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狐狸山钼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北山地区的东北部,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奥陶系咸水湖组火山岩。本次工作显示,小狐狸山矿床赋矿火山岩地层存在安山玢岩呈岩株状侵位于奥陶系咸水湖组安山岩中,测得该安山玢岩(XHLS-01)的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年龄为(419±5) Ma,对应晚志留世,晚于奥陶纪安山岩的成岩年代(489±11) Ma,研究成果更正了对矿区仅发育奥陶纪火山岩的传统认识。小狐狸山矿区晚志留世安山玢岩w(SiO2)为57.18%~58.19%,w(K2O+Na2O)为5.78%~6.97%,w(TiO2)为0.57%~0.90%,为富钾贫钠、准铝质岩石,与奥陶纪低钾钙碱性的安山岩不同;微量元素显示安山岩和安山玢岩均呈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亏损特征,安山玢岩稀土总量(∑REE含量)为71.9×10-6~72.24×10-6,低于安山岩96.89×10-6,Eu呈较弱负异常。以上显示小狐狸山矿区晚志留世安山玢岩的母岩浆来自俯冲洋壳板片交代的亏损地幔源区,上升过程中经历了较弱的分离结晶和同化混染作用。小狐狸山志留纪安山玢岩和奥陶纪安山岩均形成于岛弧环境。综合区域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内蒙古北山地区早古生代具有相似的构造演化过程,同属西伯利亚板块与塔里木板块之间的岛弧增生带。  相似文献   

2.
<正> 1986年9月,我们在黑龙江省尚志县东小金沟西山的一套海相正常碎屑岩—碳酸盐岩地层中,发现以Vellamo为代表的腕足组合。第一次肯定了中奥陶世地层的存在。 尚志县小金沟西山中奥陶世地层(P_(15))层序自上而下为: 7.灰绿—深绿色安山玢岩 730.3m 6.深灰—黑绿色安山玢岩质凝灰熔岩,并过渡为安山玢岩,夹长石石英砂岩 315.3m  相似文献   

3.
甘肃永登何家圈一带出露的中奥陶世地层,下部为火山岩,上部为板状硅质岩和灰岩。在火山岩剖面中,下部为巨厚的变质辉石安山岩、安山玢岩及杏仁状安山岩;上部为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安山质自碎角砾熔岩、安山质熔角砾岩)和安山质岩屑凝灰岩。火山碎屑岩呈透镜状或似层状,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火山碎屑岩向板状硅质岩过渡的地带是胶磷矿赋存的部位,数量可观。矿石中P_2O_5含量一般为  相似文献   

4.
仁化安山玢岩分布在华南湘桂地洼系南东侧,位于广东韶关丹霞火山盆地中。来自仁化妙禅寺和石背两地的安山玢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分别为105.0±0.7 Ma和104.3±0.8 Ma,表明其形成于中生代构造活化期最强烈的早白垩世晚期。妙禅寺和石背安山玢岩均具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和角闪石或辉石,基质组成与斑晶类似。相关图解显示安山玢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其Mg#为49~61,K2O含量为3.07%~3.81%。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这些安山玢岩明显富集轻稀土(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K、Th和U,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和Ti,无Zr、Hf异常。Zr/Y(6.56~9.10)、Th/U(3.72~4.31)、Nb/La(0.31)和(Th/Nb)N(10)等微量元素比值表明其源区为地壳物质加入板内玄武质岩浆的结果。结合前人已有的区域研究成果,作者认为仁化安山玢岩母岩浆应是在岩石圈伸展构造背景下由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岩浆在上升或侵位过程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地壳混染,经历一定程度结晶分异作用后最终形成安山质岩浆。其形成与早白垩世晚期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和后缘拉张有关。  相似文献   

