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为了高效分析露天矿地形特征,本文利用无人机激光雷达扫描矿山,提出了一种基于数量场梯度的露天矿点云台阶线自动提取算法,即数量场梯度法。首先将点云的高程信息作为各点对应的数量场,计算各点数量场梯度的模,经分析,道路和边坡这两类场景梯度的模范围分别为[0.00,0.03]和[0.28,0.35];然后根据梯度的模范围筛选出台阶线特征点;最后对特征点进行四叉树索引,对每个叶节点进行最小二乘,拟合空间直线,并输出拟合的台阶线。通过与现有软件提取的台阶线对比,本文提出的数量场梯度法具有人工干预少的优势,且提取的台阶线错误率低于10%,位置精度优于0.6 m,可大幅提高露天矿测绘产品的自动化生成效率,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露天矿边坡位移监测对矿山安全生产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并且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监测周期确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监测数据的现势性和人力、物力的投入力度。通过对矿山边坡变形进行阶段性分析,推导出不同阶段的周期计算公式,设定合理的观测周期,从而能及时地捕捉滑坡体的形状信息,并更准确地对滑动趋势进行预测。以鞍山某露天铁矿几年的监测数据为数据源,通过分析发现该方法计算的周期与矿山边坡滑动阶段性相符。所以通过该方法能更合理、科学地设定监测周期,避免以往设定周期的盲目性,对矿山监测工作具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露天矿边坡在各种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下,其稳定性将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有效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边坡的敏感性程度,对指导矿山安全生产和防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在分析越堡露天矿边坡岩层性质、地质构造、水文条件、地形地貌及外界因素的基础上,挖掘出该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影响因子,主要有重度V、内摩擦角ψ、黏聚力c、坡顶荷载q、坡比m 5个指标,并依据其正交试验结果,构建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影响因素敏感性模型。研究结果表明,5个主要影响因子对边坡稳定性的敏感性程度从大到小为:黏聚力>内摩擦角>坡比>重度>坡顶荷载。本文结果可为露天矿边坡科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露天矿测量     
郭达志 《四川测绘》1999,22(3):101-105
1露天矿测量的特点和基本要求在我国采用露天开来的方式开采有用矿物和建筑材料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黑色冶金矿山的矿石总产量中约有叨%来自露天矿山。在露天矿山的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统称为露天矿测量。在露天矿测量中所运用的基本测量原理、技术方法和仪器设备与地面测量类似。但由于露天矿山本身的条件和生产的特性,使露天矿测量具有下列特点:(显)露天矿测量的主要对象是采矿场,它包括许多采剥台阶和各种工程,它们随着采矿工作的进展而经常变化着;(2)在测量条件方面,由于露天采场高差大、灰尘大、…  相似文献   

5.
露天矿GPS卡车调度系统是数字矿山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露天矿生产管理利用GPS/GIS技术提高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根据露天矿GPS卡车调度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数据流交换模式,提出了基于数据回放条件下的装卸车时序匹配计算方法以及数据流处理的主要内容。抚顺西露天矿的实践证明,该计算方法是一种处理卡车调度系统数据流的有效且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高精度三维测图是室内三维制图的重要支撑,基于三维激光雷达扫描技术的三维测图成本高,需要提前布置标靶,在室内复杂环境中易导致数据不完整;基于图像序列的三维重建建模时间长,易受多种因素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RGB-D SLAM技术应用于室内高精度三维测图中。通过将深度相机与SLAM技术相结合,计算相机位姿并恢复三维空间信息,获取室内三维点云模型,并以目标物实际量测为基准评价密集点云精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获取精度较高的三维点云模型,成本低且效率高,能够较好地满足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7.
