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东部的南迦巴瓦地区包括喜马拉雅地体、中缅地块和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一部分。根据区内构造特点、变质岩共生组合、时空分布、矿物共生组合及其反应关系的研究,揭示了本区变质作用特征。南迦巴瓦群发育了一套较完整的递增变质带,经历了先升压后升温的演化过程;雅鲁藏布江变质岩带经历了一次高压低温变质作用;帕隆群变质作用为一个先升温后升压,温压同时达到高峰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西藏定结地区变质核杂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喜马拉雅造山带定结地区近EW向展布两条变质核杂岩带:高喜马拉雅变质核杂岩带和拉轨岗日-孜松变质核杂岩带,在研究区以拉轨岗日-孜松变质核杂岩为典型代表。该变质核杂岩带由多个变质核杂岩体组成,各变质核杂岩体具典型的三层结构。核部由两期(加里东期和喜山期)花岗岩和拉轨岗日群变质岩组成;拆离断层、韧性剪切带及糜梭岩带组成滑脱层;盖层由二叠系、三叠系浅变质岩或未变质的沉积岩系组成。  相似文献   

3.
相山地区变质基底新认识及其原归属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在相山北部首次发现十字石片岩及堇青石片岩。根据随变质作用增强而出现的新变质矿物,将相山变质岩基底划分为绢云母千枚岩带、黑云母征 岩带、铝榴石片岩带和十字 石片岩带。提出并采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比值聚类分析方法,确认相山地区变质岩原岩不属震旦系,而与华在睡地块(古了南)的陈蔡群相当。  相似文献   

4.
行政区域:四川省甘孜州完成单位: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研所内容简介:内容简介:在查明变质岩岩石、岩石地球化学、变质矿物及变质带的基础上,提出了丹巴在巴洛式渐进变质带之外还存在巴肯式变质带的新认识,这为丹巴变质岩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全面清理了区内的岩石地层单位,完善了地层系统。对区内混合的填图单元,岩石类型、岩石地球化学、原岩建造和原岩时代作了深入研究,提出丹巴混合岩的原岩是前震旦系火山 沉积岩系,并可与碧口群对比,这是丹巴混合岩和地质演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进展。运用新的构造填图和构造解折方法划分了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张德兴 《云南地质》1997,16(4):398-403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首次在云南省洱源县盐井山古元古代苍山变质岩中发现刚玉矿床,矿体产于苍山变质岩区,大涧口韧性剪切糜模岩带的变质镁铁岩外接触带,滑石片宕、云母片岩和伟晶岩脉中。矿石有伟晶岩型和滑石片岩型两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变质岩带的含铀性分析入手,研究了赣中变质岩带中铀矿化与变质岩带的含铀性、构造岩浆活动带、变质岩带出露的动力学机制及变质核杂岩构造的关系。研究表明:铀成矿与构造岩浆活动带以及地壳减薄、地幔上隆和在变质核杂岩边缘沿着低角度正断层的地壳伸展构造有着实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地质学报》1966,45(2)
一、区域地质 (一) 地层与岩石区内广布前震旦纪变质岩系,主要为斜长角闪岩及辉石麻粒岩,次为黑云母变粒岩、石榴石白粒岩、磁铁石英岩。在变质岩系之上较广泛的分布了混合岩化岩石及混合岩,沿断裂带还分布有动力变质及蚀变岩石。其中石榴石白粒岩可作为标志层。区内变质岩  相似文献   

8.
河北遵化新店子—羊角山一带铁矿远景区,地质背景为太古界变质表壳岩和变质深成岩组成复杂的中高级变质岩结晶基底,其中变质表壳岩迁西岩群为区内铁矿的主要赋矿层。该区位于遵化马兰峪—迁西三屯营东西向条带状铁矿成矿带上,磁异常强度普遍较高。磁异常主要为含铁建造的太古界变质结晶基底的反映,推测该区处于成矿有利地段,具有十分广阔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9.
杨月生  杜晋锋 《山西地质》2011,(3):14-16,32
通过对1:25万临汾市幅区调混合岩与混合岩化作用的研究,认为区内混合岩化主要发育于不同构造阶段形成的片麻岩中。具代表性的岩石,按构造形态分类有:条痕—条带状混合岩化变质岩,囊团—脉状混合岩化变质岩,眼球状混合岩化变质岩;按混合岩化程度差别分类有:混合岩化变质岩,混合岩;按混合岩化的成因分类有:注入混合岩,变质交代混合岩,变质分异混合岩,深熔混合岩。  相似文献   

10.
相山地区变质基底新认识及其原岩归属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相山北部首次发现十字石片岩及堇青石片岩。根据随变质作用增强而出现的新变质矿物,将相山变质岩基底划分为绢云母千枚岩带、黑云母片岩带、铁铝榴石片岩带和十字石片岩带。获得相山地区黑云母片岩-十字石片岩的Rb-Sr等时线年龄值为719Ma,斜长角闪片岩的Rb-Sr等时线年龄值为726.6Ma,表明相山基底变质岩属新元古期变质岩而不是加里东期变质岩。提出并采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比值聚类分析方法,确认相山地区变质岩原岩不属震旦系,而与华夏地块(古陆)的陈蔡群相当。  相似文献   

11.
矿区位于粤西云开隆起的东部吴川—四会大断裂的西侧,大田顶混合岩田弧形构造带的轴部.区内的变质岩为寒武系八村群,岩石主要是石英片岩、云母片岩、变质砂页岩及混合岩.岩石的片理,片麻理均呈向南  相似文献   