5.
赣南兴国田新白垩纪火山岩的锆石U-Pb定年及其构造背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岭地区是国内外著名的花岗岩和火山岩分布区,但白垩纪的火山岩相对少见。文章在野外调研的基础上,利用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MC-ICPMS)技术对位于赣南兴国幅境内的田新安山玢岩的成岩时代进行研究,确定其形成年龄为(102.3±0.5)Ma。这一结果一方面表明原先的地层关系需要调整,即安山玢岩喷发于白垩纪晚期而不是侏罗纪晚期,其中裹挟的砂岩角砾为下白垩统赣州组,而覆盖于安山玢岩之上的不是赣州组而是南雄组;同时,这一结果也表明该地区燕山期岩浆活动从早到晚由酸性到中性再到基性超基性的逆向演化,可能与地幔深部的岩浆活动有关,而且很可能代表了华南大陆内部地壳由增厚到减薄的大地构造事件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正> 一、概述凹山矿田位于宁芜火山岩盆地中段,主要铁硫矿区有凹山、向山、南山、桃村、东山、马山等地。诛罗—白垩纪大王山组安山质火山岩系覆盖全区,晚于火山岩系的超浅成相辉长闪长玢岩为成矿母岩。矿床沿尖山—其林山断裂带作北北东向分布。铁矿化是火山活动一定阶段的产物,而黄铁矿是铁矿化的延续与发展,二者构成完整的玢岩铁矿类型。一般地说,铁矿产于次火山岩穹窿构造顶部(如南山)或隐爆角砾岩筒的中心位置(如凹  相似文献   

7.
陈长健  陈斌  王志强 《岩石学报》2017,33(2):415-439
宁芜中生代火山盆地广泛产出早白垩世中基性火山岩,钾质岩石主要为龙王山组英安岩、粗安岩,钠质火山岩主要为大王山组玄武粗安岩、粗安岩、英安岩以及钠质安山玢岩类。钠质辉石安山玢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28.9±1.9Ma,为早白垩世产物。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均表现为一致的平缓右倾型式,Eu负异常不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具Nb、Ta的负异常。钾质龙王山组火山岩总体Cs、Rb、Ba、Th、U等LILE含量较钠质大王山组火山岩和钠质安山玢岩高,并具有较高的Si、K,较低的Ca、Mg,高Rb/Sr,高Isr(0.70521~0.70857);钠质火山岩具有较低的Si、富Na、高Sr、低I_(sr)(0.70544~0.70768),Mg~#相对较高。钠质辉石闪长玢岩斑晶中有斜长石的矿物结构和成分不平衡现象,锆石Hf同位素特征为ε_(Hf)(t)=-6.2~+0.6,变化较大,指示岩浆混合过程。地幔源区可能是由中元古代俯冲板块释放出流体发生交代作用后形成的富集地幔,钾质火山岩地幔源区交代矿物可能以金云母为主,崆岭群TTG片麻岩为其地壳端元。而钠质火山岩地幔源区交代矿物可能以角闪石和单斜辉石为主,中元古上溪群变质基性岩或新生下地壳基性岩为其地壳端元。  相似文献   

8.
南京附近的古砾石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立文  方邺森 《地质论评》1965,23(2):111-121
南京附近长江两岸:南岸的南京城南的雨花台、菊花台、西善桥、江宁县方山;北岸的六合、仪征、江浦、浦镇、大厂等地都分布着砾石层(图1)。其总的特点是砂砾松散,胶结不佳。砾石层底岩大部分为赤山组或浦口组,少数为火山岩,如安山玢岩、玄武岩。砾石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林西县大井矿床是与次火山岩有关的热液脉型矿床,矿体受NW向、NWW向断裂控制,产出在二叠系林西组中。用LA-ICP-MS技术,测得成矿前的霏细岩脉和安山玢岩脉中的锆石~(206P)b/~(238)U年龄分别为164.1±0.8Ma(MSWD=0.60,n=16)和253.8±1.1Ma(MSWD=0.96,n=14)。其中霏细岩锆石年龄表明,其形成可能与西伯利亚板块和蒙古-华北板块之间的鄂霍茨克洋碰撞造山有关;安山玢岩可能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造山有关。通过成矿前脉岩的锆石年龄,可以限定大井矿床的成矿时代晚于164Ma。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推测大井铜多金属矿床的形成主要受控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10.
<正> 马山硫铁矿位于宁芜火山盆地中段,处于北北东向其林山一尖山断裂火山喷发带的南端,属于上侏罗统—白垩系大王山旋回。一、矿区地质矿区地层岩性单一,主要为安山岩,安山质爆裂角砾岩和碎裂安山岩。见次火山岩——闪长玢岩侵入。该侵入岩地表出露较少,但深部则连成一体。它系本区含矿围岩和成矿母岩,并呈岩株状侵入于安山岩、安山质爆裂角砾岩,碎裂安山岩等火山岩中,与围岩呈渐变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五台山绿岩带中的东腰庄金矿 ,发现部分容矿绢云母石英 (片 )岩实为变质基性岩 (变质辉绿岩—辉绿玢岩或安山玢岩 )岩床在五台期构造作用下发生强烈的剪切变形和变质热液蚀变的产物。说明以绢云母石英 (片 )岩作为容矿围岩的东腰庄金矿 ,确有部分为变质基性岩在含金剪切带中发生热液蚀变的后生成因。矿床的形成和矿质的富集受剪切变形机制控制明显 ,并与区域构造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宝力格组的时代问题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宝力格组是内蒙古地质局朱相魁等(1961)创立的地层名称,当时指分布于东乌珠穆沁旗宝力格庙和盐池北山一带的陆相火山岩以及火山碎屑岩地层。主要是安山质晶屑凝灰岩夹英安质晶屑凝灰岩,安山玢岩、凝灰质板岩、凝灰质砂岩和粉砂岩等,厚度大于6108米,含植物化石Noeggerathiopsis subangusta等。据此,朱相魁等将宝力格组的时代定为早  相似文献   