东北某露天矿山研究和采用了旁点交会插网的方法,在露天矿场的台阶上布设工作控制网。应用这种布设工作控制网的方法,具有很多优点,如: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比其它方法简单;精度高和对图形强度条件要求较低;可以用一般工程经纬义(t=10″~20″)观测;工作组织简单等。克服了露天矿应用经纬仪导线布设工作控制网时的量边困难,以及按角度交会法布设工作控制点的点和点缺少联系的缺点,值得推广。为此,这里对该法的一些主要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8.
露天矿测量验收主要采用全站仪等单点式测量的方式,存在采样密度低、测量周期较长等不足。针对以上问题,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露天矿中获取点云数据,并通过布料模拟算法和三角网计算体积算法,计算得到采剥工程量。经实验验证,与传统三角网体积计算法得到的采剥工程量相比,精度提高了23倍。  相似文献   

9.
露天矿边坡的稳定性关乎整个矿山的安全,因此对露天矿边坡进行周期性的监测就显得格外重要.针对露天矿边坡灾害预警以及预警信息三维可视化方面的不足,文章在GIS平台下结合多变量非等时距灰色预测模型,开发了一套露天矿边坡灾害预警系统,并在鞍山某露天矿进行了实际应用,实例表明,本预警系统具有建模精度高、灾害预警信息直观等特点,在露天矿山的边坡灾害预警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无人机应用的普及和数码相机性能的提升,利用无人机搭载数码相机快速获取矿区航测影像,配合适量控制点得到符合精度的三维数据成为可能。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测图鹰X100搭载SONY a7R数码相机进行外业数据采集,借助C++和OpenCV配合少量地面控制点进行光束法平差,并用PMVS算法生成密集点云的低成本快速高效露天矿三维重构方法。通过在露天矿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得DOM和DSM的平面中误差为0.113 m,高程中误差为0.121 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为0.151 m,均满足1:500地形图国家标准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完成地面激光点云数据的分类工作,不同于传统方法利用点云的几何特性和辐射信息,本文利用非量测相机获取影像数据实现点云的分类。首先,通过相机检校获取相机的参数,从而得到影像内方位元素;然后,将影像与点云进行配准,计算出影像的外方位元素;最后,对上述参数进行优化,实现二维影像与三维点云信息的融合,进而完成点云分类。实验表明该方案可实现地面激光点云数据的分类。  相似文献   

12.
李彬  辛晓洲  张海龙  胡继超 《遥感学报》2016,20(6):1435-1445
高分辨率数据中云高度的差异性突显,特别是边缘处高度在云阴影识别和地表辐射估算等方面成为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热红外数据获取云高度分辨率较低、缺乏细部差异性特征,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将对应的热红外和可见光数据进行特征点配准,再将基于热红外数据计算的云高度重采样至高分辨率,然后以基于欧式距离变换的围线搜索方法及距离加权将热红外云边缘高度匹配至对应的可见光图像,最后根据云阴影的相似度匹配方法确定真实云高度。结果表明,算法在遵循热红外云高信息分布变化规律的同时,可以得到较准确的高分辨率云边缘高度,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热红外技术获取云高在分辨率上的局限,扩展了其在云高反演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佑武  武坚  白冰 《北京测绘》2020,(1):104-107
利用机载LiDAR技术获取较大范围地面三维信息比传统测量方法具有高精度、高密度、速度快、成本低的优点,已成为国土资源管理领域一个重要支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激光点云数据处理及其检校是生产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成果质量和作业效率。该论述结合测制我国西部某测区带状4D成果的应用实例,综合分析了原始激光点云数据的获取、标准激光点云数据的制作及其分层分类处理等关键过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详细论述了标准激光点云数据的检校及其检校精度检测的方法步骤,分析评估了检校精度对激光点云平面和高程精度的影响,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针对边坡的台阶状地形特征是露天矿地形表达的关键和难点问题,该文基于边坡台阶要素的空间关系建立边坡层次关系模型,采用一种逐层加入扩展点和约束线的方法生成扩展约束TIN模型,将某露天煤矿作为实验区,实现了露天矿DEM的动态建模。结果表明:提高了边坡坡面的层级可视化效果,保持了地形结构的完整性,实现了边坡实体单元的分层次表达,能够获得不同水平层次的DEM数据。