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根据贵州省近几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情况:①建立机构,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②建立和完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③重视基础调查,编制防治规划,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序进行;④构建政府领导,村组监测,专业技术队伍指导,主管部门督促的群测群防监测预警预报体系;⑤完善防灾管理方式,实施地质灾害防治部门工作责任制,遏制人为导致地质灾害;⑥筹措资金,建立专项经费,开展地质灾害治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⑦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使用大检查,推动项目业主主动防范地质灾害的意识,从源头上遏制地质灾害的发生;⑧建立法律援助制度,开展矿山地质灾害治理责任鉴定,化解矛盾,促进社会稳定;⑨广泛开展地质灾害知识科普宣传和培训,提高全省民众防灾意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①政府规章不能满足防灾工作的需要;②地质灾害治理经费投入不足带来的危机;③地质灾害防灾工作与矿业经济发展矛盾突出;④矿山环境容量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2.
根据(从"5.12"大地震过后2009年~2013年)近五年在德阳进行地质灾害的防治督导工作,谈德阳全范围地质灾害的防治督导。加强地方政府建立群测群防体系、网格化管理、落实责任人是关键,地质灾害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以及监测人员的培训与防灾演练及信息报送,建立技术支撑,促进防灾工作,加强在专业上对地质灾害进行预防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防灾形势异常严峻,为增强灾区各级政府应急抢险技术力量,省主利害部门积极协调组织多支专业队伍开展灾区汛期地质灾害督导、排查、巡查、应急抢险调查及防治知识宣传培训等工作,极大地提升了各级政府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取得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果,为夺取灾后恢复重建及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大胜利提供了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4.
7,,EJ19日到2013,梅汛期刚过,余杭分局立即举办全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班,来自全区基层一线的200多名地质灾害日常防治工作责任人员、有关镇村分管人员、有关部门分管人员和国土所全体成员在两天时间里接受专业知识培训。本次培训邀请省内专家讲解,内容包括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讲解、气象与防灾减灾、气象与地质灾害防治、地址灾害基本知识与日常监测等。  相似文献   

5.
《河南地质》2010,(6):52-52
5月26日,平顶山市石龙区国土资源局举办了第一届石龙区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培训班,各乡(镇)国土资源所所长、行政村村委会主任和居委会主任共80余人接受了培训。本次培训是根据河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实施方案,结合第二个“防灾减灾日”活动举办的,以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评估、巡查、预案、宣传和人员五个到位)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刘连刚 《城市地质》2015,(Z1):13-17
本文在阐述北京市地质灾害的基本状况的基础上,对北京市几十年来地质灾害从被动避防到主动防灾,再到防灾体系初步形成不同阶段历程的防治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对北京市城市运行的地质安全.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等方面的需求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从完善防灾保障体系、建立技术支撑体系.健全群防群治体系等几个方面,对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在对2015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灾情统计和各省工作总结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介绍归纳了2015年全国地质灾害总体灾情特点和防治工作情况,并对"十二五"期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的进展和成绩进行了归纳,研判了今后的严峻防灾形势,提出了2016年工作安排。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2012年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有效避免地质灾害发生,日照市国土资源局全面开展汛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动员。一是加强领导,全面落实防灾责任和防灾措施。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对防灾预案及措施进行完善,及时划定危险区并设立警示标志;结合排查结果,对发现的隐患点逐一落实防灾责任人和监测责任人、电话号码、监测措施;加快推进地质灾害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加强地质灾害群防体系建设。二是强化宣传,健全管理体系。利用广播、电视、座谈会、专题课等方式,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开展地质灾害演练活动,细化演练方案,确保演练效果,  相似文献   

9.
宁波市国土资源局十分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如何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问题上想办法,出新招,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乡政长(街道主任)谈地质灾害防治"活动。该活动的开展得到了省厅领导的充分肯定,潘圣明副厅长批示"宁波市国土局开展的‘乡镇长谈地质灾害防治’活动很有意义,对强化防灾意识,增强防灾责任,提高防灾效果将会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梅、台汛期即将来临,本刊选登部分乡镇长的文章,以供借鉴、学习,进一步做好今年全省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地质灾害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经济建设顺利开展,影响社会稳定,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已成为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努力抓好上下两头,上头即政府及主管部门,要认真抓好“五条线”建设,即地质灾害行政管理一条线、防治技术支撑一条线、应急处置一条线、专家咨询一条线和中介服务一条线的建设;下头即基层国土资源所,要认真抓好“五到位”建设,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到位、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到位、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到位、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到位、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人员到位。  相似文献   

