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讯 4月2 5日夜到2 6日下午,喀左县受河套倒槽天气系统影响,有1次降水过程。县气象局抓住这次良机,开展人工增雨,确保了全县春耕播种。2 5日夜,局长孙立德率领6名气象科技人员,深入各炮点组织人工增雨作业。共发射“三七”高炮炮弹2 2 7发,施放气球携带碘化银焰弹132枚。作业区和受作业影响区雨量明显增大。全县平均降水量15 5mm ,最大降水量2 0 4mm。通过人工增雨,全县增加降水量4 4mm。2 9日该局抓住有利天气过程又搞了1次人工增雨作业,施放气球携带碘化银焰弹85枚。全县平均降水量7 1mm。人工增加降水量1 9mm。雨后老百姓积极抢墒…  相似文献   

2.
党娟  苏正军  房文  方春刚 《气象科技》2018,46(3):619-624
碘化银焰剂是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重要的冷云催化剂,目前国内使用的碘化银焰剂有多种配方,有必要对它们的成冰性能进行统一评估。本研究采用1m^3等温云室,对我国人影作业中使用的7种碘化银焰剂(编号为1~7号)进行了统一检测。结果表明:7种焰剂成核率的量级按每克催化剂计算在10^(10)~10^(13)g^(-1)(-8^-18℃)之间,用指数函数拟合能较好地反映成核率随温度的变化;在低温段(≤-16℃),各焰剂成核率较高,不同焰剂之间的成核率差异相对于高温段(>-16℃)要小;在高温段,3、4、7号焰剂也具有较高的成核率,成冰性能要好于其他焰剂;7种焰剂的核化速率不同,-8℃时90%的冰核完成核化的时间在7.8~18min之间,推断该温度下的成核机制以接触核化等慢过程为主。  相似文献   

3.
段婧  楼小凤  汪会  郭学良  李集明 《气象》2020,46(2):257-268
中国自1958年以来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碘化银作为主要的催化剂,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备受关注。分析了国内外使用碘化银开展人工增雨雪和人工防雹外场试验作业后降水、土壤和湖泊等的Ag+含量,尽管催化后Ag+含量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尤其是地面燃烧炉催化和人工防雹作业,但降水和水库中的Ag+含量远低于饮用水标准。统计了我国外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碘化银用量,结合降水和水库中Ag+浓度观测,认为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使用的碘化银不会对水资源和环境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效碘化银焰火剂及其成冰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新研制的两种高效碘化银焰剂BR-88-5和BR-91-Y。据云室检测,它们的成核率在—7.5——20℃时均可达到1015/gAgI,其中BR-91-Y焰剂具有更高的核化速率。两种按国外配方制作的焰剂也在同样条件下进行了测试对比。对焰剂燃烧产生的气溶胶作了物理化学性质检测,X光衍射分析表明,BR-91-Y焰剂产生的气溶胶中AgI仍然保持六方晶系,其点阵参数比AgI本身及其他AgI复合核更接近于冰。结合其他检测,讨论了新焰剂具有优良性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人工影响天气外场作业中,为了得到更好的人工增雨催化效果,根据实际天气云层条件,今年我办采用了液态二氧化碳(LCO2)和碘化银(AgI)两种催化剂相结合的催化方式进行人工增雨作业。机载碘化银(AgI)播撒器是我办研究人员参照美国的“Lohse—WMI”机载碘化银(AgI)播撒器而研制的一套新的播撒设备。它适用于层状云和积云的人工催化播撒,  相似文献   

6.
本声明只涉及局地尺度的和区域尺度的有设计和无意识影响天气的科学现状。美国气象学会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政策已于此前发布。1有设计人工影响天气现状1 .1消除雾和层云通过播撒成冰剂 (例如干冰、液态丙烷、压缩空气、碘化银等 )消除过冷雾和低温层云 (含有冻结温度以下水滴的云 ) ,已在一些机场投入常规性作业。用更昂贵的加热技术也消除了暖雾 ;然而仅在少数主要的机场证实 ,此项消雾技术的花费是有效益的。1 .2增加降水统计证据表明 ,播撒过冷地形云 (即在山地上空发展的云 ) ,可增加季节性降水量大约10 %。然而其物理原因与统计…  相似文献   

