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详细分析各种勘查资料、综合利用地质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开展预测与评价,查明研究区内矿产资源总量及其质量状况,对科学地指导进一步的矿产普查,勘探和深部评价工作,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证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矿产资源预测与定量评价是涉及多层次,多因素的综合决策问题,已经发展和应用了许多方法和技术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矿产资源定量评价向综合化、模式化,定量化,可视化、动态化,系统化转移。文章根据实例分析,研究了矿产资源预测及质量评价的某些方法。在已有的成矿地质模型基础上,利用信息量法和逻辑矢量长度法等方法筛选与成矿密切相关的地质变量。根据它们对成矿的贡献,建立成矿有利度预测模型并依此圈出有利成矿区。运用丰度法,吉波夫法和逆推法等方法估算预测区的资源总量,以各成矿区的成矿有利度和面积为权将资源总量进行分配,经保矿系数校正后,圈定远景区并对预测资源进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
宁镇中段铜多金属矿床主要为接触交代型矿床.文章以地质环境和成矿规律研究为基础,采用逻辑信息法综合提取地质、遥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多层次成矿预测信息,构建逻辑信息法成矿预测要素组合.并以此为指导,按照地质成矿条件有利程度、物化探异常强度与规模、环形构造发育程度、遥感解译蚀变显现强度与规模,进行综合判别确定成矿有利位置,...  相似文献   

3.
刘因  董学发  刘辉 《安徽地质》2005,15(1):32-34
介绍笔者在用模糊逻辑叠加法进行区域成矿条件评价时提出的一种评价结果表达形式——成矿有利度专题图,并讨论制作此图的方法和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介绍的成矿有利度计算法是一种基于矢量数据的成矿预测方法.与传统的成矿有利度计算法相比,该方法的预测单元采用自然单元(多边形),而不是网格化单元.成矿有利度计算过程是先对2个预测变量(空间图形)进行相交分析,有利因子相乘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再与下一个变量进行相交分析,最终得到能反映该预测单元综合成矿地质条件的有利成矿因子值.在详细介绍了成矿有利度计算法的基本原理与工作流程基础上,对伊犁盆地南缘西段水西沟群VII1亚旋回进行了预测评价,圈定了I级、II级铀成矿远景区各1片,III级成矿远景区2片.  相似文献   

5.
介绍的成矿有利度计算法是一种基于矢量数据的成矿预测方法.与传统的成矿有利度计算法相比,该方法的预测单元采用自然单元(多边形),而不是网格化单元.成矿有利度计算过程是先对2个预测变量(空间图形)进行相交分析,有利因子相乘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再与下一个变量进行相交分析,最终得到能反映该预测单元综合成矿地质条件的有利成矿因子值,在详细介绍了成矿有利度计算法的基本原理与工作流程基础上,对伊犁盆地南缘西段水西沟群Ⅶ1亚旋回进行了预测评价,圈定了Ⅰ级、Ⅱ级铀成矿远景区各1片,Ⅲ级成矿远景区2片。  相似文献   

6.
遥感技术以其独特的空间和波谱特性,使其在成矿预测中的地位更加稳固。它可以从宏观和多方位的角度预测矿床存在的有利区域;地质异常作为一种新的地质理论,通过定量统计分析方法把各种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成矿有利度得分,地质异常场是一个综合异常场,是各种成矿地质因素的综合反映,地质异常综合评价更多是侧重于微观的,局部的分析,基于遥感技术和地质异常理论自身的优势和局限性,笔者把遥感和地质异常相结合,对兰坪盆地的成矿有利区域进行综合评价,并得到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胡伟 《陕西地质》2007,35(1):84-91
工作区位于木吉—阿克赛钦Cu、Au(Fe)成矿带北部,优越的地质、构造、地球化学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铜、铅、锌矿产。笔者应用国内MAPGIS系统平台,运用其矢量空间分析模块,对研究区多源信息(地、物、化信息)进行迭加、分析、统计,总结了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标志,对成矿最有利区域进行预测,圈定了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8.
遥感技术以其独特的空间和波谱特性,使其在成矿预测中的地位更加稳固,它可以宏观、多方位地对矿床存在的有利区域加以预测;地质异常作为一种新的地质理论,通过定量统计分析方法把各种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成矿有利度分析。地质异常场是一个综合异常场,是各种成矿地质因素的综合反映。地质异常综合评价更多是侧重于微观的、局部的分析。基于遥感技术和地质异常理论自身的优势和局限性,将遥感和地质异常相结合,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并在成矿预测中得到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找矿信息量法在广西大厂矿田新一轮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大厂矿田控矿条件,总结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利用找矿信息量法对矿田进行综合成矿预测。选取作为成矿统计分析变量的地质、化探信息标志36个,按统计单元进行数量化取值,计算各标志的找矿信息量,据此选取有利找矿标志共22个。圈定预测靶区12个(Ⅰ类2个,Ⅱ类5个,Ⅲ类5个),对部分靶区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在我国的发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朱裕生 《中国地质》1999,(11):31-33,23
无论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还是“成矿预测”、“总量预测”、“成矿区划”,其目标、任务、采用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编制的图件都是相似的,都可纳入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范畴。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以成矿地质理论为依据,应用有关技术方法,在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地区对潜在矿  相似文献   

