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下水》2016,(5)
地下水资源管理是解决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问题的核心。在分析四平市地下水资源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超采严重、污染较大和地下水资源管理中法规体系不完善、管理单元划分欠合理、市场调节方式欠缺等问题,提出加快推进法规政策和审批制度设立、建立地下水管理红线制度、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增强地下水资源补给涵养和加强智慧化管理等措施,全方位提升地下水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架构——以华北平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资源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地下水资源由于其分布广泛、水质纯净、开采方便等特点被过度开采,华北平原是我国地下水开采最严重的地区。针对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从而看到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的紧迫性,要建立健全地下水资源管理的制度法规。把行政法中的许可证制度、经济刺激制度,环境法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引入到地下水的管理与保护之中,为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更全面的制度架构。  相似文献   

3.
任战  丁厚钢  张甲芳 《地下水》2010,32(4):63-65
根据淄博市丰、枯水期水质监测资料,按地下水分区,分析了地下水类型、矿化度、总硬度分布情况,进行了地下水质评价,阐明了地下水资源质量状况,并提出了加强水库与饮用水源地管理保护,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和入河排污口监管制度,积极做好退水水质监督管理,实行水环境质量公布制度等六项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吴志红 《地下水》2010,32(2):51-53
在对淮南矿区地下水采样、实验分析以及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应用模糊评价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区内的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地下水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提出了健全法制法规,科学管理,加强水源井管理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蓝楠 《河南地质》2012,(2):42-43
世界上发达国家通过对地下水立法进行综合决策,注重管理的一体化,实行专门立法等措施来加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我国地下水资源保护存在立法滞后以及相应的行政管理不协调和司法救济不健全等问题。借鉴国外行之有效的立法经验,对健全我国地下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外地下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作出评介,提出了完善我国地下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16,(1)
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是居民饮水、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抚顺地区2007年-2014年水资源公报中地下水资源状况,地下水资源总量稳中有升,年均水量7.13亿m~3,地下水用水量年平均0.40亿m~3,地下水水质整体处于Ⅲ类水状态;抚顺地下水化学特征以重碳酸型为主。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抚顺地区地下水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管理对策,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7.
2011年元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地下水是公共生活供水和工农业用水的最佳水资源,是防旱抗旱最为可靠的后备水资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地下水是保证国家安全的战略水资源。根据目前我国地下水遭遇日益严重的过量超采和水质污染,并引发一系列地质灾害。要加强对全国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出6点建议:1)开展水文地质补充勘察和调查;2)强化地下水综合监测网的建设;3)把监测和水质保护作为新时期加强地下水管理的重要内容;4)加强地下水的科学研究;5)要建立和完善保障地下水安全和合理开发的法规体系;6)理顺地下水专业人才培养渠道,培养高级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8.
1981年1月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了《北京市地下水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其内容包括总则、凿井管理、资源管理、计量与收费、水质保护、地下水人工补给及附则等七章共二十条。由市规划局主管凿井审批制度,市节水办公室负责全市各自备水井管理工作,由市规划局、地质局和节水办公室对分布过密的水井提出调整意见,经计委批准后执行。市地质局每年十月底前提出下年度地下水  相似文献   

9.
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若盲目开采势必造成地下水资源匮乏、水源污染和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给社会发展带来损失,在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保护。分析乌苏市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现状,针对地下水资源开发中存在的地下水超采、水质、河道淤积等问题,提出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建议,以达到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0.
王刚  李平 《地下水》2008,30(1):51-51
分析了大汶河流域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地下水超采导致漏斗区面积扩大,地面沉陷、房屋斑裂,机井大量报废,设备不断更新,浅层地下水水质污染不断加剧等。提出了治理对策,必须对地下水进行统一管理、统筹规划、科学开采,落实水法律、法规,依法治水,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李长青  王永杰 《地下水》2003,25(4):228-229
地下水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分析了聊城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水质状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了地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邢台市地下水水位下降严重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台市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针对现状,从地表水资源状况、地下水资源的构成和邢台市的供用水状况进行分析找原因,并对由于地下水水位下降,引发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描述,提出了建立节水型社会、优化水资源配置、防止水质污染和开发涵养水源等措施遏制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为邢台市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形势的日趋严峻,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地下水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宗旨,构建以“地下水开发控制制度、地下水高效利用制度、地下水保护制度、地下水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四项基本制度为核心,总体分为四个层级结构的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制度框架体系,并叙述各层级上的建设要点和主要任务,为我国地下水管理保护工作提供政策与技术双方面的支撑.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根据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按照不同地貌单元和流域划分,统计分析陕西省地下水资源分布情况。采用最新统计资料,分析评价陕北、关中、陕南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揭示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工作实际,围绕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从地下水资源普查、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和保护、地下水监测、落实相关法律法规、队伍建设和行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松原市地下水资源状况与开发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鹏志 《地下水》2010,32(3):66-68
分析了松原市地下水资源的状况,指出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赋存环境的不利影响,导致地下水环境恶化,水质污染,超量开采等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实行总量控制,强化污染治理,节约保护和地下水环境修复等具体的开发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6.
苏红文 《地下水》2018,(6):70-70,161
通过对娘子关泉域岩溶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应通过娘子关泉水流量保护目标、水质保护目标和岩溶水凿井开采总量控制目标,制定岩溶水资源保护与管理规范性文件、严格控制岩溶地下水的开采措施、提高污水回用率实现污水资源化和开展煤矿老窑水水污染调查与防治技术研究等保护管理措施,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泰安市地下水开发利用中的水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赵平镇  吴希龙 《地下水》2005,27(3):206-207,220
以泰安市为例,论述了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出现的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资源衰竭、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地面裂缝和地面塌陷等水环境问题,并提出了保护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谢炳勇 《地下水》2013,(6):48-49
评价和阐述了河北省临漳县的地下水资源数量和水质等状况,分析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水质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地下水由于分布广、水质好且开发费用低而成为全世界重要的供水水源。中国北方生活供水的一半来自地下水,地下水也是干旱期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然而,地下水水质日益面临来自农业、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威胁。地下水水质监测是评价水质状况最可靠的方法,并可作为供水水源保护的早期预警系统。它为水管理部门和水用户提供可靠的科学数据以便更好地管理和保护地下水资源。世界上正在执行两个巨大的地下水质监测和评价项目:一个是欧盟的水框架计划;另一个是美国的国家水质评价计划。文章评述了地下水水质监测的现状,介绍了地下水易污性评价、地下水污染源分级和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方法。地下水易污性分区图是土地利用规划和供水水源保护的基础。地下水污染源分级结果为污染源治理提供了优先顺序。地下水污染风险分区图圈划出地下水污染的高风险区,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地下水污染监测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魏晓妹 《地下水》2013,35(2):1-4
在介绍地下水资源的概念、分类和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分析地下水资源的调蓄作用和战略储备功能;论述地下水资源在城市供水、农业农村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归纳分析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严重危害,指出目前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的迫切性性和必要性;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切入点,系统论述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