7.
答疑解惑     
《气象知识》2012,(2):30-31
人工影响天气会污染环境吗 人工影响天气是微物理过程,而不是产生新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经常使用的干冰、液氮、碘化银等催化剂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干冰、液氮汽化后成为二氧化碳和氮气,它们本身就是空气的组成部分,对环境不会产生影响。碘化银中的银离子是重金属,但碘化银用量极小,分散在很大的区域里面,单位体积的含量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8.
刘香娥  何晖  高茜  王永庆  杨燕 《气象学报》2021,79(2):359-368
数值模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工作中.文中着眼北京地区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对数值模式预报的需求,结合地基作业的特点,初步进行了碘化银(AgI)冷云催化数值模式在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中的应用试验.试验采用同化了多种观测资料的北京睿图快速更新和多尺度分析预报系统-临近子系统(RMAPS-ST,Rapid-refresh?...  相似文献   

9.
碘化银地面发生器增雪水中Ag+与化学组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搞清实施人工影响天气后,所用碘化银催化剂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这一问题,利用2002年12月至2003年3月在北京尖子山,使用碘化银地面发生器在人工增雨雪试验中,对4次人工降雪过程所采集雪水样品进行了Ag 测定及其他化学组分分析。发现雪水中Ag 浓度在不同天气过程中变化明显,变化与催化剂数量间没有直接线性关系,所测的Ag 浓度远低于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雪水化学特征明显,雪水中阴离子浓度最高是SO42-、NO3-,阳离子Ca2 、NH4 浓度最高。与污染较重的雾水相比,雪水中的诸离子浓度远低于北京地区雾水所测值。  相似文献   

10.
纳米碘化银在人工影响天气的应用研究 II: 室内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爆炸法,使用“37型”降雨实弹分别在室内20 L和1200 L云室对研制的人工影响天气纳米碘化银催化剂的成冰性能,包括成核率、成冰阈温、核化速率等,进行检测和研究.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在“37型”降雨实弹上将纳米碘化银催化剂与目前常用碘化银催化剂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纳米碘化银催化剂成冰性能明显优于常规碘化银催化剂,其成核率比常规碘化银催化剂提高1~2个数量级;成冰阈温值增加;核化速率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1.
人工影响天气液氮载体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求高效、实用、经济、无毒的催化剂,最大限度地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是广大人工影响天气科技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碘化银是较好的冷云催化剂,广泛、长期得以使用,但其催化阈温较低(-4℃以下才开始成冰晶);干冰虽然在较高温度下(-0.5℃)可以冷冻云(雾)滴成冰晶,但其储存、运输使用多有不便,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人工增雨更有针对性,需要在作业方案制定阶段就对未来影响天气系统有一个明确的判断,需要总结出一套适合山西省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概念模型。为此,普查了1991年-2000年欧亚范围高空及地面天气图,筛选出影响山西省并产生降水的天气系统,加以分析归纳,建立了4种有利于山西省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概念模型,即西风槽型、东北冷涡型、切变线型及副高型,并分别给出了未来12h~24h影响山西省的警戒区及最佳人工增雨作业区。  相似文献   

13.
碘化银播撒对云和降水影响的中尺度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通过在WRF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中尺度天气数值模式中引入碘化银与云相互作用过程, 建立了中尺度播撒碘化银数值模式。研究了碘化银播撒对于中尺度对流天气过程中云和降水的影响, 研究了不同播撒部位、 播撒时间和播撒剂量情况下碘化银的扩散、 传输及其对云中水成物和降水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碘化银在云中的扩散传输过程与播撒的位置有很大关系, 在最大上升气流区播撒的碘化银能随着气流更快地扩散到云体上部过冷水含量丰富的区域, 播撒在云上层入流区和云下层入流区的碘化银扩散到云中过冷水区需要时间更长, 同时有大部分停留在云体边缘。碘化银能与云中过冷水相互作用, 消耗过冷水使云中冰晶数浓度明显增加, 从而使霰粒子转化减少, 过冷水更多地转化为雪粒子, 过冷水凝结释放出潜热使上升气流增强, 促进了对流发展。由于雨水含量的增加, 地面降水也出现增加。碘化银播撒率对地面降水量影响很大, 当播撒率为0.6 g/s时, 播撒对降水的影响时间超过4小时, 增雨的效果更好。播撒率为0.1 g/s时增雨效果不明显, 当播撒率为1.2 g/s 时, 对总降水可能出现抑止作用。对比碘化银播撒率为0.6 g/s时12小时地面增雨量, 在云上层入流区播撒碘化银试验中, 地面增雨量比对最大过冷水含量区的催化试验提高了48.7%, 最大上升气流区播撒试验增雨效果最好, 地面增雨量比在最大过冷水区域播撒提高了72.1%。  相似文献   