11.
谢宏 《浙江地质》2013,(6):60-60
近日.余杭区举办2013年度群测群防人员地质灾害防治培训班,邀请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张晨,为全区基层200余名群测群防人员讲解地质灾害防治有关知识,旨在增强群测群防人员地质灾害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地质灾害是突发性很高,损毁性极强的自然灾害。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几年,通过努力,该区地质灾害防灾制度不断完善。防治措施不断加强,防灾意识不断增强,纳入政府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了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2016年全国地质灾害灾情统计和各省工作总结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2016年全国地质灾害总体灾情特点和防治工作情况及各地好经验好做法,并对全国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取得的进展和成绩进行了归纳,研判了2017年的严峻防灾形势,提出了工作安排。  相似文献   

13.
《广西地质》2010,(4):60-60
广西属地质灾害高发区,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地质灾害发生的数量和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在大幅上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更为严峻,任务更加艰巨。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对地质灾害的危害性有更深刻地认识,增强他们减灾防灾的意识,使防灾工作由被动应急逐步向主动防御转变,在2009年“4·22”地球日活动期间,广西国土资源厅指导全区开展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进万家有奖竞赛活动,在各市、县国土资源局的大力配合下,各地群众广泛参与,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今年以来,栾川县着力构建县、乡(镇)、村、组四级联防体系监测预警网络,目前,全县11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均实现了四级联防监测预警。栾川县政府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乡(镇)和单位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层层落实防灾工作。在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村设立兼职地质灾害防治“协管员”,负责本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地质灾害的类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社会城市化的高速进展,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日益增加,城市的防灾、减灾地质工作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城市地质灾害的防治首先要查明地质灾害的类型,以使城市地质灾害防患于未然;该文在指出中国城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梅、台汛期,是我省地质灾害的多发时段和重点防范期。为有效地防范全省汛期的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做到多部门协调行动,共同防灾抗灾,我省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于4月27日召开第一次会议。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楼小东主持会议;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潘圣明在会上介绍了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201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会议方案、汛期地质灾害工作大检查工作等情况;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出席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通江县地处米仓山南麓,区域内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是地质灾害复发区。通过对该区地质灾害现状与防灾减灾工作进行研究,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不断达到科学、合理、有序地实施,保证地方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快地质灾害治理进度,落实地质灾害治理任务,长清区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对201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进行组织实施。本着以人为本、防治结合、量力而行、分工明确的原则,明确了地质灾害隐患重点,主要包括张夏镇梨枣峪山体滑坡隐患,万德镇拔山村泥石滑坡隐患,进一步抓好张夏镇大娄峪村崩塌、岩体坠落隐患,力争做到地质灾害防治“监管不留真空、防治不留死角”,确保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有效开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定并实施了六项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疆地质》2021,(1):F0002-F0002,I0003
新疆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针对新疆山区岩崩、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及其给"一带一路"建设工程带来的地质风险,开展新疆地质灾害成因机制﹑时空分布规律研究和减灾防灾关键技术研发,完善地质灾害时空分布数据统计和典型案例体系并建立新疆地质灾害信息库与监测预警预报平台;通过多维度地质灾害监测率定各类地质灾害要素参数突变阈值,研究致灾组合模型,阐释各类地质灾害致灾过程;研发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技术,基于现有群防体系,提出防灾减灾对策,并结合工程建设开展防灾减灾技术应用推广,完善防灾减灾服务体系,为"一带一路"畅通和新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20.
吉林桦甸市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论述桦甸市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土壤,断裂、褶皱等构造运动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区内地质灾害类型、现状及危害。桦甸市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境内地形地质条件及地质构造对各类地质灾害的发生起控制作用,而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又进一步诱发、恶化了某些地质灾害,对各类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在自然及人为双重因素作用下,区内各类地质灾害不断发生,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阻碍经济发展。文章分析了诱发、恶化地质灾害的自然、人为双重因素,提出防灾、减灾对策:①积极开展地质灾害宣传工作,树立和增强全民防灾减灾、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②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④贯彻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治灾;⑤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和设备防治地质灾害;⑥建立群专相结合的防治体系,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地质灾害防治队伍;⑦坚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及行政措施并举,综合治理。对各类地质灾害应实行开发式治理,这一对策不仅可以防灾、减灾,改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使人民生活致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