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南粤古驿道建设与"三师下乡"活动古驿道是线性文化遗产的主体,是古代至近代政治、军事、文化、商业、民族、人口等的交融与发展之路。古驿道的活化利用已成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部分。南粤古驿道是历史上中原汉人入粤和岭南商贸活动的主要路径,就像活力奔腾的动脉,源源不断地将物流、人流、文化通过其往来输送。南粤古驿道由港口而内地、由内地而岭南、  相似文献   

2.
正古驿道,狭义上是指古代供官员、使节来往以及邮递文书的交通路线。广义上则可以泛指古代沟通区域之间的人员、文书与物资交流的主要交通路线[1]。南粤古驿道是历史上中原汉人入岭南商贸活动的主要路径,源源不断地将人员、文书、商贸货物在其中往来输送,组织起了"港口-内地"、"内地-岭南"、"岭南-海外"的物流、人流、意识流环线,铸就了广东多民族民系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串起了海外侨胞家国情怀的归根纽带,是  相似文献   

3.
正近两年,广东省通过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先后在实践领域探索出以"文"兴村、以"农"兴村、以"旅"兴村和以"居"兴村4种模式。为全国以线性遗产廊道为依托,寻找华夏古驿道、讲述中国好故事提出了新的示范,为小城镇和乡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成为在当下乡村振兴战略中可以借助的另一种动能~[1]。本文以"道"、"道"与"村"、"道"兴"村"三重递进关系为主要结构,从认识南粤古驿道入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宁夏地质博物馆馆外陈列14棵异地搬运保存的硅化木化石的保育工作,根据宁夏气候炎热干燥的环境状态,结合以往硅化木保育方法,对宁夏地质博物馆内硅化木进行保护保育工作。因宁夏地质博物馆硅化木化石陈列户外裸露地表,无任何保护措施,又长期遭受水蚀、生物侵袭等,化石表面出现较为严重的风化。按照在射洪地区硅化木保育方法,对宁夏地质博物馆馆外陈列的硅化木进行保育过程中,发现硅化木化石表面鼓包现象。通过控制变量法,对硅化木化石粘合剂材料对比,分析硅化木及粘合剂线性膨胀系数,对比两种不同保存环境下的保育方法和材料,针对化石表面鼓包问题进行工艺方法的改进,得出了在炎热干燥环境下硅化木化石表面鼓包的固结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5.
古高梁河对北京城的选址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往研究者对古高梁河的名称界定不一致,古河道的年代和规模也比较模糊。借助多年来实地考察的成果,选取古高梁河沿线的典型剖面,用~(14)C、光释光、热释光等测年方式,结合地貌学、考古学和历史地理学的方法,确定古河道的年代,以此近似地复原古高梁河的演变和分布特征。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古高梁河的称呼比"三海大河"的称呼更恰当,表达全新世中晚期由石景山经"三海"到亦庄的永定河故道。(2)古高梁河河道发育的年代上限在5000—4000a BP,下限应在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3)古高梁河规模比古清河和古水小。(4)古蓟城的选址与古高梁河密切相关,古蓟城选址于古高梁河与古水故道之间的高地之上,是古高梁河要津上的城池。  相似文献   

6.
正"一带一路"与拉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三年多以来,通过开创更包容、有活力的新型全球化战略,将各国纳入全球价值链中,通过改善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水平和加强互联互通的务实举措,得到全世界多国的广泛响应。2017年5月召开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得到全世界甚至非"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拉美各国的广泛参与,远在美洲的阿根  相似文献   

7.
古高梁河对北京城的选址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往研究者对古高梁河的名称界定不一致,古河道的年代和规模也比较模糊。借助多年来实地考察的成果,选取古高梁河沿线的典型剖面,用14C、光释光、热释光等测年方式,结合地貌学、考古学和历史地理学的方法,确定古河道的年代,以此近似地复原古高梁河的演变和分布特征。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古高梁河的称呼比“三海大河”的称呼更恰当,表达全新世中晚期由石景山经“三海”到亦庄的永定河故道。(2)古高梁河河道发育的年代上限在5000—4000 a BP,下限应在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3)古高梁河规模比古清河和古 水小。(4)古蓟城的选址与古高梁河密切相关,古蓟城选址于古高梁河与古 水故道之间的高地之上,是古高梁河要津上的城池。  相似文献   

