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简述了凤太矿田中的典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八卦庙金矿的基本特征;初步分析了八卦庙金矿、丝毛岭金矿的地球化学特征,推测丝毛岭金矿点的成矿模式可能与八卦庙金矿床的成矿模式不同,或者是同一成矿系统中的不同成矿系列,而不同深度原生晕聚类分析谱系图显示,八卦庙金矿床随着深度的增加Au与亲岩浆(幔源岩浆)的元素相关性趋于密切,表明八卦庙金矿床的成矿有岩浆参与。重点研究了风太矿田中八卦庙及外围金矿的控矿因素——控矿构造特征、控矿地层及其岩性特征、矿化蚀变特征等,并以八卦庙金矿、柴蚂金矿为基础,总结归纳了八卦庙及外围金矿的富集成矿规律,进一步指明了八卦庙外围金矿的找矿方向及其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
陕西凤县八卦庙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外围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八卦庙金矿床经历了长期、复杂的非线性成矿过程,着重分析了:含矿建造为与同生伸展断裂伴生的海底喷流热水沉积岩、热水浊积碎屑岩;脆-韧性剪切构造控制着主成矿过程;后期幔源岩浆气液叠加富集使其成为超大型金矿床。指出矿床成因为热水同生沉积细碎屑岩-剪切蚀变岩-幔源岩浆气液叠加富集型。八卦庙金矿床外围仍有巨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八卦庙金矿床是分布于秦岭造山带中的一种中高温碳酸盐型热液金矿床。石英是其主要的脉石矿物之一,与金矿化密切相关。根据含金石英脉的产状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①顺层石英脉;②含铁白云石石英脉;③NE向节理石英脉。它们在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组成特征上有一定的差异,分别形成于金的不同成矿阶段,是金在成矿作用过程中演化的产物。同时,为八卦庙金矿的成矿提供了条件。石英中包裹体测温结果为八卦庙金矿床的中温成因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4.
1 成矿地质特征1.1 矿区地质特征丝毛岭金矿床发育在西秦岭凤太矿集区八卦庙超大型金矿床西侧约5 km,目前已探明金金属储量7.21t,平均品位1.85 g/t,为八卦庙金矿床外围的一个中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八卦庙金矿成矿的某些地球化学制约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八卦庙金矿床是南秦岭印支褶皱造山带中新发现的超大型金矿床,其赋矿层位是中泥盆统星红铺组下岩段的一套碎屑岩沉积建造。通过对其容矿岩石的矿物组成、形成的构造环境、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及金主成矿期脉石矿物铁白云石和石英的稳定同位素、矿物包裹体的系统研究后认为,容矿岩石、NWW向的断裂构造、深部岩体的热动力作用是控矿的主要因素,金的物源是深部的富金层,围岩也带入了部分成矿物质,成矿流体具有深源特  相似文献   

6.
西秦岭凤太矿集区丝毛岭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秦岭凤太矿集区丝毛岭金矿床位于八卦庙造山型金矿床西侧5km左右,是一个新探明的剪切带型金矿。其成矿作用过程可分为早期石英-绢云母-硫化物阶段、中期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晚期碳酸盐阶段。对早、中期的石英流体包裹体测试结果表明,丝毛岭金矿床成矿流体以富CO2、中温、低盐度为特征,总体上属于中温低盐度CO2-H2O体系,流体包裹体类型的多样性是流体不混溶性的产物。从早阶段到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的温度、压力和盐度均有降低,硫逸度增高,有利于金的沉淀富集。H、O、S、C同位素研究结果,以及与八卦庙金矿床的对比分析表明,二者的成矿流体具有相似性和同源性,都是以深部来源为主的多源流体。由于丝毛岭金矿床产出的层位高于八卦庙金矿床,其成矿环境相对开放。  相似文献   

7.
八卦庙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八卦庙金矿是产于秦岭泥盆系地层中的超大型金矿床,区域地质构造及其演化对成矿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脆-韧性剪切带及其与断裂的交汇部位,常常控制着金矿化的程度和范围.本文在综合分析矿区地质、矿床地质及成矿条件等的基础上,总结其成矿规律,提出了进一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陕西八卦庙特大型金矿床成矿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物质运移方式和成矿富集条件的综合研究,认为八卦庙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下地壳(太古代)结晶基底。主要成矿其和成矿方式为:晚泥盆世发育在泰岭微板块伸展背景下同生断裂伴生的海底热水喷流活动,在热水沉积洼地沉积的热水混合浊积岩相是矿区的含矿建造;华力西一印支期矿区发育的脆一韧性剪切作用控制着金的成矿过程并形成金矿体的主体;燕山期陆内运动形成的岩浆气液对金矿的再次叠加  相似文献   

