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乌什、阿合奇台数字形变观测资料,分析了近几次远场7级左右地震和近场5级地震前形变资料的变化情况.分析表明:震前2个台的数字形变资料有明显变化的大多是NS分向,部分地震前的中短期异常可以认定,远场强震和近场5级地震前7天左右,乌什水管仪NS向大多存在不同程度高频抖动和畸变的临震异常,与天气干扰导致的高频变化不同.同时,对2个台的数字与模拟倾斜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几次中强地震前后形变资料变化所反映的地球物理现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采用地形变前兆特征研究中的多种方法,利用常熟台定点形变观测资料,对自1985年以来发生在江苏省及南海海域的中强地震进行了研究及观测手段的映震能力检验,得出:(1)常熟地倾斜对其周围200km范围内Ms≥4.5地震有较好的中、短期前兆异常显示:(2)归纳总结各分析方法判别获得的异常表明,常熟地单台信度较高,具有较强的遇震能力。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8年以来阿合奇地震台数字倾斜观测资料,分析台站周边几次中强地震前异常变化。结果表明:几次5—6级地震前,EW分量趋势异常特征为西倾速率趋势性转折;短期异常特征为震前短期内倾向反向(恢复后发震)或加速;临震异常特征为震前几天出现高频抖动变化或固体潮形态畸变。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近震源区地形变短期前兆现象的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牛安福  张凌空  闫伟  吉平 《地震》2012,32(2):52-63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是我国自建国以来灾难最为严重的一次强地震, 有关震前该区域地壳变形情况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 本文给出了沿龙门山地震带地倾斜及跨龙门山断裂断层水准剖面临震前变化的特征: 汶川地震前沿龙门山地震带分布的康定、 汶川及茂县台地倾斜无明短期显变化; 6个断层水准观测场地, 除耿达场地观测到较大幅度变化有争议外, 其他断层观测场震前均未观测到突出的短临前兆性异常变化。 本文分析了汶川地震前大区域地震活动性资料及震前沿南北地震带显著形变异常点分布特点, 探讨了汶川地震震中区域应变积累过程, 认为近震源区域无显著短期前兆变化现象很可能与震中区域介质所具有的高应变、 小变形性质有关。 另外, 也不排除地形变观测点所处的位置等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5.
根据1991年大同—阳高2次中强地震后的水准复测资料,分析了地震前后山西地区的垂直形变场。结果表明,该区垂直形变场震前显示出前兆形变,震后有明显的调整。定点形变分析证实太原台连通管、水平摆震前相继出现异常。大同台短水准震前数年观测到幅值不大的变化。震后,对这2个台继续进行跟踪,结果表明,再次出现新情况,显示出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重庆地震台地倾斜观测资料,结合重庆辖区内10多年来的地震活动,提取地倾斜观测异常,为地震预测提供前兆参考。资料分析认为:对于发生在震中距为80~120km的5.0级以下地震,地倾斜观测地震异常少;5.0级以上的地震,地倾斜观测有异常记录,地震中期异常往往表现为震前几个月倾斜量的较大幅度变化,短期异常多数表现为震前差分值的低值变化(在均值附近变化,幅值较小,持续时间20d左右),部分表现为差分值震前突跳,临震异常主要是震前几天短周期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   

7.
滇西地区强震与地形变异常的前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形变(倾斜、应变)观测资料,采用经过实效检验分析后有效率较高的形变前兆参量及异常判别方法,以近年来发生在滇西地区的6级以上地震:武定地震、丽江地震、宁蒗地震以及姚安地震的震例,用滇西及川滇交界地区形变观测网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重点对该地区强震前兆异常的时空演化及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对其在强震前中短阶段的前兆异常变化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2002年7月开始,山西省地形变观测项目陆续出现了5项异常,其中2项异常(定襄台地倾斜、临汾台地倾斜)到2003年2月已经结束,分析认为,这些异常与2002年9月3日太原5.0级地震有关,其余3项异常仍在发展,调查了周围环境及干扰因素,认为异常较为可信,需密切跟踪监视。  相似文献   

9.
大同—阳高地震香山,易县台形变前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炳顺 《地震》1992,(2):44-51
大同—阳高地震前,香山台连通管观测到中短期形变异常。易县台金属摆倾斜仪记录到长达数年的趋势变化,震前一年,速率加快。震前数天,倾斜固体潮汐曲线出现阶变。伸缩仪在震前数小时记录到应变脉冲和短周期扰动,在震后的几次较强余震中,亦有前兆脉冲显示。 作者依据这些震前记录,分析了这两个台各手段形变特征,结合历史资料进行论证。确认可能是大同—阳高地震的前兆信息。文中最后对综合预报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将倾斜固体潮Nakai拟合检验、倾斜潮汐变化分析引入潮汐形变资料处理中,对2006年4月9日山东莘县与河南濮阳交界的濮阳ML4.6级地震前泰安台的潮汐形变观测资料进行处理与分析,发现在地震前十天左右,泰安地震台出现潮汐形变地震短临异常,异常信号就是我们想要得到的地震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11.
地面倾斜是地壳形变的一种反映.但是引起地面倾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地面倾斜矢量曲线的形态表现也不尽一致.通常将矢量曲线中的拐弯转向、打结、速率变化、连续跳跃等形态作异常处理.但如何识别异常,提取地震信息,是分析预报工作的关键.几年前,采用沈阳大队提出的“相关系数时间曲线法”对太原台地倾斜资料进行处理,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地倾斜短、临异常的前兆信息.对太原台的地倾斜资料,除采用上述方向外,还用其它数理方法(矢量合成,向量模等),进行了系统处理,以试图提出最大相关系数值倾斜异常的短临标志.  相似文献   

