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自2014年起,每年的10月17日为中国"扶贫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回顾过去5年以来的工作时说,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中国共产党创新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以每年减贫1300万人以上的成就,书写了人类反贫困斗争史上"最伟大的故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2.
, 《青海国土经略》2012,(5):26-28
十年前是地勘单位处在刚刚属地化后起步的阶段。十年来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在青海地勘单位迅速发展壮大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同样高歌猛进,矗立起了一座足以让历史铭记的辉煌丰碑。十年奋进征程硕果累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及国土资源厅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在地勘行业整体复苏的大背景条件下,青海省  相似文献   

3.
正当人们还在议论如何应对世界百年之未有大变局的时候,我们的脚步已经迈进了2021 年的门槛. 这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 14 亿中国人民,以奋斗的姿态和必胜的心态跨入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新年的钟声就是进发的号角,我们的步伐正坚定而有力地奔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  相似文献   

4.
<正>编者按:201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做出打造北部湾经济区升级版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力推动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从"黄金十年"迈向"钻石十年"。为推动北部湾经济区升级发展,经济区内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及时转变工作思路,因势而谋、主动作为。近期,本刊记者走入北部湾经济区的钦州、防城港,实地了解两地国土资源部门在助推北部湾经济区升级发展中的有益经验。请关注本期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12月20日,由国家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央文明办等六部委联合举办的第十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总结座谈会暨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广西机电工业学校在颁奖会上领回了"十年成就奖"牌匾,这是广西唯一、全国11个获此殊荣的中等职业学校。而此前的2013年10月,广西教育厅专家组刚刚组织对广西机电工业学校筹设国土资源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检查评估,新校区选址和筹建也有了较大进展,完成了对新校区地形的测量制图。作为建国初期创办的国有  相似文献   

6.
正十年时间,读者们伴随着导刊的成长,见证着国土资源的风云变幻;十年光阴,到底在平凡人眼留下了哪些轨迹,在读者心中沉淀了多少回忆?今年是《国土资源导刊》更名十周年,导刊面向所有读者组织了"国土资源十年微征文"活动,征文的主题是"国土资源行业普通人感动自我、感悟人生的经历"。2014年9月-10月,《国土资源导刊》通过与新浪微博等媒体合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公布了201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名单,汝州市作为河南省14个县(市、区)之一而榜上有名,标志着汝州市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创建工作取得成功。2013年,国土资源部在全国开展了以创建"有制度、有机构、有经费、有监测、有预警、有评估、有避让、有宣传、有演练、有效果"为主要内容的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8.
<正>继国土资源部作出建设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的统一部署后,2009年7月6日,省国土资源厅发出《关于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的通知》,提出从2009年起用3年时间,将全省48个山区丘陵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县(市、区)建设成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2009年每个市要有1个以上县  相似文献   

9.
十年,融入历史的大海,微不足道。然而,十汇入信息化的河流,却举足轻重。"以信息化规范和创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加强统筹、建用并举"……党的十六大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三项原则"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迎来飞速发展的"黄金十年"。"黄金十年",成绩斐然——以数字国土工程和金土工程为主要依托,基本建成以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电子政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三大平台"为主体的国土资源信息化框架体系,信息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管理决策、监测监管和社会服务中的应用不断深化,为国土资源管理创新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0.
近日,国土资源部公布第三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名单,浙江省余姚市名列其中。长期以来,该市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严格按照"有组织、有经费、有规划、有预案、有制度、有宣传、有预报、有监测、有手段、有警示"的"十有"要求,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了连续8年未发生因防治不到位而引发的人员伤亡事件,有效保障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地质灾害防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对地质灾害防治  相似文献   

11.
"两会"十问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3月初在北京召开.此次全国两会除按惯例审议讨论"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和常委会工作报告外,很重要的一项议程是审查批准"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纲要. 十个与国土资源有关的关键词,通过十个具体而细微、紧扣民生的问与答,勾勒出国土资源领域下一个五年的主体框架;借助部委的权威释疑、学者的诚恳解惑,把握住国土资源领域未来五年的发展脉搏.  相似文献   

12.
正舒德干院士男,湖北鄂州人,1946年2月出生于湖南湘潭,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古生物学专业,1981、1987年分别在西北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系德国洪堡学者和中国长江学者,2011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西北大学博物馆馆长及地质学系教授。他的科研成果曾被评选列入"199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和"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2004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  相似文献   

13.
<正>十年来,他心怀大爱,敢于担当,悉心抚养着一个因父母离异而被丢弃的男孩;十年来,他无微不至,坚守承诺,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始终照料这个男孩不离不弃。他用十年的爱心坚守,诠释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中华传统美德——他就是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机关服务中心职工阎伟。义养弃儿——"缺失的爱,我们来给!""瞧,这孩子今年15岁,长得白白净净、眉清目秀,你看那近一米八的个子,身体结实着呢!"阎伟指着照片上练习跆拳道的男孩,自豪地对记者说。照片中的男孩叫稳柱,是阎伟10年前领回的寄养儿童。  相似文献   

14.
经过包括19位院士在内的40多位专家评选,1月8日,2011年中国地质学会"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十大地质找矿成果"从152个候选项目中脱颖而出。"十大地质科技进展"为:提出冰期—间冰期印度夏季风动力学,大油气区成藏理论、物探技术创新与储量快速增长,时间域固定翼航空电磁勘查系统  相似文献   

15.
<正>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无疑让中国梦在神州大地上吹响了冲锋号。中国梦,让13亿人民无拘无束地  相似文献   

16.
2005年中国能源十大新闻之一:"煤矿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频发" 2005年12月2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05年中国能源十大新闻,其中煤矿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频发,也赫然列入能源十大新闻之中.  相似文献   

17.
很多学者总认为周扬和胡风几十年的恩怨在胡风冤案中起了很大负面作用,但胡风和周扬几十年的矛盾乃至他所指控周扬的"罪状"都属于当时主流文艺思想的范畴。周扬在处理胡风问题上所采取的措施和态度,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而是"醉翁"借助"山水之间"行"酒"之意。胡风的舛难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其意义完全超越他个人命运,留给后人的思考,就是文艺理论再也不能和政治捆绑在一起。若此,方能避免出现因个人宿怨而酿成惊天冤案的惨象,跳出继续站在"左"的立场上批判极左的怪圈,在文艺的根本问题上实事求是,恢复"五四"追求人的解放、人的文学尤其民主和科学的历史传统。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最振奋国人精神的亮点之一就是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构想,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民族治国理念的创新,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最接地气的理论基石。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这两大愿景是5000年中华古圣先贤"天人合一"核心价值理念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演绎和创新。"天人合一"思想其实讲的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宇宙法则,讲阴阳平衡、阴阳互补、阴阳守中的对立统一。中国最古老的经典,被后世誉为  相似文献   

19.
又见春天     
1978年,一个极不平凡的年份。堵塞共和国发展航道的"极左"坚冰被一股解放思想的巨大暖流轰然冲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春天。  相似文献   

20.
正十八大以来,全中国人民都在做同一件事情,那就是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十九大召开后,习近平总书记举旗定向、掌舵领航,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直指人心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十九大报告更是为"中国梦"勾画出完整的行动纲领,规划出新时代的美好蓝图,无论是出发点还是目标都落在"人民"二字上,旨在使中国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原本高瞻远瞩而又立意深远的"中国梦",变得更加现实清晰。实际上"中国梦"不仅与每个人拥有的梦想息息相关,更源自于每个人的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