9.
柴蚂金矿床位于陕西省凤太矿集区西北部,八卦庙超大型金矿床西侧约0.5km处,二者在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条件等方面均较为相似。该矿床共划分出5个含矿带,其产出位置受地层和构造联合控制。矿石类型有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以石英脉型为主。成矿过程可划分为早期石英-碳酸盐阶段、主成矿期石英-碳酸盐-硫化物阶段和晚期石英阶段。本次工作对主成矿阶段的白云石、方解石等碳酸盐矿物进行了Sm-Nd同位素测年研究,获得等时线年龄为203.2±1.6Ma,表明矿床形成于晚三叠世。结合前人对区内金矿、岩浆岩和构造活动的研究认为,柴蚂金矿床是印支末期后碰撞过程中形成的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对八卦庙超大型金矿床岩石、矿石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八卦庙金矿床铂族元素的富集和晚期深部岩浆热液有关,与金的富集具有一定的正消长关系,并指示了西坝岩体对成矿的作用。该区碰撞造山-造山后伸展-岩浆侵位-矿床形成是一个统一的连续过程,在这一岩浆-构造-成矿过程中,铂族元素得到一定富集。  相似文献   

11.
Gold-bearing rock in the Baguamiao gold deposit, which is a set of bathymetric turbidity facies fineclastic rock, occurs in the lower part of Xinhongpu formation of the upper Devonian. The brittle-ductile shearing mainly controls the mineralizing process. By analyzed minerotect, this paper states the forming, evolution, and genesis and minerlizational model of the Baguamiao gold deposit. According to the melallogenic characters, the metallogenic evolution of the Baguamiao gold deposit is divided into the host ore formation, mineral formation, forming ore formation and occurring formation, and the ore-controlled structure is brought in the concept of minerotect.  相似文献   

12.
八卦庙大型金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于学元  郭健 《地球化学》1996,25(2):140-149
八卦庙大型金矿床是秦岭造山带中的一种与碳酸盐岩有关的中温热液矿床。本系统总结了该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矿石、围岩、含金石英脉、酸性岩脉、铁的硫化物中的稀土元素组成、关系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论证了这个金矿床的形成与围岩、酸性岩脉、地壳深部金的矿源层有关。在此基础上应用简化了的Gresens方程-Grant方法讨论了热液蚀变过程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并分析了样品中出现Ce和Eu异常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八卦庙金矿控矿构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陕西风县八卦庙金矿是近期探明的特大型金矿。经研究发现它的成因与脆韧性剪切和岩浆热液蚀变有关。在八卦庙矿区至二里河铅锌矿一带发育了一条脆韧性剪切带,它控制了金矿体在走向(NWW-SEE)上的分布。金矿主要产在剪切带的脆韧性剪切条带和后期脆性剪切形成的碎裂告内;NE向在行小型断裂及其NE向节理控制了后期岩浆热液蚀变形成的矿脉的分布。在北矿带这些矿脉叠加在脆韧性剪切形成的NWW向展布的金矿体之上,形成富矿带。  相似文献   

14.
八卦庙金矿是目前陕西省已探明资源储量及规模最大的金矿床.化探异常在八卦庙金矿的发现和初期勘查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金矿的发现中提供了重要线索.通过分析八卦庙金矿勘查工作中的化探异常特点及作用,旨在为应用化探异常指导找矿工作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海田 《地质与资源》1999,8(4):209-216
河北省赤城县黄土梁金矿产于水泉沟-大南山碱性杂岩体内接触带,矿床受钾化正长岩及断裂构造双重控制.矿床具矿化带宽、规模大、贫硫化物、蚀变单一、矿石类型简单、埋藏浅、易采选等特点,是一处与海西期-燕山早期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6.
陕西马鞍桥金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鞍桥金矿是南秦岭泥盆系铅锌金(银汞锑)多金属成矿带中具有代表性的大型金矿床。矿床产于上泥盆统桐峪寺组上部浅变质细碎屑岩系,层位稳定。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前沿盆纪基底的地层和岩石,成矿溶液主要为盆地同生水与变质水及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成矿经历了同生沉积、韧性剪切变质变形、矿质活化迁移聚集和构造-热液活动叠加富集的多期成矿过程。综合分析确定,该矿床属受韧-脆性剪切带控制、地下  相似文献   

17.
辽宁分水金矿床地质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水金矿属岩浆期后中温热液(石英脉)型矿床,位于石棚峪超单元北西外接触带上,二者有着密切的空间分布关系.铅同位素特征显示,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于186±13Ma及2800Ma的两个源区.燕山早期阶段,石棚峪超单元黑云母碱长花岗岩中深成侵入活动(186±13Ma)所分异的岩浆期后热液在运移就位过程中萃取了部分围岩(约2800Ma)的成矿物质,稍晚于186±13Ma形成金、铅矿床.  相似文献   

18.
八卦庙金矿床石英脉的控矿作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八卦庙金矿床的矿石品位与其石英脉发育程度和破碎程度、共生硫化物的含量成正比,与脉体的厚度、共生硫化物的粒度成反比;节理脉的含金量比顺层脉的含金量高;石英细脉的含金量高于脉旁围岩的含金量数倍至十多倍,但含金石英脉不能单独构成工业矿体.据此,作者首次提出金矿化类型属于细脉浸染型金矿,揉皱石英细(网)脉破碎带是此类金矿的一种重要而直观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9.
矿区成矿元素地球化学以及成矿流休的初步研究表明,五台山七图金矿的成矿物质(金,银)主要来源于围岩的滹沱群四集庄组粗碎屑岩组合,变质基性火山岩的去硫作用提供了金矿化的硫源,韧-脆性剪切事宾发育及活动是金矿化的动力学机制,成矿流体具有变质流体的性质,在变质基性火山岩中形成的蚀变岩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热液叠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