12.
新疆变质岩系分布广泛(图1),构成了多样的变质带、变质相、变质相系和杂岩、混合杂岩等。本文根据三十年来所获资料,特别是编制新疆变质图的资料,首次应用变质相系的观点,对新疆变质岩基本特征——变质作用类型、变质期次和变质单元划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促进新疆变质岩及其有关矿产的调查研究工作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3.
芨岭产铀花岗岩体位于甘肃龙首山拱断带。区内广泛分布着一套变质岩系。中下元古代龙首山群,由浅海-滨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夹中基性火山岩沉积建造变质而来的黑云母石英片岩、片麻岩、混合岩、大理岩组  相似文献   

14.
秦岭大别碰撞造山带中隆升最高的结晶基底便是大别杂岩,在超高压变质岩和某些高级变质岩中均发现典型的近等温减压(ITD)型的退变质结构,多呈后成合晶或冠状体的形式取代或包绕原生矿物晶粒(主晶),显示退变质不平衡反应的过程.然而超高压变质岩与大别杂岩中的高级变质岩,变质地温梯度截然不同,暗示它们形成的构造条件极不相同,超高压变质岩早期由岩石圈深处(120km±)折返到下地壳与那里的高级变质岩构造混合,平行并置,而后才一起隆升.退变质不平衡结构与寄主岩的面理无关,说明这种近等温的减压退变质作用发生于后造山时期近绝热条件下的隆升体制,近绝热隆升的热源可能是中生代以来大别山地区岩石圈减薄所引起  相似文献   

15.
哀牢山韧性剪切变质带类型划分及岩石分类命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兴林 《云南地质》1994,13(4):371-378
本文将韧性剪切变质带按其形成地质背景划分为三个类型:(1)低温(浅层)韧性剪切变质带;(2)中温(中层)韧性剪切变质带;(3)高温(深层)韧性剪切变质带。哀牢山变质带中深变质杂岩区的主体属于中高温韧性剪切变质带,并有低中温韧性剪切变质带叠加。滇西其他地区如点苍山、高黎贡山、崇山、西盟及腾冲─瑞丽等地的中深变质杂岩区的基本地质特征与哀牢山变质带相近,因此,仍属于韧性剪切变质带,其类型划分与分布特征都与前者相似。本文提出韧性剪切变质岩石分类命名建议方案,根据滇西各韧性剪切变质带中的各类混合岩,绝大部分是构造片麻岩类,提出了两类岩石的对应名称。  相似文献   

16.
衡山西缘界牌混合岩带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京彬 《湖南地质》1990,9(4):39-42,50
位于衡山西缘的界牌混合岩带是一个由早期的眼球状混合岩和晚期的条痕混合岩组成的复式岩带,其原岩为高变质相的韧性变形变质岩。根据其产出的地质环境及其中丰富的同混合和晚混合变形组构,界牌混合岩属断裂混合岩,不应划归白石峰岩体或南岳岩体。它们之间的紧密共生构成了“韧性变形变质岩—断裂混合岩—重熔花岗岩”三位一体组合,代表了断裂从韧性变形变质→混合岩化→重熔的递进变形变质序列。  相似文献   

17.
赣中变质岩带的岩石学特征及原岩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外地质调查和详细的岩性岩相学及构造学研究表明,赣中变质岩带由深层次结晶基底和浅层次褶皱基底组成。结晶基底中除斜长角内岩为正变质岩体,其它变质岩均为副变质,斜长角闪岩原岩为基性火成岩,副变质岩原岩主要为杂砂岩,其次为长石砂岩,岩屑砂岩,粘土岩,褶皱基底其原岩为泥质岩,含炭泥质岩(炭质)硅质岩。  相似文献   

18.
熊耳山北坡拆离断层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金银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熊耳山北坡发育一套典型的变质核杂岩构造,区内众多的金银矿床与变质核杂岩关系密切。研究表明,早期拆离断层带内Au,Ag等成矿元素具有较高的富集系数,拆离断层对区内的缓倾层间破碎带型、陡倾构造蚀变岩型和爆破角砾岩型金银矿化具有不同形式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其连 《福建地质》1990,9(1):61-66
间北前寒武纪变质岩区广泛分布着稀土和稀有金属矿产,本文着重从矿产区域分布和产出地质条件对成矿规律进行分析,认为产于混合岩带的稀土金属矿产与雪峰期至加里东期混合岩化阶段形成的含稀土混合岩有联系,各种类型含稀有元素伟晶岩是混合岩化的加里东期含白云母花岗岩的侵入活动有联系。由于岩体形成时迁移距离、定位深度和围岩条件的不同,因而在混合岩区形成以含铍为主的稀有元素伟晶岩,在混合岩带外侧高绿片岩相变质岩区形成以含铌钽为主的稀有元素伟晶岩带,构成了闽北变质岩区内独特的稀土和稀有金属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20.
卡拉库鲁木变质核杂岩是慕土塔格岩体的南缘部分,由长城系片麻岩以及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其中长城系片麻岩为一套低角闪岩相的变质侵入岩,主要岩性为(石榴石)黑云二长片麻岩、(石榴石)黑云斜长片麻岩;根据变形程度,将其划分为内带、中带及外带,其中在内带见有燕山期花岗岩。剥离断层沿变质核杂岩边缘呈向南凸出的弧形展布。剥离断层上盘滑脱体由长城系赛图拉岩群高绿片岩-低角闪岩相的变质岩系构成。变质核杂岩构造的形成时代为早-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