13.
近期钻孔资料揭示,西藏尼木县厅宫铜矿区主要为二长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钾长花岗(斑)岩和石英闪长玢岩构成的复式斑岩体,白容铜矿区的容矿岩石为花岗闪长斑岩、闪长玢岩,以及正长斑岩、安山玢岩脉;铜(钼)矿化呈面型分布,含矿斑岩体几乎全岩矿化,与围岩接触带附近矿化强度增强;矿化垂向厚度达数百米,强弱不均,自上而下可分为氧化带、过渡带、原生带;硅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黄铁矿化等蚀变广泛而强烈.  相似文献   

14.
<正> 地质概况 娘娘山碱性火山杂岩体位于下扬子火山岩带宁芜断陷盆地中段的西翼,临近北北东向和北西向基底断裂的交汇处。杂岩体由含有假白榴石、黝方石的熔岩、火山碎屑岩和火山一侵入岩所组成,出露面积约15平方公里。碱性火山喷发杂岩不整合于粗面安山质火山岩之上。碱性火山碎屑岩内含有粗面安山岩和安山岩的角砾,在某些地区还见到碱性次火山岩侵入于粗面安山岩。宁芜地区安山质火山岩同位素年龄为136—114×10~6年,而娘娘山碱性火山杂岩年龄为105.7—91×16~6年。这都证实碱性火山杂岩为安山质岩浆火山活动之后(属晚白垩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新疆富蕴希力库都克地区岩浆混合作用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新疆北部希力库都克地区为-斑岩型铜钼金矿区,含矿的花岗闪长岩体中广泛发育4种暗色岩微粒包体似隐晶状安山玄武岩、细粒闪长岩、少斑状安山(玢)岩和安山玢岩,矿区还产有安山玢岩、英安斑岩、正长岩等脉岩.花岗闪长岩及其包体的岩相学、矿物化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区发生了岩浆混合作用,其中酸性的花岗闪长质与基性的闪长质岩浆混合,形成了过渡相岩石--安山玢岩质岩浆混合岩.本区矿化与暗色微粒包体有关矿化较好的地段暗色微粒包体较多,有些包体中磁铁矿微粒普遍发育,有时甚至含少量黄铁矿和黄铜矿等硫化物.研究发现,本区岩浆混合岩--安山玢岩,与蚀变矿化的花岗闪长岩虽然在野外产状和岩石结构上截然有别,但二者的化学成分相当接近在哈克图上二者的投影点靠近;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上,标准化曲线型式相似(或相同),表明二者具有相似的成因,换言之,岩浆混合作用可能伴随了热液蚀变和矿化的发生.推测本区岩浆混合作用可能是幔源基性岩浆与陆壳花岗质岩浆的混合,由此产生的中酸性岩浆经过分异和流体作用造就了本区的铜钼金矿化.  相似文献   