基于边坡特征分析的分层约束方法为露天矿DEM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思路,可为边坡监测、灾变分析和灾情预测等领域提供精确的地形数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表面积计算的原理为:获取的目标表面海量点云数据,采用一定的数学计算方法,便可求得场区的表面积。该方法弥补了传统方法计算物体表面积只能获取表面离散点坐标,对于因堆积物表面形状复杂而无法测量到的离散点,只能通过插值计算得到的缺陷;解决了随着计算范围增大或地面起伏变化工作量不断增大,计算误差会随着地面起伏的增大的问题。结合项目实例,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废弃矿山修复治理区的三维信息采集和表面积核算方法,并对该方法表面积计算的技术原理、表面积计算的技术路线及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方案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后续相关项目实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馆藏文物三维测量与重建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光技术的馆藏文物三维测量与重建方法。该方法基于结构光原理获取文物表面密集的点云数据,对点云数据进行粗差检测与剔除、拼接、融合、三维构网等步骤建立精确的文物三维几何模型,为了表现文物本身的颜色材质信息,用高分辨相机获取物体表面的纹理,并将纹理与三维几何模型配准,生成具有高度真实感的、精确的文物三维模型。通过多种文物对该方法进行了测试,证明了该方法具有快速高效、精确逼真、操作简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将影像全站扫描仪技术应用于山区进行等高线测图,并以肃北大敖包沟矿区为例,探讨该技术在测图方面所带来的优势,以及能否解决传统测图效率安全精度等问题。利用影像全站扫描仪技术,不仅能够获取现场的影像数据,而且能快速高精度地获取带地理坐标的点云数据。利用点云后处理软件快速生成等高线成图,不仅提高了外业数据采集的精度和效率,而且大大提高了内业成图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INSAR技术在海州露天矿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露天矿边坡的变形监测一直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运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测量技术对边坡进行监测是近年来微波遥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分析了INSAR技术在边坡变形监测中的技术优势及研究的进展情况,并利用海州露天矿传统监测实测数据和INSAR监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INSAR技术可以实现对大型露天矿边坡有效地监测,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激光点云的多功能风洞施工量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皮尺测绘、全站仪在结构复杂的多功能风洞中存在采集作业难、数据精度低、信息不完整等局限性,提出基于高精度、高密度的点云数据开展对风洞施工量测的研究。通过对点云进行预处理及算法的运用,解决风洞数据获取难、信息不完整瓶颈,实现施工量测数据的有效获取及分析。基于点云预处理数据,可获取风洞的二维线划图、立面图、三维信息模型及统计分析等成果;基于点云数据运用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对风洞内墙面的平整度提取分析,判断施工是否符合要求,这是传统测绘方法无法获取的,验证该技术方法在多功能风洞测量的优越性和必要性。应用结果表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该风洞的施工量测及建筑信息提取均优于传统方法,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对点云特征信息进行聚类的方法,以提取机载LiDAR数据中的道路。通过采用软件ENVI 5.3反复建立三角网实现点云滤波获取地面点云,且采用零—均值标准化对地面点云进行标准化,以消除其量纲。然后进一步利用K-means++方法对点云三维坐标聚类实现点云分割,以获取包含道路点云的类别,且对该类别中点云的高度信息进行聚类以提取道路点云。以荒漠植被区机载LiDAR为研究区,对比直接对点云高度信息聚类的结果表明:在设置相同聚类参数的基础上,直接进行高度聚类的SSE总和为2 550.714,所提出的先分割后聚类方法获取的SSE总和为73.696,比直接进行高度聚类的SSE总和低2 477.018,说明本方法使K-means++性能更好。对比运算速度发现,虽然采用该方法聚类消耗时间比直接聚类消耗时间多16 s,但提取结果更好,可去除非道路点云3 673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