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丽娟 《海洋地质》2007,(2):43-54,42
工程钻探船 1.0概述本技术指标对工程钻探船提出了最低技术要求。与此指标一致并不意味着钻探船可获得自动认可。  相似文献   

2.
为加快我国大洋钻探船的设计和建造,填补国内该领域的空白,保障我国对深海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利用,文章概述世界主要大洋钻探船的基本情况,分析我国建造大洋钻探船的必要性和经验基础,并提出我国大洋钻探船的功能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参与国际合作项目的大洋钻探船主要包括美国"格罗玛·挑战者"号、"乔迪斯·决心"号和日本"地球"号;从开发利用深海矿产资源和深度参与国际海底事务的角度,我国对大洋钻探船的需求迫在眉睫,且我国已在深水勘察船和钻井船等的设计和建造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我国大洋钻探船的功能设计主要包括船型、总体布置、推进和定位方式、钻探和岩芯采集系统以及船载实验室等方面,应参考其他相关和类似船舶,结合我国深海大洋勘探和开发利用的具体任务需求综合设计。  相似文献   

3.
液化石油气船(LPG)和液化天然气船(LNG)作为高经济附加值的先进船舶,随着各国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干净能源需求量的增加,现正呈现建造量上升的趋势,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LPG船和LNG船建造技术要求高,造价昂贵,对安全、可靠性更有一些特殊的规定,目前世界上能设计建造这类液化气船的国家还不多。  相似文献   

4.
五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十分重视海洋调查和海洋开发,并形成了一支庞大的海洋调查船队。据初步统计,世界各国共有各类海洋调查船1491艘,其中美国293艘,苏联297艘,日本199艘,中国居第四位。解放以来,我国从无到有建立了为数可观的海洋调查船队,有综合性和专业性的调查船;海底资源和水产资源勘探船;海道测量、仪器试验和其他辅助船等。按性能和吨位分,性能较好的和一般的调查船各占1/3,大部分属中小型船舶。其他辅助性调查船大都吨位  相似文献   

5.
韩国三星重工日前在巨济造船厂举行了世界最大规模的26.6×10^4m^3容量级液化天然气船命名仪式。该船以卡塔尔王妃的名字“Mozah”命名。  相似文献   

6.
石油部新从国外引进一艘新型海洋调查船(见图)。这艘船专供研究海洋地质水下取芯用。船的排水量为12,800吨,长68米,宽15米,已经运行了二年,证明性能良好。船的导航技术十分先进。它用雷达、劳兰、卫星相结合方式组成导航系统。船上所使用的探测仪器也都是目前世界上  相似文献   

7.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海洋调查船——“白凤丸”二世,于1990年在日本建成。该船隶属于日本文部省、归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使用,是白凤丸”一世的替代船。“白凤丸”一世是1967年建造的,总吨位为3200。于1988年退役。该船在服役的二十多年期间,共航行了654464海里,承担了99个海洋调查研究课题,为日本和世界的海洋调查研究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海洋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海洋调查研究特别是许多国际性共同研究计划,迫切需要更先进的大型综合海洋调查船,在这样情况下“白凤丸”二世诞生了。  相似文献   

8.
诺亚方舟Noah’s Ark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船,"圣经"里面的《创世纪》对它有十分详细的记载,身高、三围、建筑材料都记录在案。据说这艘船是一个叫诺亚的人为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第一艘大型快速远洋邮轮“泰坦尼克”号遇难的情况及原因,直至今天,仍在继续受到专家和工程师们的关注。“泰坦尼克”号已在大西洋海底静静地沉睡了70多年。1985年。美国深水研究专家罗伯特·巴拉尔特,在距纽芬兰东南方680公里的水下3795米处,发现了该船的残骸,他借助遥控水下摄影仪拍摄下数张照片。  相似文献   

10.
政委张宝明     
正2015年12月12日,"大洋一号"在青岛起航,开启了中国大洋第39航次第一航段的考察任务。对于政委张宝明来说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航次任务。2004年,他就任"大洋一号"船政委,先后有12年之久。问他如何理解"政委"在船上的意义与作用,他说:"人船安全的精神保障,甘当绿叶,一切为人。"12年来,张宝明默默陪着这艘中国大洋科考主力船经历了它无数次的辉煌时刻。与他屡次提起过往的那些闪亮瞬间时,他思考良久说:"过去的都是成绩,如果未来会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揭开海底世界的神秘面纱T·克雷格·道维是“波思特·罗伯斯”号船的引水员。每个星期他都要和MBARI(蒙特雷湾水族研究)的同事们乘坐该船出好几次海。他们的任务是利用水下机器人对海平面以下2英里的海底峡谷进行探索研究。该海底峡谷距MBARI的总部加利福尼亚州莫斯兰丁仅70千米。控制室显得有些昏暗.录像监视机不停地闪动着,此刻,道维正轻轻地摆弄着操作杆将一个重  相似文献   

12.
1900的那艘船     
莫知 《海洋世界》2011,(12):20-23
"弗吉尼亚号对于1900来说,是一座孤岛.这座岛,永远与陆地隔离,永远处在漂浮状态,承远将他的世界限定在茫茫海洋当中."曾经有这样—艘也许并不存在的船.1900年,新世纪第一年的第一个月.载满了旅者的邮轮弗吉尼亚号在纽约潜靠岸.一位末等舱的客人透过层层雾霭第一个看到了自由女神像的一角,他兴奋地大吼道:"美利坚!"顿时,...  相似文献   

