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下水潜力评价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地下水潜力评价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一个主要内容,但传统的开发程度概念不能科学地反映特定地区的地下水开发利用前景。本文本着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利用统一的原则研究了地下水潜力的评价方法,提出了地下水潜力的基本概念、地下水潜力系数的计算公式和地下水潜力评价步骤,并以唐山为例进行了地下水潜力评价。  相似文献   

2.
对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现状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并结合实例阐述了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地下水资源管理的关系。用可持续的观点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数学规划模型。同时指出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根本前提在于节水。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评价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评价与区划是区域地下水资源保护的重要依据。本文回顾了各国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与编图研究工作以及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框架及其指标体系,最后指出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与GIS的集成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能够模拟地下水系统的时空变化特征,GIS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及数据可视化能力,将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与GIS集成,可以提高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的可用性。分析了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与GIS集成模型发展的历程,并针对传统集成方法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基于C/S结构的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与GIS集成框架,并详细介绍了在该集成框架内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具体步骤,将该系统结构应用于哈尔滨市水资源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闫成云 《甘肃地质》2006,15(2):81-84
地下水潜力评价是资源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浅析了全国地下水资源及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技术要求的地下水潜力的概念和方法,以水文地质盆地为地下水系统单元,对疏勒河流域中下游三大盆地———玉门踏实、安西敦煌和花海盆地地下水潜力进行了评价,分别分析了3个盆地地下水开采潜力、利用潜力的方向,并计算各潜力大小、潜力系数级别、潜力模数大小,为疏勒河流域盆地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调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资源数值法计算技术要求:行业标准介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下水资源数值法计算技术要求作为一部行业标准,提出了应用数值法进行地下水资源计算中的资料、水文地质条件的概化、数值模型的建立、地下水预报、地下水均衡计算和应提交的成果等技术要求,满足了地下水勘查和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资源潜力是进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地下水资源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下水资源模数指标,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设计并开发了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模型软件。该软件可根据评价指标域值,生成地下水资源潜力分区图。通过黄河下游浅层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的应用表明,本软件可辅助专业人员进行地下水资源潜力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8.
佳木斯市地下水资源及其污染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佳木斯市系松散岩类孔隙水资源进行了研究。在对地下水资源量、水质及污染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了地下水流和地下水污染的数值模拟和预测。并给出了该区区域下水流的纵、横向弥散系数,对地下水资源开采和污染防治方案进行了模拟和评价,为佳木斯市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污染防治和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时,地下水的补给排泄均衡项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这大大降低了评价的精度。如何提高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精度,成了水文地质工作者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地下水形成的补给源方面,用三种方法进行了提高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精度的探索。①地下水同位素含量的变化与组合能反映地下水资源量的变化,因此,本文利用同位素技术确定地下水补给源,进行均衡区划分;②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31I流速测井法计算河流补给量;③利用地下水同位素18O值,计算黄河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比例。这三种方法可间接地提高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精度。另外,在充分考虑了地下水的可恢复性,利用同位素T(3H)估算了浅层地下水更新速率,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地下水资源评价,这在制订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中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性的估算。  相似文献   

10.
张月萍  刘金宝 《地下水》2012,(3):61-63,118
通过在分析上海市地下水环境特征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依据地下水位及地面沉降多年监测数据,确定了地下水位及地面沉降控制指标,并对地下水环境容量模型计算结果进行评价,在将其地下水资源管理应用中,取得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1.
新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赵伟  董慧 《地下水》2004,26(1):23-25,29
本文应用水文地质学理论,分析了新疆地下水的分布、形成规律及特点,运用水资源系统理论,从管理角度分析了新疆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设计、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地下水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为基点,提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及管理应遵守的原则,对地表水、地下水要统一评价、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要重视前期工作,加强基础研究,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将继续深化以盆地和平原为单元的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初步建立我国重要平原、盆地地下水动态评价体系;完成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基地地下水勘查。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资源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探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中往往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因素,而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将直接影响着地下水资源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而资源评价结果是指导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基本依据,其可靠性对地下水资源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以某水源地为例,在简要阐述该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地下水资源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用环境同位素论区域地下水资源属性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文冬光 《地球科学》2002,27(2):141-147
从可持续角度提出了区域地下水资源属性的概念; 分析了含水层系统中地下水质点的时间效应; 利用大量同位素资料分析了不同区域含水层系统中的地下水资源属性和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资源属性的影响.指出利用环境同位素是研究区域地下水资源属性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正确认识评价区域地下水资源属性对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静  李瑜  吕红 《水文》2005,25(4):48-50,59
地下水是山东省重要的水资源,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20年来,由于水资源的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地下水资源相应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随着对地下水变化规律的进一步认识,评价方法的不断完善,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地下水资源的变化。通过对山东省第一、二次地下水资源评价中主要因素及评价成果的对比分析,对山东省地下水资源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为山东省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东东  吴勇  陈盟 《水文》2019,39(6):34-40
德阳市是西南地区的缺水城市,不同区域地下水资源禀赋特征差异明显,为分析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问题,按照地下水资源禀赋的差异性构建了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3个代表性区域进行分区评价研究,并根据研究区地下水的主导功能确定了评价结果内涵。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能够反应不同分区影响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关键性指标和地下水资源禀赋的差异性。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对四川盆地内的地下水功能区和地下水资源禀赋特征的认识,可为研究其可持续开发利用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量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将西北地区划分为61个三级地下水系统,以地下系统为评价单元,在充分分析水资源转化量变化的基础上,给出了行政分区的地下水资源量,并分析了近年来地下水资源发生变化的原因及未来可能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以国家扶贫攻坚重点地区——贵州乌蒙山七星关区为例,参考"全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形成的评价理论和方法,结合岩溶石山区地下水资源水文地质条件及开发利用实际,探索构建岩溶石山区县域范围内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通过系统评价七星关区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认为该区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较大,但资源、开采强度、劣质水分布不均,降低了部分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结果为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及"三区三线"划定提供了依据。同时,该评价方法亦为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同位素技术在河南省豫北平原地下水源地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在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由于对地下水更新能力的认识不够,对地下水的可开采资源量估计的过高,因而许多地区的开采强度大大超过地下水的天然更新速率,产生了一系列与地下水开发利用有关的环境问题。在充分考虑了地下水的可恢复性,使用同位素T(3H)估算了浅层地下水更新速率与地下水年龄,开展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上,制订地下水水...  相似文献   

20.
张彦增 《地下水》2006,28(2):20-22
地下水资源是衡水市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首次开展了水资源评价,二十多年来,由于水资源的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了地下水资源的较大变化.本文通过对"衡水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中地下水资源量与原"华北地区水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中衡水市地下水资源数量及组成结构的对比分析,简要介绍了二次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特点及主要成果,并分析了衡水市地下水资源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