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IPCC全会的要求,IPCC第三工作组组织了第二次IPCC新排放情景研讨会,该会议于2005年6月29日至7月1日在奥地利拉克森堡召开。与会代表包括研究人员、政府官员、企业代表、非政府机构人员等100人左右。  相似文献   

2.
2007年9月8-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与联合国环境署GRID/Arendal机构合作,在北京成功举办了"气候变化与中国企业:风险与机遇"国际研讨会。出席会议的70余位代表中有专家、政府官员,以及来自企业界、非政府组织(NGO)和新闻媒体的人士。  相似文献   

3.
1概况 世界气象组织基本系统委员会管理组(CBS—MG)第6次会议于2006年4月3~5日在日内瓦世界气象组织总部召开。管理组成员、WMO秘书处有关官员和GEO秘书处有关官员出席了会议。CBS主席Gusev先生主持会议,颜宏副秘书长出席开幕式并讲话。WMO WWW司新任司长Jack Hayes先生,原司长、现任综合协调办(Cross—cutting Coordination Office)主任Schiessl先生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合作与交流     
合作与交流我院与国内外诸多科研、业务单位和高等学校有广泛的学术交往和合作,接待了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拉丁美洲国家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和官员来院参观、访问、讲学、洽谈合作项目等,并派出40多人次的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5.
11月 6~ 9日 ,世界气象组织第二区协 (亚洲 )有偿服务与管理研讨会在中国南宁召开。与会代表 6 0余人。其中 ,2 0个国家气象局的官员和我国 1 8个省市气象局管理人员到会。在此次会议上 ,代表们就气象有偿服务和有关管理工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认真讨论。世界气象组织官员马吉德、伊萨 ,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副局长郑国光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王万宾亲临会场祝贺。世界气象组织第二区协(亚洲)有偿服务与管理研讨会召开@丁建武  相似文献   

6.
WMO信息系统委际协调组(ICG—WIS)第2次会议于2005年10月24~27日在美国BOULDER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召开。各技术委员会的代表(航气委代表缺席)、CBS(基本系统委员会)OPAG—ISS有关专家组组长、特邀技术专家及秘书处有关官员共18人出席了会议。施培量作为CBS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CBS副主席Hoffmann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7.
1946年秋,国民党做好了一切进攻解放区的准备,内战一触即发。 国民党军队为了清楚了解这块鲁西解放区里共产党军事布局,他们利用以美国为首的国际( 抗日)战后救济总署的官员,沿黄河视察大堤、灾情、灾民,评估黄河什么时候回归故道的机会,收集我军的军事情报。这一点我军早已料到,于是把军队隐蔽到远离公路的农村。果然,在国际救济总署的官员的吉普车走村串庄后,我军窃获到他们发给国民党的情报,大意是:他们所到之处没有共军驻防,希望国军快来占领,将会不费一枪一弹就能抢到此地盘。  相似文献   

8.
徐力 《四川气象》2001,21(2):40
194 6年秋 ,国民党做好了一切进攻解放区的准备 ,内战一触即发。国民党军队为了清楚了解这块鲁西解放区里共产党军事布局 ,他们利用以美国为首的国际 (抗日 )战后救济总署的官员 ,沿黄河视察大堤、灾情、灾民 ,评估黄河什么时候回归故道的机会 ,收集我军的军事情报。这一点我军早已料到 ,于是把军队隐蔽到远离公路的农村。果然 ,在国际救济总署的官员的吉普车走村串庄后 ,我军窃获到他们发给国民党的情报 ,大意是 :他们所到之处没有共军驻防 ,希望国军快来占领 ,将会不费一枪一弹就能抢到此地盘。刘、邓首长估计到敌人很可能“乘虚”而入 ,…  相似文献   

9.
1会议概况 2007年6月21~23日,世界气象组织天基全球观测系统重新设计及优化研讨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世界气象组织(WMO)、美国测绘局(USGS)、国际卫星对地观测委员会(CEOS)、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欧洲空间局(ESA)、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日本空间管理局(JAXA)、日本气象厅(JMA)等气象卫星及空间科学研究机构的20多位官员和专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里根政府拍卖业务气象卫星和地球资源卫星的决定宣布后,在美国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国家海洋大气局局长约翰·V·伯恩和一些政府官员坚持认为,把卫星卖给私人公司管理,1984年财政年度政府就可不再负担2  相似文献   