11.
通过系统的野外和室内工作编制了1:10万闪电河断陷带两侧地质构造及铀成矿远景预测图,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阐述了区域成矿背景,并提出几点新的认识。在详细研究了闪电河断陷带两侧地质构造特征后进行了成矿远景区的遴选,并指出本区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2.
陈永良  刘大有 《地质论评》2002,48(3):324-329
在基于GIS技术的矿产资源评价工作中,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自动制图模型通常用来统计综合多源地学信息以便自动圈定成矿远景靶区。在本文中,笔者以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的一种不确定推理模型——确定性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自动制图模型——合成有矿可信度模型。该模型可以根据研究区各种成矿有利和不利证据的空间分布图,统计生成对应于每一种证据的有矿可信度栅格图,然后,按照特定的有矿可信度合成规则,将所有的有矿可信度栅格图统计综合生成合成有矿可信度栅格图。以该图为依据,可以把研究区内合成有矿可信度相对较高的成矿远景区圈定出来。也可以生成研究区合成有矿可信度等值线图。应用该模型预测了新疆北部多拉纳萨依—阿舍勒地区的多金属成矿远景,并将预测结果与证据加权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基本相似,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重点成矿(区)带综合研究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点成矿(区)带综合研究是实现找矿突破的有效途径。资料收集、数据库建设、编制基础图件、资料二次开发、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是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成矿(区)带综合研究应注意3个问题:1)剖析成矿背景,确定主攻方向;2)研究典型矿床,建立成矿-找矿模式;3)综合研究地质-物化探-遥感资料,合理厘定勘查方法组合。  相似文献   

14.
华南中生代不整合型铀矿成因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对华南铀成矿地质环境和成矿条件的分析,指出华南铀成矿时代集中分布于50-90Ma,成矿作用与晚中生代红盆、产铀花岗岩体和含还原性物质的岩层在空间上关系,可与澳大利亚元古宙不整合型铀矿床对比;进而总结了华南中生代不整合型成因模式;并探索性地提出了其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仁化县书楼丘铀矿床三维地质建模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嘉嘉 《地质与勘探》2021,57(2):305-314
综合地质、地球化学等资料进行多元信息成矿预测是目前深部固体矿产主要工作方法。广东仁化县书楼丘铀矿床位于诸广南铀矿田北部,是诸广南铀矿田重要的组成之一。本次为了拓宽书楼丘矿床深部找矿思路,探讨其找矿潜力,在前人研究和勘探基础上,总结了矿床综合信息找矿模型,以三维定量预测研究理论基础,根据矿床成矿条件和找矿标志特征,提取地质、化探、钻探资料的成矿有利信息,并利用COCAD软件构建了地形-地表、岩体、构造、矿体等地质模型,对信息进行综合成矿有利分析,运用信息量法进行研究区深部矿产资源预测,共圈定了3片靶区。  相似文献   

16.
程明高 《铀矿地质》1991,7(6):321-327,344
本文较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北西部金矿主要类型、矿化特征和金矿时空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划分出4个成矿区、12条成矿带、32条成矿亚带,从而指明了找矿方向,为贯彻“以铀为主,综合找矿,多种经营,搞活地质”的方针,提供了较好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矿产勘查的双控论与合理域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荣富  梅燕雄 《矿床地质》2001,20(4):307-312
金属成矿省等级体制成矿研究保证程度与技术-经济条件研究保证程度双控制的和对其保证程度相对优选的合理区域,是深化认识矿产勘查-开发客观规律和合理进行评价的新发展,也是把以往仅按在一定地质构造背景基础上,研究不同类型矿床特征及其勘查类型的传统方法。变革为按“景、场、相、床”4个等级体制成矿序次及其随成矿史演化进程的耦合程度,以及有机地结合经济-技术条件进行勘查评价的新方法。重点阐述了等级体制成矿概念的形成、意义和研究内容,提出了地质、技术经济和合理投资的矿产勘查评价三原则,建立了以保证等级体制成矿研究程度和技术-经济条件研究程度双因素控制,以及研究程度相对合理优选区域的矿产勘查模型。  相似文献   

18.
关于提高铜陵地区地质找矿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陵地区虽然矿产资源丰富,成矿条件良好,但目前找矿的难度越来越大。笔者认为,要提高铜陵地区地质找矿的效果,就要根据本区的成矿规律,开展综合地质找矿,要进一步研究各矿田(床)的地质特征,继续提高铜陵地区的地质研究程度,充分运用现代成矿学新理论指导找矿,并大胆的用探矿工程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9.
广东—海南成矿带成矿系列地质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慕陶 《地球化学》1998,27(4):391-399
本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丰富多彩。目前已找到116种矿产,探明矿床数百个,已涌现出像大宝山、矾口、大降坪、211、河台、石碌、羊角岭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大型、超大型矿床。然而,大多数矿床有各自的特色,又有相互的空间和成因联系,构成成矿系列。区内可划分为4个成矿区带,22个成矿系列、亚系列。南岭成矿带以壳源和壳慢源岩浆成矿系列为主;云开成矿带以壳幔源岩浆和沉积变质成矿系列为主;沿海成矿带以陆相表生风化带和壳幔源岩浆成矿系列为主;海南成矿区以沉积变质火山热液成矿系列为主。这些成矿区带成矿系列具有独特的演化规律,即成矿区带矿化随时空演化规律、成矿系列随构造应力场演化规律和成矿系列随岩浆序列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兴城碱厂地质概况的认识,结合区域物理、化学异常特征,为本区寻找铜钼矿床奠定了基础。区域性断裂构造影响了成矿带中的岩浆分布,沿断裂发育的蚀变带及硅化细脉带,是本区的控矿和赋矿构造,其中北东向断裂多被岩脉及铜钼矿化硅化脉充填,是本区找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