8.
红岩黄铁矿床是产于广东英德盆地中泥盆统东岗岭碳酸盐地层中的一个层控矿床。作者经详细研究之后,认为在含矿地层沉积时就存在着一个古水下隆起,由于古水下隆起控制了古地形,因而表现出不同的沉积作用。在矿区的中部东岗岭组较薄,主要为潮坪一泻湖相,而矿区的东、西部东岗岭组沉积较厚,表现为礁滩相。黄铁矿在东岗岭组沉积期和成岩早期沉积并再富集。 在东岗岭组成岩的晚期发生白云岩化作用。来自下伏地层砂岩、泥岩的富含Mg、Fe的水与孔隙水以及地下淡水发生混合引起了灰岩的白云岩化,以及矿源层中成矿元素的活化,并与来自砂岩和泥岩中的成矿物质叠加在一起。在白云岩中,特别是在古水下隆起之上经白云岩化之后,含矿溶液经过充填和交代作用而形成红岩矿床。显微镜研究,微量元素分析,硫、铅、氧、碳同位素研究的结果都支持这一成岩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9.
根据板块活动论以及华南区域构造研究的最近进展,分析了广东二叠纪的区域构造背景及聚煤古构造因素。认为广东二叠纪煤系沉积在华南板块上,古特提斯的演化(开合律)、华南板块上茅口期的裂陷作用以及中、晚二叠世之交的钦州运动决定和影响着广东二叠纪的聚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寒区线性工程沿线冻土区的植被恢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寒区油气管道、公路、铁路等线性工程占地、建设和开挖对沿线寒区生态环境是一个切割、破碎的过程, 对自然植被和下伏冻土造成了很大的扰动. 管道泄露引发的油污还可引起植被的退化和死亡. 植被覆盖层破坏后改变了原有的地气界面之间的水、热交换条件和力学性质, 反过来又可加速引发下伏冻土和线性工程地基的退化. 基于保护线性工程地基及下伏冻土的目的, 同时顺应环境保护的要求, 目前就寒区线性工程的植被恢复问题已经有许多探索和实践. 当前, 寒区植被恢复注重最低限度的人为介入干预下的自然恢复, 根据线性工程沿线土壤、湿度、营养条件、物种分布和丰度, 视具体情况选择物种, 确定建植方法. 阿拉斯加管道和青藏铁路植被恢复上的经验和方法, 可为拟建的冻土区中俄输油管道项目沿线的植被恢复问题提供科学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传统的古丝绸之路是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连接中亚河中地区、波斯湾及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历史上,这条通道是我国与中亚、西亚、南欧、北非进行经贸、文化交流的大动脉。经历岁月变迁,贸易、投资、合作及交流在古丝路上再度活跃。为了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要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西亚及波斯湾、地中海等;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  相似文献   

12.
陕西镇安三里峡晚泥盆世生物礁特征及控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晋炎 《沉积学报》1994,12(1):16-22
三里峡晚泥盆世生物礁厚180m,东西宽4km,由东往西可分出礁前、礁核、礁坪和礁后亚相,为一南北向延伸的线性障壁礁体,往南与月西、公馆等地礁灰岩构成南北向生物礁带。生物礁形成于盆地活化期地垒式台地边缘,经历了滩礁期、发展期、全盛期和衰亡期。同沉积断裂活动产生了有利礁相沉积的海底地貌隆起,礁体的快速生长加剧了古地貌的差异和岩相分异,形成礁后局限成矿盆地。  相似文献   

