轴4→联结箍3→下接头2→粗径钻具.其工作动作是:上接头7的上头与钻杆接头相连接,下部丝扣是反扣与联接箍3连接一起,下端内孔是花键与花键轴4套在一起.平时钻进时,由于弹簧1的作用力,促使花键轴  相似文献   

16.
钻孔遇到溶洞、老窿或因孔壁坍塌往往形成"大肚子".一旦在此处断脱钻杆就难于捞取.我队使用岩心管割制的螺旋钩子打捞这种断钻杆,效果良好.如萍乡灯心桥区101号孔,深450米,在300米处,由于十多米的炭质泥岩坍塌形成"大肚子",钻杆断在此中  相似文献   

17.
我队七七年以前钻杆折断非常严重。以钻杆折断为主的孔内事故时间,七七年高达17.6%,采取措施后,七八年为7%,七九年第一季度为1.7%,累计到四月十五日为2%。下面介绍我队锻工组是怎样提高加工钻杆质量的。一、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以往,我队负责墩钻杆的锻工组在墩钻杆方面,质量要求与检查不严,加之墩杆工作属于重体力劳动,个别人,怕出力图省事,过去墩杆加工一般是“一火”、“二火”,每火墩一、二次,不管达没达到  相似文献   

18.
我队第二分队某钻机在4月8号发生一次脱落钻头的孔内事故(厚壁钻粒钻头长为370毫米),处理过程中,由于操作不注意而连续造成两次事故加事故。一次是在扫钻头内岩心时,把一根1.5米长的50毫米钻杆掉入孔内,后来,在下50毫米的雌形矢锥捞钻杆时,又将矢锥上部异径接手丝扣部分断掉。这样一来,事故就比较严重,更加复杂,难于处理,先后采取很多方法处理都无效。这种严重的复杂事故如处理不当,就有报废钻孔的可能。在分队党支部具体领导下,召开了技术研究会,经过大家认真详细分析研究。决定采取孔内爆破法扩大孔径来处理,结果,仅用  相似文献   

19.
一多头井故类型与发生原因1.升降钻具跑管挤夹,由于蘑菇头、钻杆丝扣磨损、松动或在升降钻具时没扭紧,造成脱扣跑管,或处理钻杆折断事故,提钻到最后几根,用转盘扭叉卸钻杆,开车过猛,而提引器未关上,垫叉坐跳起,造成钻杆和蘑菇头一齐跑下井内.2.钻进中钻杆折断或丝扣不好而滑扣,没察觉到,关车不及时,上部钻杆继续回转无阻力,使部分甩脱,甚至从机上钻杆全部甩脱下去.  相似文献   

20.
钻铤,是钻探施工中为了提高效率、防止孔斜、减少钻具磨损而采用的一种附加工具.过去的钻铤,多用带锥度的细丝扣,在更换接头时,极不容易拧卸,特别是钢粒进时,由于钢粒粉进入丝扣,往往是每换一个接头,就卸坏一次丝扣,也就需要另换一根钻铤,浪费既大,又拖时间,成为我队钻探施工中长期未能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