14.
含碘化银人工冰核检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绍忠 《气象》2006,32(11):25-31
对中国人工影响天气中常用的几种碘化银催化剂的成核率做了比对,讨论了不同云室可能响应的主要冰核活化机制和混合云室检测误差来源,此外还给出了动态检测的尝试性结果。结果表明:碘化银类播云剂的检测除了应模拟冰核活化条件外,还应模拟冰核发生时的环境条件,当务之急是建造动态检测设备以取得更为接近实际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92年8月13日切变线影响过程,实施了高炮人工增雨作业。作业区大部分降雨30-80mm,局部120mm,增雨效果显著。这表明,此次催化的云体一积雨云是最佳的高炮作业云体。由于影响本区的云体0℃层高度在5km以上,作业采取70′度和80度的高射角发射,爆炸点高度在5km以上,碘化银炮弹可直接进入负温层。碘化银微粒随云中上升气流和湍流在云中继续上升和扩散.不仅延长了碘化银微粒在云中的滞留时间,而且也使人工冰核可捕获到更多的过冷水滴.增大降水。此外.还采用分次作业的方式,使云中保持一定的人工冰核浓度,让云中含水量更多地转化为降水。  相似文献   

16.
三七炮弹是进行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所需碘化银催化剂的主要载体之一,炮弹中碘化银催化剂的成核率数据是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计和指挥中进行催化剂作业剂量测算的重要参考,因此,对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中使用的三七炮弹的碘化银成核率进行检测非常重要。2013年11—12月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利用新建的1200 L等温云室和钢板式20 m3专用爆炸室等设备,对目前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中使用的两个厂家三七炮弹 (样品1、样品2) 的碘化银成核率进行国内首次统一检测。检测结果表明:两厂家炮弹成核率检测结果的拟合值量级均为109~1012/(g·AgI)(检测温度-6℃至-20℃),样品2成核率明显高于样品1。将本次检测结果与国内历次三七炮弹检测结果相比发现,两样品在负温高温段的成核率值均高于以往检测结果,其中,在具有指示意义的-10℃下的成核率,两样品均比以往检测结果要高2~3个量级。不同检测实验中成核率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的现状说明,采用同一平台开展成核率统一检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层状云系催化增雨的中尺度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SU/NCAR中尺度模式MM5研究层状云碘化银催化后的区域外效应.在MM5中双参数显式云物理方案基础上,采用显式方法加入碘化银粒子的成核机制,建立碘化银粒子比含水量和数浓度预报方程.通过增加催化过程的程序模块,建立起一个中尺度人工催化系统.采用三重嵌套到3.3 km格距模拟了一次层状云系大范围降水,此个例-5℃到-10℃上碘化银催化试验结果表明碘化银在高空风的作用下向下风方输送并影响云内的微物理过程,碘化银持续作用时间为3h.大多数碘化银主要起凝华核作用,催化后冰晶增加主要靠凝华过程.催化后3h内在下风方区域80 km到240 km有10%~30%的增雨,出现催化区域外效应.  相似文献   

18.
唐其煌 《气象》1981,7(7):15-16
人工影响天气自从美国人谢费尔和冯内格特在1946年发现有效播撒剂——干冰和碘化银以来,已有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三十年来,人工影响天气在作用原理、技术工艺、探测手段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试验作业的效果评定方面,也获得了审慎而乐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新型纳米碘化银催化剂在人工影响天气中有较大的应用前景,采用粉末化学液相沉淀法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制备了与冰晶具有相近结构的纳米碘化银(AgI)粉末,采用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谱等对碘化银粒子的结构特性、尺寸分布和比表面积等进行了与成冰性能相关的实验表征.与目前用的常规碘化银进行了表征特征对比表明,该纳米碘化银粒子的晶格常数更接近于冰,尺寸在30~90 nm之间,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和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人工增雨天气概念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田广元  王永亮 《气象科技》2007,35(2):264-268
为了使人工增雨更有针对性,需要在作业方案制定阶段就对未来影响天气系统有一个明确的判断,需要总结出一套适合辽宁省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概念模型。为此,普查了1983~1992年欧亚范围高空及地面天气图,筛选出影响辽宁省并产生降水的天气系统,加以分析归纳,建立了4种有利于辽宁省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概念模型,即西风槽型、东北冷涡型、切变线型及副高型,并分别给出了未来12~24h影响辽宁省的警戒区及最佳人工增雨作业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