11.
在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时常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合理的设计外部进程访问数据库的时闻控制方案,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响应时问的前提下。把握好系统与网络负载同系统事务响应处理速度之间的平衡关系。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对于某些类型数据的响应处理缺乏有效率的解决途径。此类数据采用通常的处理方式往往不能较好地得到解决。基于此,开发了1种由ODS API和Socket缩程的数据库ESP扩展方法,由应用系统主动查询方式变为数据库系统主动通知或推送的方式,从而提供了1种高效率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对发生季节、地域及影响系统都十分相似的"97.5"、"81.5"两次孟湾风暴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由于影响系统强度的差异,造成降水的范围及量级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气候外交”与达沃斯“六大挑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从事气候变化外交谈判多年,而2005年对气候变化外交谈判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同时,在2005 年1月举行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选出的六项优先议题(称六大挑战)中,气候变化的议题位居第三。作者以他敏锐的思考,科学的分析,把气候外交与达沃斯六大挑战的深刻内涵作了充分的诠释,并对未来的气候变化谈判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14.
“西马仑”与“海贝思”台风特大暴雨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等资料,采用多种物理量诊断分析方法,对路径相似、在闽南地区产生特大暴雨的1308号台风"西马仑"和1407号台风"海贝思"的环流形势特征、云系结构特征及水汽、动力、热力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西马仑"的过程特点是雨强大、降水时间集中,而"海贝思"的特点则是雨强小、降水时间长;"西马仑"云系结构紧密,属中尺度对流云团降水,而"海贝思"云系结构松散,其外围的螺旋云带产生的列车效应是产生特大暴雨的重要原因;两个台风都具有低空急流、风速辐合、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流场等有利于产生特大暴雨的环流形势特征;两个台风都存在低空偏东风和偏南风急流,两支急流为暴雨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低空急流较强的时段与强降水时段相对应;台风中心附近强辐合辐散区的建立和维持是产生特大暴雨重要的动力条件,水汽辐合区的面积和强度与暴雨区范围和降水强度相吻合;垂直速度大值区的维持时间与强降水的维持时间相一致;垂直速度、假相当位温和水汽通量散度的增大和减小,可作为降水增大和减弱的重要依据之一;暴雨区主要落在700 h Pa螺旋度场大值区内,所以螺旋度分析可为台风暴雨落区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超强台风“罗莎”和“韦帕”大风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摘要利用常规探空和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FY-2C卫星红外云图资料以及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资料,对2007年登陆浙南闽北交界的超强台风“罗莎”和“韦帕”大风过程及成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地面气压场的分布对台风登陆前后大风的出现时间、影响范围以及登陆后大风的持续时间有重要的影响;台风登陆之前FY-2C红外云图对大风的影响范围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而台风外围螺旋云带进入东海海域的时间则可以作为预报台风大风开始影响温州的一个参考依据;多普勒雷达最大径向速度对台风极大风速的预测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预报挑战度"(measure of forecast challenge,MFC)是一种衡量预报难易的新尺度;"可预报性演变指数"(predictability horizon diagram index,PHDX)是一种检验集合预报的新评分。这二种新指标是杜钧等于2019年提出来的,文章发表在美国气象学会英文杂志《天气和预报》上。为了让国内基层台站业务预报和研发人员也能熟悉和应用这些方法,我们在此作一简短的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17.
利用黑龙江省61个站1961~2006年冬季平均气温观测资料,首次采用月平均气温权重系数法确定了黑龙江省"冷""暖"冬的标准,分析了黑龙江省"冷""暖"冬的气候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1980年以后呈明显变暖趋势,冬季平均气温和暖冬指数的气候变率分别为0.568 ℃/10 a、13%/10 a,增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省大部份地区冷暖冬权重系数指标的气候变率在0.4℃~0.8℃/10 a之间,山区大于相对较湿润的平原.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冷”“暖”冬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黑龙江省61个站1961~2006年冬季平均气温观测资料,首次采用月平均气温权重系数法确定了黑龙江省“冷”“暖”冬的标准,分析了黑龙江省“冷”“暖”冬的气候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1980年以后呈明显变暖趋势,冬季平均气温和暖冬指数的气候变率分别为0.568℃/10a、13%/10a,增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省大部份地区冷暖冬权重系数指标的气候变率在0.4℃~0.8℃/10a之间,山区大于相对较湿润的平原。  相似文献   

19.
北极海冰“强信号”影响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冰冻圈作为下垫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大气处于不断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文中主要研究了北极海冰与中国华北地区降水的关系。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国区域与北半球季尺度气候变异前期北极海冰“强信号”现象。探讨了中国华北地区旱涝前期北极海冰特征 ,比较了华北旱涝前期北极海冰相关区域特征分布 ,并揭示出北极海冰“强信号”区与中国区域夏季降水的相关分布 ,分析了北极海冰“强信号”区对华北地区夏季旱涝影响的动力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利用温州地区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Micaps资料、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和温州新一代气象雷达资料等,对"南川""狮子山"外围云系对温州造成的大风和强降水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台风外围云系影响时大风和强降水的预报着眼点:可根据雷达基本速度场中的强径向风、地面气压梯度的增大区和台风路径、移速等判断大风;可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