16.
江苏溧水爱景山特大型锶矿床位于溧水火山岩盆地的边缘,受F2断层、龙王山组晶屑凝灰岩、安山玢岩控制。根据锶矿为强电阻体,矿石与围岩电性差异大,龙王山组晶屑凝灰岩中锶的平均含量高(1621×10-6),安山玢岩含锶量更高(4597×10-6),矿区生物地球化学异常显著,常见的植物生态呈现变异现象等特征,研究归纳出溧水爱景山锶矿床综合技术方法找矿模型,在所预测的远景区中,发现了锶矿。  相似文献   

17.
凹山矿田位于宁芜火山岩盆地中段,主要铁硫矿区有凹山、向山、南山、桃村、东山、马山等.侏罗-白垩纪大王山组安山质火山岩系覆盖全区:晚于火山岩系的超浅成相辉长闪长玢岩为成矿母岩.矿床沿尖山-麒麟山断裂作北北东向分布.铁矿化是火山活动一定阶段的产物;黄铁矿化则是铁矿化的延续与发展,二者构成完整的玢岩铁矿类型.铁矿通常产于次火山岩穹窿构造顶部(南山)或隐爆角砾岩筒中心(凹山),硫铁矿则产于铁矿床的外圈(向山)或角砾岩筒周围的安山质爆裂-震碎角砾岩中(马山),构成铁矿床的上带或外带.铁硫矿化蚀变带的垂直分带明显,自下而上可分为:①岩体下部浅色蚀变带(碱质蚀变带),为早期蚀变未经中、晚期叠加改造的部分,由钠长石化带构成;②岩体  相似文献   

18.
我国西天山吐拉苏—也里莫墩早石炭世火山岩带是伊犁裂谷的北展部分,其中赋存有阿希大型金矿。火山岩带内除局部地区见底部沉积砾岩外,主体为陆相中酸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以及石英角闪安山玢岩(潜火山岩),火山岩属钙碱性—碱性系列岩石组合。火山活动受近EW向(一级)和近SN向(二级)火山构造控制,并保留了火山机构(三级)。形成的古构造环境为陆缘拉张带。火山岩带活动时限较短,只限于早石炭世早期。  相似文献   

19.
河南洛宁县上宫金矿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内地层主要由太古界太华群变质岩系与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系所组成。 太华群主要为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黑云母角闪斜长片麻岩及各种混合岩构成。熊耳群火山岩系为一套中酸性火山岩。其喷发活动受东西向构造控制。属裂隙式和中心式喷发。以角度不整合覆於太华群上。按喷发旋回和岩性特征自下而上分为四组:(1)大古石组(Pt_2Xl~1):碎屑岩;(2)许山组(Pt_2Xl~2):杏仁状安山玢岩、角闪或辉石安山岩及少量玄武岩;(3)鸡蛋坪组(Pt_2Xl~3):以流纹岩、英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南部拉萨地体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时期岩浆活动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仍是尚待解决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本文报道了南部拉萨地体西部打加错地区新发现的安山玢岩的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数据。打加错安山玢岩主要由蚀变细粒斜长石、辉石和角闪石组成。2件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204±4Ma和203±2Ma,表明打加错地区在晚三叠世发生了安山质岩浆活动。结合近期报道的打加错地区辉石角闪二长闪长岩的年龄(207.3±3.6Ma)记录,表明南部拉萨地体西部打加错地区发生了晚三叠世岩浆活动。2件安山玢岩的锆石εHf(t)值多为正值(分别为-2.2~+8.8和-2.0~+10.7),可比于南部拉萨地体中东部其它地区同期岩浆记录的Hf同位素成分(如:工布江达南部203Ma正长花岗岩的锆石εHf(t)为-4.9~+2.7;日喀则东部约205Ma二长花岗岩的锆石εHf(t)为+11.9~+15.8),这表明南部拉萨地体晚三叠世岩浆活动从东工布江达向西延伸到打加错一带,东西延伸约800km。打加错地区2件安山玢岩样品(SiO2=56.1%~59.0%)以较低Mg#(45.8~48.7)和Al2O3含量(16.4%~17.0%)为特征,属于偏铝质钾玄质-高钾钙碱性火山岩。本文获得的新数据,结合最近报道的早侏罗世桑日群岩浆活动记录以及打加错地区上三叠统地层研究新进展,本文更赞成打加错地区和南部拉萨地体其它地区的晚三叠世岩浆活动形成于与班公湖-怒江洋壳南向俯冲有关的弧后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