13.
2012年3月16日凌晨,中国海监50船正前往某海域执行维权巡航任务,船外8-9级的大风掀起4-5米的巨浪不断拍打着船身。凌晨2点,赵健来到船舶驾驶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一边守听着高频,一边仔细搜索雷达上的可疑目标,认真记录着海上的情况,看他工作的劲头,很难想象此时他正患重感冒发着高  相似文献   

14.
“东方红”船是1965年12月28日由上海沪东造船厂建造的中国第一艘综合性海洋科学考察船。该船设有可供94位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考察或教学实习用的实验室和住房。按全船139人计,自持力为35天,续航力为7000海里。可进行海洋水文、物理、化学、生物、气象(包括高空气象)、地质地貌、重磁和深海沉积物等方面的综合调查和科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姚宗  蒋岩  王伟平  陈世海 《海洋工程》2018,36(2):135-142
韩国世越号打捞是世界上首次利用托底钢梁原状态整体起吊难船出水的工程。客滚难船装载的货物容易在沉没后发生移位,上层建筑长时间沉没海底后发生泥沙淤积导致难以准确估计整船的重量重心及浮力浮心的位置。利用水池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两种方法分别对大型浮吊船单臂架打捞法和双驳船抬吊打捞法进行了难船姿态受重心位置偏移的敏感性分析。水池模型试验中发现,用大型浮吊船单臂架打捞法,世越号的姿态受其重心位置偏移非常敏感,容易发生侧翻;而用双驳船抬吊打捞法,世越号的姿态受其重心位置的影响非常有限,难船和抬浮驳船都可以保持一个较好的姿态。对比水池模型试验的结果,由于难以计及托底钢梁的翘动和滑动现象,数值计算中得到的难船起吊姿态值偏小。双驳船抬吊打捞法被选为打捞世越号的施工方案,其对难船重心位置偏移不敏感的特性得到了现场实证。这个特点为世越号的成功打捞出水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雌鲸给吊上了船1980年8月的一天,阳光格外灿烂,大西洋一望无垠的碧水,闪烁着耀眼的波光。巴哈马港湾一片风平浪静突然寂静的海面波涛汹涌起来,一大群鲸鱼浩浩荡荡游了过来,它们一会潜入水中,一会儿浮出水面,喷射出冲天高的水柱,掀起滚滚浪花,真是气势磅礴壮观,它们不愧为海中巨霸,自由自在地嬉戏,愉快地欢歌。一条捕鲨船劈波斩浪驶来,站在船头的是队长诺伦巴尔,他手搭凉棚聚精会神地观察着海面,他锐力如鹰的眼睛,一下子发现船的西北面,隐隐约约有鲨鱼出没,他立即下令船靠上去,端起枪正要对准一条跃上水面的大白鲨鱼射击,随船前来进行海洋生物考察的女科学家米玛丽珠,急忙对诺伦巴尔说:“你别开枪,是一条大白鲨,很少见的,放过它吧!”诺伦巴尔沮丧地放下枪,很不高兴地说:“一英尺的大白鲨就价值万元,这下子至少损失25万美元啊!”他有点后悔,不该让女科学家随船来考察。一会儿,鲸鱼群出现在船的东北方,诺伦巴尔和船员们高兴地欢叫起来,一个队员忘乎所以,不小心一脚悬空掉进海水里,诺伦巴尔喊:“快抛缆绳让他扯住……”这时哗啦一声,从水中冒出一个庞然大物,张开血盆般的大嘴,咬了那队员一口,那个队员“哎哟”地惨叫着:“快救命啊!”顿时他的鲜血染红...  相似文献   

17.
著名的挪威探险家南森根据西伯利亚落叶松的流木漂到了格陵兰东海岸和“珍妮特”号探险船的物品在遇难3年后漂到距遇难地点2000海里的格陵兰岛。他认为,这些物品是被北极海的海流冲去的,于是,他决定利用北极海的海流,对北极进行探险。南森周密地制定了探险计划。其计划的第一步是,建造一艘抗冰压的新船,其次是严格地挑选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海洋意识的增强,有更多的旅客喜爱乘坐现代旅游船和豪华旅游船周游世界,且未来旅游船也更具魅力。1 现代旅游船技术先进,性能上乘。既有单体船,又有双体船;还有水翼船、气垫船和冲翼艇;甚至还有潜水旅游船。世界各国的游客乘坐这些现  相似文献   

19.
利用深海钻探船进行世界大洋海底地质的研究工作已25年了。1984年前这样的船只是“格洛玛·挑战者”号,而在近年内为“乔德治·决心”号。这两艘船中的每一艘船在自己的时代都是最现代化的海上科研大学,世界上没有一个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所的装备能与之相比拟。在这样的科学海上机构中,在2个月的时间内(钻探船每一航次的一般延续时间),繁忙的工  相似文献   

20.
正七月的厦门,凤凰红似火,鹭水碧如蓝。来自祖国的首都、边陲的新疆、中原的河南、滨海的山东以及福建等地的82位营员,汇聚于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开始了为期一周"知海﹒爱海"的夏令营生活。在曾厝垵海湾,交通部东海第二飞行救助大队的直升机悬停眼前,海面上水波翻卷,沙滩上惊沙扑面,若非身临其境,又怎知海难生命救援的艰辛和惊险?在厦门西海域,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的公务船搭载着营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