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1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PCC第三工作组第六次评估报告的编写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作者们于2019年9月30日至10月4日在印度新德里参加第二次作者会议,讨论了第零稿的修改,并再次讨论和厘清了报告的主线。2017年10月IPCC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了第46次全会,发布了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三个工作组报告大纲。这些工作大纲确定了AR6的主要任务。相对于第一工作组和第二工作组报告来说,第三工作组报告的转型比较大,承担的任务重。  相似文献   
2.
1951-2014年,北京市年平均气温以0.37℃/10a的速度上升,且热岛效应强度和范围增大。随着北京城市化发展,气候变化给北京市能源系统带来的额外压力也趋于显著。本研究着重分析了气候变化条件下能源系统的脆弱性。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下北京市能源系统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高温天气条件下,电力需求负荷超过电力供应系统设计最大负荷;低温条件下,天然气供应短缺;极端天气给能源生产、能源供应和能源运输造成威胁。针对北京市能源系统的脆弱性,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北京市能源系统提升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短期战略和长期战略,并分别从政策、技术和管理方面提出了短期战略的适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能源领域低碳技术发展路线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都在为应对气候变化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对中国来说,实现低碳发展也成为未来必然要遵循的社会经济发展途径,而技术在其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中国综合政策评价模型,分析得到了未来中国实现低碳排放情景的技术发展路线图。研究结果显示,未来中国仍具有实现低碳发展的潜力和机会,但需要加快和加大关键低碳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力度,并为此提供相应的政策措施支持。  相似文献   
4.
根据IPCC全会的要求,IPCC第三工作组组织了第二次IPCC新排放情景研讨会,该会议于2005年6月29日至7月1日在奥地利拉克森堡召开。与会代表包括研究人员、政府官员、企业代表、非政府机构人员等100人左右。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3次缔约方会议通过的《巴厘行动计划》中,提出了"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MRV)"的国家行动的概念,包括在下一个国际协议中。但目前对哪些内容要进行MRV,范围是什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要如何进行MRV还不是很清晰,也存在不少争议。本文提供了作者的研究认识,就MRV的框架进行描述,并结合一些政策制定中的核心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在中国背景下分析了如何进行已有国家行动和政策的MRV,以及未来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2018年10月8日,IPCC发布了《IPCC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1]。2016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在通过《巴黎协定》时发出的邀请,IPCC于2016年10月份决定开始编写这份报告。2017年初,IPCC选择了来自40个国家的91位作者,启动了报告的编写。这份报告的全名为《IPCC在加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威胁、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努力消除贫困的背景下,关于全球升温高于工业化前水平1.5℃的影响和相关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路径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的发展情况,调研EU ETS对欧洲电力行业影响的研究现状,认为EU ETS将增加发电企业的生产成本,迅速提高电力市场价格,大幅增加发电企业利润,刺激能源技术投资和创新。同时简要评述EU ETS引发的争议问题,包括当前EU ETS对发电企业和电力市场的实际影响、发电企业巨额利润问题的产生原因等。在此基础上,对比中国和欧盟之间的差异,初步分析建设国内碳交易市场将对我国电力行业产生的影响,最后对我国建设碳交易市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IPCC历次评估报告是国际社会和各国决策者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2014年4月发布的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中有关排放历史趋势和未来减缓情景的相关内容是历次评估报告的核心内容,对国际谈判中有关各主要缔约方定位、减排责任划分、国别分组以及未来全球和国别中长期减缓目标确定、全球排放空间分配等问题产生重要影响,也是各国确定低碳发展目标和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在综述分析报告有关排放趋势,驱动因子,2℃温控目标下的排放空间、路径、成本、技术选择和减排责任分摊等关键结论的基础上,探讨了相关结论对国际气候谈判和国内低碳发展的可能影响和启示,以及如何在决策过程中正确、科学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结论。  相似文献   
9.
应用碳足迹方法和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开展石家庄市城区1500户家庭的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城市居民在各收入水平状况下的生活和出行碳足迹以及评价碳足迹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居民改善生活质量的过程也是碳足迹增加的过程,技术进步对降低居民生活碳足迹有积极作用。研究建议:通过推广节能型建筑和集中供热等措施,降低城镇居民的生活碳足迹;通过建立方便、舒适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降低城镇居民的交通出行碳足迹。  相似文献   
10.
中国2050年的能源需求与CO2排放情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能源环境综合政策评价模型(IPAC模型),对中国未来中长期的能源需求与CO2排放情景进行了分析,对该情景的主要参数和结果进行了介绍,并对模型中的政策评价进行了介绍。同时报告了实现减排所需的技术。结果显示:未来中国经济将快速增长,能源需求和相应的CO2排放也将明显快速增加,与2005年相比,2030年能源需求可能增加1.4倍,2050年可能增加1.9倍。但中国也有较大的机会在2020年之后将能源需求量的增加幅度明显减小,将CO2排放控制住,使之不再出现明显增长,甚至有可能在2030年之后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