13.
华北地台绿岩带地质特征类型和演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中国绿岩带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台。绿岩带产在古陆核之间或边缘,可能形成在古裂谷或古岛弧的构造环境。按原建造,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作用,绿岩带可分夹皮沟型、清型和小秦岭型。按后期的活化改造作用强度,可分基本稳定型,活化改造型强烈活化改造绿岩带。根据变质程度的不同,可分高级变质中和级变质为主的绿岩带。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在“广东泥盆纪岩相古地理及沉积、层控矿产远景预测”研究课题基础上写成的。广东泥盆纪地层相当发育,矿产丰富。“六五”期间一些科研和生产单位先后对广东泥盆纪沉积岩相和层控矿床进行过研究。本文主要介绍广东泥盆纪各时期古地理面貌、沉积盆地的发展演化。广东泥盆纪古地理主要受北东向和东西向超壳深断裂控制,这些断裂由加里东末期的挤压转化为泥盆纪时的北西—南东向和南北方向的拉张为主。这两个方向的断裂不仅控制  相似文献   

15.
为了预测评价古河谷的含铀性,必须不断完善找矿准则,在这方面有希望的途径之一是在分析预先古河谷展布的地史成因的基础上,查明和总结矿古河谷形成的主要因素,由于中代或最新的构造活化,由酸性岩浆岩组成的巨型隆起和缩隆构造的抬升是含矿古河谷形成的主要前提,古河谷成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发生在穹形断块活化之前的构造宁静,地形准平原经和形成化壳的时期,古河谷成矿与主岩沉积在时间上十分接近,控矿的后生氧化作用是层间-潜水性质的,成矿结束后要有必要的保矿条件。  相似文献   

16.
岩相、古地理(或称沉积相古地理)研究,是通过对古代沉积岩的研究并与现代沉积类比,辨认其沉积相,从而恢复当时的沉积古地理景观。全国性的岩相古地理图,过去刘鸿允先生和原北京地质学院地史教研室各编过一套概略比例尺图集,1979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主编的《中国地层》中,每个时代附了古地理略图。岩相、古地理研究与编图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地质工作。近年来,地质部系统组织了一些地质调  相似文献   

17.
建立自然保护、恢复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保护地评价指标体系,以达到评估景观保育情况,分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获取景观保育持续提升的方向和对策是本文目标。以云南九乡峡谷洞穴景区为例,设计了景区景观的自然性、功能性和属地性指数评价体系。九乡景区景观自然性指数为7.004,属次生景观类;景区功能性指数是7.58,属发展型景区;属地性指数6.8,属景区产业向服务社区与居民就业方向转型的过渡产业型景区。根据九乡景区景观格局和保护利用状态,提出四个景观保育区,分别是乡土植物廊道和文化景观保育区、峡谷河道景观保育区、峡谷洞穴景观与地表植被保育区、植被管护与石漠化治理区等。景观保育措施主要是自然保育与恢复,以实现管理景观自然化,同时发展景区社区主导的旅游服务业与开发民特产品,增强景观保护的社会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文章总结了京九铁路广东段风化花岗岩、残积土路堑边坡病害的勘察、设计及治理经验,分析了沿线花岗岩风化壳综合分带特征,并对相关的滑坡形成机理、变形特征和治理措施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9.
叶瑛  沈忠悦 《现代地质》1999,13(2):231-232
在江绍断裂北西沿线出露了厚达数千米的晚前寒武纪火山碎屑建造。它们曾被划分为3个构造层,即中元古构造层、晚元古构造层和震旦系构造层。由于基础地质研究的进展,以及同位素年代资料的积累,这套地层的时代有必要重新确定。1双溪坞群的时代及形成环境代表性剖面位于...  相似文献   

20.
沉积物中石英E′心的热力学特性及其地质应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个取自南海珠江口盆地XJ33-2-1井的样品进行了热力学实验,使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获取了样品中石英E′心天然状况下的ESR信号强度I1对经热活化技术处理后石英E′心的ESR信号强度I2的比值.实验结果表明:每个样品的活化温度不完全相同,这与母岩的特性有关;I1/I2值与古地温呈正相关关系;I1/I2值与地层年龄有很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高达0.99.说明I1/I2值具有古地温指示和地质计时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