12.
应用芦山MS7.0地震震中附近跨断层及连续形变观测资料, 分析了芦山地震前不同阶段地形变变化的特点, 讨论了震中附近区域异常时空演化过程. 结果表明: ① 自2013年1月起, 沿鲜水河断裂带一些跨断层基线观测到显著的加速转折变化, 沿安宁河、 则木河断裂带个别场地的跨断层水准基线, 2010年以来出现的巨幅异常等是突出的场兆变化; 沿龙门山断裂带一些水准观测在汶川MS8.0地震后持续的调整变化具有近震源区变形特征. ② 鲜水河、 龙门山和安宁河3条主要断裂围成的三叉口地区, 地倾斜、 应变、 重力及断层水准和蠕变观测临震前均未有显著的异常变化, GPS水平、 垂直位移年速率最小, 该地区是形变变化或形变异常分布的“空区”. ③ 在对近场与远场多种连续形变数据通过傅里叶变换提取年周期成分后发现, 临震前2—3年近震源区域的地倾斜、 重力年变化幅度不是增大, 而是减小. 芦山MS7.0地震前观测到的形变前兆现象特征与汶川MS8.0地震等震前的前兆现象较为接近. 因此, 芦山地震前近震源区及外围形变异常分布特征不是个别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利用乌什地震台与阿合奇地震台形变和流体数据,采用动态分析、形态法,对新疆于田MS 7.3地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于田MS 7.3地震前,乌什地震台与阿合奇地震台形变和流体数据存在不同程度的趋势异常和短临震异常;趋势异常以趋势性转折和打破年变为主,短期异常表现为部分测项速率变化及倾斜矢量打结,临震异常以震前几天出现数据突跳、掉格和曲线畸变为主。  相似文献   

14.
2014年8月3日鲁甸MS 6.5地震前,昆明地震台形变观测4个分量出现短临异常,排除降雨干扰,结合发震断裂性质及相关研究,分析定点形变异常与该地震前地壳活动的内在联系。分析认为,鲁甸6.5级地震前1—2个月,昆明地震台定点形变观测资料异常较为显著,洞体应变NS分量异常突出,是定点形变投入观测以来的显著异常;形变观测资料异常特征与鲁甸地震发震断裂性质吻合较好;NS分量和EW向分量较好记录了此次鲁甸地震NNW—SSE向包谷垴—小河左旋走滑断裂和NEE—SWW向破裂断层的震前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5.
根据山西多年的倾斜形变观测资料,综合研究了大同-阳高6.1级地震前的中长期孕育过程、中短期前兆异常特征、震前微破裂所显示的固体潮畸变临震异常,以及震前山西地震带形变应力场状况。采用“实用化攻关”方法识别异常进行分析得出,震前山西大部分倾斜形变台站存在一定的异常变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形变观测提取的地震短临异常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晶  牛安福  高福旺  吉平 《地震》2003,23(1):70-76
数字化形变资料由于采样率的大幅度提高, 丰富了潮汐观测的震前变化信息, 使研究震前短临的异常信息成为可能。通过对2001年10月27日永胜6. 0级地震以及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 1级地震前后若干倾斜、重力数字化观测的结果进行计算分析, 初步获得了两次地震前形变异常的阈值及临震异常特征图像。对临近地震前形变异常时间、空间上的特征进行总结。依据固体潮汐观测模型计算潮汐、非潮汐参数与日异常频次、日差分异常频次, 将各参数综合考虑, 有可能对未来发震的时间及地点给出预估计。  相似文献   

17.
1987年9月19日富蕴台以北40km处发生了5.8级地震。富蕴台地倾斜于震前一年开始出现中期趋势异常,矢量图形态变化明显偏离正常趋势,异常量级为10~(-6)。其观测资料反映了震前形变前兆异常,从而于6月份提出书面预报意见。文中还对地倾斜的物理机理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震例及相关文献资料,通过收集辽宁及周边地区中强地震震前形变前兆异常信息,对震前形变异常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分析表明,辽宁地区中强地震前形变前兆异常具有分布范围广、异常数量多、持续时间长、异常变化幅度大且具有同步性变化特征等特点;形变异常的主要发震特征为破年变异常,异常具体体现为趋势转向、短期加速等动态特征;异常主要集中在300km范围内;异常主要以倾斜和应变为主;持续时间以中长期异常为主,出现时间同步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六六年邢台地震之后,我国从预报地震出发,逐步建了一些地电台站,华北、西北、华东部分地区渐趋形成了地电观测网,部分台已积累了十几年的观测资料,而且在这些地区近几年发生了一系列中强地震,这对深入研究形变电阻率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对于形变电阻率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我国地震工作者作了大量的工作.在预报实践中起到了很大作用.所以把这些方法进行较详尽的分析对比,有利形变电阻率方法较快地发展.本文以太原形变电阻率台几年的观测资料,对该手段数据处理及预报方法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20.
以2020年5月9日新疆柯坪Ms5.2地震附近阿克苏区域的地球物理观测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形态法对多项地球物理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了震前的前兆异常变化信息.结果表明:在2020年5月9日柯坪5.2地震震前乌什台伸缩、阿合奇地倾斜、阿克苏断层氢资料均出现了明显的异常变化,异常特征表现为震前加速、转向变化,属于地震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